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与审美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与审美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与审美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与审美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与审美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与审美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关于美育的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十八世纪末,德国人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其著作《审美教育书简》是西方美学史上讨论美育的重要著作B、二十世纪初,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美育C、古希腊思想家不重视美育D、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2.谁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A、蔡元培B、朱光潜C、宗白华D、鲁迅3.雕塑与绘画在空间形体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A、雕塑是无色的,绘画是有色的B、雕塑是二维空间的形态,绘画具有三维空间的形体C、雕塑和绘画都属于造型艺术D、雕塑具有三维空间的形体,绘画则是二维空间的形4.中国美学在自然美的观赏上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并认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下列哪些说法表现了这一观点?()A、《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B、《通书·顺化》:“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C、《朱子语类》:“仁是天地之生气”D、《河南程氏遗书》:“人与天地一物也”E、《正蒙·乾称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5.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A、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6.在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分别下列哪几项()A、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B、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C、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失衡D、人的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的失衡。7.关于雕塑、绘画和建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筑首先要考虑功能和实用,相对而言,雕塑不必过多考虑功能和实用,而侧重表达思想内容B、雕塑、绘画和建筑都是造型艺术C、古代中国的雕塑有上色的传统,古希腊古罗马的大多数雕塑也是有色的D、所有的雕塑和建筑都占据三维纵深空间,所有的绘画的画面形象都追求三维纵深空间的效果8.()是汉字书法区别于其他文字书法的重要特征。A、点画的内部运动B、字结构C、章法D、文字内容9.设计的复杂性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人机关系B、文化人类学C、市场问题D、对功能的理解10.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11.下列动物中的那几种常在古连筑装饰中出现并具有象征意义()A、猪B、蝙蝠C、蜜蜂D、鹿E、猴12.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下列哪个说法表现了这一观点?()A、草木无情,岂有意乎B、发于生意,得之自然C、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D、画无常工,以似为工13.节奏如果脱离了()的约定,表情意义会大不相同。A、旋律B、速度C、和声D、力度14.以下哪些事物属于门文化的一部分?()A、门神B、门联C、对联D、照妖镜15.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剧院,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戏剧带来快乐和深刻B、体验经典的永恒意义C、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D、直面人类本真的存在16.古埃及雕塑具有什么样的特征()A、“正面律”B、“以对立的姿势保持躯体的平衡”C、“四个面”D、注重面部表情17.中国古代的“乐”指的是什么?()A、欢乐B、音乐C、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D、乐器18.下列选项中不能论证“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一观点的是?()A、“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凌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B、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C、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D、以“景”为天生自在,俯拾即得,对于人人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常识的错误19.“屋漏痕”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A、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B、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C、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20.和弦可以是()的同时结合。A、两个音B、三个音C、四个音D、五个音21.中国美学在自然美的观赏上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并认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下列哪些说法表现了这一观点()A、《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B、《通书·顺化》“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C、《朱子语类》“仁是天地之生气”D、《河南程氏遗书》:“人与天地一物也”E、《正蒙·乾称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2.“吴带当风”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A、顾恺之B、曹仲达C、吴道子D、尉迟乙僧23.中西舞蹈的“反向交替”现象指的是什么()A、中西舞蹈的倾向既是相反的,也是交替的,从来都不一样B、指中国当代舞蹈是重复西方20世纪前西方当代是重复中国古代C、中西舞蹈是不能互相替代的D、中西舞蹈在相反的方向可能交替,即可以借鉴24.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A、经济的头脑B、技术的眼光C、文化的头脑D、美学的眼光25.中国传统雕塑就是做“加法”和“减法”,雕是:加法,塑是减法。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中国古代的“礼”主要是指什么?()A、礼貌B、礼仪C、道德D、等级制度E、礼品2.只有建筑和绘画属于造型艺术,雕塑不属于。3.