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8月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8月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8月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8月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8月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8月

段考)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0-16Al-27Fe-56Zn-65Cu-641-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离不开化学。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

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下列成语与

该金属有关的是()

A.衣紫腰银B.点石成金C.铜鸵荆棘D.铁柞成针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

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该金属是银,表面会逐渐变黑是

生成了Ag2S„银器放在铝制容器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大于银,故铝为负极,失电子,银为正

极,银表面的Ag2s得电子,析出单质银。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衣紫腰银涉及金属银,故A正确;

B.点石成金涉及金属金,故B错误;

C.铜鸵荆棘涉及金属铜,故C错误;

D.铁柞成针涉及金属铁,故D错误;

答案选A。

2.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碳酸比苯酚酸性强:2c6H50Na+C0z+H20=2C6HsOH+Na£()3

B.实验室用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制备氢氧化铝:A13'+30H=Al(0H)3l

2

C.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5S02+2H20=SI+4HSO,

D.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SO2+2NaOH=Na2s0计40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性:碳酸》苯酚〉HCOJ,则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为:

CIiH5ONa+CO2+H2O=CliH5OH+NaHCO;),故A错误;

B.实验室用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制备氢氧化铝,溶液中的一水合氨为弱碱,不能改写成0H,

则离子反应为:A产+3限•H2O=A1(OH):iI+3NH:,故B错误;

C.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反应生成S沉淀和亚硫酸氢钠,离子反应为:

2

2S+5S02+2H20=SI+4HSO;,故C正确;

I).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应生成NaHSOs,反应方程式为:S0z+Na0H=NaHS()3,

故D错误;

答案选C。

3.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A.碳酸钙粉末B.稀硫酸C.氯化钙溶液I).二氧化硫

水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H2():H*+C1+HC1O,若反应使溶液中次氯酸浓度增大,则溶液漂白性会增

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于酸性HC1>ILCOB>HC1O,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反应反应

2HCl+CaC03=CaCl2+C021+H20,使化学平衡正向进行,导致次氯酸浓度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

故A正确;

B.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进行,次氯酸浓度减小,溶液漂白性减弱,

故B错误;

C.加入氯化钙溶液不发生反应,溶液对氯水起到稀释作用,平衡正向进行但次氯酸浓度减小,

漂白性减弱,故C错误;

D.加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平衡逆向进行,次氯酸浓度

减小,漂白性减弱,故D错误。

答案选Ao

【点晴】本题考查了氯气、次氯酸、氯水性质的分析,主要是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理解应用,

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k+HQWH+Cl+HC1O,若反应使溶液中次氯酸浓度增

大,则溶液漂白性会增强。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B.Si硬度大,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D.NaHCC)3易溶于水,可治疗胃酸过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吸收氧气,所以铁粉可用作抗氧化剂,故A正确;

B.Si是良好的半导体,可作半导体材料,与其硬度无关,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作干燥剂,故C错误;

D.碳酸钠显弱碱性可以和HC1反应,所以可以治疗胃酸过多,与溶解性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将下列气体通入溶有足量S02的BaCl2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的是

A.HC1B.NH3C.CL1).N02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酸性小于HC1,所以亚硫酸和氯化馔不反应,则向BaCk

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澄清,若再通入足量的某气体,溶液中仍然没有沉淀,则该气体不能将

亚硫酸氧化为硫酸或该气体不能和亚硫酸反应生成沉淀。

【详解】A.I1C1和亚硫酸不反应且和氯化钢不反应,所以没有生成沉淀,符合题意,选项A

正确;B.氨气和亚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氨,亚硫酸氨和氯化钢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亚硫酸钢

沉淀,所以不符合题意,选项B错误;C.氯气和二氧化硫及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与氯化

银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所以不符合题意,选项C错误;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

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硫酸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铁白色沉淀,所以不

符合题意,选项D错误;答案选A。

6.“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ImolFeCh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斯

B.将一定量的CL通入FeBn溶液中,当有ImolBr转化为BR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

C.44.0g环氧乙烷中含有6.0缎个极性键

D.ImolCaOz晶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铁胶体是由许多个氢氧化铁聚集而成,因此ImolFeCh跟水完全反应转化

成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物质的量小于Imol,故A错误;

