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与对策研究_第1页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与对策研究_第2页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与对策研究_第3页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与对策研究_第4页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逐步渗透整改金融业,构建出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以支付宝公司“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它具有收益高,使用灵活。没有任何手续费用等优势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他的出现给传统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借贷的应运而生将银行的贷款利差收入分了一杯羹,商业银行经营正面临一场由技术革新及市场多样化需求带来的变革,这种变革使传统银行业务面临一定的冲击。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与壮大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以及探讨商业银行面对挑战的对策。 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金融在国外的发展情况,继而阐述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进而指出互联网金融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并剖析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ABSTRACT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rough

cooperation

with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financial

sector

gradually

infiltrated

the

rectification

of

the

internet

to

build

financial

development

mode.

“The

balance

of

treasure

of

Alipa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Internet

Fund

buying

and

selling

patterns,

with

so-called

high

yield,

low-threshold,

withdrawal

flexible,

no

fees

and

other

advantages

attract

the

majority

of

users,

bringing

a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lending

network

share

the

bank

loan

spreads

income.

Commercial

banks

are

facing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arket

diversification

by

the

demand

brought

about

change,

this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banking

business

is

facing

some

impact.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rise

of

the

Internet

to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and

he

impact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foreign

finance,

and

then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network

of

Internet

commercial

banking,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innovation

in

the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and

finally

makes

a

few

points

about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the

interne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Internetfinancial;CommercialBank;Impact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内研究现状 21.3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2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述 32.1.1互联网金融概述 32.1.2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 32.2互联网金融盛行的原因 42.2.1信息技术的革新 42.2.2市场需求的增加 52.2.3非金融界的跨界经营 62.3互联网金融各模式的发展现状 62.3.1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62.3.2P2P业务发展现状 82.3.3众筹模式发展现状 8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103.1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冲击 103.1.1改变商业银行独占资金支付的格局 103.1.2降低支付业务对银行网点的需求 103.2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冲击 113.2.1减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业务 113.2.2降低对商业银行融资服务的需求 113.2.3降低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 123.3商业银行收入来源将受到冲击 143.3.1网络借贷将影响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 143.3.2第三方支付将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144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164.1转变经营理念 164.1.1银行管理层要全面认识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 164.1.2银行管理层要正视互联网金融的打击 164.2实施服务创新 174.2.1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创新的产品 174.2.2借助互联网平台,高效满足客户需求 184.2.3拓展业务渠道,创新业务流程 184.3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银行服务与管理 194.3.1应用互联网营销拓展服务渠道 194.3.2借助互联网创新加强风险防范 204.3.3运用互联网技术夯实数据管理 205结束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5绪论选题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从20世纪90年代初,电子商务开始快速的崛起,网络技术在中国出现并壮大,它的优势不可小觑,并对传统的金融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相结合并且茁壮成长的年代,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的各种技术使传统金融业务具有了多种多类,方便于大众,操作成本低等优点。