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实验教学联盟(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荣成市实验教学联盟(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荣成市实验教学联盟(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荣成市实验教学联盟(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荣成市实验教学联盟(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荣成市实验教学联盟(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初四语文试题

提示:本试卷共120分,其中卷面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所有答案均涂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瘦削(xuē)瞥见(piē)顷刻(qǐng)强聒不舍(guō)

B.筵席(yìn)宽宥(yòu)恣睢(suī)如雷贯耳(guàn)

C.麾下(huī)熏陶(táo)坍塌(tān)自惭行秽(huì)

D.天骄(jiāo)游弋(yì)暮蔼(ǎi)间不容发(jiān)

2.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8分)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中华大地诞生了众多有家国情怀的风流人物。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沙场,“了却君王天下事,①";许浑登上城楼,抒发感慨,“②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③";李白在失意中唱出了高昂的旋律,“④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虽遭贬谪仍刚健昂扬,“⑤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陈与义闲登小阁,回首往昔,“⑥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韩愈借景抒情,道尽悲慨,“⑦雪拥蓝关马不前";苏轼意气风发,胆气豪壮,“⑧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该句的主干是“水田需要水")

B.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该句是承接复句)

C.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该句是转折复句)

D.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该句是递进复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人曾将唐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改写成一篇散文。(该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B.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该句成语运用正确)

C.我国古代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中的“丙辰"都是用的这种纪年方法。(该句表述正确)

D.《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纲,宋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该句表述正确)

5.诗词鉴赏(3分)

秦淮夜泊

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①,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②

【注释】①朱箔bó:红色窗帘。②旆pèi:旌旗。“心旆正摇摇”是用典,出自《史记·苏秦列传》,意思是卧不安,食不甘,无所依凭。

这首诗通过“春条①“灯火"等意象,在多种色彩的点染中,让读者感受到②的意境。综观全篇,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③的思想感情。

6.下面是关于《儒林外史》一书内容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儒林”,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刻画的是“儒林"的另一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载的面相。

B.作者吴敬梓将自己的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于本书的创作之中,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C.小说描绘了一幅士林“群丑图”,其中比较典型的人物有周进、范进、严贡生等,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明了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

D.小说既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也描写了一群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7.《儒林外史》在讽刺艺术上“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请阅读下面的选段,结合对严监生的人物形象塑造,赏析《儒林外史》的讽刺笔法。.(2分)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8.小语同学学习了小说单元后,对古典白话小说很感兴趣,想多花点时间去读。小语的妈妈却认为读古典白话小说太花费时间了,不如多做做题。请根据你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的体验,写一段话说服小语妈妈同意他利用课余时间读古典白话小说。(要求:100—200字,观点鲜明,条理清楚。)(3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跌,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信陵君杀晋鄙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

B.臣未尝闻也尝趋百里外

C.休祲降于天行者休于树

D.夫韩、魏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仓鹰击于殿上受地于先王

B.徒以有先生也以中有足乐者

C.聂政之刺韩傀也人之憎我也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12.【甲】【乙】两个文段都是有关唐雎的故事,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文唐雎形象的不同之处。(4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6分)

满载

阿占

①在以海为生的胡家林,满载就是个天才。

②那年满载九岁,扛着长杆把子和铁锹,行走于天海之间,留个黑亮剪影。滩涂上,满载永远知道蟹窝子在哪儿。蟹在月银里泛着靛蓝的光,足以让满载得意地仰天大笑。但满载真正叫绝的功夫在水下。胡家林北面有丘陵,鲍、参、大螺,最喜欢在此界谋生。有人不明就里,仗着蛮力硬扎进海流,最后被冲得没了方向。满载不会扎空。无论多大多急的海流,都能捞出货来。久而久之,北丘险海,成了满载的领地。

③他常在北丘发呆,鸟群从头顶飞过,点亮了半个天空。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只青庄鸟,站在低水处,静如泥塑。满载知道青庄是在等洄游的鱼。让满载不解的是,青庄放过了每一条即将产卵的雌鱼。青庄受伤了他撒下旋网,捞起的鱼被放在离青庄最近的地方,故意躲了起来,可青庄仍然不碰。小小的满载惊呆了。满载的母亲听说此事,不以为意。青庄是给自己留后路呢,吃了要产卵的雌鱼,它的孩子以后吃什么呢

