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7.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拓展能力检测与反馈部编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7.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拓展能力检测与反馈部编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7.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拓展能力检测与反馈部编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7.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拓展能力检测与反馈部编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7.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拓展能力检测与反馈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7.文本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青蒿(hāo) 璀璨(càn)羟基(jǐng) 撒手人寰(yuán)B.目眩(xuàn) 畏葸(sī)栅栏(zhà) 孜孜不倦(zī)C.疟疾(nüè) 湮没(yān)福祉(zhǐ) 自鸣得意(míng)D.肘腋(zhǒu) 杜撰(zuàn)褶皱(zhě) 衍生物(qiǎn)【解析】A项,“羟”应读“qiǎng”,“寰”应读“huán”;B项,“葸”应读“xǐ”;D项,“撰”应读“zhuàn”,“衍”应读“yǎn”。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①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________的。②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无法看见的各种________。③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________。④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________造访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A.必需震动历程常常B.必须振动里程往往C.必需振动历程常常D.必须震动里程往往【解析】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①句横线前带“所”,自然要选“必需”。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摆的运动就是振动。也叫振荡。震动:颤动,使颤动;(重大的事件、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振动”是物理学名词,合乎②句语境。历程:经历的过程。里程:路程;指发展的过程。③句选“历程”。常常:表示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往往: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④句应选“常常”。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B)国人对屠呦呦拿下诺贝尔奖的兴奋尚未退却,又一世界级科研大奖落入我国科学家囊中,引起世人瞩目。2015年11月9日,由俄罗斯富翁尤里米尔纳领衔资助的“科学突破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成为荣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五个团队之一。____________。A.国际科学界对我国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最新肯定,意味着在与世界同行竞争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凭借过硬的科研实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B.这是国际科学界对我国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最新肯定,也意味着在与世界同行竞争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凭借过硬的科研实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C.这意味着在与世界同行竞争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凭借过硬的科研实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也是国际科学界对我国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最新肯定D.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与世界同行竞争的过程中,凭借过硬的科研实力,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绩,也意味着国际科学界对我国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给予了最新肯定【解析】本题主要介绍我国科学家团队获得“科学突破奖”。文段首先由屠呦呦的事件引出“又一世界级科研大奖落入我国科学家囊中”,根据文意,所填写的内容首先应为对取得奖项的评价,然后是对我国科学家的评价。A项,曲解文意,将国际科学界的“肯定”作为了对我国科学家评价的标准;C、D两项,本末倒置,先评价科学家,再评价奖项,与上文脱节。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B.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C.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D.我们把整整一个圣诞假日花费在这条50码长的线路上(1码≈0.91米),缠绕和安装笨重的线圈,这种线圈将使高能电子的运动路径发生弯曲。【解析】D项,“这条50码长的线路上(1码≈0.91米)”,括号使用错误,括号在此处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应该紧跟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应紧跟在“码”后,改正后应是“这条50码(1码≈0.91米)长的线路上”。5.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B)①梦想你们也在设计其他的异想天开的技术,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一种能将在空间广泛分布的氢原子聚集和集中起来用作核燃料的新发明)。②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③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相当于6万亿英里。④物体从高层建筑物上落下时,1秒钟后速度达到32英尺每秒,2秒钟后为64英尺每秒,3秒钟后为96英尺每秒,依此类推每秒钟增加32英尺。A.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B.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C.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D.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解析】第①句中,“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属于举例子说明,从“例如”一词可以判断出;第②句中,“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星系”比成“岛屿”;第③句中,“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它从事物的内涵上揭示了光年的含义;第④句中,“1秒钟”“32英尺每秒”“2秒钟”“64英尺每秒”“3秒钟”“96英尺每秒”等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基础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其作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并和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来减少产生耐药性的风险。但屠先生的获奖,()。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科技进展突飞猛进,但发达国家也在一日千里地发展,国内外一些研究领域的差距还在拉大。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有300多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领先世界的领军型人才屈指可数。虽然我们的科研平台鸟枪换炮,但绝大多数先进仪器和实验试剂还依赖进口。