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物业服务项目人员培训方案_第1页
政府机关物业服务项目人员培训方案_第2页
政府机关物业服务项目人员培训方案_第3页
政府机关物业服务项目人员培训方案_第4页
政府机关物业服务项目人员培训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府机关物业服务项目人员培训方案目录第一节培训概述 1一、培训计划 1二、培训对象 2三、培训原则 2四、培训实施 3第二节培训内容 5一、食品安全概念 5二、食品合理储存 8三、预防食物中毒 10四、食品交叉感染 14五、食品温度控制 15六、从业人员卫生 17第三节培训管理 20一、培训评估制度 20二、培训考勤制度 20第一节培训概述一、培训计划1.结合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及发展计划,由人力资源部门依据各职能部门对内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以及公司相关培训的政策、财务预算等,进行需求分析,于每年年初拟订《XXXX年度培训计划表》,并呈报总经理审核。2.人力资源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分解年度培训计划,拟订季度计划,编制培训课程清单,并呈报审批。3.每次举行的各类内部培训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呈报审批。4.培训计划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培训名称。(2)培训时间。(3)培训地点。(4)培训讲师。(5)培训人员。(6)培训目的。(7)培训组织:前期筹划、召集人。(8)培训相关费用预算。(9)培训准备工作安排。(10)培训要求。二、培训对象本项目全体工作人员。三、培训原则1.战略性原则:员工培训是保证服务质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组织培训时,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发生“为培训而培训”的情况。企业培训由一系列培训项目构成,培训项目之间要有相关性,同时每一个培训项目本身都应由需求调查、课程设计、培训实施及明确的培训整体计划为依托,不能发现一个培训需求搞一个培训项目。每一个培训项目也必须有详细的实施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实施顺利进行。2.长期性原则:员工培训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企业的当前工作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员工培训项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的培训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反映到员工工作绩效或企业经济效益上,尤其是管理人员和员工观念的培训。因此,要正确地认识智力投资和人力开发的长期性与持续性,要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来搞好员工培训,企业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态度,坚持培训的长期性和持续性。3.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原则:全员培训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这是提高全员素质的必由之路。但全面并不等于平均使用力量,仍然要有重点,即重点培训技术、管理骨干,特别是培训管理人员。对于年纪较轻、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的第二、第三梯队干部,更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培训。4.培训方式和方法多样性原则:公司从普通员工到最高决策者,所从事的工作不同,创造的业绩不同,能力和应达到的工作标准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员工通过培训所要获取的知识也就有所不同。由于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方式和培训方法也应有所不同。5.反馈与强化培训效果的原则: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和结果的强化。反馈的作用在于巩固学习技能,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反馈的信息越及时、准确,培训的效果就越好。强化是结合反馈对接受培训人员的奖励或惩罚。这种强化不仅应在培训结束后马上进行,如奖励接受培训效果好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还应在培训之后的上岗工作中对培训的效果给予强化,如奖励那些由于培训带来的工作能力的提高并取得明显绩效的员工。一般来说,受人贬斥而发奋总比受人赞扬更能自强自信,更能燃起奋发向上的热情。四、培训实施1.内部培训:(1)做好培训前的和培训后的《培训成效表》,并计入《员工能力档案》备存。(2)充分挖拥公司内部可用资源。(3)由人力资源部收集完善内部培训教材,完善内部培训教村并存档。(4)必须在公司允许前提下,参加国家职称相关资格考试,并根据实际情况报总经理审批,给予获得证书人员支付培训费用,并与其签订《培训协议书》。(5)不断充实和完善内部培训课程,形成重点课程的逐渐固定和循环开设。(6)培训参与人员应严格遵守培训制度。(7)根据课程需要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范围之内。(8)培训期间执行现行工资标准。(9)内部培训聘请外部讲师需办理审批手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培训市场行情确定外部讲师费用。2.外部培训:(1)每年年末,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工作需要,填写培训需求,并经主管副总签字后报给人力资源部。(2)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培训需求进行汇总,并根据对外部培训机构的调研情况,进行甄选和分析。