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08民间文学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爬山歌2.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成立,首任理事长是()3.唱故事中无乐器伴奏,只击节吟诵并具有一定音乐性的称为韵诵体,如()。A、山东快书B、金钱板C、弹词D、天津快板E、渔鼓4.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5.试分析谜语“未入市区(打一城市)”犯了什么毛病?6.“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是()体裁。7.试述传说的特征? 8.群众口头语言有哪些出色表现?9.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了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收入了许多民间笑话。10.什么是“民俗事象”11.歇后语是一种幽默效果强烈的语言形式,从总体上看,歇后语的幽默效果构成的方式有()。A、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所讲的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而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然后其目的语新奇巧妙,出人意外,造成岔断型幽默B、许多贬低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使人们平时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从而形成情感释放型幽默C、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干涉型幽默D、谐音歇后语因为比喻意歇后语多了一层谐音关系,也就是多了一层双关结构,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E、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式幽默12.歇后语是谚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由()和()联合组成。13.蒙古族讲述牧民武装起义反抗达尔汉王的黑暗统治与军阀暴政的民间叙事长诗是()。A、《钟九闹漕》B、《嘎达梅林》C、《召树屯》D、《十五从军行》14.谐音歇后语15.在中国神话中,()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A、女娲神话B、盘古神话C、洪水神话D、射日神话16.简述仪式歌的含义与主要形式。17.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应忠于原文,翻译的译法有直译和()两种。18.相声是以()为主要手段的喜剧性很强的一种民间曲艺。19.如何提高民间文学的研究水平?20.试述洪水再生神话的文化意蕴?21.在各类巧匠故事中,最著名数量最多的是()的故事。22.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有何特点?23.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娘”指的是()。A、史诗B、民间故事C、神话D、歌谣24.()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25.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派”是什么?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什么是“风俗”2.在民间文学采录过程中,"全面搜集"具体表现为哪几点? 3.谜语:月巴(打一城市:合肥),这则谜语主要犯了()的毛病。4.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表现为几种情况?5.从唐宋开始,中国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受佛教“俗讲”的启示,举行专门的讲故事活动,称之为()6.新故事的特点有哪些?7.考擦作品是否属于民间文学范围的主要依据有哪些?8.如何理解史诗演唱艺人的“神授”说?9.民间童话的艺术特点有哪些?10.民间歌谣11.试述民间传说与神话的区别12.论述歇后语幽默效果的主要构成方式与运作机制。13.唐代高僧()到西域取经,回国后所撰的()也记述了不少以印度为主的西域民间故事传说。这一切为我国故事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14.植物故事的产生,最早要推移到()时代。15.()是由社会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16.由于民间文学作品是以口头形式进行流传的,具有变异的特征,因此会产生各种()17.试分析谜语“踏遍青山人未老(打毛泽东诗词二句)”犯了什么毛病?18.()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A、民间故事B、神话C、史诗D、民间谚语19.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如()等,都是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几百年的民间创作、加工、提炼之后,才由文人最终整理写定的。A、《水浒传》B、《三国演义》C、《醒世姻缘》D、《西游记》E、《红楼梦》20.新时期民间文学的传统特征发生了哪些变化?21.试述民间文学的发展?22.动物故事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时代。23.试述AT分类法概念?24.民间笑话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2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创作而成的。第3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是()。A、格萨尔王B、玛纳斯C、江格尔D、梅葛E、嘎达梅林2.这个神话反映了什么内容?3.我国民俗学发轫时期,()是中山大学主办的最有影响的刊物。4.在中国关于音乐发明的神话中,发明中国古典乐器之最高代表——琴的是()。A、女娲B、伏羲C、黄帝D、神农5.采茶戏6.中国的“三大史诗”为()。A、藏族的《格萨尔》B、纳西族的《创世纪》C、蒙古族的《江格尔》D、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E、彝族的《六祖史诗》7.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运用口头语言来()和()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8.