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相关知识_第1页
预防接种相关知识_第2页
预防接种相关知识_第3页
预防接种相关知识_第4页
预防接种相关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一)预防接种工作实施相关法律规定和工作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第434号令《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以上是实施计划免疫工作的法律依据和工作指南,每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国务院第434号令于2005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疫苗流通第三章疫苗接种第四章保障措施第五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第二十一条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3)第二十二条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第二十三条接种单位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应当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记录。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4)第二十四条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5)第二十五条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6)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7)第二十六条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8)第二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9)第二十八条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居住在其责任区域内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接种,并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的,提供服务的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接种疫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0)第五十七条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对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执业活动:

(一)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或者购进记录的;

(二)未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的;

(三)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的;

(四)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未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的;

(五)未依照规定对接种疫苗的情况进行登记并报告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1)第五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证书:

(一)从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

(二)接种疫苗未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的;

(三)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未依照规定及时处理或者报告的;

(四)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2)第六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1)卫生部2005年9月20日印发实施;为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由卫生部印发;是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中的规范;每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第一章机构、人员及职责第二章疫苗使用管理第三章冷链系统管理第四章预防接种服务第五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第六章接种率和免疫水平监测第七章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第八章资料管理第九章督导、考核与评价第十章实验室管理第十一章附录第一章机构、人员及职责

乡镇卫生院防保组职责

根据上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提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村级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进行常规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开展预防接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和对村级人员进行培训。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以乡镇为单位负责预防接种服务的乡级单位,同时应承担接种单位的职责。第二章疫苗使用管理(1)★疫苗分类:按照预防接种经费来源和任务性质等因素,将疫苗分为两类。

类别 适用范围费用承担第一类 国家免疫规划和政府

省级增加的疫苗(免费接种)

县级以上组织的应急接种

县级以上组织的群体性接种 第二类 公民自愿且自费 受种者或监护人

第一类疫苗

1、扩大免疫规划疫苗

乙肝疫苗(HepB)

卡介苗(BCG)

脊灰糖丸疫苗(OPV)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PT)、吸附白破联合疫苗(DT)

麻-腮-风联合疫苗(MMR)、麻-风联合疫苗(MR)

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L)

A群流脑多糖疫苗(MenA)

A+C群流脑多糖疫苗(MenAC)

乙脑减毒活疫苗(JE-L)

常规接种的“十一苗防十二病”

2、重点人群接种的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的免疫程序

年(月)龄接种疫苗

.出生时

卡介苗

乙肝疫苗(1)

.

1月龄乙肝疫苗(2)

.

2月龄 脊灰疫苗(1)

.

3月龄 脊灰疫苗(2)百白破(1)

.

4月龄脊灰疫苗(3)百白破(2)

.

5月龄百白破(3).

6月龄 A群流脑疫苗(1)乙肝疫苗(3)

.

8月龄 麻风疫苗(1)乙脑疫苗(1)

.9月龄 A群流脑疫苗(2)1.5—2岁甲肝疫苗百白破(加强)、麻腮风疫苗(复种)3岁A+C群流脑疫苗(1)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A+C群流脑疫苗(2)白破二联(加强).

