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_第1页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_第2页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_第3页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_第4页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目标要求】1.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纸带上的点迹求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2掌握

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实验技能储备

一、打点计时器

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y=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2.结构

(1)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

振片

振针二

'永久磁铁

(2)电火花计时器(如图)

负脉冲输出

正脉冲输出

插座(黑色)

插座(红色)

/墨粉

脉冲输纸纸盘轴

出开关

电源插头

电磁打点计时器:RY交变电源

3.工作条件:

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变电源

二、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

度尺、导线、交变电源.

2.实验过程

(1)按照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

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更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3.数据处理

(1)求小车的速度与加速度

①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力=血拼1=如号匚.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

,-3-4--%+元6--H?

X4-X1X5~X2X6~X3

ct\37^,〃237^‘〃337'^,

I。1+。2+的(%4+^5+^6)-(X1+X2+^3)

贝Ua==9/

③利用速度一时间图像求加速度

a.作出速度一时间图像,通过图像的斜率求解小车的加速度;

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依据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XI、X2、X3、…、X.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②Ax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XI=X2~X\,AX2=X3—X2,….

③若Ax等于恒量(aT2),则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④Ax=a/,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

一定相等.

4.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槽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

约50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

5.误差分析

(1)纸带运动时摩擦力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误差.

(2)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有偶然误差.

(3)作图有误差.

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

【例11(2019•全国卷I22)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

进行探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

频率为50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

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111心(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A0.2330.75

解析根据题述,物块加速下滑,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A

点.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可读出,2点对应的刻度为1.20cm,C点对应的刻度为3.15cm,D

点对应的刻度为5.85cm,E点对应的刻度为9.30cm,AB=1.20cm,BC=1.95cm,CD

=2.70cm,DE=3A5cm.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5*s=0.10s,根据做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打出。点时物块

BC+CD-CD+DE~(AB+BQ左…

的速度大小为Vc=2J*20.233m/s.由逐差法可付a=,角牛付

0.75m/s2.

【例2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XM.0•取卜LIOM

v~1111I11I11|11111111111111|1111111II|I111111I1111111111Ih-)

0cm12345

(1)已知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V.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s.

(2)A、B、C、。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计数点之

间的时间间隔是s.从图中读出A、8两点间距天=m;C点对应的速度大

小是m/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时应当先释放小车,让其运动起来,再接通电源

B.也可使用干电池作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对纸带处理时,要从打出的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处理

答案(1)80.02(2)0.10.00700.10.2(3)CD

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8V;当电源的频率

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2)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T=5X0.02s=0.1s,

从题图中读出A、5两点间距x=0.70cm=0.0070m;根据做句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有C点速度大小等于0c=药=

0.90+1.10,,..,,XCD-XBC0.002

-—1-X102m/s=0.1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直=八门m/s29=0.2m/s20.

ZXU.11U.1

(3)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打开电源再释放小车,故A错误;为了使打点计时器工作,必须

使用交变电源,故B错误;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故C正确;对

纸带处理时,要从打出的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处理,故D正确.

考点二探索创新实验

1.实验器材的改进及速度的测量方法(如图)

电源插头

遮光片光电门光电门

由遮光片的宽度d和遮光片

v=结上|挡光时间Ar求速度"=良

2.获得加速度方法的改进

靠重物的拉力获得加速度一长木板倾斜靠重力获得加速度,如图甲、乙所示.

遮光片

滑块/光电门甲

光电门乙

甲乙

3.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滴水法或光电计时器手机录像代替打点计时器.

通过以上装置的改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长木板和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的阻力而导致的小车

加速度不恒定,使小车尽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例3】小明同学用手机拍摄视频的方法测量木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量方法和步

骤如下:

(1)如图,在长木板侧面平行木板固定一刻度尺(单位为:cm),并按图组装好其他器材,调节

滑轮使细线与木板.

(2)将具有高清摄像功能的手机正对长木板侧面用支架固定并调试好,先固定木块,在左边挂

上钩码;启动手机录像后,释放木块,让钩码带动木块加速运动,钩码落地后结束录像.