汉族第一首民间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时期的民间叙事诗。A、先秦B、两汉C、魏晋南北朝D、唐宋9.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之间存在何样的关系?10.“母题”11.文人作家既能保护民间文学,也会由于某种目的,有有意识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强加一些主观因素,比如宋朝李茂诚的(), 梁山伯变成了热衷于追求功名、平“寇”有功的“义忠王”。12.“母题”是什么?13.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的特征。A、口头性B、秘密性C、匿名性D、人民性14.《召树屯》是()族的作品。15.唐人传奇《李娃传》是根据民间故事()写成的。16.西汉()著()篇记载了古老的壮族民歌《越人歌》。17.山川名胜传说18.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祖等的歌谣是()。A、仪式歌B、劳动歌C、政治歌谣D、生活歌谣19.屈原在吸收()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20.()指的是甘肃莲花山下一年一度的民间歌唱盛会。21.包袱的组成过程有()。A、铺B、系C、解D、结E、抖22.《灰姑娘》的故事在世界各地皆有流传的故事,中国版本的《灰姑娘》故事是()23.丁乃通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是以()为依据的。24.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怎样产生的?25.“童话”这个名称由日本学者()第一次使用。A、山东京传B、柳田国男C、阿尔奈D、川端康成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是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和晋陕北部的一种山歌,当地叫“爬山调”或“山曲”。它一首只有两行,有时可以将许多首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诗篇,表达更为丰富的意思。2.参考答案:郭沫若3.参考答案:A,B,D4.参考答案: 整理是口头文学作品从口头语言到书面文字的一种特殊的定稿过程,其目的在于使民间文学作品能最充分地显现它本来所具有的最完美的面貌,使之放射出固有的艺术光彩,达到保存和再流传的目的。 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内容上删除明显的封建性糟粕。精华和糟粕,在有些作品中比较明显,容易判断。但在许多情况下,精华和糟粕混杂,要慎重区别和处理。我们要特别注意将过去农民思想上的局限性和封建性糟粕区别开来,将艺术幻想和封建迷信区别开来,将劳动人民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与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区别开来,切不可简单粗暴地把传统的东西都错误地作为糟粕一概否定。 2、在情节上适当调整由于讲唱人记忆有误而造成的不合逻辑的地方,如将讲得颠三倒四、头绪不清的部分顺理成章;对于情节遗漏、结构残缺不全的地方,作必要的补充等。 3、在细节上作适当的修饰,使之入情入理。 4、在保持原作语言风格不变的前提下,用口语中表达残缺不全、意思含糊不清,以及用词不当的地方进行订正,使之规范化;把讲述时借助动作表情所表达的内容,改用语言文字传达出来;把过去粗俗的语言加以洗刷;把重复罗嗦、拖泥带水的话加以提炼;对含有特殊意味的方言土语加以注释,对个别冷僻而又无特殊表现力的方言土语,改作意思相当的大众化词语。总之,整理不能加入个人创作成分,必须保持作品的原貌。5.参考答案: 在这个民间故事中,动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十分鲜明,黄牛轻信了豹 子的动听言辞,丧身于豹子的伶牙俐齿之下。水牛明辨是非,不轻易相信豹子的甜言蜜语,揭穿了豹子的险恶用心从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动物故事不仅反映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更在于借助动物描写人生,揭示人类社会的尔虞我诈。 这个民间故事属于动物故事,名字叫《黄牛、水牛和豹子》,是动物故事中的人情世态故事,流传在佤族中。6.参考答案:谚语7.参考答案: 可信性的内容、传奇性的情节、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1)可信性的内容 ①民间传说的内容所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地点、时间,一般都是特指的,相对固定的,讲述时不能随意替换或指代。 ②传说中的依凭物(“传说核”)真实可信。 依凭物多是人们熟悉或实际存在的,有的还与当地特有的风物、习俗相关联;以真实口吻讲述,有时还伴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强调内容的可信性。 ③深厚的历史与信仰基础,共同的民俗心理作用,使听众深信不疑,乐于传播,不自觉中加入传承的行列中。 (2)传奇性的情节 传说是将生活素材加以剪裁、集中、虚构、渲染、夸张、幻想,以偶然、巧合及至奇异的情节来表现题旨,生活真实、艺术真实相结合。 传奇性是传说得以流传的一个重要条件,表达民众思想与情感,吸引听众并刺激他们进行传播。 (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 箭垛式的人物:是对传说作品中人物特征所做的一种概括和提炼,是指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 ①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鲜明性与单一化特点,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形象。 ②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社会民众很自然地就把与此类性格或品质有关的种种事件堆积到这个人物身上,使之成为聚集同类事件之矢的“箭垛”。(阿凡提、纪晓岚) ③“箭垛式”人物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促使人物性格、品质特征的集中和强化,由大肆渲染、极度夸张而终至出神入化。 (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①传说的流传有中心点,情节往往发生在固定地点,并和一定地方风物、史事、习俗相联系。 ②传说的传播总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传承范围相对固定,流传中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民间传说圈。