根据戏剧的人文维度,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戏剧能起到教养社会民心的作用B、戏剧是历史的缩影,是保管人类记忆和良知的容器C、戏有不同,大戏要体现民族气象,小戏则无需承担民族文化D、戏剧本身就是生活的形而上的象征4.“屈铁盘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A、顾恺之B、曹仲达C、吴道子D、尉迟乙僧5.以下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A、《清明上河图》体现了古代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美感世界B、《清明上河图》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就像你亲眼在临安城看到了画上的一切C、安乐和谐的气氛,毫无拘束的快活热闹的气氛,正是《清明上河图》这幅民俗风情画的无比价值之所在D、《清明上河图》中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民俗风情,处处体现出中国人的安详、平和、乐观、开阔的内心世界6.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特色的节拍为:()A、2/4拍B、非均分律动C、均分律动D、紧打慢唱7.以下楼阁中属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楼阁的是()A、山西平遥古城门楼B、北京天安门城楼C、湖北武昌黄鹤楼D、江西南昌滕王阁E、湖南岳阳岳阳楼8.“折钗股”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A、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B、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C、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D、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9.“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文明的保护性太强了,我们连起鸡皮疙瘩的本能都失去了。要想打破这种麻木,唤醒我们的道德平衡,就要使用人为的方法给人以惊吓。”这句话是哪个著名导演说的()A、安东尼奥尼B、梅里爱C、希区柯克D、大卫芬奇10.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A、“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这说明戏曲表演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程式化的表演,因此,行当程式、四功五法是戏曲本体之所在B、面对西方戏剧的冲击,戏曲不能“破格”、“创格”,而应该“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有中国艺术主体的纯粹性C、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D、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访苏到新世纪初昆曲名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事实证明,只有最精微的艺术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11.摄影的根本属性是()A、光影作画B、瞬间意念C、客观记录12.关于美育和德育的异同,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德育是规范性教育,而美育是熏陶、感发B、德育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理性的层面(思想的层面,理智的层面),而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13.雕塑材料的日益丰富多样性是雕塑现当代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14.下列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哪一种不正确()A、唐代画家张璪的这八个字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的命题B、“造化”即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C、心源”是说“心”为照亮万法之源。这个“心”,是非实体性的、生动活泼的“心”D、“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造化”与“心源”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统一(认识论意义上的统一)。15.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A、形式为艺术的根本B、形式表达思想C、形式从属于内容D、形式是思想的结果16.在西方,艺术大约从什么时期开始从宗教中独立出来?()A、古希腊B、中世纪C、文艺复兴D、20世纪17.中国旅英画家蒋彝的《德温特湖畔之牛》用是的焦点透视法。18.“锥画沙”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A、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B、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C、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D、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19.以下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的意思的词语有()A、余论B、余味C、余音D、余意E、余韵20.以下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大多数人,从来不想尝试超越自己可能性的局限,很多人是以低于自己一倍的效率在生活B、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我们都有未被利用或发展不充分的潜力C、只有那些已经走到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才是自我实现的人D、创造性的人几乎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21.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A、艺术为宇宙的心声B、艺术反映大自然的真相C、艺术描摹客观精神D、艺术表达人的心灵22.怎样认识中国特有的“舞蹈诗”()今天多数人认为舞蹈是一种“善于抒情,而拙于叙事”的艺术,但我们仍然在大批生产叙事性舞剧。A、舞蹈诗”外国没有,它完全是中国人的创造B、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舞蹈诗”,要适应国际情况,中国也不应当有C、在中国仍需生产叙事性舞剧的时候,为鼓励大型抽象表现性舞蹈作品,“舞蹈诗”就是一种必要的形式划分D、它符合舞蹈“善于抒情,掘于叙事”的规律E、可以强调舞蹈的诗性,没必要设什么“舞蹈诗”23.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墨迹)是()A、魏钟繇《荐季直表》B、西晋陆机《平复帖》C、东晋王珣《伯远帖》D、东晋王羲之《初月帖》24.怎样认识中国特有的“舞蹈诗”?今天多数人认为舞蹈是一种“善于抒情,而拙于叙事”的艺术,但我们仍然在大批生产叙事性舞剧()A、“舞蹈诗”外国没有,它完全是中国人的创造B、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舞蹈诗”,要适应国际情况,中国也不应当有C、在中国仍需生产叙事性舞剧的时候,为鼓励大型抽象表现性舞蹈作品,“舞蹈诗”就是一种必要的形式划分D、它符合舞蹈“善于抒情,掘于叙事”的规律E、可以强调舞蹈的诗性,没必要设什么“舞蹈诗”25.哲学家方东美引用李白的两行诗,“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说明的是?