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轮小说阅读基础滚动练2 语言文字运用 文言基础双练 名篇名句默写_第1页
高三第二轮小说阅读基础滚动练2 语言文字运用 文言基础双练 名篇名句默写_第2页
高三第二轮小说阅读基础滚动练2 语言文字运用 文言基础双练 名篇名句默写_第3页
高三第二轮小说阅读基础滚动练2 语言文字运用 文言基础双练 名篇名句默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执教:基础滚动练2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第一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教学时数:第学月第课时教学目标:基础滚动练,夯实基础,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的规范训练。2.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的规范训练。3.培养学生阅读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类文本的能力,并接受一定的文化熏陶。教学重点:基础滚动练,夯实基础,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的规范训练。教学难点: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的规范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班班通教学过程:【课前读】《高考必背》高考背诵篇目

活动一:自主学习1、课前常规默写。2、阅读《步步高·精准训练》196页1-2题。活动二:练习讲评INCLUDEPICTURE"E:\\闫法敏\\2023\\二轮\\语文新教材\\word\\复习任务群一信息类阅读\\W51.TIF"INET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据权威机构调查,46%~59%的高三学生会在高考前出现中等以上程度的考前焦虑。过度的考前焦虑会造成学习效率降低、思路不畅、神经衰弱、自我封闭等。那么,如何缓解高考前焦虑呢?A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学的“三脚凳模型”来源于几何学中稳定、坚固、耐压的三角形,由身体冷静、思维自信、精神专注共同构建。有学生考前紧张,手足抖动,不过是身体冷静这一凳子腿较弱的体现;有学生自认能力不足,易气馁放弃,这就是思维自信方面较弱;还有学生在考试时无法集中或容易分散注意力,担心考差,则是精神不专注。学生可从自身最弱处入手,B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三脚凳模型”,积极应对高考。《战胜考试焦虑》一书提到,①我们可先从“觉察”中把握“三脚凳模型”。②再将功效犹如灭火器的“三种工具”付诸于行动。③使自己保持冷静、自信和专注。具体而言,④如果想提升身体冷静,考生要从身体迹象中觉察自身状态。⑤特别是呼吸紊乱、内心不踏实、感官关闭等迹象都会影响处事状态。⑥培养对自身敏锐的觉察力有助于控制应激水平,⑦所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救火”三工具:一是进行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气,感受空气下沉到腹部,再用嘴呼气,感受气体自然释放,重复三次调整呼吸;二是使用着陆技术,感受双脚踩在地面的真实感,以地面为双脚的支撑,或者抓握一个物品,再张开手指,感受其温度与触感;三是充分调动感官,如环顾四周,快速地默念出所见事物,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当下,远离焦虑。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答案A“三角凳理论”来帮忙(学生可用“三角凳理论”应对)B以此带动另外两方面的变化(进而强化另外两条腿凳)解析A处,由前句“如何缓解高考前焦虑呢”可知,此处应填设问的答句,第二段则具体阐释了“三脚凳模型”这一应对方法,因此,应填“‘三角凳理论’来帮忙”等意思相近的句子。B处,第二段前文介绍了“三脚凳模型”的三只脚分别是“由身体冷静、思维自信、精神专注共同构建”,列举了三类学生的具体表现,“从自身最弱处入手”怎么做,然后目的是“强化‘三脚凳模型’”,中间应表达“三脚”中从最弱的一只脚着手带动其他两只脚的意思。2.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②语意重复,应删掉“付诸于行动”中的“于”,或将“付诸于”改为“付之于”。④搭配不当,应将“提升身体冷静”改为“使身体冷静”或“保持身体冷静”。⑦不合逻辑,原文无因果关系,应将“所以”改为“也”。(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吠!住口!你这势利的狗!”“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我逃走了。“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节选自鲁迅《狗的驳诘》)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横线句子,都有“还”,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语言文字运用Ⅰ中“还”的本义是“还有”,在前两个缺少“身体冷静”“思维自信”的学生思维基础上,有额外的补充,即缺少“精神专注”,是数量的增加、范围的扩大,完整地展示出了“三脚凳模型”的具体内涵。②语言文字运用Ⅱ中“还”与“终于”连用,表示没想到如此、竟然如此,增强语势,与“惭愧”照应,表面是狗为其不能分辨贵贱好坏而惭愧,实则是对人不如狗、人比狗还势利的批判。4.文中画横线部分,如果改写成“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布和绸、官和民、主和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原文通过多个“还不知道”构成排比(反复),增强语势,将讽刺的语气推向高点。②内容上,突出了狗对人的驳斥诘问,在人的面前,狗感到惭愧且不知道分别各种高低贵贱,衬托了人的势利无耻。③语气上故作谦虚、揶揄,语言幽默。【布置作业】完成阅读《步步高·精准训练》196-197页3-7题。