(广西刘三姐传说圈) ③同一类型或相近的各种传说,其传说圈可能交叉、重叠或趋于统一,但绝大部分具有独立的完整性。 ④传说圈是历史与现实、横向与纵向结合的一个立体的民间传说体。在特定在地区、特定群体中形成传播的圈层。 ⑤民间传说圈与民族文化圈和方言圈有一致性,文化圈、方言圈影响传说圈的形成和发展。 ⑥一些优秀传说流传过程中,未受囿限,自如融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众的生活中,与当地的事物、风习巧妙结合,好像一开始就在那里产生似的。8.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最初就是口头艺术。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很多程度上依赖于它出色的语言,现在虽然有了书面形式,但能在群众中流行的优秀作品,使用的仍是经过加工的群众口头语言,形成了民族化,大众化的风格。民间文学的语言有以下几种出色表现: 1)、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2)、朴素自然,清新、刚健。 3)、高度凝冻,风趣幽默。9.参考答案:《笑林》10.参考答案:民俗事象是民俗事物的外在形态或民俗活动的表现形式,即民俗之外观。有些民俗事象与信仰等心理因素互为表里,是考察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形态,心理素质和文化发展的“活化石”。11.参考答案:A,B,C,D,E12.参考答案:引语;解释语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是歇后语里较特殊的一类,就是后一部分在意思上能解释前一部分,同时利用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作者的真意。15.参考答案:D16.参考答案: 仪式歌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仪式是民众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举行的具有法术、通神、转折、过渡等功能的程序化的隆重活动。在仪式中有一些有特定象征意义或文化功能的程序化行为,此时念诵或演唱的套语、歌谣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仪式歌。它主要有三种类型: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 (1)法术歌,是在巫术或祭神仪式上唱诵的被民众认为具有超自然魔力的歌诀。 (2)节令歌,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 (3)礼俗歌,是在婚礼、祝寿、待客、送葬等隆重场合唱诵的表示祝福、礼节等意义的歌谣。17.参考答案:意译18.参考答案:说、学、逗、唱19.参考答案: 我国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很好开发利用这笔宝贵的遗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2)注意口头文学本身的特点,它是口传心记的,是群众集体的创作,和作家文学、通俗文学不一样。 3)扩大知识领域,开阔新的天地,进行立体研究。 随着科学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密,科学的交叉研究也不断深化,只有扩展视野,不断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课题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的考察,才能把我们的研究水平提上一个新的台阶。20.参考答案: ① 洪水再生神话对洪水灾害及其起因的叙说,是原始社会民众生活状况和自然崇拜的反映。 ② 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③ 大部分神话都讲洪水遗民是从葫芦里逃生的。这与我国古代广泛存在的葫芦崇拜有关。21.参考答案:鲁班22.参考答案: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的特点是: 1、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和影响不是对等的、兼收并蓄的,总是经过人民的选择,不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发展、丰富自己民族的民间文学。 2、 各民族民间吸取其他民族民间文学时,总是按照自己民族的生活风俗,思想愿望,心里情趣和艺术传统进行再创造,因而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印记。 3、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是和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宗教的传播,作品的翻译介绍等分不开的。 4、 社会主义社会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23.参考答案:C24.参考答案:仪式歌25.参考答案: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诗歌,就是民间歌谣。那时没有文字,民间口头歌谣是唯一的诗歌形式,正如《淮南子》中所说的:“今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风俗,指代代传承、传播于社会和集体的,在一定环境下经常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也不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不是任何东西经过倡导都可以成为新风,也不是任何东西只要因袭就可以成为习俗的。风俗的产生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2.参考答案: 所谓全面搜集,就是要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地各种体裁、内容、形式和风格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搜集起来,为整理写定、推广和研究提供充足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全面搜集具体表现为: 1.对各种体裁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都应搜集。这些体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长诗、歌谣、谜语、谚语、民间说唱和小戏等。不论散文体裁,还是韵文体裁,不分篇幅长短,只要在人民群众口头中流传的均应搜集,不要根据个人的喜爱厚此薄彼。 2.从内容上,优劣兼收。整理并推广民间文学作品时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在搜集时则应兼收并蓄,而不能先入为主。