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课程标准】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知识结构】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__________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产生: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__________的现代农业。(3)表现: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________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4)生产经营方式:大型农场、养殖场2.农业机械化(1)前提:20世纪初,________拖拉机和_______拖拉机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2)主要机械: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3)各国特征: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4)意义: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转变。3.粮食品种的改进(1)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2)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3)1960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该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4)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5)2014年,“____________________”创世界纪录。4.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的现代化(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2)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3)水产养殖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发展,养殖种类从淡水鱼向海鱼发展。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储备技术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存储余粮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食储备_________和_________水平不断提高2.食品储备技术(1)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2)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________产业也发展起来(3)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消除饥饿(1)起因:①______激增和_______化、_______化的加速,______面积的不断减少;②食物_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矛盾(2)解决方法:①世界: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②中国: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__________、实现粮食基本________的方针;此后,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2.食品安全(1)世界食品安全问题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类健康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2)应对措施:①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②中国: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中国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工业革命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因素是A.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B.工场手工业快速发展C.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D.政府对农业投入加大2.在传统农业中,所有生产要素基本在农业和农村内部就可解决。但现代农业则不同,它依赖大量外部投入,更需要A.天然有机肥料的补充B.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C.农村劳动力大量投入D.雄厚的资本原始积累3.右图是我国研发的集耕耘、采栽、施肥、喷药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家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农业机器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A.由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B.由自给性向商品化过渡C.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 D.由专业化向产业化演进4.我国水稻于2000年和2005年分别突破了连片单产10500千克/公顷的第一期目标和12000千克/公顷的第二期目标。这些成就的取得反映出A.世界饥饿问题得以解决 B.我国农业科技世界领先C.我国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我国农业新科技的发展5.基于食物需要与供给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政府亟待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是A.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B.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成立粮食储备委员会D.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6.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据此可知,我国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在于A.世界和平B.粮食安全C.人工智能 D.土地开发7.袁隆平曾提到:“今后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A.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吃饭问题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8.1966-1970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小麦产量实现突破性增长。对此,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其撰写的年代报告中写道:新的作物耕作技术在印巴农业领域表现出重大进步,“看上去就像一场绿色革命”。这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是指A.农业技术的革命B.粮食品种的改良C.现代农业的诞生D.食品储备的进步9.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一个农业发展的全新阶段。那么,现代农业的核心是A.科学化B.商品化C.集约化D.产业化10.有部分中国学者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念。下列做法与这一观念有悖的是A.加强绿色食品健康

B.压缩粮食生产数量C.维护传统民族文化

D.保障人民免于饥饿11.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逐步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解除了文官的后顾之忧。20世纪早期,英国建立了统一的文官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文官可以根据功绩和资历得到晋升。这些措施①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②将助长官场的官僚作风③激励了文官工作积极性④容易滋生官场僵化现象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2.孙中山说“至于社会的共和政体,那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但是这考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立独立机关才得妥当”。下列符合孙中山这一主张的是A.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成立政事堂B.颁布《临时约法》成立中华民国C.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成立学部D.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成立考试院13.阅读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材料所反映的朝代对应正确的是①“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作了欺人技。”②美国史学家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③“诸洲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并始建进士科④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首创武举和殿试A.①宋朝——②明清——③隋朝——④唐朝B.①明朝——②宋朝——③隋朝——④唐朝C.①隋朝——②宋朝——③唐朝——④明清D.①明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宋朝14.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这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A.强调德才兼备和择优录取 B.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C.禁止公务员参加党派活动 D.捍卫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15.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二、材料分析题16.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它绚烂至极,是当仁不让的世界中心,是中国人最充满自信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7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8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