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评估-糖尿病临床表现讲解_第1页
主观评估-糖尿病临床表现讲解_第2页
主观评估-糖尿病临床表现讲解_第3页
主观评估-糖尿病临床表现讲解_第4页
主观评估-糖尿病临床表现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概念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引起糖尿病原因

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其机理主要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受阻,引发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胰岛β-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如此呈糖代谢紊乱与β-细胞功能不足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引发2型糖尿病。引起糖尿病原因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但这种遗传性尚需外界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病毒感染等。饮食结构: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引起糖尿病原因精神神经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精神神经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为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活动不足: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因此体力活动减少已成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临床表现

症状期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①多尿、烦渴、多饮由于血糖浓度增高,超过肾糖阈值,导致尿糖、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和尿次数增多,一昼夜可20余次,总量达2~3升。由于多尿,患者口渴多饮。②多食善饥由于大量糖尿,糖未能充分利用,加之血糖增高后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因此食欲亢进,有饥饿感,每日进食5~6次,每顿可达l~2斤。但有时仍不能满足。③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由于糖代谢失常,能量利用减少,负氮平衡,失水等,患者感疲乏、虚弱无力。④其他皮肤瘙痒,尤其多见女性外阴,由于尿糖刺激局部而引起,或可并发真菌感染,此时瘙痒更严重。另外,四肢麻木、腰痛腹泻、月经失调、性功能障碍也常见。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起病年龄(峰值)多<30岁(12~14岁)多>40岁(60~65岁)起病方式多急剧,少数缓慢缓慢且隐匿起病时体重多正常或消瘦多肥胖三多一少症状典型不典型或无症状并发酮症酸中毒易发生不易发生(>50岁易发生高渗性昏迷)并发肾病发生率35%~40%(主要死因)发生率5%~10%并发心血管病较少>70%.主要死因并发脑血管病较少较多胰岛素及c肽释放实验低下或缺乏峰值延迟或不足胰岛素治疗及反应依赖外源性胰岛素,对胰岛素敏感生存不依赖胰岛素,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好发人群

1,和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都是高危人群,患病的机率要高于正常家族的人群。2、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多半是在35岁以上,40岁以上的人群中如果有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就一定呀注意了,要定期做糖耐量检查,做好糖尿病的预防措施。3、肥胖和有肥胖史的患者,我们所说的肥胖是有两个指标的,一个就是体重指数,二个就是腰围指数,如果男性的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那就是属于肥胖,肥胖是引起多种疾病的诱因,比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等,由此可见预防肥胖就是预防这些慢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4、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的人群,心理精神因素对于糖尿病也是有影响的,现在生活压力过大,工作节奏过快,生活紧张的人容易患上糖尿病,精神紧张就会使得抗胰岛素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同时精神紧张还会让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导致内分泌的失调。5、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饮食不均衡,暴饮暴食,酗酒,抽烟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上述的5点就是糖尿病好发的高危人群,大家可以不妨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是否这些人群,如果是的话,从现在起就可以改变自己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预防糖尿病,减少不必要的困扰,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代谢合并症。由于脂肪分解加速、血清酮体超过正常,发生代谢性酮症酸中毒,并可发生昏迷。常见于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伴应激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有:感染、停用或减用胰岛素、应激状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口渴明显、多饮、尿量增多,头痛、嗜睡、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后期失水、低血压,可昏迷。少数人表现为腹痛,似急腹症。感染常见有皮肤感染、结核、泌尿系感染及其它感染。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均较常人为高。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早、进展快。大、中动脉主要侵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还可发生下肢动脉病变。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如糖尿病紧病、视网膜病变、心脏微血管病变等,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如中枢神经、神经根、末梢神经,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糖尿病预防1、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无论有没有糖尿病,中年男性都需要控制饮食。不要认为能吃是福,糖尿病就是吃出来的“麻烦”。因此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低糖、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原则。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至关重要;当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要科学地饮食。2、增加体力活动,坚持运动锻炼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位“干将”,脂肪多了,糖提供能量的机会就会减少,久而久之,糖堆积过多,容易导致糖尿病。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如果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缺乏运动,尤其要注意预防。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坚持合适的运动,即使再忙,每天也抽出至少十五分钟做运动,可以选择步行、跑步、打羽毛球、做健身操等。

糖尿病预防3、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要有规律地生活,如果工作压力大,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平时活动减少,摄食的热量偏高,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努力改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4、早检查、早诊治约有半数患者,由于无症状而未被及时发现,至诊断时已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糖尿病早诊断早治疗则早受益,晚诊断一天,损害就多一天,对40岁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者,每年都需进行血糖的检测,以便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凡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或性功能减退,或视力不佳,或多尿,或反复的尿路感染,或四肢麻木或疼痛,或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更要及时去医院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

糖尿病预防5、保持乐观的心态,听从医生的指导如果已经患上糖尿病,也不必悲观,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进行规范的治疗,控制好饮食,是可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或发展的。定期监测血管、心功能、肾功能、血压、血脂等情况。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如果进入了慢性并发症期,那就需要加强监测,积极治疗,可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恶化,减少伤残和死亡率。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要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针对预防糖尿病,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做一些健康的运动,积极的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小组成员16林藓艳09杜会丽01井晓雯23黄梅11马子谦32高雅倩40魏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