现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了解和接受了这种金融服务方式,它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银行如何去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怎么去和它们竞争是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1.1.2研究意义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对实业和金融行业更加的重要,互联网金融在客户要求、如何服务、新的应用、渠道的发展开拓等方面诞生出一系列颠覆性改变,这些服务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很紧密,使大家分不清楚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与传统商业银行办理业务的区别,而且对商业银行以往的业务优势产生了动摇,有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将是传统银行强有力的竞争者,与之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因此,这篇文章是从多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各种冲击并且深入研究传统银行应对冲击的对策。这对传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很好很快,大量的经济学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各个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以网络银行为例,JohnSimpson(2012)把美国的网络银行和其他发展中的国家的网络银行进行了对比和研究,发现美国网络银行的成本会低一些并且收益会高一些,且美国网络银行的预期风险会低很多[1]。ZakariaI.Saleh(2013)认为虽然网络银行已经出现并且经营很多年,但是大家对于它的交易的安全性仍然有疑虑,这些不信任因素的存在会阻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他也提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家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要从小方面的安全逐步转化为更大意义上的风险管理[2]。ClaraCenteno(2009)对比了欧盟很多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情况。得出了一些结论,他觉得互联网金融的成本更加低,销售的渠道更加有效等优点使各国都愿意帮助其发展壮大[3]MoutazAbou-Robieh(2013)调查了100个普通人对互联网运用于金融行业有什么态度和意见,结论显示,这些调查者会被教育程度和年薪是影响,他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依赖以及好恶的主要因素。教育程度低的、年薪低的老年人对互联网金融了解接触少,感觉不安全,而教育程度高的、年薪较高的年轻人则更喜欢使用互联网金融服务[4]。1.2.2国内研究现状研究互联网金融状况的要以谢平(2012)作代表,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独立的融资方式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第一个方面是它如何完成收付过程;第二个方面是怎么处理信息;第三个方面是资源怎么分配[6]。陈明昭(2013)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对我们传统的银行产生的不同的影响[7]。宫晓林(2013)则重点解释了网络利用在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8]。袁博,李永刚,张逸龙(2013)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不需要中介能独立完整的工作。[9]。赵南越(2013)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利用的特点和其在各个方面带给银行的挑战[10]。邱峰(2013)觉得两者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得到各自的追求的利益并且发展下去[11]。包爱民(2013)总结归纳了传统银行应对挑战的措施,还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意见和建议,指出其风险存在的地方[12]。周华(2013)指出了银行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冲击与挑战及应该如何应对挑战[13]。1.3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本文研究了很多相关的文献,搜集了很多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和定性的分析。大量阅读相关的专注、期刊,查阅网站有关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相关资料,提升对其概念知识的了解,结合生活实际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接触和了解,自行分析了其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并研究了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去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2.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述2.1.1互联网金融概述互联网金融是把互联网的技术运用到金融行业,它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领域。目前,业界是怎么去定义互联网金融?对于它的解释有很多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在此,初步可以总结一下:互联网金融是通过手机、电脑这些移动的互联网工具将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一种模式。从业务模式来分,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业务,P2P业务,互联网基金,金融中介,在线理财产品销售等模式。2.1.2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现在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里面,大家对于它们的接触越来越多,有了人们的支持,它们正在急速地成长,快速地发展。综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的部分:互联网金融的以前、现在与以后。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互联网金融的以前。互联网金融早在1995年就默默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使互联网金融被绝大多人所熟知并且运用我们还是要提到2013年最火爆,最受追捧的一项互联网金融创新——余额宝。2013年下半年,中国网购用户的钱聚集在一个小小的互联网账户上,那就是阿里巴巴在支付宝的基础上推出的余额宝,余额宝的功能很是强大,它方便支付、转账、用户更可以通过它得到更高的利息。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中国第一支网络销售的基金在短短半年内吸纳了1853亿元。[14]余额宝的巨大成功立刻把这种互联网金融推向了发展的高潮,各互联网金融巨头纷纷效仿进入金融行业。例如百度推出的“百发”在线理财产品,腾讯推出的微支付,还有翼支付,微博钱包等等。一系列企业的加入彻底将互联网金融推到了顶峰。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互联网金融的现在。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格局。互联网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付款作用了,它还扩张到转账汇款,买卖保险基金等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出现了多种模式,涵盖了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众筹、P2P网络借款、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和第三方金融平台六种模式。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它对于我国金融市场及经济发展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也确实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中仍然有很大进步的空间。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向两个方面发展:首先,互联网金融将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金融服务,一站式服务;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会有一些富足的钱财,那么他们就会关注到金融行业,关心如何去高效的理财,这一点就需要互联网金融业的重视了,这是它们的方向。互联网的便利性使得人人可以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再与高技术的互联网结合,使得交易安全、个人信息泄露、资金亏损等风险都暴露。