正确使用疫苗的4个最重要的问题….起始时间接种时间间隔接种剂量接种途径:皮内、皮下、肌肉、皮上其它:接种剂次、加强免疫、不同疫苗的同时接种问题。最小起始时间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起始时间,不得提前接种。如在规定的起始月年龄之前给予接种了疫苗,该次接种应视为无效接种,应在达到起始接种的月(年)龄后重新按免疫程序给予接种。例:1、脊髓灰质炎糖丸强化免疫(在强化免疫期间,新生儿刚出生时也服糖丸,但实际是无效接种,应在2月龄后再重新按照2、3、4月龄程序全程接种)确定免疫起始月龄考虑的因素?母传抗体的干扰个体免疫系统发育情况传染病暴露机会间隔时间疫苗接种各针(剂)次的间隔时间不能提前,只能推后。如某儿童接种针次间隔时间过长,使免疫程序中断时,不需重新开始接种或增加接种的次数。只需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所缺的针次进行接种,即:“缺哪针,补哪针”。如某儿童间隔时间短于规定的最小间隔时间,应视为一次无效接种,要间隔28天后重新补种一次。接种剂量接种剂量过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不能产生有保护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失败;百白破疫苗剂量过小导致免疫抗体阳性率偏低接种剂量过大:超过机体免疫能力时产生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状态,影响免疫效果,且加重免疫反应的临床过程,造成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百白破疫苗、卡介苗剂量过大导致出现较多、较重不良反应接种途径采取与自然感染相同的途径是最佳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是预防接种最常用的途径口服糖丸、肌肉注射百白破、皮下注射麻疹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规定(1)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规定(2)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份的其它联合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等。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规定(3)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从零开始。这是由于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免疫记忆时间很长,甚至是终身。第2次以后的接种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记忆细胞再次接触识别抗原,短期内就会发生增殖、分化,继而发生免疫效应。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规定(4)(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各针次的间隔时间应在28天以上。(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5)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现行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重点掌握三个问题初免的起始月龄不能提前接种的针次间隔不能缩短在12月龄内(除甲肝、A群流脑外)完成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的判定—标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才判为合格接种:(1)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2)各苗的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3)接种针(剂)次间隔不缩短(≥28天)。(4)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流脑A群、甲肝除外)完成。(5)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

关于流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基础免疫2针,满6月龄接种第1针,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第2针,2针接种必须在满18月前完成。A+C群流脑疫苗(多糖疫苗):接种2针,满3周岁接种第1针,满6周岁接种第2针。注意事项: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疫苗联合免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疫苗在不同部位或通过不同途径同时接种,为联合免疫每次联合免疫最多只能接种4种疫苗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或者用一种疫苗稀释液稀释两种不同冻干疫苗,这会降低疫苗效力和加重接种反应。(1)两种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两种减毒活疫苗可同时进行联合免疫如没有同时接种,至少应间隔28天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脊灰糖丸)疫苗与其他疫苗免疫不受间隔时间限制,可随时进行免疫接种

(2)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多糖疫苗联合免疫减毒活疫苗可随时和其它灭活疫苗、多糖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进行联合接种如没有同时进行联合免疫,各苗之间接种间隔时间不受限制(3)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首针乙肝疫苗可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联合免疫。对已知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提倡新生儿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0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

(4)减毒活疫苗与免疫球蛋白使用原则减毒活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不能同时接种

按照部分免疫球蛋白(狂免、乙免)使用说明书:接种某些减毒活疫苗的患者至少在接种后3-4周方可使用免疫球蛋白,如果在3-4周内使用,疫苗需重新注射。使用免疫球蛋白后间隔3个月后才能接种某些减毒活疫苗。问题?

当发现一个接近12月龄儿童,从未进行过预防接种,我们第一次如何给他接种疫苗?1、可以同时接种哪几种疫苗?2、分别在哪些部位接种?

1、第一次可以同时接种的疫苗有:卡介苗、麻风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糖丸、

2、分别在以下部位接种:卡介苗: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麻风疫苗: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百白破疫苗:左侧臀部外上1/4处脊灰糖丸:口服疫苗可预防哪些传染病,接种禁忌症是什么?