④满载十六岁那年,去拜见了鼎鼎有名的胡老大。胡老大的五桅大船,少见的气派,船头幡然上翘,似能踏平风浪。腊月将至,胡老大缺人手,他上下打量着满载,点了点头。

⑤初上船,人人说起来就后怕的晕船,到了满载这里,跟不存在似的。农历腊月一到,阔口鱼汛就来了,一网下去,拉上来五千多斤,条条膘肥体胖。胡老大随手抓起一条阔口,划开鱼的脊背,将洁白的鱼肉在酱油里打几个滚儿,配着白酒,吃起来。他递给满载两块。满载咀嚼着鱼肉,心底竞涌起莫名的歉意。剩下的大半条炖了锅白菜,没放任何佐料,肥厚的鱼子足以泛起满锅油脂——原来是条雌鱼。

⑥小年过了,胡老大才休船,满载得了数条好鱼。春汛来临,五桅大船又剪开冰冷的海面,去会从未失约的鱼汛。满载站在船头,巡视着无垠的蓝色大海,踌躇满志像个新晋武王。鱼群越来越密集。胡老大下令连续作业,几天几夜不能睡,八九天甚至半个月才靠岸一次。

⑦转眼入夏,休渔季来了。胡老大出海不再下网,改为下人抢鲍。这是玩命的活计——被海流拖来拖去,浑身上下感觉就要迸裂了,比死还难受。满载被胡老大委以重任,一个潮汐连下四五次,一次比一次潜得深。在海底,他逐礁、逐缝、逐面、逐片地抢三寸大鲍,那种气势,好似建立了一个孤绝善战的王朝。满载连年卖命,深得胡老大重用,从船员一路上升做到大副。

⑧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货行市日涨。胡老大率先换了铁壳大船,又迅速增加到三条。渔网也换了,网目极小,入水后越沉越深,随船移动,扫荡所经海域,两三厘米长的鱼孙都逃不掉。让满载受不了的,是炸鱼。这种捕捞方式太血腥了。土炸弹丢下去,鱼群瞬间翻肚,方圆数十米的海面上,白花花的。船,匕首般划过水面,鱼被捞走。

⑨满载开始做噩梦。半年里,满载的背部时时作痛,似有阴风穿过。半年里,大黄鱼、马鲮鱼、青占鱼、鲳鱼,先后成汛经过,几网下去,密而无漏。满载病了,出海十几年,第一次吐出了苦胆。恍惚中,他看见,两条拖网船,各自分工明确,一条装凶器,一条装死者。青庄凶猛,却知道不吃洄游产卵的鱼,人是怎么了连鸟都不如。

⑩满载跟胡老大说,我有罪。胡老大冷冷地说,生财嘛,图个见钱快。给鱼留生路,就等于让潮水把钱卷走,疯子。村里人齐齐地倒向胡老大。胡家林的人变坏了,杀戮成为劳动……等到明令禁止绝户网和炸鱼行径,已经是以后的事情了。

当村民们个个富起来的时候,满载与胡老大决裂了。满载买回一条二手的小舢板。神秘的夜里,小舢板把满载带到了深蓝深处,鱼鸣传来,像风中的歌唱,又像窃窃私语,绵延数里长,都是这样的声音。满载坐在船头,闭着眼,听啊听,始终不肯下网。只等端午过后,黄花黄姑的产卵期都过了,当风从海平线吹来,朝着岸的方向,鱼儿们便从深海里浮上来,游到了满载的网里。早上,舢板靠岸,连收货的贩子都惊奇不已。

传言在村子里渐起,满载能听懂鱼语,通常在月夜,有人甚至看见过。他坐在船上,双手扶住船舷,水中就有鱼探出头来,嘴一张一合,清脆的声响在水面上行走。满载仰天长笑,那笑声甚至能把月亮击落。满载从未辩解。得意的脸上似乎隐藏着一个鱼王报信的事实。