除了“硬件”,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枪打出头鸟”的古训,“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学霸作风,“成者王败者寇”的世俗眼光,无处不在的“院士崇拜”……都在无形中束缚着创新的手脚,抑制着“异想天开”的种子。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只有正视差距、直面问题,远离浮躁、脚踏实地,切实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大力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少当“社会活动家”、多坐科研冷板凳,中国才有希望早日迎来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逐步缩小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并没有改变B.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得到极大改变C.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D.极大改变了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解析】“屠先生的获奖”是个名词短语,应做要填写句子的主语,据此排除A、B两项;D项和下文文意不符,故选C项。7.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C)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解析】C项和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少当”对“多坐”,“社会活动家”对“科研冷板凳”,“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A项,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疑是银河”是比喻,“三千尺”是夸张;B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龙城飞将”代指杰出的将领;D项,使用了比喻,“把西湖比西子”为比喻。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_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并和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来减少产生耐药性的风险。__【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应该把“得主”去掉;二是“其”指代不明,改成“将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爱因斯坦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读完图书馆当地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收集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因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__________。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__________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在那里,我发现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这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________,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一些大型仪器,或者说是“原子对撞机”,(),即反物质。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__________,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没有考虑所要涉及的困难,我就开始着手建立我自己的原子对撞机。我一直研究科学文献,最后我确信能够建造一台所谓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这种加速器能把电子加速到数百万电子伏特。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A.在所不辞到访淹没望而却步B.义不容辞到访湮没畏葸不前C.在所不辞造访湮没畏葸不前D.义不容辞造访淹没望而却步【解析】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或犯难的事。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根据语境“纵然因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可知,应填入“在所不辞”。造访:前往访问。到访:到达(某处)访问或探访;来访。到访主要从被访者角度说的。根据语境“并且常常”可知,应填入“造访”。湮灭:消失、毁灭,表示着一种东西的完全消失,物理学概念。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根据语境“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应填入“湮没”。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重点是畏惧。望而却步:远远望见了就吓得直后退,不敢前行,重点是停止不前。根据语境“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可知,应填入“畏葸不前”。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B)A.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收集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B.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我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C.读完图书馆当地的书之后,我就开始在全市收集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D.读完图书馆当地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错误。一是成分残缺,全句无主语,应加上“我”;二是语序不当,“当地”应修饰“图书馆”,不能修饰“书”;三是搭配不当,“收集”不能与“图书馆和书店”搭配,应改为“搜寻”。1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A.在实验室里,这种奇异的物质是由这种仪器产生的B.这种仪器可将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产生在实验室里C.这种微量的奇异物质在实验室里的这种仪器可产生D.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解析】根据前句,主语应该是“这种仪器”才能衔接,排除A、C两项;B项与后句不能衔接。1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反物质”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①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之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②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③反物质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④反物质由反粒子组成。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_(反物质是)一种由反粒子组成,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的新型物质。__【解析】这里的几个短句,围绕“反物质”展开话题。可以用“反物质是一种新型物质”作为主干,而将其他短句分解、组合,化为“新型物质”的定语。13.根据材料所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补写不超过15个字。今年年初,引力波被科学家证实,在很多人尚未明白它究竟是何物之际,已有商家“抢占先机”,__①__。在某电商网站,一款声称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毯子售价近200元。__②__?其实,引力波并不是新事物,它一直存在,只是人类技术此前无法探测到。引力波辐射对人有害是谬论。任何物体的温度只要高于绝对零度(-273.15℃),就会向外辐射能量,但人们需要防护的是那些能量高的电离辐射。引力波作为一种携带能量的时空波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比一般电磁波都要弱太多,__③__。答:_①开始出售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产品__②引力波辐射真的对人体有害吗__③根本不需要防护__【解析】①处根据后文“在某电商网站,一款声称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毯子售价近200元”内容概括即可;②处要根据后文“其实,引力波并不是新事物……引力波辐射对人有害是谬论”进行推断、概括;③处要根据前文“引力波……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比一般电磁波都要弱太多”进行推断。