B.Fe"的还原性强于Br”,通入氯气,先发生2Fe2++C12=2Fe'++2C「,然后再发生Ck+2Br

-=2C「+Bn,当Br""转化成Br2时,Fe"全部转化成Fe",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大于Imol,故B

错误;

O

C.环氧乙烷的键线式为/\,Imol环氧乙烷中含有6moi极性键,则44.0g环氧乙烷中含

44.0g,

有的极性键物质的量为了丁产7x6=6mol,故C正确:

44g/mol

D.CaOz是由Ca?+和0厂组成,ImolCaOz中离子总物质的量为2mol,故D错误;

答案:Co

7.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粉末

C.铝与FezOs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03)2溶液

【答案】B

【解析】

A

【详解】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发生的反应为CuO+H2=Cu+H2。,固体由CuO变为

Cu,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A错误;

B、二氧化碳通过Na。粉末发生的反应为2Na20z+2C02=2Na2co3+0”固体由Na?。?变为Na2cO3,反

应后固体质量增加,B正确;

C、铝与Fe◎发生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Fez()L鼻AL0a+2Fe,反应前后各物质均为

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C错误;

D、将锌粒投入Cu(N03)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Zn+Cu(N03=Zn(N03)2+Cu,固体由Zn变为Cu,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D错误;

故选Bo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B.雷雨天气有助于空气中的N2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NO-

C.氧化镁熔点高,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

D.配制Hg(NO,溶液时,将Hg(NO,溶于较浓硝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试液褪色,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故A错误;

B.雷雨天气的放电作用促使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气反应生成硝酸,随雨水一起落入土壤,与土壤中的物质反应形

成可供植物吸收的硝酸盐,故B正确:

C.氧化镁熔点很高,在一般条件下难以熔融,则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故C正确;

D.配制Hg(NO,溶液时,由于H制易水解,将Hg(N03”溶于较浓硝酸中抑制其发生水解,然

后加水稀释,故D正确;

答案选A。

9.元素铭(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KOH溶液52。2溶液4一叫5。4溶液一

15固体>KCrO2^>®-r_>K2CrO4>&>$_=~)K2cl>07溶液

~〈绿色)'(黄色)③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表明CmOs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利用了ILOz的氧化性

C.反应③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

D.反应①②③中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CrG作为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题给反应①又告知Cn03能与KOH反应:

Cr203+2K0H=2KCr02+H20.可知CmOs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

B.反应②中过氧化氢使Cr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HQ表现了氧化性,故B正确;

C.反应③中发生反应:210产+21代12。72.+比0,加入硫酸,增大了Ir浓度,平衡向右移动,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故C正确;

D.反应③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Do

10.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中,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收集氯气,可降低氯气的溶解损失。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g)^Cl2(aq),增大溶液中CL(aq)浓度可抑制氯气的溶解

B.增大溶液中的C「(aq)浓度,有利于增大Ch(aq)浓度,从而抑制氯气的溶解

C.Cl2(aq)+H2O(l)^H(aq)+Cl(aq)+HC10(aq),饱和食盐水可抑制反应进行

D.若实验中改用碳酸钠溶液代替水收集氯气,亦可减少氯气的损失

【答案】D

【解析】

【详解】A.Ck(g)WC12(aq),增大溶液中Ck(aq)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可抑制氯气的溶解,

A选项正确;

B.Ck溶于水发生反应:CL(aq)+H2O(1)-H+(aq)+C1(aq)+HC10(aq),增大溶液中的Cl(aq)浓

度,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增大Cb(aq)浓度,从而抑制氯气的溶解,B选项正确;

C.Cl2(aq)+H20(D-H(aq)+Cl(aq)+HC10(aq),饱和食盐水中的Cl可抑制反应进行,C选项正

确;

D.若实验中改用碳酸钠溶液代替水收集氯气,碳酸钠会消耗H,使得平衡正向移动,增加了Ck

的溶解量,不能减少C1?的损失,D选项错误;

答案选D。

11.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除去NaHCOs固体中的Na2c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用水清洗

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1,萃取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热碳酸氢纳分解生成了碳酸钠,,未能除去杂质碳酸钠,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

的;

B.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碘易溶于酒精,可使试管内壁的碘除去,且酒精可与水混溶,