()A、艺术是人类的全部文化传统孕育的产儿B、艺术是文化中特别富于感召力的形态C、艺术还能对其它文化形态产生一种整体的交融力D、艺术还能对其它文化形态产生一种整体的影响力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A、克莱夫·贝尔B、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C、恩斯特·贡布里希D、阿瑟·丹托2.雕塑的造型包括()A、主题性雕塑B、具象雕塑C、环境雕塑D、抽象雕塑E、意象雕塑3.以下表述中,哪个是圆雕的特点()A、圆雕只有一个观赏面B、圆雕可以“面面观”C、圆雕和浮雕都具有体积感D、圆雕是浮雕向绘画的过渡4.以下关于戏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叙述体戏剧”观念由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目的是在模仿现实生活的戏剧观念之外,通过“陌生化”的效果,发展一种供观众理性思考的戏剧B、“戏剧体戏剧”延续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戏剧应具有情节等要素的观点,戏剧应模仿生活,其发展到极致就是自然主义的戏剧C、戏剧的“综合空间”指戏剧运用除戏剧以外的其他艺术来构造剧场空间,旨在达到视听完整统一的效果D、“后戏剧剧场”观念并不呼吁把戏剧艺术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它不排斥戏剧文本5.以下哪几个是历史上中国的艺术观念?()A、心画论B、形式论C、道艺论D、表现论6.以下那种房屋构件是因为木结构而产生的()。A、木梁与木柱B、室内天花C、门与窗D、台阶7.以下关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济发展趋势的描述,哪些正确?()A、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重要的支柱产业B、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说明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创意的时代C、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是21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D、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8.现、当代雕塑出现了哪些变化()A、以泥塑为主B、出现了石质的材料C、雕塑的空间造型方式越来越多D、出现了浅浮雕的方式9.下列说法不妥当的是?()A、“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冲突,在当代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尖锐B、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使得人的内心生活失去平衡,很多人的内心充满了灾难感、恐怖感、梦魇感C、人利用高科技无限度地向自然榨取,这种做法,可能和西方文化的传统精神有关D、单靠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就可以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10.圆舞曲的音乐为()A、一拍子B、二拍子C、三拍子D、四拍子11.“曹毅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屈铁盘丝”等描述了中国古代画家线描笔法的特色,这些特色体现了南朝的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中的:()A、随类赋彩B、骨法用笔C、经营位置D、传移模写12.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最可靠的方法是:()A、多听音乐B、多学理论C、乐器演奏D、学会识谱13.艺术的余兴是艺术垂直地向生活中渗透,与时间无关。14.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使用的是()A、沥青法B、银盐法C、火棉法D、干板法15.”吴带当风”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A、曹仲达B、吴道子C、顾恺之D、尉迟乙僧16.以下哪几个是历史上的西方艺术观念?()A、道艺论B、理念论C、模仿论D、感兴论17.同是月亮,但是意象世界不同,给人的美感也不同。下列选项中哪一组诗句与其形容匹配错误?()A、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开阔、清冷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寂寞、惆怅C、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沉郁,苍凉D、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孤独、凄冷1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显出花鸟树木与人一体的美感B、《聊斋志异》中的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它的美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C、“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写出了天地万物各适其天、各得其所的祈求D、“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体现了儒家的大仁爱观E、“高秋总馈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充溢着对自然界的感恩之情19.根据戏剧的基本特性,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可以融合所有其它艺术门类B、戏剧和生活是没有边界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戏剧才是真实的C、尽管台词、走位、动作、造型、背景、灯光等等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但每一次演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D、当众表演是戏剧现场性的核心20.以下说法哪一项不妥当?()A、中国美学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而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具有不同的美感世界,其生活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特征B、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中迥异于文人、艺术家的优雅、精致的美感世界,在普通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追求心灵的愉悦C、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这种氛围—方面引发生理性的快感,另一方面也引发精神性的愉悦D、中国古人不仅重视视觉的审美和听觉的审美,而且也重视嗅觉的审美、味觉的审美、肤觉的审美,他们的美感世界往往是多种感觉器官的美感的交会生发21.“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文明的保护性太强了,我们连起鸡皮疙瘩的本能都失去了要想打破这种麻木,唤醒我们的道德平衡,就要使用人为的方法给人以惊吓”这句话是哪个著名导演说的?()A、安东尼奥尼B、梅里爱C、希区柯克D、大卫芬奇22.以下那种非物质文化是构成乡村文化景观的重要部分()A、农耕B、地方语言C、少数民族文字D、服饰E、器物23.东方绘画的高峰期是什么时候?()A、魏晋南北朝至北宋初年B、公元6世纪到16世纪C、4世纪~10世纪D、延伸到17、18世纪24.雕塑的审美方式在现、当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纪念性的作品越来越多B、雕塑与绘画的区别越来越明晰C、雕塑的内容越来越单纯D、雕塑越来越强调平民化、生活化,强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25.石窟是古代艺术、宗教和文化的宝库,中国古代雕塑有一部分就出自石窟。以下哪一石窟不在中国?()A、麦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