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二3月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试题研究中心命制

考试时间:2023年3月16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

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

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生物质炭是作物秸秆、果木修剪枝条、农产品下脚料、动物粪便等各种来源

的废弃生物质在厌氧环境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早在2006年,科学

家提出将生物质炭施于土壤,以提高土壤肥力。这一思想源于亚马孙河流域黑色

肥沃土壤的发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因高温多

雨,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导致土壤快速退化而贫瘠。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土

地广泛贫瘠的地区,零星分布着非常肥沃的土壤。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土壤的

特征是存在大量的黑色炭颗粒。它是2500多年以前当地原住民将植被开垦后的

林木废弃物土法炭化后混入土壤中的。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对这种人为黑

色肥沃土壤的研究热潮,也拉开了农业生物质炭研究的序幕。

土壤健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健康的土壤拥有持续生产力,能够维持

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并促进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孕育出

了诸如秸秆养畜一畜粪肥田一土地生产的闭合循环农业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土壤地力得以持续。随着化肥工业兴起和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这一闭合循环模

式被打破:化肥逐渐取代有机肥,规模化养殖取代分散式养殖,导致秸秆不再养

畜和薪用,畜禽粪污产生集中、农牧脱节、种养分离,秸秆和粪污回田之路被阻

断。秸秆和畜禽粪便变成了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有机质得不到有效补充,土壤面临板结、结构变差、盐碱化等退化问题。设

施农业中,大水大肥和高强度的土地利用模式,进一步加剧了连作障碍、土壤微

生物菌群失衡等问题,土壤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尽管各级政府一直引导和推动秸

秆与畜禽粪污的回田利用,但收效甚微,农业废弃物利用难和土壤退化的问题并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作物秸秆热裂解的生物质炭科技与工程构想,以此作为

我国农业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2017年,秸秆炭化还田被列入国家

十大秸秆处理模式之一。2020—2021连续两年,秸秆炭化还田入围农业农村部

重大引领性技术榜单。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生物质炭化还田是实现土壤改良、农

业增产、农民增收、食物优质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业科技,能够服务于国家农业

可持续发展战略。

区别于生活和环境用途的木炭和活性炭,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最显著的功能

是施用于土壤,提升耕地质量。生物质炭农业应用经历了直接施用和炭基肥施用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

两个重要阶段。将生物质炭直接施用到农田土壤中,可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增加

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强保水性能等,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

但对生产者来说,经济效益是生物质炭应用的关键,价格因素是限制生物质炭大

范围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目前,直接施用生物质炭仅限于经济作物(例如人参、

三七等中药材和大蒜、山药等)生产中。因此,只有降低施用成本,才能发挥生

物质炭的土壤改良与固碳效益。

生物质炭基肥是将生物质炭与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造

粒制成,可以替代化肥施用,同时增施了有机质。生物质炭基肥的施用量等同于

化肥,施用成本与普通复合肥相当,对消费者来说有很强的竞争力。但作为一种

新型肥料,生物质炭基肥全面替代化肥尚需要解决市场机制问题。

(摘编自刘晓雨、潘根兴《生物质炭农业应用与碳中和》)

材料二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措施大幅度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变化,其表现和

影响之一就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等负

面效应。如何减少在土地利用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当前减

缓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而土壤碳库对土壤肥

力以及作物产量等有重要的影响。碳、氟循环是农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过程,

受到人为作用的影响和调控,同时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及其环境效

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由于施肥量大、用地方式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土壤肥力退

化、土壤酸化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因此,找到

切实可行的减排固碳措施能够达到生产与环境的双赢。

为了应对土壤碳库以及气候变化,各类措施已经被广泛实施与应用,但是效

果并不显著。例如秸秆还田虽然可以增加蔬菜产量,但是由于土壤的矿化作用等

过程,并不能对土壤碳库产生持续的影响(短于30年),还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

的增加。而生物炭由于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以及其碳负性固碳理念,在近些年来

被作为一种良好的减排措施广泛应用于各类试验中。生物炭是指各种有机植物残

体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热解或者气化后的固态产物的统称,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态

系统中二氧化氮的排放,增加农业土壤有机碳含量并且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甲烷

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同时,生物炭还能够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的生产力,因

