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二)(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二)(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二)(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二)(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

教学质量模拟检测题(二)(解析版)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评卷人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宇宙大爆炸的火球有些像核爆炸的火球,但核爆炸的火球热量在一小时、一天或一

周内就会消散开来。相比之下,大爆炸的热量就无处消散了,只能在宇宙中徘徊。事实

上,宇宙里也只有大爆炸的产物。时至今日,大爆炸遗留的热量仍充满宇宙,围绕着我

们。在过去约140亿年的膨胀中,温度已然冷却下来,大爆炸再也无法发出可见光,只

能释放出一种不可见的光,即微波辐射。

微波对你而言一定不陌生,它被应用于加热食品、手机通信、传播电视节目等领域。

如果你用过老式电视,当你切换频道时,中间会有画面停顿现象或者雪花出现在屏幕上,

约1%的画面停顿和雪花可能来自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这些微波在被你家电视天线

捕获之前,已经在宇宙中飘荡了约140亿年,上次它们接触到的其他事物是宇宙开端的

那个火球。

事实让人震惊,宇宙中99.9%的“光”,也就是光子都来源于大爆炸,仅0.1%的光

子源于恒星以及星系。这就是宇宙最为惊人的特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如果你有双能

看见微波的眼睛,那么你眼前的世界,包括空空如也的空间都会发出白亮的光。你就像

住在一个大灯泡里。科学家直到1965年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且完全出于意外。

但是,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都会发出微波,我们难以分辨哪些是大爆炸发出的。这

正是1964年新泽西州霍姆德尔的两位科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碰上

的难题。这两个人被巨型喇叭状的微波探测器吸引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他们想用探测器

研究天文学,探测疑似围绕银河系的超冷氢气。由于他们预测该气体微波十分微弱,所

以首先他们要测量其他微波源,如近处的树木、建筑、天空,甚至是探测器本身。然后

他们再将这些干扰源剔除,剩下的可能就是需要的微波信号。

但当他们把所有干扰源都剔除后,仍有稳定背景噪声。这样的微波应当是由一种温

度比绝对零度约高3摄氏度,即约零下270摄氏度的物质辐射产生的。最开始,他们认

为这是纽约市发出的微波。但是,当他们将探测器的喇叭口对着天空或者背对纽约市时,

噪声依旧存在。然后他们又猜测微波源应该是太阳系中的一些会发出无线电波的天体,

如木星。但几个月过去了,地球沿轨道绕太阳运转,噪声依旧稳定不变。他们甚至想过

这是不是附近核弹试验产生的高速电子飞入大气产生的背景噪声。然而,这种背景噪声

一直很稳定,不随时间改变,这并不符合任何猜测的特征。

最后,两位天文学家将目光锁定在两只鸽子上。它们在探测器狭窄的底部建了个鸟

巢。因为探测微波用的电子设备也固定在“喇叭”的底部,而这些设备会散发热量,所

以鸽子们选择了这个舒适温暖的住处,这是在新泽西州度过严冬的最佳住所。彭齐亚斯

和威尔逊发现鸽子们在微波探测器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白色的电介质,即大家熟知的鸟粪。

那么,是不是鸟粪发出的微波造成了这稳定的背景噪声呢?

两位天文学家捕获了鸽子,还附上推荐信把鸽子送往别处安家。然后他们穿上长筒

靴,拿着扫帚钻进“喇叭口”里收拾干净鸟粪。但是结果与他们的预期相反,稳定的背

景噪声仍旧存在。

直到1965年的春天,他们在天文学上仍一无所获。一次彭齐亚斯给他一个科学家

朋友打电话,忍不住向朋友抱怨他和威尔逊在霍姆德尔遇到的倒霉事,结果他朋友一听

这事,立马来了精神。他朋友先前听过理论家詹姆斯•皮布尔斯的演讲,演讲中提到普

林斯顿大学正在进行一项实脸,旨在探测大爆炸余晖的热量。普林斯顿大学离霍姆德尔

只有30英里的距离,彭齐亚斯一放下电话,立刻就给皮布尔斯的导师、普林斯顿大学

的罗伯特•迪克打了个电话。迪克当时正在办公室里吃便餐,研究小组成员都和他坐在

一起。迪克刚放下电话,他扭头对他的同事们说道:“啊哈,咱们有料啦!”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由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微波辐射与绝对零度以上2.726摄

