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建筑史中建史章宫殿_第1页
大工建筑史中建史章宫殿_第2页
大工建筑史中建史章宫殿_第3页
大工建筑史中建史章宫殿_第4页
大工建筑史中建史章宫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宫殿一、宫殿形制的产生与发展“宫室”在中国古代史居住建筑的通称。来源于住屋形式。什么是宫殿形制?内容:生活区(寝),办公区,政令所出(朝)布局:“朝”与“寝”的关系,“朝”中各部分的关系掌握形制演变的三个线索:1.朝与寝2.宫殿与中央官署3.宫殿与城市(一)早期的宫殿我国现知最早的宫殿: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特征:封闭庭院夯土台基

轴线:大门轴线在主殿轴线偏东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二)夏商周秦汉丞相萧何“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史记高祖本纪》宫室建筑:茅茨土阶与高台以山为阙两种模式:1周制在中轴线排列建筑2秦制两宫分立秦咸阳宫一号宫殿复原图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宫城居王城中央左祖右社朝位于宫室前部六宫六寝三朝五门(外朝、治朝、燕朝)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陕西凤翔县秦雍城宫室遗址西汉长安宫殿:汉长安城平面西汉长安未央宫已发掘遗址位置图两汉宫室特点:

1.数宫并置

2.官署权贵府第与宫室错落交杂

3.宫室占据城中主要面积

4.宫内主殿体量位置突出,但与次要殿宇之间关系不规整。东汉洛阳(三)魏晋南北朝东晋南朝建康宫殿大司马门止车门端门外朝太极殿寝区,后宫华林园魏晋南北朝宫殿形制特点:

1.从多宫并置到只有一宫

2.三重宫墙

3.东西堂制

4.骈列制宫省禁(四)隋大兴宫-唐太极宫(四)隋大兴宫-唐太极宫(四)隋大兴宫-唐太极宫(五)宋金元1.宫前序列从外城南门到宫城南门北宋东京宋画《春游晚归图》局部金中都元大都2.宫殿形制(1)皇城与城市(2)元大都宫殿三朝两宫的形式

对明清宫殿形式有直接影响

(3)元大都宫城布局特色:

有大片水面

大片空地,宫殿和帐幕并列

布局自由,各宫相对独立

(六)明清三朝两宫五门总结:1.朝和寝:前朝后寝朝:东西堂制——三朝前后相重2.宫殿和官署骈列制——中央官署从宫内移至宫外3.宫殿和城市从偏居一侧到位居中央,轴线贯穿城市轴线二实例(一)唐大明宫

1.建筑群的处理突出主体建筑,强调纵轴长安宫殿中利用地形最成功的实例宣政殿含元殿龙尾道丹凤门2.布局

前朝后寝,三朝南北相重麟德殿紫宸殿宣政殿中央官署含元殿3.含元殿形制(二)明清故宫

1417年开工,1420年完成。“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基本布局午门太和殿:与明长陵并列,为我国最大的木构建筑天安门前华表外金水河及天安门午门阙亭局部太和门

太和门前铜狮交泰殿隔扇后苑万春亭东路宁寿宫外门——皇极门宁寿宫西庑门窗及彩画畅音阁戏台宁寿宫御苑宁寿宫御苑古华轩内景宁寿宫御苑撷芳亭西路养心殿前养心门及内屏门西路后宫巷道西路后宫巷道门后宫排水设施2.艺术成就:1)设计思想:礼制(等级制)、阴阳五行(象天设都)、风水2)布局:择中立宫、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左祖右社3)中轴线艺术:空间有序转换利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