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发展要更加强对消费者的利益的保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规范的环境,只有在规范的监管下发展,才能发展的更完善[15]。2.2互联网金融盛行的原因2.2.1信息技术的革新信息改变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技术更快的运用到了金融行业。资金的融通需要供求双方的配合调度,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扮演着中介角色,由于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资金使用者来说产生了较大的成本,而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产生了较大的利润空间,这样对于消费者是个很大弊端。随着信息技术革新,网络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交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的快速兴起削弱了供求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自己通过搜索和分析个人行为,企业的日常行为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大大降低了信息处理的成本。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极快,减轻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资金的双方可以直接交易,降低了中间成本,这与传统的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更好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这使得互联网金融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16]。表2.1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对比分析对比项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信息处理成本高成本低风险评估信息不对称数据丰富,信息对称资金供求通过银行中介进行供求双方自己解决支付手段银行充当支付中介集中支付系统、个体移动支付的统一供求双方间接交易直接交易交易成本较高金融市场互联化,成本较低2.2.2市场需求的增加互联网金融一天天地发展,满足了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身边的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现在并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拿银行来说,银行是个自主经营的机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在面对客户方面他更倾向于服务业务规模较大的客户,因此银行会选择放弃中小客户,使得中小客户有可能得不到自己想参与的产品和服务,就拿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举例,银行理财产品都有一个初始资金的限制大部分为5万元起步,所以一些没有这么多金额的客户就无法参与理财产品,但是互联网金融如余额宝就给大众提供了一个理财平台,没有金额的限制,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不足。图2.1阿里巴巴平台商户融资需求调研结果数据来源:2013年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路径分析报告其次,互联网金融支撑微小型型企业的前途,为小型企业提供了融资途径。在者,互联网金融的呈现顺应了银行交易创新的需要,由于利率在市场上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大,企业为寻求更低成本更高受益,将更多的选择民间金融等途径融资。所以,互联网金融满足了大部分民众的要求[17]。2.2.3非金融界的跨界经营互联网技术在电视、手机等设备,地产、,餐饮等业界使用广泛。现在更是渗透到了金融行业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各个互联网公司业务涉及了贷款、保险、支付等业务,它们制作的理财服务如余额宝,更是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支持。除了互联网公司加入了金融行业的竞争大流中,行业中还出现了很多网络金融创业公司。在网络借贷平台、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的细分领域渗透。所以这些非金融界的跨界经营催热了金融市场,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带来了很多创新,丰富了金融的表现方式表2.2部分大型电商企业及其金融业务电商企业名称金融业务阿里巴巴阿里小贷、支付宝、余额宝腾讯财付通苏宁集团苏宁云商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人人网SocialFinance新浪微博钱包2.3互联网金融各模式的发展现状2.3.1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第三方支付是指各方面条件良好的机构,用互联网、通信等技术去服务网上交易活动,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网上支付的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家对便捷支付需求的增加,第三方支付逐步延伸到信用卡还款、煤气、电费充值等生活服务以及保险等行业,发展速度极快。图2.2第三方支付占市场份额第三方支付在形式上分为以下两种:第三方支付规模现状:据统计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量统计为12.9亿元,在电子交易支付市场中,中国银联一年交易量突破7.76亿元;互联网支付公司如支付宝,借贷宝也迅速崛起;电子付款途径也通过结合体业务的形式持续壮大。总之,第三方支付的规模现状良好。第三方支付机构现状:我国给以第三方支付这一刚刚开始行业很大的支持,对其市场监管慢慢细致,让它的前途一片光亮。可以说,第三方支付现在已经踏上了一个市场政策特别好的道路上。表2.32008年~2013年国内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单位:亿元)年份交易规模较上年增加增长率201010104.8--201122038.011933.2118.1%201236589.114551.166.0%201353729.817140.746.8%2014e74368.920639.141.6%2015e104066.329697.439.9%2016e141439.637373.335.9%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分析报告2.3.2P2P业务发展现状P2P是一个构建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个人直接对个人的借款模式通过互联网完成。P2P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随着民间借贷的兴起而迅速发展起来。自2006年起,国内的P2P网络贷款平台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累计到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全面爆发并且以不同的模式发展,如人人贷、拍拍贷等。发展至今,P2P业务处于成长期,它补充了银行的业务缺陷,解决了中小企业借款困难的问题,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渠道。表2.4我国部分企业P2P经营模式及其网贷金额企业名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万元)经营模式2014年贷款额(亿元)宜信2002.123000非典型118.88人人贷2010.4117纯线上3.54融通兴业(合力贷)2012.5500线下认证0.0378拍拍贷2007.8105纯线上4大众联合2013.2300非典型1.5诺诺镑客2006.6400非典型1.2融通汇信2012.7700非典型模1.13资料来源: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20-212.3.3众筹模式发展现状众筹是为达到某个目的的发起人利用网络,集中公众的钱和途径,为单位或个人进行的某项活动提供一定钱财帮助的一种融集资金方式。这种模式充当一个中介的身份,本身并不参与投融资。国内众筹模式出现比较晚。但是其发展得到了支持,它们的代表有“追梦网”、“众筹网”等,据不完全统计,发展到2014年我国相继有了几十个众筹网站,遍及各行各业。目前我国众筹分为四种形式:债券、股权、回报、捐赠。众筹的这些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满足了多个性的需求,降低了人们创业的风险和成本,让发起者和支持者双赢。总的来说,虽然众筹还只是刚刚起步状态,但是它的前途很宽广,未来的发展无可限量。众筹的发展必然会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缺陷,完成传统金融业无法完成的资源优化配置[18]。

