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岩峰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
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
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
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
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
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
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
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
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
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
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
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
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
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
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
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
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
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
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
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份化、神秘化、功
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
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
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
材料二
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一一平日里许多传统
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
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
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
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
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这还是
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
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7年4月7日)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
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
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
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
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
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嘛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
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
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用
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
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
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
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
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C.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只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
发新一轮的蓬勃生命力。
D.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
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
E.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
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参考答案:
4.B5.BD
4.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
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文字,
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A项,
“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的说法不准确,材料二主要论述如何利用互
联网传播的助力,使传统艺术更为人所知的问题,材料三则是探讨传统艺术要坚守底线的
问题。C项,“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的说法无中生有。材料
二是为了说明“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
的人都可以观看”,这是为了说明互联网传播让传统艺术更为所知所起的助力,并不是说
这种形式更优于传统的表演形式。D项,“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的说法不准
确,材料三中的原句是“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嘛还
要200个剧种”,可见他不是反对改变,而是反对为迎合而改变。
5.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要求选出的
是“合理的”“两项”。A项,“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曲解文意,“梵文”不是
德国的。材料一最后一段原句是“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
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
'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由此可以知道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是
“季羡林在德国留学,选修梵文课”。C项,“只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发新一轮的蓬
勃生命力”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最后一段的原句是“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
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可见文中说的是“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
力的可能”。E项,“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偷换概念,
材料三的原句是是“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文中说的是“迎
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每小题2分)
重建良
善社会,得靠底层平民
杭州司机吴斌在驾驶大客车的过程中不幸被飞来的铁块砸中,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停稳
客车救了一车人的性命,自己却不治身亡。“最美司机”和前不久媒体报道的因救孩子而
断腿的“最美女教师”等平民中的伟大人物,让我们在反思这个社会的冷漠和不信任的时
候,觉得应该将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底层。
诚然,今天的世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与人的纽带弱化,社会缺乏互信,这已成
为世界通病。有人认为,权力与市场,严重腐蚀了今天的中国社会。笔者以为,我们中国
底层普通市民之中,仍然存在传统的美德、责任与信赖的基础。上述事实也说明,中国社
会底层存在广泛而深厚的良善社会基础。
有人将良善社会重建的重任寄予我们的知识阶层,笔者不敢苟同。北大教授钱理群直
言,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
权力奴颜婢膝的现状。这些年,教育制度过分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人格成长。钱教授这番
话不能不让我们追问,在中国,如何恢复独立人格的价值、社会彼此信任这个更为根本性
的问题。
数千年来,中国能屡遭入侵而不亡,这有赖士大夫阶级对中国主流价值的捍卫、传
承。具有高度历史责任的中国知识阶层引领了近代历次革命。当年的知识阶层拥有“以天
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
现代国家建立之后,知识阶层容易成为权力附庸、市场奴仆。国立大学成为培养知识
权贵的基地。明治维新之后,东京大学成为培养官僚的学府。对此,一个来自地方的政治
家创办了早稻田大学,他认为日本不能成为官的天下,应该成为民的天下。他决定在这个
大学要培养两类人:一类是新闻记者,另一类是全国的村长。因为他认为,权力不能没有
监督,国家不能没有基础。
今天中国面临一个重建良善社会的任务,我们应把希望寄托于普通公众,把更多的精
力、热情投放在基层。我们重塑中国地方,应该从中国的传统之中汲取养分,培养公共精
神。在这个方面现代社会资本理论值得参考。
什么是社会资本?美国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
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人们的互利协调、
合作。他认为,社会资本其实就是一种道德资源。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
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社会的普遍
信任、合作与广泛参与。怎样恢复、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答案是推动民众发扬真诚
合作的公共精神。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就,是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今天我们面临新一
轮更大更艰巨的改革,这场改革需要建立在一个全新的社会基础之上。我们如要发挥地方
活力,必须在基层培养类似吴斌这种具有公共精神的市民。一个人具有公共精神,则意味
着他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人,而是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共同
整体,以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只有这样的人多起来,那么这时候才再度
回归合作、互信、互助的社会。(节
选自《环球时报》)
1.下列有关“社会资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伯特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
社会网络。
B.社会资本的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等因素共同促进人们的互利
合作。
C.社会资本就是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
一个很低的犯罪率。
D.本文作者认为,恢复和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必须要推动民众发扬真诚合作的
公共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最美司机”吴斌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典型事例充分说明重建良善社会的
希望应该寄托在中国底层。
B.知识阶层之所以不能承担重建良善社会的重任,是因为知识分子缺乏责任感,并
习惯于权力奴颜婢膝。
C.只有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多起来,这个社会才有希望,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回归合
作、互信互助的社会。
D.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绩,是因为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重建良善社会,需
要有全新的社会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教授钱理群认为,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忽视人格成长,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
利己主义者”。
B.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捍卫和传承了中国
的主流价值。
C.早稻田大学的创办者希望能为日本培育出权力监督的火种和基层行政人员,以便
制约官僚、权贵。
D.一个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往往把个人置于整体中,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
和秩序。
参考答案:
1.C
2.B
3.B
【解析】
I.