氏度发出的辐射相匹配。“大爆炸余晖发出的微波辐射与你家的微波炉发出的微波一样,

只是能量低得多,”史蒂芬•霍金这么解释道,“不过,用它来加热比萨的话,只能加

热到约零下270摄氏度。呃,这连解冻都不行,更别提烹饪了!”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从而荣获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那两只鸽子后来怎样了呢?鸽子有归巢的习性,所

以它们又飞回霍姆德尔探测器了。没办法,就只能把它们处理了。但是,它们的鸟粪却

名垂科学史,广泛流传在各种天文学著作中。这个乌龙事件应该是科学史上对鸟粪最大

的一次误会。

(摘编自〔英〕马库斯•乔恩《宇宙大爆炸的余晖》,孔令稚译)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热量无处消散,至今仍然围绕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感觉不

到。

B.老式电视切换频道时会出现画面停顿现象,这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造成

试卷第2页,共21页

的。

C.我们难以分辨身边所有微波辐射的来源,实际上这些微波辐射都来自宇宙大爆炸。

D.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大爆炸的余晖发出的不可见的光,温度仅为零上2.726摄氏

度。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大爆炸发生在大约140亿年前,因此由大爆炸产生的微波也已经在宇宙中飘

荡了大约140亿年。

B.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到贝尔实验室工作,是为了利用这里的微波探测器探测疑似围

绕银河系的超冷氢气。

C.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与宇宙大爆炸有关的研究,为发现宇宙微波

背景辐射提供了契机。

D.史蒂芬•霍金对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持否定态度,因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本身的能量不值一提。

3.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过程,下列语句中概括最恰切的一项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C.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D.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4.文中用较多篇幅写到有关“两只鸽子'’的事情,有哪些作用?

5.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发现过程中,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身上表现出哪些优秀的科学品

质?请简要概括。

【答案】1.A2.D3.C4.①两只鸽子产生的鸟粪一度被两位科学家怀疑

为干扰因素,详写他们排除这一干扰的过程,能够充分体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和科学发现的来之不易。②这些内容增强了文章作为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更能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①对科学有兴趣和热情:②大胆的猜测和想象;③大胆

试错,坚持尝试;④细心观察,善于发现;⑤坚持思考,永不放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这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造成的“错误。由原文“如果你用过老式电视,当你

切换频道时,中间会有画面停顿现象或者雪花出现在屏幕上,约1%的画面停顿和雪花

可能来自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可知,只有1%可能来自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

C.“实际上这些微波辐射都来自宇宙大爆炸”错误。由原文“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都会发

出微波,我们难以分辨哪些是大爆炸发出的“可知,我们身边的微波辐射不是都来自宇

宙大爆炸。

D.“温度仅为零上2.726摄氏度’错误。由原文”这样的微波应当是由一种温度比绝对零度

约高3摄氏度,即约零下270摄氏度的物质辐射产生的“可知,“绝对零度以上“不等于“零

上”。

故选Ao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史蒂芬・霍金对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持否定态度”错误。霍金的话是强调宇宙微

波背景辐射的能量很低,并不是否定两位科学家的发现。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由原文“科学家直到1965年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且完全出于意外”可知,强

调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出于意外。而“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

心栽花的时候,花儿反而不开;无心栽插柳树的时候,柳树却茁壮成长。强调的也是无

心意外。

故选Co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由原文“那么,是不是鸟粪发出的微波造成了这稳定的背景噪声呢?”“两位天文学家捕

获了鸽子,还附上推荐信把鸽子送往别处安家。然后他们穿上长筒靴,拿着扫帚钻进“喇

叭口”里收拾干净鸟粪。但是结果与他们的预期相反,稳定的背景噪声仍旧存在”可知,

两只鸽子产生的鸟粪一度被两位科学家怀疑为干扰因素,详写他们排除这一干扰的过程,

能够充分体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发现的来之不易。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阐释了宇宙大爆炸后释放的微波辐射,而文中用较多篇幅写到有关

“两只鸽子”的事情强了文章作为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这两个人被巨型喇叭状的微波探测器吸引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他们想用探测器研

