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高中单元素养检测第四五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环境与发展_第1页
人教版地理高中单元素养检测第四五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环境与发展_第2页
人教版地理高中单元素养检测第四五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环境与发展_第3页
人教版地理高中单元素养检测第四五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环境与发展_第4页
人教版地理高中单元素养检测第四五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环境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素养检测(四)(第四、五章)(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018·北京春季会考)磁悬浮列车的优点有环保、安全性高、爬坡能力强、建设成本低等。北京市首条磁悬浮线路S1线的门头沟区石门营站至石景山区金安桥站段,于2017年底试运营,运行时速80千米/时。据此完成1、21.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S1线出行是因为磁悬浮列车 ()A.受天气影响大 B.客运量大C.灵活性强 D.速度快2.S1线的开通可以 ()A.吸引人口向市中心迁移B.增强门头沟区与市区的联系C.导致沿线商业网点减少D.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解析】1选D,2选B。第1题,因为磁悬浮列车的优点有环保、安全性高、爬坡能力强等,故市民选择S1线出行主要是因为速度快。第2题,S1线是从门头沟区石门营站至石景山区金安桥站段,其开通能加强两地的联系。(2019·浙江1月学考)2018年12月25日,全长约280千米3.下列因素中,与杭黄高铁选线关系密切的有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城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后,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缓解两地物资运输压力B.加快安徽人口外出务工C.减轻杭州市区交通压力D.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解析】3选D,4选D。第3题,由图可知,杭黄高铁穿过了沿途较大城市,并且避开山脉,选择地势低平的地区建设。由于浙江和安徽全境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类型基本相同,且铁路线受气候因素和植被因素影响小,因此,高铁的建立并不以这两个因素为主导。第4题,杭黄高铁的开通主要是为了促进浙江西部经济发展,并带动沿线旅游业开发。高铁速度快、成本高,为客运,因此建设目的不是缓解物质运输压力、加快安徽人口外出务工。该铁路连接杭州与黄山,对杭州市内的交通情况没有缓解作用。(2018·山东夏季学考)2014年12月26日上午,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5.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 ()A.周转快,投资小,舒适度提高B.速度快,运费低,安全性较差C.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D.运费低,运量大,灵活性降低6.兰新动车组列车开通运营的积极意义有 ()①减轻兰新铁路的运输压力②实现甘肃、西藏、新疆三省区的铁路贯通③加强西宁和兰州的城际联系④加快边疆地区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5选C,6选B。第5题,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速度快、效率高,但对技术要求高,其投资大、运费高。第6题,兰新铁路是从兰州至乌鲁木齐,能减轻兰新铁路的运输压力、加强西宁和兰州的城际联系、加快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由于兰新铁路不经过西藏,对其影响不大。(2020·聊城高一检测)窑湾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历史上溯于春秋。秦汉时,作为军需品烧窑处,周边窑多,故称窑湾。古镇鼎盛于明清时期,为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读窑湾古镇地理位置图,完成7、8题。7.窑湾古镇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主要得益于 ()A.漕运的兴盛 B.发达的制造业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丰富的农矿产品8.当今窑湾古镇难以恢复往日繁荣的景象,其主要原因是 ()A.京杭大运河泥沙淤积严重B.受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冲击C.古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D.战乱对古镇的破坏较严重【解析】7选A,8选B。第7题,窑湾古镇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为南北水运枢纽。漕运的兴盛带动了窑湾古镇工商业的迅速繁荣,窑湾镇逐渐发展成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和商业重镇,使古镇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第8题,由于近现代以来,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以及廉价的近海海运的兴起,大运河沟通南北人流、物流大动脉的功能逐步被各种现代交通方式取代,古镇随之衰落。梧州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1905年前后成为广西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后来,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梧州的辉煌渐渐远去。据此完成9、10题。9.梧州早期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河流 D.劳动力10.梧州工商业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A.消费市场萎缩 B.土地资源短缺C.科技创新不足 D.陆上交通冲击【解析】9选C,10选D。第9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梧州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因此梧州早期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说明受陆地交通冲击,梧州工商业衰落。11.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屏障,其目的是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B.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隔音、减轻噪音污染D.美化城市【解析】选C。隔音和减轻噪声污染,是屏障设置的主要目的。12.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日常行为中不值得提倡的是 ()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购买简易包装的商品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解析】选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13.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实行机动车辆限号出行,实行该措施的初衷是()A.限制人们日常出行B.控制城市规模扩张C.增加地方财政收入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析】选D。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实行机动车辆限号出行,一方面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另一方面能减轻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14.(2018·广东1月学考)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首次实现超过A.有利于保护海域生态环境B.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C.增加西气东输天然气数量D.减少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解析】选B。在南海海域进行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不利于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增加了能源数量,可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西气东输线路不经过南海,不可能增加西气东输天然气数量。