用水冲洗即可,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方法是:将粗品水溶,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即可,故C不能达

到实验目的;

D.NaBr和Nai都能与氯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单质,再用四氯化碳萃取,颜色层不同,NaBr的

为橙红色,KI的为紫红色,能鉴别NaBr和KI溶液,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选D。

12.对于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解释

加热蒸干MgSOi溶液能得到MgSOi固体;加热H2s0」不易挥发,HC1易挥发

A

蒸干MgCb溶液得不到MgCk固体

电解CuCL溶液阴极得到Cu;电解NaCl溶液,

B得电子能力:Cu2t>Na+>lT

阴极得不到Na

C浓HNO3能氧化NO;稀HN03不能氧化NO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羟基中氢的活泼性:1120>

D钠与水反应剧烈;钠与乙爵反应平缓

C2H50H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2++

【详解】A、硫酸镁溶液中:Mg+2H20^Mg(0II)2+2H,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

促进水解,但硫酸属于难挥发性酸,因此加热蒸干得到的是MgSO,:氯化镁溶液:MgCL+

2H,O^^Mg(OH)2+2HC1,加热促进水解,HC1易挥发,加热促进HC1的挥发,更加促进反应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加热蒸干得到的是Mg(OH)z或MgO,解释合理,故A说法正确;B、根

据电解原理,电解CuCL溶液,阴极上发生Cu“+2e-=Cu,说明Cu?+得电子能力大于卜广,电

解NaCl溶液,阴极上发生2H++2屋=压t,说明1广得电子能力强于Na+,得电子能力强弱是

Cu2+>H+>Na+,因此解释不合理,故B说法错误;

C、浓硝酸能氧化NO,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即硝酸浓度

越大,氧化性越强,解释合理,故C说法正确;

D、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说明羟基中氢的活性:CIhCHQHCH/),解释合理,故

D说法正确。

答案选B。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澳易挥发,在存放液澳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CCL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D.某溶液加入BaCk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答案】A

【解析】

【分析】

A.澳易挥发,可用水封;

B.湿润的KI淀粉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说明气体和碘离子反应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

遇到淀粉变蓝;

C.碘盐易溶于水,不易溶于CC1,;

D.该题中,产生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可能是氯化银,也有可能是硫酸节贝。

【详解】A.澳易挥发,密度比水大,可用水封,A正确;

B.NO?气体、澳单质等也可以把碘离子氧化单质碘,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B错误;

C.碘盐易溶于水,不易溶于CC",则碘盐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CCL”振荡,不会发生萃取,

C错误;

D.某溶液加入BaCk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不一定含有Ag’,有可能含

WSO?,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本题考查卤族元素的知识,熟悉浪的物理性质,碘单质的特性,萃取的原理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

14.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质量

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X

,姊、

碱石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仪器a中试剂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

B.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凝反应生成的水

C.样品分解不完全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

D.产生CO?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实验原理为:连接好装置后,先通过氮气赶尽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影响测定结

果,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B,利用冰水混合物冷却生成的水蒸气,

进入装置C中的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后干燥管中为碱石灰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水蒸气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仪器a为干燥管,盛有干燥剂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

气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故A正确;

B.装置B利用冰水混合物冷却生成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故B正确;

C.样品分解不完全,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减小,碳酸氢钠质量减小,则碳酸钠质量增大,导致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故C正确;

D.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减小,碳酸氢钠质

量减小,碳酸钠质量增大,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故D错误;

答案选D。

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待测溶液中含有Fe2,

B向AgM)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MV&0能大量共存

将KI和FeCL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下层溶液显紫

3+

C氧化性:Fe>I2

CC1.,,振荡,静置红色

有白色沉淀产与发生了双水解反

AIO2HCO3

D向NaHCXh溶液中滴加NaAlOz溶液

生应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2

【详解】A.待测液中先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肯定是否发生反应2Fe4+Cl2

=2Fe"+2Cl,可能原溶液中本来就存在F/,则不能证明Fe"是否存在,故A结论错误;

B.向AgNO;,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发生反应Ag,+2NH3・HQ=[Ag(NH3)2「+2H2O,这二者不能共

存,故B结论错误;

C.将KI溶液与FeCL溶液混合,由现象可判断反应生成L,从而确定发生的反应为

32t

2Fe++2F=2Fe+I2,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故C结论正确;