试■分析;车n方就对gwn应力.co.杜—本是社会组织的将征,是中憧霍念,文本倒数策二
KRSOMc项所说的“在•大理良上百•于逡个杜叁rm通信任,合作与广在与”“谟展糠
述与文■硒,属于曲修文意.」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
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C就是对文章倒数第二段概括的
基础上命制的选项,是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社会的普遍信任、合作与广泛参与,才会
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就像选项所说的,故该项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习惯于权力奴颜婢膝”错,原文说的是
“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权力奴颜婢膝的现状”。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这一考点,题目的设置,或
针对一个句群,或针对一个段落,或针对全篇。一般是客观题,即判断说法与原文是否一
致。错误的设置一般为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
念、答非所问、张冠李戴等。原文第3段说:“北大教授钱理群直言,现行中国教育制度
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权力奴颜婢膝的现
状。”该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故选C项。
3.
试题分析:B项,原文第4段说的是“当年的知识阶层”,而非选项所说的“中国知识分
子阶层”。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
“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
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是对原文第4段内容的概括,原文“当
年的知识阶层”,而非选项所说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可知不能将时间忽视,选项时
间弄错。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人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
的依据之一。考古发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前或后不
约而同地经历了素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
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彩陶
集实用和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艺术、工艺于一体,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类物质生
产和精神生活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反映了原始社会数千年的社会状况和人的生
存情境。可以说,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陶器的地区之一,并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出现了彩
陶。中国彩陶的发展、繁荣和衰亡历经4000年之久。尽管彩陶文化并非一种考古
文化,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除了各种各样的石器外,绝大多数是以
陶器为其重要表征的。其中,色彩绚丽、图形优美、造型多样、工艺精湛、数量较
多的各种彩陶,更成为这一时段最有系统、最具规模、最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并因
此而成为华夏远古文化的一种鲜明特征。“仰韶文化”的命名就是以在遗址中发掘
的红底黑彩的陶片作为重要证据,而“仰韶文化”之所以又被划分为两种类型,即
以鱼纹为主的半坡类型和以鸟纹、花卉纹为主的庙底沟类型,也是以遗址出土的彩
陶坟饰作为区分的主要标志。
据估计,中国出土的彩陶约有5万多件,很可能是世界上出土彩陶数量最多的
国家。这些彩陶绝大多数都是日常实用器皿,如盆、碗、壶、罐等等,分布的地域
几乎遍布全国。这些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在造型设计上却颇具匠心。制作时对
器物的各部分运用不同的比例变化。构成各种柔和优美的轮廓曲线,其式样繁多,
并随各地习俗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在图案设计方面,中国的史前彩陶都能结合不同
器形的特点和装饰部位的不同,或疏或密,或繁或简,饰以不同纹样。图案丰富多
彩。有的宜于俯视,有的适于平观,将器物的实用性质和使用的审美效果结合起
来。其中大量出现的编织纹和几何形纹,具有彩纹和底色相互衬托虚实相应的作
用,形成“双关图案”。这种构图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
种基本装饰手法。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还
是远古神话与图腾崇拜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彩陶除了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
活器物之外,还是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彩陶的器形和陶壁上的纹饰,
既体现了远古先民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作为
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依据的几类原始文化遗存,如玉石器、彩陶、雕塑和岩画
中,玉石器和雕塑的数量都较少,岩画的年代又往往引起争论。唯有彩陶数量最
多,年代也最准确,因而最具有可靠性和系统性。可以说,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
辉煌代表。
L下列对“彩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彩陶是一种陶壁上有各种彩纹的远古陶器,其纹饰的特点有时作为原始文化
类型划分的依据。
B.彩陶是一种集实用、审美等文化功能于一体的远古陶器,在中国原始文化遗
存中具有代表性。
C.彩陶是中国远古先民发明的一种带彩陶器,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已经出
现。
D.彩陶是在素陶基础上发展而来后一种带彩陶器,体现了中国远古先民对美的
追求。
2.下列对“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彩陶保留着几千年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变化的痕迹,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历
史发展的状况。
B.彩陶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不同特点,再现了原始人类生
活的独特情境。
C.彩陶包含多重原始文化意蕴,为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D.彩陶上的纹饰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不论先后,全都经历过素陶、彩陶、釉陶的发
展阶段,中国是出现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
B.中国的彩陶制作精美,文化信息丰富,出土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年代
最为准确,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C.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造型却颇具匠心,例如让编织纹和几何形纹的彩纹
与底色相互衬托,产生出虚实相应的双关效果。
D.与其他几类原始文化遗存相比,只有彩陶能同时为探索文字的始创、艺术的
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等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依据。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也是其他经历过彩陶阶段的国家远古文化
的辉煌代表。
B.彩陶文化并非一种考古文化,因为从考古学来说,彩陶文化其实是从属于新
石器时代文化的。
C.彩陶的制作颇具匠心,体现了远古先民的审美追求,但它的制作主要还不是
出于审美的需要。
D.彩陶虽然是原始人类生产的一种器物,但它的一些制作经验却对后世工艺美
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1、C2、D3、B4、A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
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
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
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
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
之化,蛮獴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
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
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缴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
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杖百人,谦不愿处际
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
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
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
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谦
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床施遽屏风,冬则布被莞席。夏日无铸
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蜗,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
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
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
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节选自《梁书・孙谦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干:才能