究天文学,探测疑似围绕银河系的超冷氢气”可知,对科学有兴趣和热情;

结合''最开始,他们认为这是纽约市发出的微波。但是,当他们将探测器的喇叭口对着

天空或者背对纽约市时,噪声依旧存在。然后他们乂猜测微波源应该是太阳系中的一些

会发出无线电波的天体,如木星''可知,大胆的猜测和想象;

结合”两位天文学家捕获了鸽子,还附上推荐信把鸽子送往别处安家。然后他们穿上长

试卷第4页,共21页

筒靴,拿着扫帚钻进‘喇叭口'里收拾干净鸟粪。但是结果与他们的预期相反,稳定的背

景噪声仍旧存在”可知,大胆试错,坚持尝试;

结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鸽子们在微波探测器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白色的电介质,即

大家熟知的鸟粪。那么,是不是鸟粪发出的微波造成了这稳定的背景噪声呢?”可知,

细心观察,善于发现;

结合“他们在天文学上仍一无所获。一次彭齐亚斯给他一个科学家朋友打电话……彭齐

亚斯一放下电话,立刻就给皮布尔斯的导师、普林斯顿大学的罗伯特・迪克打了个电话”

可知,坚持思考,永不放弃。

评卷人得分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战士

孙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

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

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

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

废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废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

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

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

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

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小壶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

两条腿都软了。

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

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

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

“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

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那样有意思的

生活不会有了。’'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

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

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

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

“怎样?''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抬了一筐肉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

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人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

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

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

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

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

“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

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

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

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

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

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

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文本二:

不正面描写敌人,一味关注我方军民人情美人性美,必然无法正面和具体描写战争

或战斗场面,这样会不会掩盖至少是让读者看不到战争本身的残酷,一定程度上美化了

试卷第6页,共21页

战争?尤其当作家代表战争受害者一方时,这种未能充分表现战争的残酷而一味追求美

好的写作方法,会不会本末倒置?

孙犁的“抗日小说”确实不经常写到大规模战争场面。小规模的战斗,也避免描写血

腥屠杀。无论敌人覆灭或我方牺牲,都以极俭省的笔墨轻轻带过,战斗场面始终放在远

景。

最有名的是《荷花淀》,写刚刚成立的游击队成功地伏击一船日军,整个战斗只用

了短短两句话:“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

弹把敌人的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这之前和之后,年轻媳妇们的欢歌笑语,

她们在背后对解救她们的丈夫们的充满娇嗔和自豪的议论,远远超过枪弹的声音,才是

小说叙述真正的主体内容。

但孙犁的“抗日小说”并不完全回避残酷。他写“残酷”,不是具体的战斗或敌我之间

的流血与死亡,而是“北方人民在日本强加给中国的这场战争中遭受的极度的贫穷与苦

难。战场上的残酷转移到人民的日常生计的艰难,体现为日常性的贫穷、哀伤、凄凉与

恐惧,这些内容的震撼力,即使孙犁的唯美的笔致,也不曾令其减少分毫。“北方人民”

日常性的贫穷、哀伤、凄凉和恐惧,是孙犁小说无须明言的背景,因此他更加需要在这

满目疮痍的背景中寻找美好的安慰和激励。他的任务,不是在纸上重复当时的中国读者

放眼皆是的“残酷”,而是用"北方人民”的坚韧、乐观、无私和美好来战胜"残酷

表现战争中的残酷,孙犁完全有材料,但他节制了笔墨,留出更多的空间来表现他

想要表现的。有节制的表现更容易让读者发挥想象,具有更大的暗示性,所以他丝毫不

担心这样节制的描写会冲淡战争的“残酷”。只有从未经历战争的磨难、不知道“残酷”为

何物的某些当代作家,才会拼命渲染"残酷”,生怕读者看出他不会写“残酷在这方面,

孙犁的“含蓄”和某些作家对战争的“残酷”的刻意渲染,是有区别的。

(摘编自鄂元宝《孙犁"抗E)小说”的“三不主义”》)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绘了北方冬天农村的景象,暗示了宁静、祥和的时代气象,展现了乡

村军民劳动生活的画面。

B.小说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与残废军人卖的猪肉进行对比,以后者的干净和美味表