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3.1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冲击3.1.1改变商业银行独占资金支付的格局支付中介服务是商业银行最根本的功能与服务,但互联网金融对把以支付结算业务作为核心业务的商业银行发出了挑战。互联网金融脱离开了传统的金融中介,资金的供求者可以独立于银行机构单独进行交易。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迅猛的发展,以及用户对支付便捷需求的提升,互联网支付规模呈急速增长趋势,截至2013年,我国网络付钱的规模达到5.37亿元,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交易金额,用户数,交易笔数都在全世界领先。互联网支付系统快速的占领了商业银行的支付系统平台,使商业银行无法独占资金的支付。3.2降低支付业务对银行网点的需求第三方支付方式没兴起的时候,银行网点就是资金供求双方的中介平台,没有银行网点这个中介平台是无法完成支付业务的。但是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不仅仅改变商业银行独占支付中介的格局更尝试着慢慢摆脱对商业银行的依赖。再加上互联网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天猫,京东,淘宝网,苏宁易购等网络商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也偏好于在网上购物,随之就习惯了网上支付的方式。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购物支付甚至可以享受信用卡还款的服务。这样大大降低支付业务对银行网点的需求。图3.12006-2013年我国网购规模数据来源:CNNIC,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3.2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冲击3.2.1减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业务2013年,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合作创新出来的支付宝进入了金融市场,随后,百度和易方达等基金开始合作,这使银行减少了的将钱存活期放在银行的客户量,因为互联网金融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利息。据统计,从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银行客户把高达100亿元的钱由银行活期转出。自从有了互联网金融产品,不计其数的客户把活期的钱转到了基金,这对银行的活期存款业务是个多么大的损失啊。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传统紧急制度下,大大降低活期存款的利息,使存钱的人的利息很少,在互联网基金高收益,更灵活的条件吸引下,银行活期存款的客户必然流失[19]。在所知的2013年年报的10家大银行中,除了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比率增高外,其余银行都下降了;平安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了2.3%;而工行和招商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下降1.7%和1.36%有观点发出,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的活期存款的确越来越少,活期款的流失越来越多,而且,互联网金融将更多地让银行客户流失,对其影响会逐步加大。3.2.2降低对商业银行融资服务的需求在以前一贯的筹集资金的各种方法下,全国银行业的成本相当大,而互联网金融融资服务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P2P和众筹这两种模式具有的优势对传统银行是一个挑战。。目前,国内金融改革进入瓶颈期,自2012年8月以来,国家重点关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规模不大的企业筹集资金困难的问题,但是根据各方面资料显示,在中国,绝大多数银行融资所收的钱多于百分之三十。而在国内众多网点的经营费中,银行融资业务收益贡献了绝大部分,所以很难实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对此,很多专家觉得网络融集资金的方式更有利于企业。互联网金融开发了新的筹措资金的途径,能补充传统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供需不够的问题。互联网融资依托云技术将海量信息汇聚,充分为需要融资的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就拿互联网金融几个融资平台为例子,阿里小贷每天可以审批8000笔贷款,京东完成从申请到放款整个流程最快可以达到3分钟完成。在借贷对象上,以借贷宝为例子,他的客户总量多于了70万户,每一户借钱余额不多于40000块钱,期限最长不会超过一年,完全突出了互联网金融融资贷款数目小、贷款期限短、贷款风险分散的特点。这样,不仅符合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的实际情况,也方便利于防范风险。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用户对传统银行融资服务的需求。3.2.3降低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2013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不到一年的时间客户数超过8100万,规模翻了50多倍,业绩达5000亿元,由此催生了“零钱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激活了货币市场,把互联网理财推向了一个顶峰状态,并且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理财投资的理念[20]。