2

D.向NaHCOs溶液中加入NaAlOz,发生反应A1O]+HC(V=A1(0H)31+CO3-+H2O,没有发生双水

解反应,故D结论错误;

答案选C。

16.海水提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池中的反应利用了相同条件下Mg(OH)z比Ca(OH)?难溶的性质

B.干燥过程在HC1气流中进行,目的是避免溶液未完全中和

C.上述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有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

D.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上和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钙微溶,氢氧化镁难溶,沉淀向更难溶方向转化,故可以用氢氧化钙制备

氢氧化镁,A正确;

B.干燥过程在HC1气流中进行目的是防止氯化镁水解,B错误;

C.该流程中没有涉及置换反应,C错误;

D.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1”过程中没有产生氢气,D错误;

答案选A。

17.公元八世纪,JabiribnHayyan在干储硝石的过程中首次发现并制得硝酸

(4KN03-2K20+4N0t+30"),同时他也是王水的发现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石可用来制作黑火药

B.干储产生的混合气体理论上可被水完全吸收生成硝酸

C.王水溶解金发生的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硝酸

D.实验室可用KN03与浓硫酸反应制备少量的HN03,利用了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制作黑火药的原理为硫磺、硝石和木炭在受热的情况下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

氮气,方程式为:S+2KN03+3C—K2S+N21+3CO21,则硝石可用来制作黑火药,故A正确;

B.干储产生的混合气体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N0+302+2H20=4HN0;i)故干储产生的混合气体理

论上可被水完全吸收,故B正确;

C.王水溶解金发生的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2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

氧化剂,故硝酸是氧化剂,故C正确;

D.实验室可用KN03与浓硫酸反应制备少量的HN03,方程式为:KN03+H2S0,(?a)整

KHS0,+HN03t,利用的是高沸点的硫酸制取低沸点的硝酸的反应原理,故D错误:

答案选D。

18.由A1CL溶液制备A1CLI•6H2。的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入I1C1的作用是抑制AlCh水解和降低AlCh溶解度,使其以A1CL•6H2。晶体形式析出

B.抽滤后洗涤时,合适的洗涤剂是饱和氯化铝溶液

C.将AlCk・6上0加热脱水,即可得到无水AlCk

D.为得到纯净的AlCk・6HQ,宜采用的干燥方式是用滤纸吸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HC1气体通入A1CL,溶液,使用冷水浴,可抑制A1CL水解,增大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促

进AICLJ6H2O结晶,用玻璃纤维抽滤,用浓盐酸洗涤晶体,滤纸吸干干燥得A1C146&0晶体,

多余的氯化氢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A1"会发生水解反应:A1,3H20aAi(0H”+3H*,通入HC1可以抑制Al"的水解,增

大了溶液中C1的浓度,降低A1CL,溶解度,有利于AlCh・6&0结晶,故A正确;

B.增大氯离子浓度可防止晶体溶解而损失,合适的洗涤剂为饱和氯化铝溶液,故B正确;

C.加热促进AlCk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将A1CL-61M)加热脱水不能得到无水A1CL,故C错

误;

D.由于AlCk噂HzO受热易分解,所以不能使用烘干的方式干燥,可以使用滤纸吸干的方式干

燥晶体,故D正确;

答案选c。

19.臭氧层中臭氧分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总反应:

景/TXO3+O—>202

/E\催化反应:

反应物//r\\®O3+C1-O2+CIO

0,4-0//\\®CIO+O-Cl+O2

一一一..

[AH淤;〈成物O2+O2

°反应过程

臭氧分解过程示意图

A.催化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B.E1是催化反应①对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E2+AH)是催化反应②对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

C.决定分解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反应②。

D.温度升高,总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幅度,且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图上可知,①反应中生成物能够高于反应物,①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据图可知Ei为催化反应①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即催化反应①对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

&+△〃为催化反应②生成物成键时释放的能量,即催化反应②对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故B

正确;

C.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慢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越慢,据图可知催化反应①的正反应活化能

更大,反应更慢,所以催化反应①决定臭氧的分解速率,故C错误;

D.据图可知总反应的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

衡逆向移动,总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幅度,平衡常数减小,

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0.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下列说法错误的

