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复习: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1页
2024版高考地理复习: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2页
2024版高考地理复习: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3页
2024版高考地理复习: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4页
2024版高考地理复习: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气压带和风带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01

地转偏向力

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极地高压低纬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太阳直射点偏北偏南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原因:海陆的________。(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__,气温较__,出现__高压。(2)夏季:陆地升温比海洋__,气温较__,出现__低压。2.影响(1)北半球:使原来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__状分布。1月亚欧大陆上出现亚洲____,其切断了______低压带7月亚欧大陆上出现亚洲____,其切断了______高压带热力差异快低冷快高热高压副极地低压副热带带|微方法|口诀法记忆气压中心的影响“陆高切低,陆低切高”: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三、季风环流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月____季风____季风7月____季风____季风成因海陆的________海陆的________、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________西北东北东南西南热力差异热力差异季节移动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02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考点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典例导悟』(2022·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如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2)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思维培养】知识储备材料信息①文字:时间、超强气旋的概念;②图像: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调运知识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我的解答】(1)A

(2)C思维路径第(1)题第(2)题60°N-70°N盛行西风带北大西洋暖流盛行西风『核心突破』突破一

三步法突破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第一步,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第二步,抓“分布”——突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度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第三步,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图所示:突破二

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被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对点训练』考向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三圈环流是研究全球气候的重要理论基础,三圈环流以回归年为周期进行南北移动。观察下面半球三圈环流立体模式图,完成1~2题。1.一般而言,纬线甲的纬度是(

)A.30°N

B.30°SC.60°N

D.60°S2.理论上,除极地外,模式图中会出现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区域的数量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AD考向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2020年2月,20多名荷兰中学生在加勒比海地区参加帆船训练。因特殊原因他们中途终止训练,计划乘飞机回国,但因航班停飞,只好乘坐训练用的帆船。他们3月18日从圣卢西亚岛(14°N)出发,途中短暂经停亚速尔群岛,最终在4月26日回到荷兰。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加勒比海地区该季节适合进行帆船训练,主要影响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海域面积C.东北信风 D.洋流性质4.沿图示航线,帆船到达亚速尔群岛的时间比计划提前,根本原因是(

)A.帆船动力强劲B.航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C.全程顺风顺水D.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位置偏南3.C

4.D

解析:第3题,帆船训练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风。加勒比海地区受东北信风影响,常年风力、风向稳定,适宜帆船训练。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风力较小;海域面积、洋流性质不是影响帆船训练的主要因素。第4题,帆船无动力;航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会使得时间延后;航线不是全程顺风顺水;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位置偏南,会使得帆船航行过程中经过无风带的时间短,经过西风带的时间长,加快帆船的航行速度,缩短时间。考点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典例导悟』(2021·山东卷)“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蒙蒙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概率更大。下图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1)~(2)题。(1)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概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①风速小②地面温度低③地势低④空气湿度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

)A.2—4月 B.5—7月C.8—10月 D.11月至次年1月【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①克拉香天气: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____伴随蒙蒙____的天气;②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______调动和运用知识①雾的形成和存在条件:风力____________,空气湿度大,气温__________;②越南的主导风向:越南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____________风,夏季盛行____________风雾天细雨偏东风较小(无风)低(降低)东北(偏北)西南(偏南)【我的解答】(1)A

(2)A学科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对比越南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认识风速和气温对雾天的影响综合思维根据风向及变化推断时间:越南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______是冬夏季风转换的季节,盛行偏东风2-4月『核心突破』突破一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2.7月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突破二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成因海陆的热力差异海陆的热力差异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不利影响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对点训练』考向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2023·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读图,完成1~2题。1.导致该地8—9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加快B.洋流流向发生变化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海陆的热力差异2.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全年少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冷夏热,夏雨稍多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1.D

2.D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8—9月,该地风向由西南风转变为东北风,应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导致该地8—9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的热力差异;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加快是从7月初到1月初;季风洋流流向发生变化是季风风向变化的结果;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是东北季风的成因。第2题,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可推断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考向2季风环流下图示意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风向与风速变化趋势(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用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表示)。据此完成3~4题。3.图中X、Y、M、N分别表示(

)A.冬季风向、夏季风速、冬季风速、夏季风向B.夏季风向、夏季风速、冬季风向、冬季风速C.夏季风向、冬季风向、夏季风速、冬季风速D.冬季风向、夏季风向、冬季风速、夏季风速4.下列时段中,渤海海域季风最强的是(

)A.1950—1955年 B.1970—1975年C.1980—1985年 D.1990—1995年3.A

4.A

解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