与传统的理财方式相比:1、成本优势,网络理财投资门槛很低,一元钱就可以买,而银行理财产品至少5万元起步,普通老百姓并没有那么多钱用来投资,所以绝大本分人是进不了银行理财的门口,所以互联网理财产品就可以让所有人参与理财享受收益,这是高门槛的银行理财产品无法办到的。2、信息优势,金融行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个很大的弊端。但是利用互联网理财,我们可以自己了解查找资料,获得最新的理财信息,这样对于普通投资者是个很大的优势。3、服务优势,互联网金融理财可以给客户制定个性化服务,客户可以根据自己手里本金的多少还有预期得到多少收益以及自己可以承担的风险来自主选择和制定自己的理财产品,比如支付宝中的招财宝就是互联网理财的产品,他可以让消费者自行设定理财的本金,期限和收益率,这种服务可以满足任何一个顾客对理财产品的要求。而银行理财产品就根本无法给客户制定个人理财方案,无法满足大众不同的需求。4、受益优势,目前,把钱存在银行,活期的利率仅仅只有0.35%左右,不是大额的款项,几乎得不到利息收入,就算是银行推出的高利息的投资产品利率也只是在百分之四左右,其实也不是特别的高而且期限都不短。相比看来,网络理财签约规定利息,利息不会随市场改变,近几年来整体的收益率比银行理财产品的高很多,而且网络理财通过分散投资,风险完全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范围[21]。互联网金融理财的这些优势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它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人们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表3.12015年5月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对比表银行发售理财产品收益率前四名情况排名产品名称发行方投向类型投资期限(天)年化预期收益率(%)申购门槛(元)投资币种1中银稳富136-6期(ZYWF-JS06-13-6)中国银行债券和货币市场类6485.70100000人民币2钻石财富系列之润金8号单元62优先理财计划(103106)招商银行组合投资类6635.40100000人民币3汇通理财2013年惠添利2051号(温州专属)宁波银行债券和货币市场类1215.3050000人民币4“惠”人民币优先受益(保证金交易项目)理财产品(1331M0503期)上海银行其它1515.30100000人民币互联网产品理财情况1余额宝支付宝债券和货币市场随时购买赎回5.6901人民币2理财通微信债券和货币市场类随时购买赎回5.8651人民币3百赚百度金融债券和货币市场类随时购买赎回5.6451人民币4现金宝网易理财债券和货币市场类随时购买赎回5.5881人民币数据来源:互联网数据收集整理3.3商业银行收入来源将受到冲击3.3.1网络借贷将影响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利差收入是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借贷的应运而生将银行的贷款利差收入分了一杯羹。网络借贷因为能为中小微等企业筹措资金,具有门槛不高,手续简单,审批快速等优势而深受欢迎,网络借贷优势很多,也具有极强的发展空间。例如阿里小贷的信息公开的特点将大规模数据云计算应用到贷款服务中,从设立那年开始每个工作日都贷款超过八千笔;余额宝上市初年化收益超过7%,这大约是银行活期利率的10多倍,这一服务使得银行存款额度下降,存款的客户流走,大大降低银行的利差收入。未来随着网络信息的进一步深入,对网络金融借贷依赖的绝对不会仅仅是草根人民和中小微企业,那些大企业也会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进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造成更大的冲击。3.3.2第三方支付将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间业务是客户委托银行收款和付款或者其他代理事务,帮助客户解决金融方面的各种问题,这种业务的收入是银行最基础的收入来源。但是,第三方支付会使商业银行手续费收入降低。就拿普通支付来做例子,以前银行给商户安装POS机,交易支付通过银联网络,POS机收单行在每笔银行卡交易中提取交易额的1%-2%作为手续费用。但是现在有了第三方支付,日常消费直接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完全不需要支付手续费,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和商户选择直接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在转账付款方面,在同城跨行转账每个银行会收取不同标准的手续费,如工行是4元每笔,异地则收取钱数的2%加3块钱每笔;广大银行是3元一笔,异地则收取钱数的0.8%加2元一笔,最少10元一笔,最多100元一笔。但是随着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银行的这些中间业务的收入大大减少。4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4.1转变经营理念4.1.1银行管理层要全面认识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要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发现问题是什么,银行的管理层要解决互联网金融带给商业银行的冲击就得知道互联网金融成功的原因——技术的变革。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发生变革,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影响金融业界的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壮大,那是因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的优势,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局限。技术变革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大数据技术的降临。