这是因为:其一,民间文学内容情况复杂,有时很难区别精华和糟粕。其二,不能简单地用现代思想去要求历史上产生的作品,如有些作品中含有相信鬼神、命运、因果报应等因素,不要简单地将它们斥之为"封建迷信地东西"加以否定,因为这类资料表现了过去的一些社会心态,仍有一定地研究价值。 3.从时代上,新旧俱收。传统民间文学作品是代代相传、千锤百炼而成的,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且正处于消失之中,重视抢救这部分宝贵遗产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对近现代产生的歌谣、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这些作品虽然在艺术上锤炼得不够,但富于时代感,自有其特殊价值。 4.对同一类型作品得众多异文,应尽力搜集。由于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得过程中具有变异性得特征,因此会有异文产生。凡在群众中流传广泛,价值较高得作品,往往都有多种异文。对于这类作品不要认为只要搜集一种就行了,要尽可能多地搜集起来。异文对于作品整理来说,可以提供相互参照的材料;对于比较研究来说,可使研究更加深入。 5.从流传形式上,口头与书面作品均应搜集。民间文学主要靠口头流传,着重采录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自然是对的,但也有些大型民间文学作品,如抒情和叙事的长篇诗歌,除在广大群众中口头流传外,还有手抄本、坊间印本传世,它们是口头说唱的底本,十分珍贵,也要特别注意搜集和保存。 6.对与作品相关的其它材料也要注意搜集。要弄清与作品有关的人物、事件和风土人情、方言土语等;调查作品产生的年代、流传的范围、以及在群众中的影响;了解讲述者的姓名、年龄、籍贯、职业、族属以及文化程度等,尤其对故事讲述家和歌手还应了解其社会经历、家庭状况、以及作品的来源等。熟悉这些情况,对于作品的整理、写定和研究都是十分有利的。当然民间文学的全面搜集最为彻底的方法是:对该地区民间文学进行普查这样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全面地对该地区民间文学从宏观上进行把握。3.参考答案:谜面不成文4.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着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特征之一。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民间文学的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进入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每一个传播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原作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加工。从这一角度讲,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创作者。正是由于无数人的参与,对作品的不断加工、修改和完善,才保证了民间文学在内容上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在形式上最大限度地适应和体现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没有具体的作者,它具有匿名性。 集体性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这一情况在原始社会时期最为常见。伴随着集体活动,受集体意识的驱使或集体情绪的感染,人们你一句、我一句、或一唱一和地即兴创作。现代社会集体劳动时的串号子,民族节日中群众对歌时的随口对答也属这种情况。 (2)由个别人编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加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民间文学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而民间创作的价值往往就存在于千人加工、万人琢磨的"添枝加叶"之中。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民间歌手、艺人的创作时有这种情况。湖北崇阳的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但这里的"个人"就是作为集体的代言人,民间艺人是以集大成者的身份参与创作的。在创作的过程中又随时听取和吸收群众的意见,所以这类创作同样能在集体中流传,并在流传中得到集体的认可。5.参考答案:说话6.参考答案: 1)新故事继承了传统故事植根于群众,反映人民心里和愿望的特点,大胆触及时弊,鲜明地表现自己的爱憎。 2)在艺术上,新故事继承了传统故事的口头性和故事性的特色,明白晓畅,生动形象,朗朗上口,易记易传,故事紧凑,引人入胜。 3)新故事的故事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有情节,二要完整,三要有人物 4)新故事也有些带有传奇性和浪漫色彩的,但他一般不要神仙异物帮忙,可有一定的幻想,但主要是靠无巧不成书来达到这一目的。7.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的作者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它的艺术特征是以传唱为主的口头文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擦: 1)看民间文学的作者是否为人民群众。 2)从作品所反映的内容看,是否表现了人民大众的思想、生活与愿望,表现了他们的美学观点和艺术情趣。 3)从创作和流传的方式看,它是否具有传统民间文学的特征,既集体创作、集体加工修改、是否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为主。8.参考答案: 史诗的创作与传承具有与其他各种文学艺术不同的显著特点。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史诗的创作者是“神的代言人”。我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三大史诗的创作与传承均具有与古希腊史诗相类似的情形。一般有“神授”说和“掘藏”说两种。 持“神授”说的民间艺人往往称自己之所以能够创作(演唱)史诗是因为神附身的原因。这些艺人一般都自称童年时做过梦,尔后生病。梦中曾得到神、格萨尔大王或其他战将的旨意,病中或病愈后又经寺院喇嘛念经祈祷,并为之开启说唱格萨尔智门,从此,便会说唱了。如昌都老艺人扎巴,他在九岁那年,到山上放羊时做了一个梦,梦见格萨尔的大将丹玛用刀把他的肚子打开,将五脏全部取出,装上格萨尔的书。梦醒后回到家里便大病了一场,其间神志不清、颠三倒四地说着格萨尔的故事,家人把他送到边巴寺请甘单活佛念经祈祷,至13岁才逐渐清醒,以后便开始了说唱生涯。