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百家争鸣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百家争鸣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百家争鸣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百家争鸣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百家争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都江堰造就了富庶繁荣的“天府之国“,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为历代赈灾,为战胜外侮,为今天成都平原的现代文明,作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000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史记》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具防洪、运输功效的综合水利工程,既解除了岷江泛滥成灾,又便利了航运,灌溉农田300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古今闻名的“天府之国”。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个市、42个县的30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1010万亩。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国封建制度确立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新兴地主阶级出现商鞅变法各国变法生产力水平提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本课小结新学期刚刚开始,才升入初中的学生比较调皮。特别是某班的同学,上课说话,下课打闹,口出脏话,乱扔纸屑,顶撞老师,简直是无法无天。班主任召集班干部开会商量对策。纪律委员说:“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必须采取措施,我建议实行重罚,违纪一次罚款十元,教室外罚站一天,再罚值日一周。”班长说:“我主张以劝说教育为主,我们可以制定班规,让每个人去遵守,谁违犯了,我们可以批评他,规劝他,帮助他,让他慢慢地改正过来。”学习委员说:“我们也不用罚,也不用管,随他去吧,慢慢地也许就会变好了。”

法家儒家道家第8课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春秋时期老子(道家)①应顺其自然②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朴素辩证法)③政治上:“无为而治”《道德经》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托尔斯泰春秋时期老子(道家)①应顺其自然②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朴素辩证法)③政治上:“无为而治”《道德经》孔子(儒家)核心思想:仁政治上: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从前孔子拜七岁的项橐(tuó)为老师,古代圣贤尚且勤学如此,我们更应勤学好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育成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知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春秋时期老子(道家)①应顺其自然②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朴素辩证法)③政治上:“无为而治”《道德经》孔子(儒家)核心思想:仁政治上: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整理古籍:《春秋》言语记录在《论语》中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孔子学院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1、战国七雄按方位来排东南西北上中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秦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变法是,支持者是。这是一场____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是政治上确立____,由国君派官员治理;废除贵族的____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________;鼓励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____,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及赏赐土地。这场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3、春秋战国时期促使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和_______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_______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逐步形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阶级和________阶级的矛盾。4、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典型代表_______鼎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商朝巨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的_______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朝开始,称之为_______。阅读课本“百家争鸣”子目,标记各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并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1、何谓“百家争鸣”?2、“百家争鸣”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3、“百家争鸣”的意义及影响是什么?荀子战国墨子庄子韩非子战国战国战国战国“礼治”;“制天命而用之”“兼爱”、“非攻”、“尚贤”治国要顺其自然;追求自由和独立改革;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可持续发展孟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三、百家争鸣孙武春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你觉得哪家观点最能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思想碰撞法家各国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纷纷在国内变法,以严刑峻法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法家主张最能顺应统治者的需要。商鞅即是法家推崇者。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8课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武老子韩非改革变法“仁者爱人”“无为而治”“仁政”“非攻”“知己知彼”朴素的辩证法让我们拥有“仁”(儒家:孔子)的美德,抱一颗“兼爱”(墨家:墨子)之心,用发展“辩证”(道家:老子)的眼光,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墨家:墨子),树立“环保”(儒家:孟子)意识,为“改革”(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吧!早日成为“一子”“一家”,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师生共勉: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C.孟子D.墨子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A.《春秋》B.《尚书》C.《论语》D.《诗经》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孟子C.荀子 D.墨子4.孔子生活在()A.春秋晚期B.战国初期C.春秋早期D.战国晚期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A.《道德经》B.《孙子兵法》C.《韩非子》D.《论语》6.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BCDABD课堂练习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C8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B9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A反对不义战争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D以法治国A课堂练习10商鞅实行变法是哪家思想的具体实践()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D1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12如果想了解孔子的言行,应查阅的书籍是()A《孔子》

B《诗经》C《论语》

D《春秋》CC课堂练习13“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C14人类希望和平安宁,温馨和谐。中国的《道德经》成为世界上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此书记载了何人的言论()A孔子B墨子C老子D庄子15如果是在现代,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最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和平奖”?()A孔子B墨子C老子D庄子CB16下列诸子百家中,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持对立观点的是()A儒家与道家B墨家与道家C儒家与兵家D儒家与法家D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墨子说,如果要使天下都富起来,丢掉贫穷;要使天下太平,丢掉混乱,就应当互爱互利、互相帮助。课堂练习材料二:墨子认为,进行战争,春季破坏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了老百姓的收割……(这样一来),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1)两则材料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简要分析这些思想的积极意义。(1)“兼爱”“非攻”。(2)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和平安定,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反对战争、批评战争破坏生产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18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通过模拟时光隧道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邀请孔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四人作为嘉宾参加下列栏目: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1)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你认为他们应分别参加哪个栏目?教育观察:孔子;法制园地:韩非;军事天地:孙武;自然与环境:孟子;(2)如果你是教育观察栏目的主持人,请说出该嘉宾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你如何评价该嘉宾?课堂练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墨子》书影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刻本。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思想主张著作“兼爱”、“非攻”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墨子》生平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墨家学派代表人三、百家争鸣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孟子》生平思想主张著作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儒家学派代表人三、百家争鸣《荀子》书影名况,号卿。战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