但很快,满载就不值一提了。胡老大的儿子养海参鲍鱼成了民营企业家,满载,一个穷打鱼,提他作甚。再也没人打鱼,事实上也无鱼可打了。近海围起的养殖池子,在海潮退去以后,堪比一块块补丁,把整个潮间带切割得七零八落。无尽的海在缩小……满载在阳光下长久地望着海平线,感觉大势已去。

13.文章第①段写道“在以海为生的胡家林,满载是个天才"。请你结合原文,简要概括满载的“天才”体现在哪里。(4分)

14.第①段中说“满载与胡老大决裂了",其实文章早有暗示。请你找出两处并加以分析说明。(4分)

15.有人认为,作者善于运用“陌生化”手法营造诗意感。请你根据:“陌生化"手法的相关知识,给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作赏析性批注。(4分)

【知识链接】“陌生化”是诗歌中常见的手法,是指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新颖别致。例如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说风能被“笑响”“点亮",看似不合事理,但这种“陌生化”处理,让读者感受到风的灵气和生命力。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营造出浪漫的意境,表达了炽热的爱。

满载仰天长笑,那笑声甚至能把月亮击落。

16.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对小说主旨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13分)

【材料一】

在亚运村不断响起的中文,正如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多个外国代表团团长主动用中文接受采访。乌兹别克斯坦足球队领队米尔扎耶夫说,他正在教队员们一些基础的汉语词汇。大家学习中文的热情很高,现在大多队员已会说“你好、谢谢、再见、欢迎"等。

【材料二】

8月16日,教育部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宣文馆大厅召开“1+1”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即《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3》。

报告指出,2022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持续加大。“推普攻坚"“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普及"三大行动扎实推进,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专项计划的受益儿童超50万、语言文化传承发展和交流互鉴不断深化。目前,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中文课程的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共8万多所,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中华语言文化走出去取得新进展

(来源:教育信息网8月17日,有删减)

【材料三】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作为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所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时期,汉语严重欧化,有的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20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最集中的体现。因而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美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汉语有声调,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有瑞典语言学家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纪秀生,有删改)

17.材料一中外国友人学习中文热情很高,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原因。(5分)

18.请给材料二拟一个不超过20字的小标题。(2分)

19.请归纳出材料三的中心论点。(2分)

20.【甲】【乙】两则材料,哪一则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第①段的观点请阐明理由。(4分)

【甲】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

【乙】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四、写作(50分)

21.多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别处去。"玖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别处,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这则寓言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思考请认真审题,恰当立意,写一篇作文。你可以讲故事,可以发表观点展开论述,可以说明某一现象或者事理,还可以……

要求: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题目自拟,门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初四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A3.(2分)D4(2分)C6.(2分)D

2.(8分)①赢得生前身后名②鸟下绿芜秦苑夕③在乎山水之间也④长风破浪会有时⑤沉舟侧畔千帆过⑥杏花疏影里⑦云橫秦岭家何在⑧会挽雕弓如满月

5.(3分)①新月(朱箔、紫箫)②温馨(宁静,意思对即可))③思乡(思念亲人)

7.(2分)作者以冷峻的白描手法来讽刺,通过与不同人的对话,在层层推进中,抓住严监生伸指、摇头、睁眼等一系列传神的动作与神态细节,不动声色地活画出严监生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费油,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吝啬鬼形象。

8.(3分)阿姨、您好!我理解您的担忧。古典白话小说确实需要花时间读,但书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水浒传》语言质朴生动,富有表现力;林冲、武松等人物形象鲜明;情节上善于制造矛盾冲突,引人入胜。读古典白话小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懂得忠诚信义的可贵。请您支持小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读古典白话小说吧!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9.(2分)B10.(2分)A

11.(4分)①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②别人对我有恩德,我不可以忘记;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

12.(4分)【甲】文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表现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乙】文写唐雎劝谏信陵君不居功自傲(不以恩人自居),表现唐雎善于劝谏、谦虚谨慎、讲究仁义的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6分)

13.(4分)①能在滩涂上讨生活,永远知道蟹窝子在哪;②无论多大的急流,都能捞出货来;③人人后怕的晕船,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