B.躬耕以养弟妹躬:亲自
C.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宾:归顺
D.至郡,布恩惠之化布:宣告
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孙谦为政清廉的一组是()(2分)
①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
除之
③治烦以简,狱无系囚④每去官,辄无私宅
⑥已衰老,犹强力为政⑥居身俭素,夏日无
购帐
A.①②④B.①④⑤
C.②③⑥D.③⑤⑥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孙谦十七岁开始任职,离任后客居历阳,从事耕作来供养弟妹,乡里称赞他淳厚
友爱。后升任二郡太守,他对待蛮夷采用安抚政策,境内安定,威信卓著。
B.孙谦任钱唐令时操守廉洁,不受馈赠。由于没有私人住宅,离任时只能借住在官
府空车库里。明帝想将他引为亲信,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纪已老,仍勤于职守,受到官员民众欢迎.在担任郡
守县令期间,常鼓励督责蚕桑养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收入多于邻境。
D.孙谦一生.历任二县五郡长官,处处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九十岁后,每次朝见
聚会,他总是先于别人到达:遵奉仁义之道,身体力行也远远超过别人。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4分)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分)
(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4分)
(4)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3分)
参考答案:
4D
5A
6B
7(1)到任以后,高帝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
略
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
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
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
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
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
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
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
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
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
“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
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又为六条诏
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
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
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
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
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
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1.对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寻除著作佐郎。除:免职。
B.其五恤翅讼。狱:案件。
C.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赞成:同意。
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处分:处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皆询王绰而后定②赵氏求救王齐
B.①乃召绰,告之哒事②予幺愚获罪,谪潇水上
C.①因称其有王佐才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①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周文对苏绰倚重信任的一组是()
①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②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
③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④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⑤博求贤俊,共弘政道⑥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③④⑥
参考答案:
1、B(A除:授官C赞成:帮助完成D处分:处理安排)
2、B(以:把/因为A向C于是D就)
3、D
【参考译文】
苏绰字令绰,年轻时喜欢学习,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计算的方法。他的从兄苏让
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宇文泰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分别时,问他:“你家的子弟里
面,谁是可以任用的?”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为行台郎中。
在位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不过行台的各位官员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
然后决定。各部门的公文,苏绰又为它们拟定条款格式。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
干。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回答,请求出外面找人商议。于是叫来苏
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酌情裁定。惠达进入里面呈报,周文帝叫好,
问:“谁为你出这个主意的?”惠达说出苏绰的名字,并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
帝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有一次,苏绰跟随周文帝和
公卿们去昆明池看鱼,走到城西汉代原来的仓池,周文帝回头问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
的。有人说:“苏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请问他吧。”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苏绰将
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周文帝更加赞赏,于是跟他并马徐行
到昆明池,忘记了看鱼,结果连网也没张就返回长安城。于是留住苏绰在府里一直到夜
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整理衣裳端正地跪着,不觉膝行到了前席。就这样
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早,周文帝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奇才,我
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对苏
绰的宠信日益深厚。
周文帝正想改革时政,以求拓展强国富民的路子,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
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事。他又拟了六条诏书,奏请施行。第一条先修心,第二条敦教
化,第三条尽地利,第四条擢贤良,第五条恤狱讼,第六条均赋役。周文帝非常重视,经
常把它放在座位旁边。又命各部门官员熟读它,那些不能通晓六条诏书以及计帐方法的刺
史太守县令,不准担任官职。
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因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
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
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没有闲话。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
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而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
来,禀告他知道就可以了。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
筹划在手掌之中。长期思虑劳累,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在任
上,时年49岁。
6.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6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
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
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
庭,旧时栏楣,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
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顾视无可置者⑵以当南日
⑶偃仰啸歌⑷冥然兀坐
15.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室仅方丈。
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杜牧《阿房宫赋》)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6.下列关于两组句子的加点字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的是()
⑴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此五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⑵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儿之成,则可待乎!