因为金融本身是数据的生产、储存、传输、分析和合成,所以大数据对金融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大数据是思维、技术与数据的三者结合,大数据并不是仅仅指规模庞大的数据群,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再者是对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它是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的一系列处理技术。下一个应用的革新就是云计算的到来。云计算是互联网金融另一个关键的制胜点。它是以量来收取客户费用的形势,这种方式提供真实的、有用的网络访问,这些资料能被迅速提供,只用付出很少的代价。金融行业通过云计算技术来进行资料收集已经是必然的结果。金融行业各方面的成果肯定会因为云技术而取得跳跃性的进展。信息技术已经将行业引入到了一个全面化的趋势,银行的管理者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金融机构通过一个信息处理的平台或者一个计算机平台集成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功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只有信息技术才能提供条件和可能使金融机构改善经营,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全面化的服务[22]。4.1.2银行管理层要正视互联网金融的打击网络金融的兴起和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无疑对银行业界是一个挑战,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态度大有不同,有的人觉得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泡沫,根本无法撼动银行在金融界的地位,而有些人则持有相反的态度,觉得传统的银行终有一天被取代,但是,无论如何,传统的商业银行为了稳定自己的发展,银行管理层应该正视互联网的打击,然后在制定适合目前形势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让自己在金融领域更好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因为其优异的客户体验,比较低的门槛以及结合网络平台创造出的创新尽可能的满足了人们对于金融的各方面需求,它在金融上表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等使互联网金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虽然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不少挑战,但是银行的管理层要正视这些打击,要去探讨金融服务的本质,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大数据的运用,生命力是客户体验的改善,所以只要银行管理层只要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无非就是创新,服务。只要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银行的创新走在客户需求之前,那么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也是银行的优势,对于他们带来的挑战也不复存在了。所以银行的管理层正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打击最正确表现不是去阻挠其发展,而是吸取它的优势去完善充实自己,不断追求创新,着重抓为客户服务的服务理念,只有这样,传统的商业银行才能稳住自己在金融领域的地位。4.2实施服务创新4.2.1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创新的产品其实不管大到金融业还是小到银行业都可以说是一个服务的行业,都是为客户服务,满足客户需求。那么这个行业的生命力就在于客户体验满意程度与支持程度。那么,银行想要更好的发展下去必须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创新的产品来尽可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服务的精髓在于不但要了解客人外在表面的要求更要发现客户内在的真实想要的;不仅要知晓客人浅层次想要的更要觉察客人深层次的追求。其次,对于创新产品的设计。怎么评判一个产品的设计是否成功?我觉得应该以客户享受过服务然后评价好坏作为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准。客人在享受服务时,这种体验感觉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对产品评价,特别是同业都能提供产品核心功能的情况下,唯一取胜的地方就是客户体验服务过程的舒适度。其中有两点是基础的:第一点是便利性,因为客户总希望在银行以最短的时间办完自己所需要的业务,那么银行产品、操作过程要简单易懂,不然客户会有抵触反感的心情;第二点是熟悉性,各个步骤流程要迎合客人的消费熟悉性,不能以专业人士的标准定义普通消费者,因为大部分客户对于银行是不太熟悉的,过于专业化的流程对于客户来说很复杂,不易于大家接受。再者就是以客户为先地进行创新,实实在在为客户提供价值增值的可能。也就是要实现银行和客户双赢,建立一个稳定的局势。以某大型上市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存货同增值账户为例子。在创新个人贷款新产品时,产品设计行发现因为近年住房按揭利率变高,人们倾向于提前还款,该行设计的存货通增值账户帮客户理财,将存款、贷款和工资等账户联通在一个平台,客户可以根据自己账户钱的多少随时选择提前还款或是在额度范围内提取现金,这一产品在保持资金灵活性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又增加了存款,实现了双赢。这种为客户提供真正便利又自身获得利益补偿的创新产品就是成功的。