一般禁忌症:适用于各种疫苗接种的禁症(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特殊禁忌症:根据各种疫苗的性质,对该疫苗所规定的专门禁忌症。各种疫苗接种禁忌症参照疫苗使用说明书。

疫苗可预防疾病与接种禁忌(1)疫苗名称可预防疾病接种禁忌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甲醛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卡介苗结核病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妊娠期妇女;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者。脊灰疫苗脊髓灰质炎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妊娠期妇女;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注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白破疫苗白喉、破伤风患严重疾病、发热者;有过敏史者;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甲肝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妊娠期妇女;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疫苗可预防疾病与接种禁忌(2)疫苗名称可预防疾病接种禁忌麻风疫苗麻疹、风疹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麻腮风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A群流脑疫苗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A+C群流脑疫苗A、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乙脑减毒活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疫苗和注射器计划接种单位和各级疾控机构应根据需要,制订并逐级上报本地区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计划。预防接种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材,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使用统一供应的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制订计划的依据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本地区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数、儿童数以及适龄流动儿童数。本地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水平、人群免疫状况以及强化、应急免疫等特殊免疫工作安排。上年底疫苗和注射器预计库存量。疫苗损耗系数。

疫苗和注射器损耗系数参考标准为:单人份疫苗1.05(脊灰糖丸1.1);

2人份疫苗1.2;

3人份疫苗1.5;

4人份疫苗2.0;≥5人份疫苗2.5;注射器1.02。疫苗损耗系数=疫苗领用数/疫苗有效使用数例如:领用麻风苗100支,接种98人损耗系数=100/98=1.02制定疫苗和注射器计划的计算方法年度需求计划数:某种疫苗/注射器计划量(剂次/支数)=上年度统计人口数×出生率×接种剂次数×损耗系数-上年底库存量(剂次/支数)疫苗换算为支数:某种疫苗年度计划量(支数)=某种疫苗年度计划量(剂次)/疫苗规格计算人口数时,采用最新统计人口资料计算;同时需考虑当地既往流动人口情况。某地2007年总人口数为25000人,出生率为10‰,3-12岁流动儿童100名,该地08年欲对其3-12岁儿童进行一轮麻疹强化,试替该地卫生院估计所需麻疹疫苗用量。(假设其损耗系数为2.0,麻疹疫苗按每人份0.5mL,每支1mL)答案:加强免疫疫苗需求量(支)=(总人口数×出生率×需加强免疫的年龄组数+流动儿童数)×接种次数×每剂次剂量×损耗系数/每支疫苗剂量=(25000×10‰×10+100)×1×0.5×2/1.0=2600(支)年度:某种疫苗计划量计算举例第二章疫苗使用管理(3)★疫苗管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储存、分发和运输工作接收储存与运输分发领取疫苗管理常见的问题储存不按批号、失效期码放回收疫苗不做标记冰箱内储存疫苗放置位置错误疫苗破损和失效无记录不按规定储存、运输疫苗领发未严格履行领发手续1次领取数量过多不按计划领苗领错疫苗帐目不全、帐苗不符

疫苗分发与领取严格履行领发手续建立专用帐目(内容包括各种疫苗入库、出库时间、品名、生产厂家、剂型、数量、批号、失效期以及疫苗的流向和库存情况按计划领取和分发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先入库者先出库”两个原则

疫苗的储存、运输按计划、实际工作能力、存储条件等决定疫苗贮存数量。乡级贮存量一般不超过冷链一次运转的使用量疫苗应按品名、规格、批号、失效期分类存放,码放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疫苗和冷库(冰箱)壁之间留有冷气循环通道按要求的温度贮存和运输

疫苗名称

贮存温度℃

运输温度℃.

卡介苗2—82—8.乙肝疫苗2—82—8百白破2—82—8.白破二联2—82—8.

脊灰疫苗-20-20-8.

