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2.“文景之治”(1)背景:①经济:。

②政治:。

③思想:。

(2)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3)影响:。

3.“七国之乱”(1)原因:①根本:。

②直接:。

(2)结果:叛乱不得人心,汉景帝平定。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

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中外朝制度

察举制度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刺史制度

地方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不法行为2.经济:下列属于汉武帝经济措施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正确序号)

①统一铸五铢钱,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实行盐铁官营③统一度量衡④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平抑物价⑤抑制工商业者,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3.思想(1)措施:①尊崇儒术;②设五经博士。(2)影响:。

4.开拓疆域(1)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等四郡。(2)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治理边疆:①西域:。

②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三、东汉的兴衰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2.王莽政权被推翻:23年,王莽政权被绿林军推翻。3.光武中兴(1)背景: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2)措施:政治上①

③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④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上

思想上重视儒学(3)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政局稳定。4.东汉的衰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黄巾起义。四、两汉的文化史学(1)《史记》的地位: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2)《汉书》的地位:

文学体现在汉赋和乐府诗上科技(1)医学:①《》,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②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数学:《》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造纸术:105年,改进造纸术

题组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A.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B.汉景帝实行削藩C.汉武帝在地方设刺史D.汉武帝实行“推恩令”2.《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推行郡国并行B.实施汉承秦制C.实行休养生息D.颁布“推恩令”题组二西汉的强盛3.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汉武帝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利于小农经济发展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D.强化大一统4.如图为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西晋 D.隋朝5.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把获利最大的资源垄断型制造业全部国营化”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改革币制C.均输平准 D.盐铁官营题组三东汉的兴衰6.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皇帝幼龄继位B.宦官外戚专权C.黄巾军大起义D.地方军阀割据7.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粮仓”画像石。据此图可推知,当时 ()A.“与民休息”成果显著B.存在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C.农业技术取得重大进步D.个体农民承担繁重的赋役题组四两汉的文化8.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曰:“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其体现的文学特点是 ()A.句式灵活、自由不羁B.铺陈排比、辞藻华丽C.语言朴实、叙事生动D.沉郁顿挫、映照现实9.“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测量、堤坝和河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A.《诗经》 B.《史记》C.《九章算术》 D.《神农本草经》一、选择题1.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同时相较关中而言,关东不可控因素很多;全部收归中央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若委任外臣,又不大放心。这则材料旨在说明 ()A.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统治B.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C.郡国并行制符合现实需求D.君主大权独揽导致秦朝灭亡2.汉文帝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这说明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商贾社会地位提高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政府摒弃抑商政策3.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线路逐步开辟,形成了饮誉中外的“丝绸之路”。它的开通 ()A.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B.延缓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C.造成了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5.公元前110年,桑弘羊主持盐铁官营后,“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馀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据此可知盐铁官营 ()A.促进了煮盐冶铁业发展B.加重了百姓负担C.增强了政府的经济实力D.稳定了盐铁价格6.汉武帝时期,尚书令秩为千石;到了东汉,尚书令增秩至两千石,而且尚书令与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专席独坐,号称“三独坐”。这一变化反映出 ()A.汉朝相权日益加强B.中央集权更加巩固C.封建皇权不断加强D.官僚体系得到完善7.《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8.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下图是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这是迄今唯一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于古墓葬的西汉纸。据此判断 ()A.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B.秦汉时期,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C.该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地图D.这是研究造纸起源、工艺的重要资料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在古代社会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四位一体的。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忧乐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大一统天下。面对统治者的腐朽没落和破碎的山河,面对外来侵略势力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沿着古代爱国主义者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千年史册耻无名”“志士虚捐少壮年”,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摘编自顾杰善《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中国古代国家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理念在中国秦、汉政治中分别是如何实现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巩固必备知识·落实一、2.(1)①西汉初立,社会残破,经济凋敝②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3)经济恢复,社会稳定3.(1)①郡国并行制推行②汉景帝削藩二、1.推恩令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2.①②④⑤3.(2)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4.(2)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3)①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三、3.(2)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四、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黄帝内经九章算术蔡伦知能素养·进阶【基础巩固组】1.A题干提及西汉统治者“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刘邦等人认为秦亡是因为秦朝废止了分封制,故选A。2.C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材料的信息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故选C。3.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以削弱地方王国势力,尊崇儒术以加强思想专制,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局面,故选D。4.B据图中王朝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可知为中外朝制度,汉武帝时创建,故选B。5.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而盐、铁都是当时获利最大的行业,因此D符合题意。6.B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故选B。7.B图中两名豪强地主席地而坐,监视着不同人物分工劳作,说明豪强地主掌握着田庄粮仓,把持地方经济,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选B。8.B司马相如《上林赋》是汉赋的代表性作品,汉赋的特点是气势恢弘,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反映当时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故选B。9.C由材料信息可知涉及农业中计算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在代数和几何学上贡献突出,故C正确。【素养提升组】1.C由材料可知,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无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且不放心将权力交给外臣以致重蹈秦朝覆辙,故推行郡国并行制完全有必要,故选C;材料中西汉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认为有必要恢复分封制,但其并不否定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A;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故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主旨在于揭示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并非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排除D。2.C“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意思是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砍柴、捕捞,以补助生活;“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意思是商人遍布各地经商,促进经济的繁荣。汉文帝的这些措施顺应了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材料体现了汉文帝的经济政策,并没有体现义利观的改变,并且“根本改变”说法绝对化,A错误;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错误。3.D“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西亚、欧洲和非洲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故D正确;“丝绸之路”开通并不能“消除”匈奴威胁,排除A;“丝绸之路”传播东方文化,不会延缓少数民族封建化,也不会导致西域地区野蛮落后,排除B、C。4.D《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而公孙弘因为《春秋》封官晋爵,成为天下学习的榜样,结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不难得出儒学地位的提高,D正确。A、B与材料中公孙弘因《春秋》而封官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提倡儒学是政府行为,故排除C。5.C根据“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馀谷”“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可知,盐铁官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煮盐冶铁业发展的信息,排除A;“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意为不增加赋税,国家财政很充足,因此材料不能体现百姓负担加重,排除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6.C汉武帝时期,开始重用尚书,后来尚书的职权逐浙扩大,东汉时成为总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机构。中央机构的调整,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材料反映封建皇权不断加强,故选C;汉朝相权不断被削弱,排除A;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仅从“三独坐”不能说明官僚体系得到完善,排除D。7.C“《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说明豪强势力在东汉政权中影响非常明显,故C正确;材料未提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A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B错误;“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强调某些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没有强调血缘关系,故D错误。8.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是研究造纸起源、工艺的重要资料,故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故A错误;魏晋以后,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故B错误;由材料信息也无法得出放马滩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地图,故C错误。9.【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大一统也”得出理念是大一统。第二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