现军人敦厚的品质。

C.小说描写“我”和肉铺的老板及伙计聊天的场景,闲谈中流露出战友之间的革命情

谊,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D.小说写伙计不爱说话,一说话总会提到打仗,表明伙计强烈的杀敌抗日的愿望,

为后文写他打胜仗作了铺垫。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日小说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家表现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浴血奋战,抵抗直至打败

日本侵略者的小说。有战争期间发表的,也有战后发表的。

B.孙犁,现当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创作了《荷花淀》《风云初记》

等小说。他的小说以正面描写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见长。

C.反“扫荡”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为粉碎日伪军“扫荡”所进行的以

军事打击为主的斗争。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就发生在此期间。

D.演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

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文学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8.文本一的“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战士》是孙犁的一篇“抗日小说”。请从选材立意、虚实处理、创作目的三个角度分

析这篇小说的特点。

【答案】6.A7.B8.①“我''是小说的线索,通过“我''的见闻将四个不同时空

的故事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叙事自然流畅。②‘'我''是小说的叙事者,通过“我''的视

角叙述了“我'’与因伤残而从事卖肉工作的战士们的交往,以及“我”听说的他们的事迹,

表现了战士的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斗争的精神。③以“我''的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小说

的真实感。9.①选材立意:《战士》叙述了伤残战士卖肉以及带领民兵打伏击的故

事,着意表现战士积极乐观,坚强不屈,英勇抗敌的精神品质•②虚实处理:《战士》

通过实写战士们的交谈来虚写他们在战场上负伤的事迹,通过实写村干部的话语虚写了

伙计带领民兵伏击敌军的情节,避免了对战斗场面的直接描写。③创作目的:《战士》

的时代背景是“残酷”的抗战期间,小说写掌柜虽然伤残却不丧失生活的希望,伙计虽然

伤残却敢于与敌人战斗,作者意在用乐观、坚韧、无私和美好来战胜"残酷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暗示了宁静、祥和的时代气象”错,小说描写的环境虽然表面上宁静、祥和,但是在

战争的环境中,危机四伏。

故选Ao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

B.“他的小说以正面描写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见长”错,他的小说一般不正面描写战争场

景。孙犁的小说有“诗体小说”之称,如《荷花淀》虽然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小

试卷第8页,共21页

说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普通百姓的夫

妻之情、家国之爱。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

了一小壶酒……”"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抬了一筐肉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

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可知,"我''是小说的线索,将四

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故事结构严

谨。

由“我有儿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废军人,打

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废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

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

了我一些,,,,他沉不住气里,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

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

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

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等可知,“我”是

小说的叙事者,叙述了“我'’与因伤残而从事卖肉工作的战士们的交往,以及“我”听说的

他们的事迹,凸显了战士的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斗争的精神。

"我''是第一人称叙事,"我'’的见闻和经历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选材立意:由“掌柜是一个残废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废弟

兄合股开的合作社”“正赶上他两个抬了一筐肉要去赶集”“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

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

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等可知,《战士》叙述了

伤残战士卖肉以及带领民兵打伏击的故事,着意表现战士积极乐观,坚强不屈,英勇抗

敌的精神品质。

②虚实处理:由“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

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

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

算个战士!……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可知,《战士》通过实写战士们交

谈来交代他们在战场上负伤的事迹,以及通过实写村干部之口交代了伙计带领民兵伏击

敌军的情节,避免了对战斗场面的直接描写。

③创作目的:由“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

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

些'"‘他沉不住气里,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

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等可知,《战士》的时代背景是抗

战期间,战争的“残酷”自不待言,但小说写掌柜虽然伤残,不丧失生活的希望,伙计虽

然伤残,但敢于与敌人战斗,他们用乐观、坚韧、无私和美好来战胜"残酷

评卷人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

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当

善其驱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有基而已,又当知其

用而各尽其法。而五礼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矣.噫!何其烦且劳如

是!然古之学者必能此,亦可谓难矣。

然习其射御于礼,习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武备固修矣。其于家有

塾,于党有序,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教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

扈,几杖有铭,盘杆有戒。在舆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颂》之

乐,而非其故,琴瑟未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达于其心者,

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

化,故曰"成于《乐》”。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日:“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

