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附答案_第1页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附答案_第2页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附答案_第3页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附答案_第4页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

i.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o

乙酸乙酯的键线式:入八

A.B.羟基的电子式:-O:H

O

C.苯酚的结构简式:C6H50HD.CH&分子的比例模型:

2.2019年12月以来,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乙醛、75%乙醇、含氯

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冠状病毒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胶体粒子直径大于100nm

B.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聚丙烯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D.“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与洁厕灵(主

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电解小小

A.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r+2H20-OH+H2T+C12T

B.饱和Na2cO3溶液与CaSCX,固体反应:

COj(aq)+CaSO4(s)CaCO3(s)+SOj(aq)

crOH

+CO2+H2O——>2(0^+CO;

D.用高锯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5COj+16H+=2Mn2++l()COT+8HO

a4222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lmol苯乙烯分子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

B.23gNa转变为Na2O和Na2O2混合物所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3molH2与ImolN,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NH,分子数为2NA

D.O.lmol/LAlCh溶液中含阳离子数目为O」NA

5.Paecilospirone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G3H川。5

B.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时,最多能消耗5moiH?

6.短周期元素x、y、d、f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随原子序数的变化

如图甲所示:短周期元素z、e、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浓度均为O.Olmol/L)

的pH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2

他PH

+3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甲乙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g>h>e>f

B.由x、z、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C.y、d、g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d的氢化物

D.以上八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某有色物质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水既不作氧

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7.下列实验装置图及实验用品均正确的是(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

先加几滴

O.lmol/LNaCl溶液,

再加几滴

乙前、冰・酸

和浓硫酸,O.lmol/LNa,S溶液

他和碳酸

帕溶液、-

Na,CO,

I«LO.Iaral/L

hrA<NO.»B

A.推断S、C、Si的非D.证明氯化银溶解度

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石油分馆

士工磕口短

A.AB.BC.CD.D

8.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c(C10)

B.通入少量SO2,溶液的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D.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1)

9.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备少量1,2-二溟乙烷:

n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连接顺序acbdef

B.装置H的作用是除去副产物SO?、CO2

C.可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代替品红溶液

D,可采用蒸储操作分离产品

10.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抱,属灭菌剂。利用电化学反

应制备环氧乙烷的具体过程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钾溶液)。在电解结束后,打开阀门,

将阴、阳极电解液导入混合器,便可反应生成环氧乙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混合器

已知:氯水----四%—fH,CH,OH弋1*H,C—CH,

cicr

A.Ni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当电路中转移2moi电子时,阴极区质量减少73g

O

C.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H=CH+HO——幽一\„+HO

2221-1.1----(Ho2

11.在紫外线的作用下,CF2cL可解离出氯原子,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原理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w(■。仪原子。氟原子O辄原子

A.一氧化氯自由基是臭氧分解过程的中间产物

B.反应a的活化能低于反应b的活化能

C.CF2c1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

氯原子

D.臭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0^—30

3hv2

12.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

A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足量氧氧化钠溶液,搅拌

向1mLO.lmoLL-iFeC§溶液中滴加

验证FeCl?与KI的反

B2mLO.lmolL7'KI溶液,充分反应,滴加几滴KSCN溶

应是可逆反应

液后变为红色

C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h溶液中制备Fe(OH%胶体

1

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1mol•L-CH3coONa比较CH3co0H与

D

和NaClO溶液的pHHC1O的酸性强弱

A.AB.BC.CD.D

13.某含镐废水中主要含有MnSO」另含H+、Fe2+,Ca2+>Mg2\Cu2+>AP+等,某

同学为了回收Mn单质设计如下工艺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Q[、NaOH(NHJ:NH.FNH.HCO,

滤渣1源渣2渡清3渡液4

已知25C时,Ksp(CaE)=1.5xlO'\Ksp(MgE,)=7.5xlO"

A.滤渣1主要含Fe(OH)3和A1(OH)3

B.除钙镁步骤中,当Ca2+、Mg?+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Ca2+)/c(Mg2+)=2

C.滤液4主要含(NHJ2CO3

D.反应①中Si可用铝替代

14.常温下,用0.2mol1T-盐酸滴定25.0()mL().2mol【TNH/H?。溶液,所得溶液

pH、NH:和NH/H?。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A.曲线①代表哦NH3-H2。),曲线②代表平(NH;)

B.当溶液显中性时,滴入盐酸的体积大于25mL

C.NH/HQ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07

D.a点溶液中存在c(NH:)=c(N&•凡。)>[。一)

15.I.二氯化二硫(S2cI?)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还可以作为贵金属的萃取剂。可由硫