饱和食秋水KI溶液和非NaOH溶液

ABDE

A.装置A烧瓶内的试剂可以是KMnO,

B.装置B具有除杂和贮存气体的作用

C.实验结束后,振荡D会观察到液体分层且下层呈紫红色

D.利用该装置能证明氟的非金属性强于澳的非金属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实验室制备氯气,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锌和水;也可以高镒

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镒、氯化钾和水;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杂质和水蒸气,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用浓硫酸干燥,用氢氧化钠尾气处理。

【详解】A.根据装置图,装置A没有加热,故烧瓶内的试剂可以是KMnO”高锯酸钾与浓盐

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16HCl(浓)=2KC1+5cht+2MnCL+8HQ,故A正确;

B.制备的氯气中含有少量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故根据装置图,装

置B具有除杂和贮存气体的作用,故B正确;

C.根据萃取原理,苯的密度比水小,故振荡D会观察到液体分层且上层呈紫红色,故C错误;

D.装置A制备出来的氯气,与装置C中的澳化钠反应生成澳单质,根据装置C中的颜色变化

可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澳的非金属性,故D正确;

答案选C。

21.某FeCzOj2HQ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3、H£2(V2HO采用KMnOi滴定法测定该

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I.称取m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SO,溶解,水浴加热至

75℃.用cmol«L1的KMnO”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消耗KMnO,溶液

V,mL»II.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完全还原为Fe3加入稀HzSO,酸化后,在75c

继续用KMnO,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i溶液V2mL。

下列关于样品组成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题给数据不能求出样品中所含H2C20.,-2H20的质量分数

V.

B.丁1•越大,样品中H2C2O/2H2O含量一定越高

C.寸=3时,样品中一定不含杂质

*2

D.若所用KMnO,溶液实际浓度偏高,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设mg样品中FeGOBHAFeKCzO,%、眠。・2生0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步

骤I中KMnOi溶液滴定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至+3价,

镭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可得①式:3x+6y+2z=5c/xl()3;

步骤II中KMnO,溶液和F/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铁元素守恒,溶液中Fe"的物质的量为x+2y,

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镐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为+2价,根据化合价升

35cV15cVx10

降守恒可得②式:x+2y=5c^x10,①-②x3可得z=(r2)'(则样品中

2

",田月八田士人3H126x(5cV「15cV,)xl(y3O.315c(V,-3V,)

H2C2O.,«2H2O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x100%=------J——〃x100%,

2mm

故根据题给数据能求出样品中所含H2C20,-2H20的质量分数,故A错误;

V.

B.于越大,由A项中HGOjZHQ的质量分数表达式可知,样品中庆金0/2m0含量越高,故

丫2

B正确;

°,"(Y-3VJ

C.*=3时,H2C204»2H20的质量分数=*100%=0)则样品中不含H2C20.,»2H20,

*2m

由3x用y+2z=5cXxl(r和x+2y=5c+xl(T可知,y#0,则样品含有F6COja杂质,故C错误;

D.若所用KMnO,溶液实际浓度偏高,《偏小,则样品中Fe元素的含量偏低,故D错误;

答案选B。

22.下列关于物质检验或推断正确的是()

A.蘸有浓氨水玻璃棒靠近某溶液,观察到白烟,则该溶液为盐酸

B.对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则该物质为刨盐

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能产生无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L

D.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

原溶液中存在NH;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浓硝酸也具有挥发性,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铉固体,也可以观察到白烟,故

A错误;

B.对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说明含有钢元素,但不一定是钢盐,也可

以是氢氧化钢,故B错误;

C.含有HS03的溶液也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C错误;

D.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产生

了氨气,则原溶液含有NH-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3.硫酸亚铁的用途广泛,可以制备下图所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2O2

Fe4(OH)2(SO4)5

yc.空气乂人

“丁铁红

冷却结晶磕酸亚铁钺

A.Fe式OEH)2(SO3属于碱式盐,可用作净水剂

B.与足量NHMX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F/-FeC(hI+C0?t+HQ

C.可用稀硫酸和KjFe(CN)6]溶液检验铁红中是否含有FeC03

D.“冷却结晶”后的操作是过滤,“锻烧”操作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KOH)2(SO4)5电离后的阴离子为0H和SO/,阳离子为Fe",属于碱式盐,其中