而可以作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增汇、增产的双赢途径。

(摘自《生物炭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运用》)

材料三

土壤中添加的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可以防治土壤中的重金属和

一些污染物质沉积,有利于土壤改良与修复。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原料和裂解温

度所生产的生物炭不同,故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效果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壤重金

属对于生物炭的响应也是十分复杂的,从而呈现出互不相同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效

果。另外生物炭还田,由于生物炭几乎为纯碳,这等于把碳封存进了土壤中,减

少了二氧化氮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有利于减轻现今地球的温室效应。因

此,生物炭的综合利用有助于构建新型发展模式,追求低碳高效经济发展,对保

障国家环境、能源、粮食安全等有是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展

了与生物炭更广泛作用有关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美国和英国有专门的“生物炭

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在关于生物炭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研究方面都

取得了一定进展。

(摘编自章明华、李靖姝、黄梦琦《生物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语文试卷(共8页)第2页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物质炭是各种废弃生物质在厌氧环境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的黑色生物

炭,它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构建新型发展模式,追求低碳高效经济发展。

B.利用生物质炭改良土壤的思想根源于亚马孙河流域黑色肥沃土壤,它是

2500多年以前原住民将植被被开垦后的林木废弃物土法化后混入土壤中的。

C.秸秆炭化还田是中国农业农村部的重大引领性技术之一,它作为一种绿

色农业科技,可以达到土壤改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食物优质与环

境友好的目的。

D.生物质炭直接施用到农田土壤中,能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具有增加土壤

孔隙度、降低容重等多种好处,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因此

利用前景广阔。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而土壤碳库中碳的含量的对土壤肥力以

及各种作物产量,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B.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措施大幅度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变化,对农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C.生物炭由于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以及其碳负性固碳理念,使其成为减缓气

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在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试验中。

D.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不仅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一些污染物质沉积,

改良与修复土壤,而且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下列各项中,属于炭基农业技术运用的一项是(3分)()

A.湖南永州养猪场:利用活性炭处理的养猪场污水,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B.甘肃甘州大棚蔬菜种植业: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助力蔬菜产业大发展。

C.潘根兴团队:将秸秆通过热裂解技术制成碳颗粒,提供秸秆炭化还田方案。

D.海南花卉种植业:在苗木移栽中,用草木灰配合有机肥做底肥,改良土壤。

4.材料一中采用什么论证结构?请简要说明。(4分)

5.节选的三则材料都提到了生物质炭在农业上的运用情况,但三则重心各有不

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题。

老汉的升旗仪式

江岸

市晚报记者黄豫光跟随驴友骑行到黄泥湾,在一个农家小院前停了下来。他

注意到,小院外面树了一根高高的旗杆,顶端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

小院的主人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

老黄对老大爷说,这里既然挂着国旗,就应该是单位吧,但我看这里不像单

位,所以停下来问问情况。

老大爷说,你说的不错,这里并不是什么单位,是我的家。

那么,老黄斟酌了一下,迟疑地问,您家门口为什么要挂国旗呢?

老大爷反问,难道不允许吗?

不是不允许,我是觉得好奇。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吧?

说来话长,三言两语也跟你说不清楚。你不是还要赶路吗?你的同伴都走得

不见影儿了。

老黄掏出手机,拨通了以后说,你们别等我了,我想在这里做个采访,完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语文试卷(共8页)第3页

自己回去。收了手机,老黄对老大爷说,我不赶路了,想陪您聊聊天。

老大爷说,那就进屋坐吧。我泡壶茶,咱俩慢慢聊。

老黄跟在老大爷身后进了屋.在桌子前坐下。老大爷拿出一把茶壶,沏上茶,

倒在两个茶杯里,递一杯给老黄,自己也在桌子旁边坐下来。茶水袅娜地飘散着

淡淡的清杳和水汽,弥漫在两个人中间。老黄啜了一口茶,感觉茶水虽有些苦涩,

但口鼻生香。这种茶应该是农村人自己采摘自己炒制的粗茶,但是没有农药和化

肥的污染,绝对是绿色食品。老大爷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位老大爷名叫王宝柱,有一手好厨艺,年轻的时候,响应县政府号