和氯气在io。〜HOC直接化合而成。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s2cL并对尾气进行回收利用。

已知S2c%的熔点:-77C,沸点:137C。S2c匕遇水剧烈反应。

(2)S2cIZ遇水会生成一种黄色单质、一种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化合物)及酸雾,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3)去除A、B装置中的空气的操作:打开K?关闭K?,当看到现象,然后

___________,即可。

(4)由于存在系统缺陷,实验制得的二氯化二硫可能不纯,请设计解决方案:o

II.氮化铝(AI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了分析某AIN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中AIN的含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已知:AIN可与强碱反应,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IN的纯度:

门滤液

提R过量NaOH溶液|流液及|过量气体

(m,6)----------05灌史L固体

③(mlg)

(5)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②的操作是、。

(6)AIN纯度是(用mrm?表示)。

16.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工农业生产发展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DNO氧化反应:2NO(g)+C)2(g八2NC)2(g)△"尸akJ/mol分两步进行,

反应I-2NO(g)fN2O2(g)A42

反应II.N2O2(g)+C>2(g)T2NO式g)A“3=bkJ/mol

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a所示。其中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反应

(填“I”或“II")。△凡=kJ/mol(用a、b表示)。

10()

图b

(2)一定条件下将NO(g)和。2口)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某密闭反应容器,发生反应:

2NO(g)+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

强(Pi、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b所示。

①Pi(填“〈”或“=”)p2。

②400℃、p1条件下,NO2体积分数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③700℃、p?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x物质

的量分数)。

(3)恒容条件下,为提高NO转化为NO2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任写

一种)。

(4)还可用间接电解法除NO。其原理如图所示:

②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③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柱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_o

17.锲在新型材料新型电池的生产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工业上以硫化银矿(主要成分为

NiS、CuS、FeS、Si。?等)为原料制备纯银及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1)滤渣②中不含Ni单质

⑵“煨烧”后镶以Niz。、的形式存在

(3)K(CUS)=6x10-36,K(NiS)=4xlO-30

spspn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煨烧”中生成Ni2C)3的化学方程式:。

⑵''酸浸"后溶液中有Ni2+,写出生成Ni2+的离子方程式:。

(3)为加快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方法:(写一种);滤液③可返回___________工序中

循环使用。

(4)“转化”过程中为了加快转化速率,需适当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电解制粗银时,写出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

(6)还原、沉淀除杂时要保证完全除去Ci?*和Ni?+(离子浓度Vl()Tmo]/L),滤液②中C(S")

不小于mol/Lo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

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8.氟代硼酸钾(KBezBChF?)是激光器的核心材料,我国化学家在此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

界的最前列。回答下列问题:

(1)氟代硼酸钾中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F>0>o基态K+电

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形。

(2)NaB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其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的杂

化形式为。NaBE中存在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b.氢键c.。键d.n键

(3)BeCL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BeCb的结构式为

,其中Be的配位数为。

(4)第三周期元素氟化物的熔点如下表:

化合物NaFSiFPF5

MgF2AIF34SF6

熔点/℃99312611291-90-83-50.5

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变化的原因:

(5)CaF2的一种晶胞如图所示。Ca2+占据『形成的空隙,其空隙率是。若底一)

=xpm,r(Ca2+)=y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CaF?的密度p=g-cm3

(列出计算表达式)。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9.高脂血症是诱发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等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冠心病、心

肌梗死、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等严重疾病。以有机物M合

成抗高脂血症药物W的路线图如下图所示。

CH,C)

F

CH,(CH.).CHO

OH

已知:①

RCHO+CH3CHORCHCH2CHORCH=CHCHO

*OH

②++..........;-H20RCHO

RCH-O-tU

(1)有机物M的质谱图如图所示,则M的分子式为,M与足量H2完全加成的

产物,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个吸收峰。

对77

质荷比

(2)反应⑨反应类型是。反应①的条件是»

(3)有机物C的名称为,G的结构简式为。

⑷AfB的化学方程式为。

⑸用B氧化法生产C,得到的C中往往混有B,证明生成的C中混有B的方法是:

(6)有机物K是比有机物C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有机物K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结构

O

“II”和苯环的有种。

-O-C-

(7)根据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设计以苯乙醛和乙醛为原料合成

CH=CH—CH=CHZ的路线图。

1234567891011121314

DCBBDBACCcBCBCBC

15.①.三颈烧瓶2S2C12+2H2O=3S+SO2T+4HC1③.B装置中充满黄绿

色气体④.关闭K3打开K2⑤.在D与E之间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⑥.AlN+NaOH+H2O=NaAlO2+NH,T⑦.过滤⑧.洗涤⑨.

史叫•xlOO%

51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