课后反思:基础滚动练1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第二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教学时数:第学月第课时教学目标:1.基础滚动练,夯实基础,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的规范训练。2.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的规范训练。3.培养学生阅读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类文本的能力,并接受一定的文化熏陶。教学重点:基础滚动练,夯实基础,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的规范训练。教学难点: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的规范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班班通教学过程:【课前读】《高考必背》高考背诵篇目

活动一:自主学习1、课前常规默写。2、阅读《步步高·精准训练》196-197页3-7题。活动二:练习讲评INCLUDEPICTURE"E:\\闫法敏\\2023\\二轮\\语文新教材\\word\\复习任务群一信息类阅读\\W51.TIF"INET(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5.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有两处使用省略号的句子,请分别分析省略号在语境中的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处省略号表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作者此处用省略句,列举了“还不知道”的东西之多,展示了狗的惭愧之深和人的虚伪可恶。第二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此处是狗开口请人留下,话没说完,人就仓皇逃离。表现了人从狗的话中看到了自己的虚伪,不敢面对,不敢继续与狗对话,狗未尽的话语是对人虚伪、脆弱,不敢直面自己的批判。二、文言基础双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6分)平原君既归赵,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谈谓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乎?”平原君曰:“赵亡即胜为虏,何为不忧?”李谈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之,可谓至困。而君之后宫数百妇妾荷绮縠厨余粱肉士民兵尽,或剡木为矛戟,而君之器物钟磬自恣。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而全,君何患无有?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间,分工而作之,家所有尽散以飨食士,方其危苦时,易为惠耳。”于是平原君如其计,而勇敢之士三千人皆出死,因从李谈赴秦军,秦军为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军遂罢。李战死,封其父为李侯。(节选自《说苑·复恩》,有删改)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每画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而君之后宫A数百B妇妾C荷D绮縠E厨余F粱肉G士民H兵尽答案BEG解析“数百”是说“君之后宫”的姬妾之数,中间不可断开,且“妇妾”是下一句的主语,应在B处断开;“荷绮縠”指穿着丝绸绣衣,作“妇妾”的谓语,应在E处断开;“厨余粱肉”意为精美的饭菜吃不了,应在G处断开。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易,指交换,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的“易”意思相同。B.飨,指犒劳,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的“飨”意思相同。C.出死,指效死,献出生命,成语“出死入生”有从死亡里获救的意思。D.却,指退却,与《过秦论》中“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却”用法相同。答案D解析D项用法不同,“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却”是使动用法,使……退却。参考译文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魏国信陵君也矫诏抢夺将军晋鄙的军队去救赵国。大军还没有到,秦国紧急围攻赵国的邯郸城,邯郸城危急,快要投降,平原君很担忧。邯郸传舍官吏的儿子李谈劝说平原君:“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国灭亡,那我就要做俘虏,为什么不担忧呢?”李谈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的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谈的意见,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李谈就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死战,秦军因此退却了三十里。这时也凑巧楚、魏两国的救兵到达,秦军便撤走了。李谈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三、名篇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钉子数量与粮食作比,突出了秦王的纷奢。(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以白绸和箭头为喻,生动描写山水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草”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