《颂》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

(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

(二)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

其疾之在体也。

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

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

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

试卷第10页,共21页

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

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选自欧阳修《琴说》,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

既A而B学C琴D于E友F人G受H宫I声J数K引L久M而N乐O之P不Q知

R其S疾T之U在V体W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策,即布列算筹。策,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与“策扶老以游憩”中的“策”

意思不同。

B.五礼,古代的五种礼制,文中指古代汉族礼仪总称,叩吉礼、凶礼、军礼、宾

礼、嘉礼。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与“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意思相同。

D.度,在本文指“标准、限度”;与“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的"度"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端论述古学者在学六艺时并非只关注其一,而是注重多方交融,如在

学习礼乐中学习射御等。

B.材料一中先贤们的凡案、手杖上刻有铭文,器皿上铸有戒条,乘车、行走、宴

请时都有琴瑟之音的伴随。

C.材料一题为“听琴”,着眼于义理之阐述,语言质朴自然,可谓别开生面之作。

D.材料二中,欧阳修开头描述自己以琴养心疗疾的经历,又运用比喻和联想,把

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

(2)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乐”。

14.曾巩和欧阳修都谈到了音乐的作用,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答案】10.GLP11.D12.B13.(1)书法不是能纵笔就可以了,还应

当能辨别它的体式并都能做到通达其中的意蕴。

(2)乐,是用来摇动内心从而使人受到感化的,所以说“成于《乐》14.①曾

巩认为音乐不仅仅能够祛除不良习气,还可以用来矫正一个人偏狭的性情,然后使他们

进入中正的状态。

②欧阳修认为可以选取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后来在朋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r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不知

道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呢。

“既而学琴于友人”中“于友人”是句子的后置状语,正常语序是“既而于友人学琴“,是一

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应该从“友人”后断开,选G;

“受宫声数引’’是指学习内容,“久而乐之''是学琴时间长了内心的感受,这是两个内容,

所以两句中间应该断开,选L;

而“不知其疾之在体也,,是说明学琴使自己忘了疾病,同时照应前一句“予尝有幽忧之疾,

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所以应该与前句断开,选P。

故在GLP三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及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

的能力。

A.正确。

算筹。/拄着。句意:数术不是能布列算筹就好了。/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

B.正确。

C.正确。

句意:先贤学者们受过乡校的教育。/注重乡校的教育。

D.错误。两个“度”都是指“标准、限度”。句意:在衣食住行上懂得限度。/喜爱狩猎,

就想到用三面不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以此为限度。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乘车、行走、宴请时都有琴瑟之音的伴随”错误,原文为“在舆有和鸾之声,行步有

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颂》之乐”,“燕处”指“闲居'’时。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书”,书法:“肆笔”,纵笔,随意放笔写字:“体”,体式:“意”,意蕴。

(2)“盖”,发语词,无实义:“所以”,用来;“化”,使人受到感化。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第一则材料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说明音乐的作用,根据“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救

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可知作者曾巩对音乐的观点是音乐不仅仅能够祛除不良习气,还

试卷第12页,共21页

可以用来矫正一个人偏狭的性情,然后使他们进入中正的状态。

第二则材料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得出音乐的作用,根据“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

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可知作

者欧阳修对音乐的观点是音乐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

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参考译文:

(一)

古代求学之人对于六艺,射要能做好射箭之事,还应当擅长那些作揖谦让的礼节。

御要能做好驾驭车马之事,又要擅长那些策马快跑的礼节。书法不是能纵笔就可以了,

还应当能辨别它的体式并都能做到通达其中的意蕴;数术不是能布列算筹就好了,还应

当知道它的用处并完全掌握其中的方法。五礼之类的重要礼仪,绵延三千年,六乐之类

的礼节规定,可说是极其细致繁多了。唉!多么烦杂且令人操心操劳到如此地步!然而

先贤学者必须能够一一做到,也可以说是很难的了。

但他们在“礼乐”的基础上学习那些射御、干戈等军事作战事宜,那么他们年少时

学习知识,年长后入任工作,他们对于军事作战等知识的领悟本来就已经(慢慢)修习

好了。先贤学者们受过家塾、乡校、国学等良好教育,受过老师的教导,在言行举止上

懂得仪容,在衣食住行上懂得限度,他们的书桌和随身手杖上刻有自励的铭文,他们的

日常饮食器具上刻有自省的戒文。他们坐车的时候(行车有礼)和鸾相应,他们行走时

佩环叮咚(令人赏心悦目),他们工作之余日常生活中亦喜爱''雅”“颂”正音,不是

特殊原因,琴瑟不会离身。我想他们待人处事,一言一行,其礼仪规范皆发自内心,是

因为他们礼仪修养达到了如此细致入微。

孔子说:“人的修养,入门于学《诗经》,确立于学《礼》,最终圆满于学《乐》。”