(3)在视频编辑软件上回放录像,拖动时间进度条,按时间先后顺序找出小人行时刻木块前

端对应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分别为Sl、S2、S3,其中图中木块前端对应的刻度值为cm,

已知r2—ti=t3—t2=Tf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⑴平行⑶17.25(17.24、17.26也可)涉"

解析(1)为了使木块能够做匀变速运动,需要调节滑轮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⑶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需要估读到0.01cm,所以读数为17.25cm.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垢AxS3-S2-(S2-S1)S3—2S2+$I

【例4】(2022.全国乙卷-22)用雷达探测一高速飞行器的位置.从某时刻(f=0)开始的一段时间

内,该飞行器可视为沿直线运动,每隔1s测量一次其位置,坐标为x,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该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运动,判断的理由是:

⑵当x=507m时,该飞行器速度的大小v=m/s;

(3)这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加速度的大小a=m/s1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⑴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Ac=80m(2)547(3)79

解析⑴第1s内的位移507m,第2s内的位移587m,第3s内的位移665m,第4s内的

位移746m,第5s内的位移824m,第6s内的位移904m,则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Ax

=80m,可知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

1094

(2)当x=507m时飞行器的速度等于0〜2s内的平均速度,则。尸二一m/s=547m/s;

,..尤36一均34233—2X1759,,

(3)根据a—―界一=----9*y--------m/s2^79m/s2.

【例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时,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在祛码盘中放上祛码,让滑块从光电门1的右侧由静止释

放,用数字毫秒计测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1和2的时间分别为A和t2,测出从光电门1到光

电门2所用的时间为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大小。=(用小小攵和加表示)

(2)一个同学利用(1)中的装置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祛码盘和祛码的总质量不变,撤去光

电门1,在某位置静止释放滑块,记录滑块的释放位置到光电门2的距离,记录遮光条的遮

光时间,多次改变滑块的释放位置,重复实验.记录下的距离为尤1、X2、X3、…,时间为人、

/2、。3、…,以X为纵轴,"为横轴,描点作图得到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已知该直线的斜

率为k,则滑块匀变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用d和左表示).

d^_d_

tihd1

u木⑴NtQ)画

解析(1)遮光条经过光电门1和2的速度大小分别为01=g,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1112

d__d_

Nt~;

(2)滑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2or=e)2,整理得了=袅.玄,依题意有k=5整

理得。=发.

【例6】“筋膜枪”是利用内部电机带动“枪头”高频冲击肌肉,缓解肌肉酸痛的装备.某同

学为了测量“枪头”的冲击频率,如图(a)将带限位孔的塑料底板固定在墙面上,“枪头”放

在限位孔上方,靠近并正对纸带.启动筋膜枪,松开纸带,让纸带在重锤带动下穿过限位孔,

“枪头”在纸带上打下系列点迹.更换纸带,重复操作,得到多条纸带,选取点迹清晰的纸

带并舍去密集点迹,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纸带

塑料底梃复写纸

广单位:

彳1击百左,,■■右

,\重锤也7.6:3.7「39.9「45.9

(a)(b)

(1)该同学发现点迹有拖尾现象,他在测量各点间距时,以拖尾点迹左边为测量点,如图(b).①

纸带的(选填“左”或“右”)端连接重锤;②取重力加速度为9.8m/s2,可算得“枪

头”的冲击频率为Hz,A点对应的速度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

(2)该次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A.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力

B.测量各点间的距离不精确

C.“枪头”打点瞬间阻碍纸带的运动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选填"A”“B”或“C”).

答案⑴左401.5(2)C

解析(1)①重锤自由落体,速度越来越大,纸带点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纸带的左端连

接重锤;

②由逐差法g=7严,其中片/,代入数据解得片2三吾三=

/4X9.8

2c八-3Hz=40Hz,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A点的速度

v(45.9+39.9—27.6—33.7)X10

心x3+x20.0337+0.0399

为VA=―万一=2X40m/s心1.5m/s.

(2)该次实验产生误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枪头”打点瞬间阻碍纸带的运动,故A、B错误,

C正确.

课时精练

1.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

[1…才…I•・・・I・・・.B\

⑴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v的(填“直流”或“交变”)电源;计时器打点

的时间间隔为0.02s,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依次得到了。、A、B、C、。几个计数点;

⑵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则纸带的(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3)用刻度尺量得。4=1.20cm,02=2.80cm,OC=4.80cm,OD=7.20cm,打2点时纸带

的速度大小为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比

实际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

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

小”或“不变”);

(5)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8V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让物体运动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越小

D.电源的电压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答案(1)220交变(2)左(3)0.180.40(4)偏小不变(5)BC

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变电源;

(2)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相邻计数点间距离变大,可知小车与纸带的左端相连;

(3)打8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一。44.80—1.20

-2

=~~2T-=2X0.1X10m/s=0.18m/s

由逐差法得加速度大小为

BD-OB(7.20-2.80)-2.80,

a=-­=-------4Moy-------X102m/s2=0.40m/s2

(4)如果在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变大,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得,测量的加

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偏小;加速度计算与电压无关,所以加速度测量值与实际值相

比不变;

(5)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8V的交变电源,故A错误;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在测量物体速

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让物体运动,故B正确;由可知,使用的电源频率

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越小,故C正确;打点的时间间隔与电压无关,故D错误.