又如:那曲索县的女艺人玉梅在16岁时,一次到山上放牧,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黑水湖中的妖怪与白水湖里的仙女争夺她,仙女对妖怪说:她(指玉梅)是我们格萨尔的人,我要教她一句不漏地将格萨尔的英雄业绩传播给全藏的老百姓。玉梅梦醒后曾大病一个月,昏迷不醒,嘴中断续地说着格萨尔的故事,病愈后便会说唱。有关学者对史诗“神授”说进行考察研究的结果,认为这一说法缺乏科学根据,“是由行吟诗人欲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编说的。后来的行吟诗人,便一直沿袭了这种神秘的传统。”这些以演唱史诗谋生的歌手,实际上是一种流浪行乞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让人们尊重他的人格,就说他的本领来自“神授”,表明他不是凡人,而是被神选中的才智超群的人。加之史诗中的英雄人物通常被人们作为当地宗教信仰中的神灵来崇敬;演唱史诗时,往往还要举行对神灵的祭拜仪式;歌手也有意渲染神秘氛围,“神授说”便流行开来。还有,史诗歌手们惊人的记忆力和着魔似的激情也是使人们相信“神授”说的重要原因。尽管“神授说”不足信,但演唱史诗的职业歌手所具有的杰出艺术才能却不能不令人惊叹。9.参考答案: 民间童话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民间童话具有强烈的幻想性和浓厚的浪漫色彩。 2) 有复杂、曲折的情节,美满的结局。 3) 主人公一般没有姓名,多用老渔翁、樵夫、张三、王小二等,背景较为宽泛,没有特定的时间、地点。 4) 讲述由固定的手法,语言,情节比较定性。10.参考答案:是人民创作的短小、抒情性的作品。它可以歌唱,可以吟诵。民歌和民谣的区别。11.参考答案: 由于两种体裁的部分作品所产生的时间十分接近,因此它们既可以作神话,也可以作民间传说来看待,也就是说民间传说与神话之间具有模糊地带。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来自神话,这就免不了民间传说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同时神话和民间传说都具有解释的叙事功能。当然这两种体裁从创作到流传的诸多环节上的区别是明显的: 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结果。 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神,这类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力量人格化而形成的,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以人拟神;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的结果,因此民间传说是以神拟人。 二者作用不同:在原始初民那里,神话具有神圣性和权威性,在部落遇到血亲复仇,领地纷争时,神话可以起到调解的作用;民间传说则依托着真实的存在而富于遐想,它更多表现出的是文学的审美愉悦性。12.参考答案: 歇后语最显著的语体风格就是幽默诙谐,引人发笑。歇后语幽默效果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四种:岔断型幽默、乖讹型幽默、情感释放型幽默、干涉型幽默。 第一,岔断型幽默。指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一个间歇或停顿,造成语意的岔断,并在后一部分出语奇巧而构成幽默。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其目的语越是出人意外,越是新奇巧妙,就越引人发笑。 人的心理期待突然扑空,转而发笑,这是幽默构成的基本原理之一。歇后语的岔断型幽默就是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扑空造成的。歇后语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都有一定的奇巧性、含蓄性。 第二,乖讹型幽默。指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型幽默。违背常理的事情通常是滑稽可笑的。由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造成幽默,是幽默构成的重要原理之一。乖讹型幽默就是这种原理的一种体现方式。当人们突然发现,他所联想到或听到的一件事情与某种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乖讹感,这种乖讹感出乎意料、令人惊奇,这种感受瞬间无以化解,就转化为笑。 第三,干涉型幽默。所谓干涉型幽默,就是以某种巧妙的方式,将两个在人们的经验里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二者相互干涉,造成违背人们日常经验的矛盾感和错讹感,并有一种因联系方式的奇巧而造成的谐趣美,从而引人发笑。 以上是语义双关造成的干涉型幽默,另一种干涉型幽默是谐音双关造成的。谐音歇后语因多了一层谐音双关性干涉关系,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 第四,情感释放型幽默。指很多贬低、嘲笑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使人们平时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从而使人发笑。通过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形成幽默,这是一个重要的幽默构成原理。 情感郁积的释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贬低、嘲笑别人,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而发笑。二是通过解放某种禁忌,突然获得解禁的快感而发笑。这种格调粗俗的歇后语也有较大的数量。13.参考答案:玄奘;《大唐西域记》14.参考答案:农耕15.参考答案:寓言16.参考答案:异文17.参考答案: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谜底是“阅尽人间春色、风华正茂”,谜底中的“人”字在谜面中出现了,谜底中的字不能在谜面上出现,不符合“底、面不相犯”的规则。因底、面上的“人”字无法避免相撞,故应注明“泄白格”,即“踏遍青山人未老。打毛泽东诗词二句(泄白格)”18.参考答案:B19.参考答案:A,B,D20.参考答案: 新时期民间文学的传统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作者的范围扩大了,知识分子成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采用民间文学形式创作的作品,只要得到群众的承认,也应列入民间文学范畴。 2)、作品的内容,已经不是确定民间文学的重要条件,传统形式反而更为人们重视,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传统形式也是不断发展的。 