4.2.2借助互联网平台,高效满足客户需求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渗透到人们生活,正是因为它依靠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给客户带来一系列超便捷的服务。所以我觉得传统的银行业也应当吸取网络的优势,尽可能提供消费者想要的服务,以赢得消费者的支持。银行利用网络技术能为消费者提供他们需求的服务产品,也能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个人要求的服务。首先它能在人们希望的时间和地点为客户提供服务;其次,互联网能按照每个人不同的喜好来服务。在以往的服务形势中,往往都是成千上万的客户在一个网点办理业务,银行也只有一定数量的产品给所有的客人,这显然是不可能满足大家,但是客户也没有过多选择的机会,但是互联网平台可以让银行和客户的关系变为一对一,每个客户可以有自己对产品,服务的需求,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下,银行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办理不能随时随地的进行。客户每次在排队等待班里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大,但是网络可以突破这些,客户自行了解参与服务的整个过程,最大需求满足客户个人需求。因此,银行如果想让自己服务更周到,就应该运用网络的销售手段来完善自身。4.2.3拓展业务渠道,创新业务流程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这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因为银行业务发展正面临金融脱媒,市场利率化,竞争强等困难,银行想找到出路需要各方面的创新,我们要从业务渠道、商业模式等角度考虑业务的拓展。为了有利于银行未来发展,银行要紧跟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升银行服务。拿网上银行服务作为例子,从表面看,网上银行只是增加营销服务渠道,但是,这种多渠道、一体化的,便捷的、全面的电子金融服务平台,可以让客户与银行时时刻刻联系,银行也可以用它收集反馈,深层次了解大家的需要。网络营销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客户进行“交互式”沟通,根据每个客户具体需求创造出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更加适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传统的商业银行营销以产品为导向变为以客户为导向,从柜台间接地被动推销走向主动的推销。网络营销的成本很低大概占据收入的15%-20%,而一般的银行营销成本占据了收入的60%。网络营销借助全球的互联网平台将服务延伸到全球各地,轻松实现全球经营。图4.1互联网金融营运成本占主营收入比例图4.2传统金融营运成本占主营收入比例4.3.2借助互联网创新加强风险防范银行应该加大高科技技术的引入,加强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移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支持,它们要不断适应金融更新产品的需求。商业银行要加大科技支持的力度并将这些创新的技术和金融业务结合起来,创新业务模式,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信息安全的保护,促进信息应急处理机制的完善,加强信息安全程度,着重进行风险的管理工作。商业银行在学习引入互联网技术的道路上,必须着重提高自己产品的创新能力,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技术改进风险管理技术。举一个例子,银行在作风险评估模型时候用的数据往往不是最新的,是静态局部的,模型的准确性令人疑虑,现在的数据库是以前5-7年,没经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这些数据很可能低估了潜在危险。但是应用互联网的大数据技术银行可根据纳税记录,刷卡记录等动态的数据记录进行信用观察,只要达标准就可以发放贷款,采用这个评估方式发放的贷款违约率很低,这降低了银行的违约风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提高银行各方面的监管水平,银行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自身风险的防范。4.3.3运用互联网技术夯实数据管理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都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物,它们在金融领域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数据的获取与储存利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具有4个重要的特征即数量很巨大,资料的类型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多,处理速度极快。结合于金融行业,银行可以好好运用这些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自己数据的管理,因为金融业本身就是大数据的产生者。金融业高度依赖信息技术,运用大数据技术银行实现了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整合,减轻了数据储存和有效利用的压力;其次,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后就要运用云储存和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的存取和处理。云计算技术可以通过对数据有效的分析重构服务模式,还可以引导客户的需求。所以说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夯实银行数据的管理。5结束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全球经济步伐放缓,人民币面临贬值危机,如何使资产保值增值是老百姓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