2.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乙丙

A.按照图甲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B.将电火花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8V交流输出”挡位上;

C.先释放纸带,之后闭合开关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D.多次正确进行实验,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取较理想的一条如图乙所示,取连续的计时点1、

2、3、4、…,测得点1到点2、3、4、…的距离分别为点、后、2、…;

E.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重力加速度.

(1)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填相应步骤前的字母);

(2)若从打点1时开始计时,点2、3、4、…对应时刻分别为小打、打、…,求得。2=勺、3

=占、。4=夕、…,作出。一/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比在纵轴上的截距为6,可知

「2t3

打下点1时重物的速度。1=,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答案(1)BC(2)b2k

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220V交流电源,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有

错误的步骤是B、C.

(2)题图丙中的图线纵轴截距是0时刻对应的速度,即表示打下点1时重物的速度.平均速度

表示各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平均速度。为纵坐标,相应的运动时间的两倍为横坐标,

则。一Z"图线的斜率的2倍表示重力加速度,即g=2上

3.(2020•江苏卷改编)网课期间,小明同学在家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用手机拍摄物体自由下

落的视频,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

甲所示.

刻度即下落中的

手机、/小球

6

(1)家中有乒乓球、小塑料球和小钢球,其中最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

(2)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

②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

③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

④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

(3)停止摄像,从视频中截取三帧图片,图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图乙所示.己知所截取的图片相

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制s,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2.

(4)在某次实验中,小明释放小球时手稍有晃动,视频显示小球下落时偏离了竖直方向.从该

视频中截取图片,(填“仍能”或“不能”)用⑶问中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

答案(1)小钢球(2)①③④②(3)96(9.5〜9.7均可)(4)仍能

解析(1)小钢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比其重力最小,可近似认为做自由落体运动,故选小钢球.

(2)安装好器材后,先固定手机调好镜头位置,再打开手机摄像功能进行摄像,再由静止释放

小球.这类似于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顺序是①③④②.

(3)由题图读得xi=2.50cm,X2=26.50cm,x3=77.20cm,

,,1

由(%3一万2)一(无2—Xl)=gT-,T=qs,

解得gxx9.6m/s2.

(4)释放时手晃动,导致小球的运动偏离了竖直方向,但在小球下落过程中,小球竖直分运动

仍然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运动,故仍能用(3)问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

4.(2023•湖北省高三联考)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采用如下步

骤完成实验: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

②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尤;

③由静止释放滑块,记录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挡光片挡光时间f;

④多次改变尤,测出所对应的挡光时间f;

⑤以土为纵坐标,x为横坐标,作图像点一x,得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所示,测得其

斜率为k;

⑥根据实验数据和图像,计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根据上述的实验步骤,请回答: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时,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1=mm;

012cm

|『|||小『I『小w.ul

010

(2)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3)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用鼠d表示).

答案(1)3.4(2)^(3)1^

解析(1)挡光片的宽度为d=3mm+4X0.1mm=3.4mm;

(2)由于滑块运动的速度较快,且d较小,所以/"也较小,则可近似认为。等于f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即。=孑;

(3)根据匀变速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有"=2办,联立以上两式可得/=条;,由题意知左=竽,

解得ci=^kd~.

5.(2023•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小涵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

(1)利用打点计时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要使用电源(选填“交变”或“直流”),打

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则在纸带上直接打出的相邻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若

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图中纸带的(选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左\..........................•J右

(2)得到纸带后,小涵每隔4个计时点取1个计数点,把刻度尺的零刻线对准某个点,读出各

个计数点对应的刻度值(%),并用某个计数点前后两个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这个计数点的

瞬时速度(%),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XoXiX4X5X6

各计数点刻度值x〃(cm)

5.009.0114.0220.026.9835.0143.90

各计数点对应的时刻加(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