(3)选定适合本公司的内部需求和外部资源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4)培训计划外的培训,要求培训需求部门填写《培训需求表》交人力资源部进行审核,由人力资源部交副/总经理核准。(5)参加培训人员的选择应根据目前所涉及的工作范围,并结合员工发展规划。(6)培训相关资料(包括教材、讲义(PPT)、证书等)必须在人力资源部门备份存档。(7)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须配合培训负责人填写《外部培训实施记录》,并在人力资源部门存档。(8)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必须填写《外部培训效果反馈意见表》,包括对培训课程、讲师、及培训机构的整体水平的评价等,并交人力资源部门存档。(9)受训学员以适当的形式对受训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并传授本部门相关人员。(10)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受训人员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各部门负责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第二节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概念1.基本概念:(1)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2)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3)食品安全事故: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4)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无感染性的疾病。2食品安全事故的特征:(1)危害性:食品属健康产品,食品安全事故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2)突发性:往往突如其来,征兆不明显,尽快控制可疑产品避免继续流通导致更多的人员伤害显得至关重要。(3)不确定性:事故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通常不能事先描述和确定。(4)公共性:食品生产以批为生产单元,产品具有同质性,而数量成千上万,加之其流通渠道复杂,销售食用范围大,导致其直接受害者是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人,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并可能逐步扩大。3.食物中毒的原因:(1)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并大量繁殖,导致食品中存在大量活菌及其产生的毒素。(2)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并达到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3)食品本身含有毒成分,如有毒蘑菇、苦杏仁等。(4)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如士豆发芽产生龙葵素等。(5)某些植物摄入有毒成分,转入人体。(6)误食有毒成分的食物。4.食物中毒的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菌属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等。(2)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如黄曲霉毒素、赤霉病变、霉变甘蔗中毒等。(3)有毒动植物中毒:如河豚、有毒贝类、木薯、有毒马铃薯等中毒等。(4)有毒化学物质中毒。如亚硝酸盐、砷化物、甲醇、农药中毒等。5.餐饮高风险的原因:(1)使用的原料和供应的品种繁多,加工手段多以手工操作为主,加工过程中可能引入较多危险因素,如误用、原料变质、烧煮不透、储存不当、交叉污染、餐具污染、人员带菌等。(2)即时加工、即时消费的方式,使餐饮食品无法做到经检验合格后再食用,这意味着餐饮食品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比工业化生产的食品要多。(3)餐饮行业技术含量较低,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流动频繁,法律意识也较为薄弱,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6.餐饮关键控制环节:(1)采购、个人卫生、时间、温度、交叉污染、消毒。(2)关键控制措施:采购新鲜洁净的原料、保持场所和用具的卫生、避免交叉污染、低温冷藏食品、食物烧熟煮透、从业人员注意个人卫生。(3)做好食品的感官检验工作。二、食品合理储存1.食品储存的原则:(1)食品的储存区域要避免交叉污染。(2)食品的储存区域应该可以通达食品的供货区,准备区和烹饪区,以有助于帮助确保食品安全。(3)采用先入先出的管理方法。(4)所有冷藏的潜在危险的食品和可以即食的食品,如果准备好的7天内没有被食用,就应该丢弃。(5)冰冻食品在解冻后24小时内没有食用,就应该丢弃。(6)在工作开始的时候,检查储存的食品的温度和储存区域。(7)不要在化学品或者清洁剂的附近储存食品。(8)保持储存食品的区域清洁干燥。(9)清洁运输食品的车辆和其他机械,直接接触食品部位应该进行消毒。2.冷藏食品的储存:(1)经常检查食品的温度,使用温度计随机检查冷藏室内储存食品的温度。(2)不要过度塞满冰箱,过度的装载会影响冰箱内空气流动,并且使保持冷藏温度变得困难。(3)永远不要将热的食品放进冰箱,热的食品可能会使冰箱内其他的食品升温到温度危险区域。(4)将生肉、鱼和家禽同烹饪好的或者可以直接食用的食品分开存放,以避免交叉感染。如果无法分开存放,将烹饪好的和直接可食的食品放在生肉、鱼和家禽的上层。(5)恰当的包裹食品,食品不覆盖存放可能导致交叉污染,食品应该存放在干净,有盖子的容器里。3.冷冻食品储藏:(1)冷冻不会杀死所有的细菌,但是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长期仍可能导致嗜冷菌中毒李斯特菌的生长。(2)周期性检查冰柜和食物的温度。(3)使用先入先出方式使用冷冻食品,检查冷冻保质期。(4)使用食品的原包装保存食品,如果食品的原包装已经去除,使用保湿材料包裹。(5)永远不要冷冻曾解冻过的食品,解冻过的食品有很大的可能性支持细菌的生长。(6)尽可能的关闭冷冻室门。