召,跟随劳务输出建筑队,陆续到亚非一些国家务工,给建筑队做饭。后来年龄

大了,才安心在家养老。儿子和儿媳在竹园镇开饭馆,老伴去照看孙子,家里只

剩下他一个人了。他不是不想去给儿子打下手,而是他每天早晨要在家门口升国

旗,所以坚持留在了农村。最后那次回国的时候,他在北京下了飞机,专程去天

安门广场看了一次升国旗仪式,看得热泪盈眶。他当即从北京买了一面国旗带回

黄泥湾。回来的当天,他就去自留山上砍了一棵高大溜直的杉树,剁去树枝,刮

掉树皮,用砂纸将树干打磨得圆润光滑,固定在院子外面。这就是他的旗杆。在

杉树的顶端,用尼龙绳挽个活结,在下面一拉绳子,国旗就能顺顺当当升上去。

自从那天早上六点钟他一个人升了国旗,这十多年来,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雨

雪风霜,他从未间断过。为了升国旗,他哪儿也不去了,每天只有升了国旗,他

才觉得踏实,整个人浑身就有劲儿了。他记不住更换了多少条尼龙绳,更换了多

少面国旗,他只记得,每天早晨六点钟,他栗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升国旗。

王大爷最后说,一个人只有到了外国,才强烈感觉到自己是中国人。有时候

特别想家,有时候受了外国人欺侮,我就到中国驻外大使馆去看国旗。虽然我从

没进过大使馆,更没向大使馆求过助,但大使馆门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给了我

无穷的力量。在国外那么多年,国旗在我心里比什么都亲切。这也是你问我为什

么要在家门口升国旗的原因。

不知不觉间,两个人聊到了太阳西沉。满天的晚霞笼罩着整个村庄。王大爷

站起来说,我得去收国旗了。老黄看着他解下旗杆上的绳子,轻轻拉动着,国旗

徐徐降了下来。王大爷将国旗叠好,抱在怀里,进了屋。

老黄说,大爷,我能不能在您家借宿一晚?明天早上,我想看您升国旗。

王大爷说,只要你不嫌我们农村条件不好,没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老黄还沉浸在梦乡里,就被王大爷唤醒了。王大爷说,你不

是要看我升国旗吗?

老黄揉了揉惺松的睡眼,起来了。东部山顶上霞光万道,太阳即将喷薄而出。

随着一阵激越的国歌声起,王大爷手脚麻利地在绳子的一端挂上国旗,轻轻一抖,

国旗迎风展开,他慢慢拉动绳子的另一端,国旗冉冉升起来。当国旗在旗杆顶端

高高飘扬时,一轮明亮的太阳出现在了东部山顶上,国歌声戛然而止。

一直不停按着相机快门的老黄不由自主地忘记了拍照,注视着在晨曦中招展

的国旗,注视着一脸庄严的王大爷,行着注目礼。他暗自给自己的这组新闻图片

取好了名字,叫做《深山里,一位老汉的升旗仪式》。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豫光跟随驴友骑行到黄泥湾,看到农家小院的旗杆顶端飘扬的国旗,这

一细节体现了黄豫光作为记者的职业敏感与细心。

B.“难道不允许吗?”,老大爷的反问,使两人交谈的气氛变得紧张,表现

了老大爷对记者不礼貌的询问行为的不满与气愤。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语文试卷(共8页)第4页

C.“王大爷说,只要你不嫌我们农村条件不好,没问题”,既在情节上起着

的过渡作用,同时也表现了王大爷谦卑而好客的形象。

D.王大爷升国旗的过程中,动作麻利娴熟,与前文的头发花白两相映衬,含

蓄而有深刻地刻画了五星红旗在王大爷心中的地位。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取明暗两条线索,明线以“国旗”为线索,情节为“挂国旗一一

聊国旗一一收国旗一一升国旗”,暗线则是黄豫光内心情感的变化。

B.小说情节的推进大致以时间为序,将记者老黄的所见所闻、王大爷的过去

与现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表现了普通农民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C.小说中叙述老大爷身世的段落,采取了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的形式,这样

的叙述方式既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又使故事显得客观真实。

D.“东部山顶上霞光万道,太阳即将喷薄而出”,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渲染了祥和庄严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又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