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没有任何影响。(2018·北京春季会考)读图“2017年国庆‘一带一路’花坛设计图”,完成15、16题。15.对图中景物的合理解释是 ()A.大雁塔位于西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B.帆船靠风力行驶,是地域联系的唯一方式C.椰子为海南特产,是丝路贸易的主要商品D.骆驼为运输工具,适应干旱自然地理环境16.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 ()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②我国石油资源出口③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④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15选D,16选C。第15题,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福建泉州;帆船靠风力行驶,但不是地域联系的唯一方式;丝路贸易的主要商品是丝绸、陶器等;而骆驼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运输工具,适应干旱自然地理环境。第16题,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而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满足不了经济发展需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石油的进口。(2018·浙江6月学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完成17、18题。17.下列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地表崎岖,河流短小B.日照不足,温差较大C.气候干旱,大风频繁D.植被稀疏,土壤层厚18.图中沙漠化严重地区,面临的主要危害是 ()A.地面沉降加大 B.雾霾天气频发C.土壤酸化加快 D.表土裸露增多【解析】17选C,18选D。第17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这是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第18题,沙漠化严重地区的地表裸露。(2020·大连高一检测)“蚂蚁森林”是某电商设计的公益行动模式。用户通过在电商网络平台完成一系列低碳生活项目可获得积分,并领养“虚拟树”,再由环保组织在我国某些地区种植树木。内蒙古阿拉善盟是最早种植“蚂蚁森林”的地区。据此完成19、20题。19.在阿拉善盟种植的“蚂蚁森林”,主要是 ()A.防治土地荒漠化 B.治理水土流失C.保持生物多样性 D.防治环境污染20.“蚂蚁森林”倡导的“全民种树”低碳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解析】19选A,20选B。第19题,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第20题,“蚂蚁森林”倡导的“全民种树”低碳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经过五年的施工建设,泛亚铁路东线国内段已于2014年9月全线铺通。阅读泛亚铁路线路图及北部湾经济区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简述泛亚铁路建设的意义。(2)从区域差异性的角度,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之间可以开展哪些合作?(3)要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读图,泛亚铁路建设,使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铁路相通,有利于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发展;交通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运输能力提高,能够加强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2)题,从区域差异性的角度,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之间经济互补性强;东盟能够提供原料,提供市场。我国的北部湾经济区能够提供资金、技术、产品等。第(3)题,要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答案:(1)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发展;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加强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东盟提供原料,提供市场;北部湾经济区提供资金、技术、产品等。(3)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整治;加强产业结构凋整和升级,发展新型工业。22.(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1)分析当地出现“小树”的环境条件。(2)分析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3)说明“小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解析】第(1)题,将“小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小树”的存在说明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答案:(1)年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树”)。树木(“小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1)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资源、环境有什么重要性?(2)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坚持哪项基本国策?怎样坚持这一基本国策?(3)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必须坚持哪项重大战略?如何坚持这一战略?【解析】第(1)题,建设生态文明,在发展经济时,自然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第(2)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坚持这一基本国策,在依法开发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第(3)题,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这一战略要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方面采取措施。答案:(1)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3)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等级性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020·全国I卷)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1~3题。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1选C,2选B,3选C。第1题,传统的打坝淤地,既能拦截泥沙,减少水土流失,也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故A、B、D项是两者都具有的功能;而治沟造地不仅拦截泥沙、增加耕地,而且注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的发展,因此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C项正确。第2题,设问问的是“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都不属于生产条件的改善,A、C可排除;原有黄土高原农田是沿着沟坡分布,条块分割,高低不平。而治沟造地后,沟道被治理成一块块平整的良田,规模成片且平整,更有利于改善耕作条件、利于田间管理耕作,B对。第3题,“治沟”治理的是沟谷。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下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内涵图”(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Ⅳ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据此回答4、5题。4.关于Ⅰ—Ⅳ所表示的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D.Ⅳ经济环境落后模式5.如果X表示经济发展速度,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