提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材料一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药科学最崇高的使命。一个将毕生精力心血都奉献给这一崇高事业的科学家,无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但屠呦呦却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这孺慕之思就是她最朴素自然的情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诺贝尔奖怀有特殊的情结——因求而不得而耿耿于怀。屠呦呦获奖的意义非同寻常,她证明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具有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能力。屠呦呦却不认为这是她个人的荣誉:“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的结晶,此次获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的认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成了“名人”,但她却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对各种活动她都是能免则免。对待真正的科研任务,她却十分投入。尽管年事已高,但屠呦呦没有放弃工作,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有效性、青蒿素的抗药性等,屠呦呦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要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这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尽己所能。“始终服从安排,始终从事青蒿素研究,甚至始终在一个单位工作,没动过地方。”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用一连串的“始终”形容屠呦呦的经历。当一些人在抱怨一成不变的工作乏味无趣的时候,屠呦呦却“始终”守着中药研究这个不太热闹的专业,并且创造了“奇迹”。屠呦呦用她的青蒿素人生告诉人们,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选自《八十多载仁心今更红——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有删改)材料二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陈芳、余晓洁)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这一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被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在3亿人份以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选自新华网,有删改)材料三几乎全世界的记者都在找她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正躺在沙发上打电话。这个世界瞩目的老太太卷着裤腿,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绿色对襟汗衫。尽管站在小区里一抬头就能看到人民日报社亮着金色灯光的大楼,这个躲藏在胡同里的小区却似乎从未离媒体如此近过。从早上开始,屠呦呦的小区停满了车,保安知道小区里有个科学家得了个奖,是“什么第一”,但对这个叫屠呦呦的老人没有什么印象。屠呦呦参加的研发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是在战争背景下开展的。1964年,美国出兵越南后,越美双方都因疟疾造成严重减员。“这个事比打仗死伤还要高”,屠呦呦回忆,双方都开始寻求治疗疟疾的全新药物。越方向中国求助,屠呦呦加入了科研项目。“交给你任务,对我们来说,就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85岁的老人倚在沙发上,平静地说起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屠呦呦被派去海南岛,在苏联学过冶金的老伴儿李廷钊被派去云南的五七干校。没有人比李廷钊更了解这个粗线条的科学家。她不太会做家务,买菜做饭都要丈夫帮忙。有一次坐火车外出开会,她想在中途停靠的时候下车走走,竟然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别人还以为我有生活秘书,他就是我的秘书。”屠呦呦眯眼笑着看着老伴儿。近半个世纪前,屠呦呦从我国古人将青蒿泡水绞汁的记载中获取灵感,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将原来用作溶液的水替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后,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李廷钊说,研究青蒿素的时候,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为了确定药物对人类的有效性,屠呦呦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试药。提及此事,老伴儿李廷钊插嘴道:“人家抗美援朝还志愿牺牲呢,吃药算什么?”“当时动物试验过了,药走不出去,发病季节就过了,那就耽误一年。”85岁的屠呦呦平静地说:“所以那时候也不考虑荣誉不荣誉,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药研究并最终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人生。B.“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C.屠呦呦是一个粗心的人,一切都需要丈夫帮忙,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丈夫李廷钊的帮助,或许就没有屠呦呦的获奖。D.三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坚守。【解析】B项,“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错误,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的爱国情怀;C项,“一切都需要丈夫帮忙”中“一切”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三只是说“她不太会做家务,买菜做饭都要丈夫帮忙”;D项,“三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错误,第二、三则材料没有提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且直接写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坚守。15.下列对材料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材料一中,作者十分注重语言美,文章语言优美舒缓,使屠呦呦医者仁心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B.材料二以平实质朴的叙述性语言,就屠呦呦获奖、屠呦呦的生平及其提取的青蒿素被广泛使用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C.材料二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对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进行了报道,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D.材料三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再现了屠呦呦获奖前的埋头苦干,彰显优秀科学工作者的本色。【解析】D项,“材料三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再现了屠呦呦获奖前的埋头苦干”错误,从材料三来看,在写屠呦呦获奖前的埋头苦干时,并没有运用肖像、动作等描写手法,主要运用语言描写。1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A.美越战争中,美国与越南都深受疟疾的困扰,因疟疾导致严重减员。在此情况下,中国主动支援越南,成立研发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B.屠呦呦的履历简单,但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成为首个提取到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的“醚中干”的科学家,并以此挽救了无数生命。C.当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时,屠呦呦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