麻疹类疫苗-20-20-8

。A群流脑疫苗2—82—8A+C群流脑疫苗2—82—8乙脑疫苗2—82—8

常用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第三章冷链系统管理

冷链系统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冷链设备包括冷藏车、疫苗运输工具、冷库、冰箱、疫苗冷藏箱、疫苗冷藏包、冰排等冷链设备、经过培训的管理人员和必要的工作程序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称为冷链系统

冷链系统基本运转模式疫苗生产单位 ↓火车、飞机或冷藏车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冷库)↓冷藏车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冷库) ↓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冷藏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冷库、冰箱) ↓疫苗运输车+冷藏箱乡级预防接种服务单位(冰箱)↓冷藏包基层接种点(冰箱、冷藏包) ↓ 母亲和儿童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专物专用,完善领发手续;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对冷藏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运行状况进行温度记录;

电冰箱的使用和管理(一)1、电冰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的房间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2、电冰箱内贮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厘米的空隙。疫苗要按品名和失效期分类摆放。3、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存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20℃),卡介苗、百白破、乙肝疫苗、白破二联存放在电冰箱的冷藏室内(2℃—8℃)。电冰箱的使用和管理(二)4、冰箱门因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冰箱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5、在电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中间位置,各放一支温度计,每天上班后、下班前记录温度。停机时要记录原因和持续时间。6、经常保持电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7、电冰箱蒸发器结霜厚度超过4毫米时要及时化霜和除霜。

电冰箱的使用和管理(三)8、用冰衬冰箱贮存疫苗时,注意将BCG、OPV和MV存放在底部,并将DPT、DT和HBV等放在接近冰箱顶部的篮筐内,且不能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被冻结。9、冰箱温控器旋钮应调至中档,特殊情况需将冰箱内温度调至最低时,压缩机持续工作时间不能超过3h。冷藏箱和冷藏包使用和管理

1、运送疫苗时将冻制冰排装入冷藏箱时注意待冰排结露(“出汗”)时,再放入冷藏箱,然后放入疫苗,避免疫苗被冻。冰排整齐地摆放在箱内四边和底部,中部摆放疫苗,上面覆盖冰排。疫苗安瓿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并采取措施避免疫苗破碎、冻结和潮解。冷藏包内的底层应垫上纱布或或纸,以减震和吸水。2、运送冰排时,要将冻好的冰排整齐地摆放在冷藏箱内。3、冷藏箱盖要锁紧,装车时摆放平稳,途中避免阳光直射和剧烈颠簸。4、冷藏箱和冷藏包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

冰排的管理和使用冰排内应注入清洁水,注入量为容积的90%注水后冰排应直立放于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冷冻室冻制冰排时,冰排与低温冰箱箱壁间应有3-5cm空隙冻制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冻制数量不超过冰箱设计能力每次冷链运转结束后,应将冰排的水倒出,清洗干净、晾干后与冷藏箱(包)分开存放第四章预防接种服务(6)村级接种点农村地区根据人口、交通情况以及服务半径等因素,设置覆盖1个或几个村级单位的固定预防接种点,实行按月(双月)进行预防接种,每年提供不少于6次预防接种服务。出生时接种设有产科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预防接种服务。入户接种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进行预防接种方式,每年提供不少于6次预防接种服务。预防接种日期要固定,应选在大多数群众方便的时间。临时接种在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儿童集聚地设立临时预防接种点,选择适宜时间,为适龄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第四章预防接种服务(7)第四章预防接种服务(8)★预防接种证、卡(簿)的管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单位必须按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同时,做好其他适龄人群预防接种的记录工作。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建立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办理,未按时建立或遗失者应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设有产科的医疗卫生单位,要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及时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簿);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由现寄居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簿),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预防接种证;要向流动儿童监护人宣传,及时到寄居地接种单位办理接种卡(簿)和接种证;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

应建立预防接种证的儿童年龄7岁及7岁以下儿童(包括流动人口儿童、超生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应由居住地基层接种点负责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簿)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由户口所在地的基层接种点建立预防接种证、卡。流动儿童的管理规定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地(县、乡),在暂居地居住满3个月的≤7周岁儿童。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掌握责任区内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对主动搜索到的适龄流动儿童,及时登记,建立接种卡、证,并及时接种。做好本地外出儿童管理,掌握儿童外出、返回时间,及时转卡;利用春节等节假日组织对长期外出儿童进行查漏补种或索查外地的接种资料。预防接种证、卡的使用与管理(1)