Fe*可水解产生Fe(OH)3的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作净水剂,故A正确;

2

B.FeSOi与足量NH,HC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Fe=FeCO3I+C02t+HQ,故B正确;

C.Fe"能使KjFe(CN”]生成蓝色沉淀,用稀硫酸和LlFeGN"溶液检验铁红中是否含有FeC03,

若含有,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若不含有,则无明显现象,故c正确;

D.“冷却结晶”后的操作是过滤,“煨烧”操作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用烟、泥三

角、玻璃棒,故D错误;

答案选D

24.硼氢化钠(NaBH)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NaBH,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

丙胺(沸点:33℃)。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其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C以上并通入氮气

B.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镜子、

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

C.第③步分离(NaBHj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D.NaBH,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BH.l+2H20=NaB02+4H2t

【答案】C

【解析】

【分析】

NaBOz、SiOz、Na和上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Na2SiO3,NaBH,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

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

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溶解与

异丙胺、NaSiOs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

滤渣,滤渣成分是NazSiO,;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锵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

固体NaBH.”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NaBHi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

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所以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

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氮气,故A正确;

B.钠极易和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为隔绝空气和水,原料中的金属钠

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时.,需要镶子夹取钠、用滤纸吸煤油,所以实验

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镒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故B正确;

C.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储方法,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储的方法分离,

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第③步分离(NaBH,)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蒸储,故C错误;

D.NaBH,与HQ反应生成NaBOz和也,反应的方程式为:NaBH,+2H2O=NaBO2+4H2f,故D正确;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25.某草酸亚铁水合物A可用于制作照相显影剂、制药等。下面是对该化合物的制备及分析

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亚铁的制备及收集纯净的氢气:将2.00g铁粉(含少量FeS及其他难溶性杂质)放入

1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3moi/LHSO,”水浴加热。反应完毕趁热过滤,反应装置如图所示(每

个装置限用一次)。

①使用以上装置完成实验,指出装置连接顺序:a-/

②反应完毕后趁热过滤的目的是一。

(2)草酸亚铁水合物A的制备:将滤液转移至事先已盛有50mLimO1/LHG0」溶液的250mL烧杯

中,搅拌下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得到淡黄色沉淀(其主要成分为A)。

①已知A中铁的质量分数为31%,其化学式为

②3.6gA在无氧条件下加热,最终得到1.44g固体化合物,试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

③若对实验方案中的硫酸加入量略作调整,可以得到更高产率的A,请指出该调整是增加还是

减少硫酸的量:—。(填“增加”或“减少”)

(3)草酸亚铁水合物A纯度的测定:称取mg产物于100mL烧杯中,用2moi/IAS。,溶解,转移

至250矶容量瓶中并用2mol/lAS0」定容。移取25.00mL溶液至250mL锥形瓶中,微热后用I浓

度为cmol/L的标准高锌酸钾溶液滴定,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滴定剂VmL(假设杂质不参与

滴定反应)。

①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列出表示产物中A的纯度的计算式:。

【答案】(1).edcbgfh(2).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3).FeCO・2HQ(4).

FeC20,»2H20,FeO+COt+C021+2H20(5).减少(6).

3<2+

5FeC2O.(+3MnO4+24H'=5Fe+10C02f+3Mn+12H/0(7).5cVxl°x25(I0>d8°乂]

3x25.00xm

【解析】

【分析】

(2)①令草酸亚铁水合物A的化学式为FeGOjxHzO,根据铁的质量分数为31%列等式,

_________亚_________=3]%•

56+12x2+16x4+18x-;

3t2t

(3)②由反应方程式:5FeC20.l+3MnO;+24H=5Fe+10C02t+3Mn+12H20,可得

3

n(FeC2O4):n(KMnO4)=5:3,n(FeC2O4)=|cVxl0-mol,再根据滴定的数据计算产物的

质量,需注意的点是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溶液,则纯度为:

5cVxl03x250.0x180

------------------------------x]00%。

3x25.00xm

【详解】(1)①产生的压中含有H2s和水蒸气,从a中出来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除去H2S,

CuSO,溶液检验H2s是否除尽,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用真空球囊收集纯净的上,故装置连

接顺序:aedcbgfh;故答案为:edcbgfh;