乐,是用来摇动内心从而受到感化的,所以说“成于《乐》”。先前舜任命夔掌管音乐

事务,负责教导年轻人,说:“(让年轻人)为人正直而温和,宽容而谨慎,性情刚正

不阿而不暴烈,态度磊落而不傲慢。”那么乐不仅仅能够祛除不良习气,还可以用来矫

正一个人偏狭的性情然后使他们进入中正的状态。所以行车时和鸾相应,行走时佩玉叮

咚,《雅》《颂》琴瑟之音,没有特殊原因不会离身,难道是不真实的吗?

(二)

我曾经得了忧劳的病症,退下来闲居,没有医治好。后来在朋友那里学习弹琴,学

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不知道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呢。

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大的是最低的声音,小的是

最高的声音,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

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像山崩石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又好像夜

晚发生了大风大雨:有时像怨夫、寡妇的叹息声,又好像和睦的雌鸟、雄鸟互相唱和。

它的深沉的忧虑悠远的思绪,就是虞舜、周文王和孔子的遗音;它的悲惨、愁闷、感慨、

愤激,就是孤儿伯奇、忠臣屈原所发出的叹息。喜、怒、哀、乐的情绪,一定深深地打

动人家的心弦。它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

忧郁,散发幽思,那么,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评卷人得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小题。

居庸叠翠

元•陈孚

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渡苔石裂。

嵯财枯木无碧柯,六月不阴飙急雪。

塞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

征鸿一声起长空,风吹草低山月小。

【注】嵯蛛:高峻的样子。

15.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句突出主体,实写居庸关的险峻峭拔,“断”“裂”二字用力尤佳.

B.颔联重在渲染气氛,诗人纵目极望,枯木嵯蛎,进而联想到六月飞雪之景。

C.颈联气魄宏大,笔意纵横,以洒脱粗狂的大手笔,描写出壮丽苍茫的北方。

D.题为“居庸叠翠”,诗中却无“叠翠”的特点,而是着力刻画其高险雄奇。

16.本诗尾联笔触一转,将前三联千钧之力提空化去,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请结合诗

句简要分析。

【答案】15.B16.①前三联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描绘出居庸关之雄奇险

峻、环境酷烈,诗意和境界逐渐变得阔大;②尾联笔锋一转,描绘了雁鸣长空、风吹草

低的景象,由感市激动趋于平和沉静,以景结情,含蓄隽永,引发读者联想。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B.“联想”说法错误。“六月不阴飘急雪”是说六月已是初夏季节,雄关却兀然飘雪,是实

试卷第14页,共21页

写居庸关的奇观。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

诗歌前三联,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展现了如下景象:居庸关处山上的断崖像刀

刃一样可以削铁:鸟儿都飞不过去,断崖裂缝之中生长着苔辞。参差不齐的老树没有绿

色枝丫,六月天气如冬季飘雪一般寒冷。塞外出关的路上漫漫黄沙,驼队发出的吼叫声

让黄色的云气越积越厚。在这几句诗句里,诗人在“断崖万仞如削铁”句运用比喻手法把

断崖比作削铁,突出了断崖的险峻;在“鸟飞不渡”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居庸关的高峻。

这些描写,充分展现了居庸关之雄奇险峻、环境酷烈,从而使得诗意和境界逐渐变得阔

大。

而在尾联中,诗人则以征鸿、风、草、山月等景象,描绘了一幅远飞的大雁的叫声穿透

长空,风吹过去,草低伏,更显得山高月小的画面,展现了雁鸣长空、风吹草低的景象。

此处景物的特点,不再是那么雄奇壮烈,而是由感奋激动趋于平和沉静,从而将前三联

千钧之力提空化去,以景结情,含蓄隽永,引发读者联想。

评卷人得分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用设喻和以声写声的手法来表现音乐的清脆,《琵琶行并序》中的“