接种时查验接种证、并做好记录;填写规范、完整、准确;儿童迁移时,原接种单位应将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的证明交给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转入迁入地接种单位;迁入地接种单位应主动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索查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证明;无预防接种证、卡或接种证明的要及时补建、补种预防接种证、卡的整理

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剔出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卡(簿)是对本辖区工作的基本资料,也是各单位工作成绩的体现,应妥善整理,保管。预防接种证、卡的使用与管理(2)县级疾控机构或儿童居住地承担接种的单位,根据托幼机构、学校对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的报告,发现未按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会同托幼机构、学校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预防接种卡(簿)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第四章预防接种服务(9)★注射器材的管理用于预防接种的注射器材有自毁型注射器、普通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蓝芯注射器,推广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做好注射器材的领发登记管理。★预防接种实施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预防接种实施

—如何规范进行疫苗接种预防接种实施分为:预防接种前准备工作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后的工作

接种前准备工作(一)1、确定接种对象(1)根据免疫程序,确定接种对象。接种对象包括上次未种者、本次应种者(流动人口)。(2)清理接种卡(簿),根据接种记录核实接种对象;(3)主动搜索并发现流动人口和超生儿童中的接种对象2、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1)采取通知单、电话、口头通知等各种方式,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2)通知单应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使用疫苗的种类、适应症、禁忌证、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接种日期及地点等内容3、领取疫苗(1)根据本次各种疫苗应种对象人数计算领取疫苗数量(2)准备冷藏包(箱);(3)办理疫苗领发手续,做好疫苗领发登记。接种前准备工作(二)准备接种器材(1)按接种对象人次数的1.1倍准备接种器材。(2)准备和消毒喂服脊灰疫苗的小口杯、药匙5、准备药品、器械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消毒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000肾上腺素、垃圾桶及一次性注射器回收安全盒等。接种前准备工作(三)

6、接种场所要求(1)接种场所室外要设有醒目的标志,室内宽敞清洁、光线明亮、通风保暖;并准备好接种工作台、坐凳以及提供儿童和家长休息、等候的条件(2)接种场所应当按照登记、健康咨询、接种、记录、观察等内容进行合理分区,确保接种工作有序进行。⑶同时接种几种疫苗时,在接种室/台分别设置醒目的疫苗接种标记,避免错种、重种、漏种。接种前准备工作(三)⑷做好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做好消毒记录。⑸接种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⑹在接种场所公示相关资料: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张贴计划免疫宣传资料问题?

家长带儿童到接种点后我们要做些什么?简要步骤如下:查看接种证(核实接种对象)询问、检查儿童健康状况告诉家长本次接种的疫苗种类及预防的疾病进行疫苗接种登记接种卡、证;预约下一次接种时间;观察接种反应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接种时的工作(一)核实接种对象和询问健康状况(1)回收接种通知单,检查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接种对象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接种对象,接种何种疫苗。发现原始记录中接种对象姓名,出生年、月、日有误,应及时更正。对不属本次接种对象,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2)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和接种疫苗的反应史,未发现异常者予以凭证接种。接种时的工作(二)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告知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前,询问受种者健康状况、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告知费用承担等内容。接种时的工作(三)接种现场的疫苗管理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开后应及时关严。接种前,严格核对接种疫苗品种,检查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冷藏容器内的冰排溶化后,应及时更换。在接种门诊,上午门诊下班时应将未开启的疫苗按冷藏条件存入冰箱内。接种时的工作(四)