8.有评论家评论江岸的小说营造了出黄泥湾浓郁的时代气息,请简要说明文本

所体现的时代气息。(6分)

9.对于文中划线的部分,有人认为修改成“老大爷说,那就进屋坐吧。老黄跟

在老大爷身后进了屋,在桌子前坐下。老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这样更简洁。

也有人认为不能修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

至以获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

.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

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住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

修笑而辞日:“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

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

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

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日:“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日:“杜

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

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

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本年知制诰、知滁

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

以服人心。超然独鹫,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

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有本屏处,未为人知,

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语文试卷(共8页)第5页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

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

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

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D.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

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被

称为进士。

B.徙,这里指官职的平级调动,与《苏武传》中''徙武北海”的“徙”用法、

意义相同。

C.左迁,降低官职,犹“下迁”。汉以右为尊以左为贱,将贬官称为左迁,

后世沿用。

D.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帛”指丝织品。后也以布衣称没

做官的平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

讷,高若讷把此信上交朝廷,欧阳修被贬官。

B.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适逢保州有兵变,欧阳修出发之际告别皇帝,

皇帝勉励他可以随时越职给自己进言。

C.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

下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

D.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

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4分)

(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4分)

14.选文中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四人不可罢用?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黄河

罗隐①〔唐代〕

英把阿胶②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③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久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注】①罗隐本名罗横,从二十八岁起,就考进士,一直考到五十五岁,始终不能被录

取。②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③昆仑,古人误解昆仑山脉是黄河

发源之地。③《荆楚岁时》记载,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寻找黄河源头,坐了一只木筏,溯河直

上,见有女织布,旁有男放牛,后来回到西蜀,以此事请教善于占卜的严君平,君平告诉他

已到牛郎织女两座星宿的所在地: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梁河相通的传说。仙人占斗,喻指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语文试卷(共8页)第6页

权贵把持朝政。

15.下列对本词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是说即使用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的水澄清,这其中的天意

是让人难以明了的。

B.“高祖誓功衣带小”,是说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分封群臣时,担心不能永保

王公贵族的爵位存。

C.“三千年”,运用夸张。古代有传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

天下太平的征兆。

D.诗歌尾联表面上斥责黄河,实则是对上天的控诉,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是

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16.同是吟咏黄河的特点,本诗与李白在《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流到海不复回”各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过秦论》中“,”两句形象描写了

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

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3)黄鹏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

象,如""、""等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七月与八月交替之间,时光流转,昼夜更替无常的日子里,我目睹这场爱

恋的灰飞烟灭。违背伦理的事实曝光于本陈旧的家具之上,像是宣告着它的死亡。

侍萍跪倒在地上时发出的①的钝响还在屋子里久久回荡,我甚至能看到她

瘦小的背影,僵硬地跪着,一动不动。

可我仍然在想,她在决意让四凤和周萍远走高飞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她是如此轻易地成为他们的帮凶,让他们走了便不再回来,她别离的是她的骨肉。

她知道的,她一直都知道,她的下场是②.永世不得超升,但她还是做

了,为她亲生的儿女。可还是来不及躲避命运的玩弄,一切又回到起点,他们错

误的最初。

我的耳朵突然耳鸣,嗓子突然失声,她真的就这样看着她的儿子和女儿的死

亡,欲哭无泪。她是真的哭不出来,她不是在假装坚强。而我.就这样看着她一

看着这样的她,万般怜惜。然后我躺倒在地板上,闭上眼沉默,她的身影挥之不

去,一切都发生得太快,措手不及。地板很凉,寒冷浸透了我的骨髓。

只是三十年前的一场错误的爱,三十年中的忍辱偷生,三十年后的意外重逢,

她却得知一切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这一世的情,一世的孽让她③.烙下

永世的疼,疼得她不再记得这一切。

18.下列句子的“这”和文中加点处的“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这也想做,那也想做,结果是一件事也没做好。

B.你不要眉头紧锁不高兴了,我说完了,我这就走。

C.这是我们厂开发的新产品,价格便宜,用途很多。

D.当代青年人要有闯劲,不要畏首畏尾,怕这怕那。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语文试卷(共8页)第7页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3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而我就这样万般怜惜地看着她”。从句意上看二

者大致相同,为什么原句的表达效果要好?(5分)

(-)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