A.⑴的两个“以”用法相同,⑵的两个“之”用法相同
B.⑴的两个“以”用法相同,⑵的两个“之”用法不同
C.⑴的两个“以”用法不同,⑵的两个“之”用法相同
D.⑴的两个“以”用法不同,⑵的两个“之”用法不同
17.翻译句子
⑴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⑵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亦遂增胜。
18.作者在本段的环境描写中,巧妙地运用了以动显静的写法。选文中以动显静的
句子是
给人以美感。
参考答案:
ri
14.(4分)111环颗t(2眼指,13仰卧门4峨正地
15.(2分)D(A卑跖“卑”是揄崛低下.”察”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
随义,现在的“卑鄙”剜指匚质恶劣已变为:义词.B双士,本指有操守有抱
员的房子.现在则专指为革曲事业献身的人.caB.经营,指金玉珠宝等我.
现在指第划管理或组织企业二日动等妙国家,古今都指国)
16.(2分)D(III以,连词表目的,用来以便,以।连词.表承接.相
当于”而712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1正关系,相安于"的';之,放
,在主语和谓语之闰,取消句二一独立性.为"的:也可以不译出来・)
17,(6分)
HI左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四周期》:囿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a
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耒.(3分)
(21又在庭院里错柒地肿上V花、»**:.竹子中.住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
的光彩.(3分)
18.(2分)小乌时来啄食.人至不去.(2分,咨“万籁有声”得1分)
■脩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前面去・
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鼓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
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
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到底谁才是中流砥柱呢?
这值得我们深思。
B.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
春。
C.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再别康桥》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
乳交融。
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
市做出的相关决定。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和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
砥柱山一样。使用正确。Bo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使用正确。C水乳交
融:形容关系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使用正确。D.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
事。不符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o
【名师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
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
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
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成语,选项D“危言危行”望文生义。
8.百十华诞后,我校迎来第一个文化发展年。学校将运来一批文化石,放置在路口、墙
角、树下等地方,准备在这些石头上刻一些富有教育性的句子,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根
据示例按要求撰写两条,并说明理由。(3分)
示例:八字句一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理由:提醒师生要有一种宽容而博大的心,能够容纳不同观点和见解。
四字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3分)四字句:厚谯载物(1分)
略
9.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
意贯通;①②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画线的句式相同;③句要从正反两面对整段文字作总
结。(6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
葬身火海的下场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
的结果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③o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①假若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
官渡呢
②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徵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
③善听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或: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10.请给下面杜甫的七言律诗《江村》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稚子敲针作钓钩②长夏江村事事幽③自来自去梁上燕④微躯此外更何求⑤老妻画纸为棋
局⑥清江一曲抱村流⑦但有故人供禄米⑧相亲相近水中鸥
A.⑧③⑤①⑦④⑥②B.⑥②⑤①③⑧④⑦
C.⑥②③⑧⑤①⑦④D.⑧③④⑦⑤①⑥②
参考答案:
C
IK析】试题分析:题干是“濡给下而杜甫的七方柳濡《江村》跟新梅序.正・的一事•.是号・学生文
化熏识了找运用能力.七X梅诗,八旬,♦勺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供旬挥中心韵(第一句町
怦可不押I,一第H底,当中不拨的.樟诗的四联,各有一个构定的名琳.第一联叫■联.第二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 成本效益分析工具操作手册
- 2025有条件买卖合同样本
- 2025车间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管理年终工作总结(2篇)
- 2025新款电器电子产品购销合同
- 2025标准版家庭护工劳动合同样本
- 《2025重型货车租赁协议》
- 2025企业间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版私人委托合同书
- 政治经济学5章习题(有答案)
- 机器人工程大一职业规划书(8篇)
-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 功能高分子04-电功能高分子材料
- 建筑企业管理制度大全-精品完整版
- GB/T 1185-2006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 锚杆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 2020年汽车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混凝土原理与设计10压弯承载力课件
- 幼教培训课件:《家园共育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