疫苗使用①将安瓿尖端疫苗弹至体部,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后,再用消毒干棉球/纱布包住颈部掰开。②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的液面下,吸取1人份疫苗。③吸取疫苗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排出注射器内的气泡,直至针头上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④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充分摇匀。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⑤安瓿启开后,未吸取用完的疫苗盖上消毒干棉球冷藏;活疫苗超过1/2h、灭活疫苗超过1h未用完,将疫苗废弃。接种时的工作(五)接种操作(1)接种工作人员查验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凭证,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和接种的疫苗无误后予以接种(2)皮肤消毒①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如果接种部位皮肤不清洁,先进行清洗。②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再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3)按照国家儿童免疫程序或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方法和部位接种疫苗。接种时的工作(六)接种时严格执行安全注射①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具。②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按照有关要求处置。③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应将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剌穿的容器内,或者用截针器毁型后,统一回收销毁。接种时的工作(七)记录、观察与预约(1)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上正确记载所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接种记录书写工整,不得用其它符号代替。(2)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应留在接种现场观察15~30分钟。有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3)与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4)接生单位为新生儿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后,填写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卡,同时告知家长在1个月内到居住地的接种服务单位建证、建卡,并按免疫程序完成第2、3针乙肝疫苗接种。预防接种“三查七对一观察”三查:一查预防接种卡与接种证,二查儿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三查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一对接种对象姓名,二对接种对象年龄,三对接种疫苗品名,四对接种疫苗规格,五对接种疫苗剂量,六对疫苗接种部位,七对疫苗接种途径。一观察:观察疫苗接种后的反应(至少30分钟)。

接种注意事项(1)BCG要准确注入皮内,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2)OPV不能用热开水送服,并做到一人一匙。(3)含有吸附剂的疫苗要采用肌内注射或皮下深部注射。(4)MV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5)接种要分部位、分针管。

接种后的工作(一)

1、清理接种器材(1)清洁冷藏容器。(2)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3)器械(如镊子、治疗盘等)按要求灭菌或消毒后备用

2、处理剩余疫苗记录疫苗的使用及废弃数量,剩余疫苗按以下要求处理:(1)启开安瓿而未用完的疫苗,必须废弃。(2)冷藏容器内未打开的疫苗做好标记,放冰箱保存,在下次接种时首先使用。

接种后的工作(二)3、清理核对接种通知单和预防接种卡(簿),及时上卡,并确定需补种的人数和名单,下次接种前补发通知。4、统计本次接种情况和下次接种的疫苗使用计划,并按规定上报。

预防接种技术皮内接种法皮下接种法肌肉接种法口服法

预防接种技术(一)

——皮内接种法1、适用疫苗:卡介苗。2、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3、操作方法:(1)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左胳膊;(2)用蓝芯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预防接种技术(二)

——皮下接种法1、适用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2、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3、操作方法:(1)家长抱紧儿童,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2)接种人员用1ml注射器配上5.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预防接种技术(三)

——肌肉接种法(1)

1、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

2、接种部位:乙肝疫苗为上臂外侧三角肌。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除上臂外侧三角肌外,也可选择臀部。

预防接种技术(四)

——肌肉接种法(2)上臂外侧三角肌注射①家长抱紧儿童,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②用0.5ml或1ml注射器配上6号或5.5号针头吸取一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呈9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预防接种技术(五)

——口服法1、用于脊灰疫苗的服用。2、用消毒的药匙将脊髓灰质炎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3、月龄小的儿童,喂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时可将糖丸疫苗碾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5ml凉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4、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第五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的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报告程序及时限(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在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报告程序及时限(2)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和处理,在接到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事件的报告时,应按规定的时限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报告。

调查接到报告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核实,组织调查。必要时,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给予指导或者参与调查。卫生部门调查组原则上由临床、流行病、免疫规划、实验室检验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应急条例的规定组织调查。

调查步骤和内容核实报告现场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访视病人与临床检查收集预防接种相关信息(疫苗、接种服务组织形式、接种实施、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当地相关疾病的发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判定(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四十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合格疫苗(批号、冷藏、有效期)—规范接种(单位、人员、操作)—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判定(2)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41条: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判定(3)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