②反应完毕后,除去未反应的固体,同时又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故采用趁热过滤的方式;

故答案为: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

(2)①令草酸亚铁水合物A的化学式为FeGOjxHa,----------.........=31%,解得

56+12x2+16x4+18x

x=2,A的化学式为FeC20j2H2。,故答案为:FeC20^2H20;

36g

②n(FeCO-2HO)=--------------=0.02mol,n(Fe)=0.02mol,

24o180g/mol

m(Fe)=0.02molx56g/mol=1.12g,最终得到1.44g固体化合物,

]44s*l1

n(°)=「=0O2mol,因此所得固体是Fe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

16g/mol

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20r2H20iFeO+COt+C02t+2H20,故答案为:

FeCA^HaO^FeO+COt+CO2t+2HQ;

③25mL3mol/LH2soi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2.00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036mol,

Fe+H2s0“=FeS0,+H2t,所以第一步用于溶解Fe的硫酸是过量的,草酸是弱酸,H*浓度增大,

C2。:浓度减少,不利于草酸亚铁沉淀生成,故应减少硫酸的量;故答案为:减少;

(3)①草酸亚铁难溶,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写成分子式,故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3t

程式为:5FeC20.l+3MnO4+24H=5Fe+10C02t+3Mn^+12H,0,故答案为:

:t42+

5FeC204+3MnO4+24H'=5Fe+10C021+3Mn+12H20;

2t

②5FeC204+3Mn04+24H=5FeA+10C02t+3Mn+12H20,反应物、生成物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

3

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n(FeC2OJn(KMnC)4)=5:3,n(FeC2O4)=|cVxl0-mol,从

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溶液,所以产物中FeC20,»2H20的纯度为

5cVx10-3x250.0x1805cVx10隈250.0><180

xlOO%,故答案为:xl00%。

3x25.00xm3x25.00xm

26.二氧化氯(CI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KC103与Na2s在H2soi存在下制得C10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

为._。

(2)实验室用NH£1、盐酸、NaClOK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IO?:

盐酸NaC102溶液

\|广啊

NH4Cl溶液—[志NC;溶囱--—N4

^溶液X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

③除去ClOz中的NHs可选用的试剂是(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3)如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102的含量:

I.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

II.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III.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IV.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V.用0.lOOOmo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2I+S4OQ,指

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10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测得混合气中C10?的质量为go

【答案】(1).2:1(2).NH..C1+2HC1-NC13+3H2t(3).C「01T(4).c

(5).2C102+10I+8H=2C1+5I2+4H20(6).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7).0.02700

【解析】

【分析】

(DKClOa在H2soi存在下与NazSOs反应制得ClOz,可知SO;被氧化成SO:,由电子、电荷守恒

可知该离子反应;

(2)由生产流程可知氯化镂在盐酸溶液中进行电解,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NCh,电解方程

式为NH£1+2HC1=NC13+3HZt,在NCk溶液中加入NaClOz,可生成ClOz、阳和X,X中含C1、

0H;由信息可知,C10,易溶于水,所以不能利用水溶液吸收,氨气为碱性气体,利用性质差

异分离提纯;

(3)①由题目信息可知,C10?通入锥形瓶与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氧化「为自身被还原为

cr,同时生成水;

②玻璃液封装置可防止有害气体逸出;

③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一=21+SQ3,指示齐U

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根据关系式:2c10?〜5L〜10Na2sQ计算。

【详解】(DKCIQ;在HAO」存在下与NazSOa反应制得C10”可知SO;被氧化成SO:,由电子、

电荷守恒可知该离子反应为2cIO3+SOK2H*=2C102+S0:+HO氧化剂为KCIO3,还原剂为N&SO3,

由离子反应可知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①由生产流程可知氯化镂在盐酸溶液中电解,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NCL,电解方程式

为NH.C1+2HC1-NC1:(+3H2t;

②在NCL溶液中力口入NaClOz,可生成C102、Nlh和X,发生NC13+NaC102+1120-C102+NH3+Na0H+NaC1,

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Cl、0H;

③a.CIO?易溶于水,不能利用水吸收氨,故a错误;

b.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故b错误;

c.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且不影响CIO2,故c正确;

d.CIO,易溶于水,不能利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氨气,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