3)、流传形式发生了变化,书面语口头流传并存,相对而言书面流传加强了,,口头流传减弱了。 4)、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出现了“合流”的端倪,但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永远不会消亡的21.参考答案: (1)原始社会,民间文学是全民的口头文学。主要形式——劳动号子、巫术祝辞、神话及部分史诗等。其为原始社会惟一的文学形式,由原始社会成员集体创作,又为全体成员服务。 (2)作家文学产生后,民间文学主要指,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集体创作,并主要在他们中间传播的口头文学。是“生产者的艺术”(鲁迅语)。 [阶级分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分离出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人。民间文学不再是全民口头文学和惟一文学样式。主要是社会下层、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共同享用、世代口耳相传的一种口头文学 (3)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方面的继承、变化与发展具重大意义。 口头文学在当代,明显带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①创作群体的结构有了新变化 传统农业社会——口头文学创作者——农民和手工业者;近代——部分工人加入;当代——劳动者队伍扩大,大家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创作群体范围扩大,各行各业民众创作的口头文学应时而出,传统农民口头文学也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容。 ②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传媒日趋现代化,各类体裁在创作与流传范围方面都有调整。 [新编时事笑话——城乡;民歌唱和——少数民族传统歌会、礼俗仪式;传统小戏——农民;神话故事、地方传说——加工成书面文学作品 传播方式上:口头流传为主——汇总成书]22.参考答案:渔猎23.参考答案: 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创立、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阿尔奈—汤普森体系)。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 五大门类: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的故事24.参考答案:喜剧性25.参考答案:竹枝词第3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B,C2.参考答案: 从神话学的原理来看,盘瓠神话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始文化内涵: ①当群臣无能退敌时(人类软弱),杀敌立功者出乎意料地成了神犬盘瓠,其后的人兽婚配、两者间血亲关系,是图腾观念对血缘关系的歪曲反映。总之,神话中人兽同源共祖的不合理现象,乃是人类历史上典型的图腾崇拜的反映。 ②神话中盘瓠子女兄妹为婚的情节,是人类早期存在的血缘群婚反映。人类在从动物脱胎出来之初,两性生活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辈分、亲缘的区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才改变。 ③盘瓠神话的主角虽然是男性英雄,但其出生的奇特方式却耐人寻味。神话中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可视为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反映。总之,通过这个神话,让我们证实了神话的“怪诞不经”,恰恰是神话内在价值之所在,没有这种诞怪谬不合理,我们便无法领略原始初民的内心世界有多精彩!3.参考答案:《民俗周刊》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主要流传地是江西和两广(广东、广西)。它是歌舞性很浓的民间小戏,起源于采茶灯,也叫茶篮灯,主要是描写采茶人的劳动,是民间茶农采茶叶时所唱的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结合而形成的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表演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伴随着有趣的舞蹈动作,小丑要走“矮子步”,小旦要表演“扇子花”,增加了视觉艺术成分。代表性的剧目有《瞧妹子》、《采茶歌》、《挖笋》、《拣田螺》等。6.参考答案:A,C,D7.参考答案:创作;流传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板装挂面白板纸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高性能纤维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化海洋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幼儿园亲子互动活动方案示范
- 桥梁维修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汇编
- 2025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合同制用工人员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租房安全责任协议标准合同范本
- 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范文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医院感染管理科十五五发展规划
- 学堂在线 实验室安全教育 章节测试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解读
- 医院特殊群体服务优先制度方案
- 2025年知识产权普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纳税申报实务说课课件
- 敦煌地貌课件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原卷
- 酒店出纳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GJB3243A-2021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