(7)经常周期性地进行除霜,在除霜的时候将冷冻食品转移到另一个冷冻室。4.干品储藏:(1)保持储藏室凉爽干燥,通风良好,潮湿和闷热是对于干品和罐装食品的最大危险。(2)储藏室的温度应该保持在10℃至21℃,保持相对湿度在50%到60%。(3)使用食品的原包装储存食物,一旦原包装被开封,使用封口严密的干净消毒容器储存,并且清楚地作出标签品储存要至少离地面10CM,并且不要靠墙。(4)丢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控制害虫:(1)常见的害虫是蟑螂,苍蝇,象鼻虫,老鼠。所有的害虫都是严重的健康危险因素,因为它们可以将细菌留在食品上或者接触食品的台面上。(2)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周期性的清洁和消毒工作。(3)密封所有在地板,墙壁和天花板上的缝隙,保持门窗紧闭。(4)将垃圾放在封闭的塑料袋里,放在有盖子的垃圾桶内,经常清洁垃圾桶,室外的垃圾箱应该有关闭的盖子,在垃圾箱周围的地面要保持干净清洁。三、预防食物中毒(一)容易中毒的食物1.最常见的是未炒熟的四季豆,这种四季豆中含有皂甙,人食用后会中毒。2.鲜蚕豆也不可小视,有的人体内缺少某种酶,食用鲜蚕豆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征,即全身乏力、贫血、黄疸、肝肿大、呕吐、发热等,若不及时抢救,会因极度贫血死亡。3.金针菜,它的有毒物质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会使人嗓子发干、口渴,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4.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光感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于被咽喉黏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5.腐烂变质的白木耳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它会产生大量的酵米面黄杆菌,食用后胃部会感到不适,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6.未成熟的青西红柿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它含有生物碱,人食用后也会导致中毒。7.马铃薯:又名土豆,它含有龙葵素有毒物质,每100克约含有龙葵素20毫克,一般不会使人中毒。但当马铃薯发芽、皮肉变绿发紫时,其所含龙葵素就显著增高,芽可达420至720毫克/100克。人吃进了200毫克龙葵素就会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嗓子发干等症状。食用前应将芽部切去洗切后在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并换水2次,炒煮时加点食醋,这样就可避免中毒。8.空心菜:食后一般不会中毒,但菜农往往在种植时喷洒农药灭虫。若安全间隔期不到就采摘上市,食后就会中毒,所以在食用时应采用“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方法去除大部分残留农药。9.海产品:当人们生吃或食用没有煮熟的海产品时,就会出现恶心、腹痛、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这是由于海产品本身携带病菌比较多,夏季平均带菌率高达95%,所以食用海产品时一忌生吃,二忌没有煮熟。10.制作食品受污染中毒: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并大量繁殖,导致食品变质引起中毒。11.冰箱受细菌污染中毒:冰箱使用时间过长,又没有及时清洗消毒,很容易滋生细菌,储藏的食品受到细菌污染,吃后造成食物中毒。(二)食物中毒的症状体征虽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状各异,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1.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病人,来势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发流行。2.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3.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种“有毒食物”,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发病。4.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发病曲线的余波5.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三)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病原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2.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病原菌或防止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量当餐食用,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4.清洗和消毒:是防止食品受到污染的主要措施,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后再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5.控制加工量:食品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食品安全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四)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1.农药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饪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2.豆浆食物中毒:烧煮生豆浆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3.