与《李凭箜篌引》中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李渤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他敲击石头时听到了

“,"的声音。

(3)成都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织锦手工业。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

锦的生产,因此,成都又被成为“锦城”“锦官城”。这两种别称在唐宋诗词里屡见不鲜,

如“,

【答案】大珠小珠落玉盘昆山玉碎凤凰叫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唐]李白《蜀道难》示例(二)丞相祠堂何处寻,锦

官城外柏森森。——[唐]杜甫《蜀相》示例(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

杜甫《春夜喜雨》示例(四)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唐]李白《登锦城散花楼》

示例(五)正喜锦官城烂漫,忽惊花鸟使摧颓。——[宋]刘辰翁《忆江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凰、函胡、越、祠。

评卷人得分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汉服早已,登上了官方主流媒体的“大雅之堂”,在身

边随处可见汉服出行的小哥哥小姐姐和小朋友。但如此“花团锦簇”的盛景并没有

年轻人守护中国传统服饰的焦虑,而这一次的困境涉及一个高频词汇——文化挪

用。

所谓“文化挪用”就是把他国的文化元素拿来,经过改造、包装、整合,再利用自

己的渠道打上自己的标签对外推销出去。不可否认,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传播力实在是

太弱了,弱到不仅和本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不相称,也和我们、充满生机的

流行文化的生命力不相称,这种全方位的不相称才是我们焦虑的根源。

其实,这两年不少古装影视剧开始端正态度,.地请来服饰史顾问打造符合历

史真实风貌的美术。观众惊讶地发现,无需盲目“改良”,盲目追求“时尚感”,只要

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才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才能让观众感

觉至'[史国由夫阻今△震接的卷力.。蕴藏在中国历史中的这些真实的文化遗产,就是我们

在“时代浪潮”中对外进行文化传播,对内树立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今非昔比消解方兴未艾正儿八经

B.时过境迁消融方兴未艾一本正经

C.今非昔比消融如日中天一本正经

D.时过境迁消解如日中天正儿八经

19.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登上了官方主流媒体的“大雅之堂”

B.但如此“花团锦簇”的盛景并没有

C.所谓“文化挪用”

D.在“时代浪潮”中对外进行文化传播

20.结合上下文,修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是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就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

试卷第16页,共21页

就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B.只有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才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观

众就能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C.只要是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就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

观众就能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D.只有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才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就

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答案】18.A19.C20.A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语境指汉服过去和现在相比变化很

大,应填“今非昔比”。

第二空,消解:消释;消除。消融:融化;消失。语境与"焦虑”搭配,强调消释。应填

“消解”。

第三空,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如II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

兴盛的阶段。语境指流行文化的生命力强大,与“充满生机”搭配,应填“方兴未艾”。

第四空,正儿八经:正经的,严肃而认真的。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有时含讽刺意味。语境强调古装影视剧拍摄认真的态度,没有贬义,应填“正儿八经”。

故选Ao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示特殊含义: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强调突出;

D.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搭配不当,“只要……才能''关联词不搭配,正确的搭配是“只要……就能”或“只有……

才能“,根据前后两句的关系,应改为“只要……就能……就能……”;

C.“……观众就能……”中途易辙,排除。

只有A项修改正确。

故选A。

评卷人得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70个字。

2021年10月30日,我国宣布在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

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

型饲料蛋白资源,将无机的氨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到“1”的自主

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此举在我国饲用蛋白原料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80%以

上,大豆进口最高数量已超过1亿吨的大背景下,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具有深

远意义,以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计,相当于2800万吨

进口大豆(蛋白含量30%)当量,可减排二氧化碳2.5亿吨。

【答案】2021年10月30日,我国宣布在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

该研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语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句为第一部分,主要交代了时间和事件,即2021年10月

300,我国宣布在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第二句为第二部分,交

代了该项研究是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第三句为第三部分,交代了该研究

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具有深远意义。据此可整合归纳出答案。

22.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完成关于“杜甫七绝”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

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

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