四季豆食物中毒:烹饪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4.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五)预防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措施1.采购人员应学会识别河豚、有毒蘑菇、霉变甘蔗等知识,不采购、不使用。2.坚持索证索票,并做好台帐记录,保证货源的可追溯性。3.不食用动物甲状腺、肾上腺、鱼胆、有毒贝类蟾蜍等。四、食品交叉感染食品交叉感染主要指不同食品之间的互相污染,如生和熟食品的混放,已变质食品和正常食品的混放,生鲜海产品和熟食品的处理过程的污染,往往容易造成互为污染而引起致病菌的繁殖。1.食品交叉感染的途径:(1)原料感染:食品原料的感染与其周围环境的卫生条件关系密切,因此食品原料在采集、加工前的控制非常关键。(2)烹调加工过程中的感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未能严格贯彻烧熟煮透、生熟分开、机械洗刷等卫生要求,加之不科学的管理方法,使食品交叉感染,导致食品质量下降。2.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1)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不得与洗化用品、日杂用品等混放。(2)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3)食品仓库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4)展示食品必须生、熟分离,避免食品交叉感染。五、食品温度控制(一)温度“危险区”病菌可以在食品烹饪过程中被杀死,病菌的生长可以通过将食品保持在高温或者低温来得到控制,这被称作“温度控制”,当食品的温度低于10℃或者高于60℃的时候,细菌不会生长迅速。在此期间的温度区域被称为危险区。当存在潜在危险的食品放置在温度危险区中的时候,微生物会迅速生长,产生可以使人生病的病毒,常规的检查食品的温度非常重要,如果食品在温度危险区放置超过四个小时以上,就不可再实用。(二)冷冻食品的解冻1.放在冰箱里(5℃以下),这是最安全的方法,使用冷的流水(20℃以下)使用干净的水池,并且在解冻后立即进行后续处理。2.不要使用温水,热水或者不流动的水解冻。3.在微波炉解冻后,食物必须立即被烹饪或者食用。4.不要在室温下解冻,把食品放在柜子,上或者水池里,在室温下解冻是韭常不安全的,因为细菌可能在上面迅速生长,带来安全隐患。(三)安全的烹饪温度1.禽类和结实的肉块:74℃。2.碎肉:68℃。3.鱼,牛肉或猪肉:63℃。4.蛋:71℃。5.剩饭菜:重加热到74℃。(四)安全的冷却食物1.把食物分到小的容器中或者浅盘(10厘米厚),然后迅速放在冰箱。不要盖盖子直到冷却。2.将盛有热食物的容器放在装满冰水混合物的干净水池里(冰水浴)经常搅拌直到冷却,盖好盖子并迅速放到冰箱。3.热的食物必须被迅速冷却:2小时内从60℃到20℃,4小时内从20℃到5℃。(五)食物供应过程的安全事项1.冷食需要保持在59℃左右。2.热食需要保持在60℃以上。3.经常搅拌食物。4.覆盖食物或用保鲜膜或有盖。5.至少2个小时检查一次食物内部温度。6.食物做好4个小时后,如果没有被保持在60℃之上,就要丢弃。7.不要将新做好的食物和正在保温的食物混合。8.在食物的供应期间,避免食物处在危险温度区域。六、从业人员卫生(一)基本注意事项1.要求做到工作人员不能留长须,长发需完全盘入工作帽内,工作时不得涂指甲油,不戴手饰。2.保证工衣干净,扣好全部衣服纽扣。3.按要求戴好厨师帽,上班期间不准乱动帽子,防止头发脱落到菜品或原料中。4.工作时间不准吃东西、不准随地吐痰、不随便掏耳掏鼻。5.不乱丢废弃物,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不得在食品加工和售卖场所吸烟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私人物品不得带入操作间。6.发现有腹泻、手外伤、皮肤湿疹、咽喉疼痛、发热、咳嗽、呕吐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时,必须立即报告,并及时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岗位,待身体完全恢复健康后方可上岗。(二)洗手消毒方法1.标准洗手方法:2.洗手程序:(1)在水笼头下先用水(最好是温水)把双手弄湿。(2)双手涂上洗涤剂。(3)双手互相搓擦20秒(必要时,以干净卫生的指甲刷清洁指甲)。(4)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双手,工作服为短袖的应洗到肘部。(5)用清洁纸巾、卷轴式清洁抹手布或干手机弄干双手。(6)关闭水笼头(手动式水笼头应用肘部或以纸巾包裹水龙头关闭)。(三)衣着注意事项1.工作服穿着:(1)工作服宜为白色或浅色,应定点存放,定期清洗更换,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其工作服宜每天清洗更换。(2)食品处理区内加工制作食品的食堂从业人员使用卫生间前,应更换工作服。(3)工作服受到污染后,应及时更换。(4)待清洗的工作服不得存放在食品处理区。(5)清洁操作区与其他操作区食堂从业人员的工作服应有明显的颜色或标识区分。(6)专间内食堂从业人员离开专间时,应脱去专间专用工作服。2.口罩手套佩戴:(1)专间的食堂从业人员应佩戴清洁的口罩。(2)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食堂从业人员,宜佩戴清洁的口罩。(3)如佩戴手套,佩戴前应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手套应清洁、无破损,符合食品安全要求。(4)手套使用过程中,应定时更换手套,手套应存放在清洁卫生的位置,避免受到污染。第三节培训管理一、培训评估制度1.授课效果评估:即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受和满意程度,由培训主办用人单位在培训结束后实施,评估结果汇总后提交人力资源部存档,同时评估结果作为供应商付款依据。2.学习效果评估:主要是考核培训者对培训课程的掌握程度,由培训主办单位在培训结束后组织相应考核,考核结果汇总后提交人力资源部。3.行为效果评估:评估学员培训后行为方式的改变程度,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其他用人单位配合实施,对公司重点培训项目开展行为效果评估,评估在培训结束三个月后实施,由学员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