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二_第1页
上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二_第2页
上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二_第3页
上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二_第4页
上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第31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发球后,向前飞行的排球受到向前的推力B.发球后,向前飞行的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颁奖时,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队员施加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颁奖时,站在领奖台上的队员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下列在学习、生活中涉及到的物理量,你认为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 B.对人体的安全电流为20AC.我国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为220V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50A3.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松花江上冰层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重庆周边地区常降暴雨--凝华C.深秋,嘉陵江面凌晨形成浓雾--液化 D.严冬,黄河壶口瀑布迅速冰封--升华4.下列行为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插座负荷过重 B.湿手拔插座上的插头C.靠近高压带电体 D.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5.以下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下随风飘扬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了红色光B.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投影屏幕上的字,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C.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D.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分布不均匀,导致光线折射而产生的现象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灯泡亮度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C.滑动变阻器分的电压变小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不变7.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8.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若F1=20N,F2=30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A.大小为50N,方向与F1相反 B.大小为10N,方向与F2相反C.大小为10N,方向与F1相同 D.大小为10N,方向与F2相同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牵引力为F0。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汽车以另一恒定功率P行驶,到t2A.F0=2f B.t1C.v=2v0 D.t10.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铅块粘在一起证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11.如图,厚度不计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内装有水,上端固定的细线悬挂着正方体M(不吸水)竖直浸在水中,M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水的深度为11cm。已知容器底面积是200cm2,重为4N,正方体M边长为10cm,重A.如图未抽出水时,细绳的拉力为12NB.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C.M最终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100PaD.M最终静止后,M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000Pa12.图1中所示的装置是水位监测仪,图甲是该水位监测装置的模拟电路图。柱形绝缘容器A内部左右两面插有竖直薄金属板并与电路连接,底部有一小孔与湖水相通,且容器底面与警戒水位相平。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标有“2V2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两金属板间的湖水电阻R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x为容器内水柱高度ℎ的倒数,即x=A.容器内水柱越高,两金属板间的湖水电阻R越大B.将电流表改为水位计,水位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大C.当湖水水位高于警戒水位5m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2WD.当湖水水位高于警戒水位0.4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年是距离单位D.病房里,紫外线灯可以灭菌1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用v=sA.路程与对应运动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5.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反应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B.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C.不改变导线的连接方式,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Ω的电阻丝后,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不改变导线的连接方式,将右边容器上方的5Ω电阻丝也放入右边容器内,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16.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甲和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3B.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1:2C.甲和乙都加热10分钟,甲吸收热量比乙吸收热量多D.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乙吸收热量较多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7.移动电源充电宝可解决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如图充电宝正在给手机充电,此时的充电宝相当于(选填“用电器”或“电源”),此过程中充电宝将能转化为电能。18.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敲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后,锣声停止,这是因为。19.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产生大量气泡,水面上方出现了白雾缭绕的景象,内部气泡是(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空气”),这“白雾”是,干冰放入盆中的水里后出现大量的白雾的原因是:.20.如图所示,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夹角α=30°,用一平面镜把斜射的太阳光变为水平的光线照射洞口,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此时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1.如图乙所示,足球从斜面上加速滚下,请在图中画出此过程中足球对斜面压力T1和桌面所受压力T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2.圆圆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将四段电阻丝a、b、c、d分别密封在完全相同的盒内,盒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其中图乙中另取5Ω电阻在盒外与盒内电阻并联。(1)盒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的优点是空气受热,在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2)你认为甲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3)图乙中右侧盒外连接的5Ω电阻,它的作用是使电阻c、d中的,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4)物理研究方法有很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方法:一是法;二是转换法。23.小艾同学利用如下装置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冰块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下表为小艾设计填写的冰的熔化实验表格,第2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为℃,冰熔化过程经历了min。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012345678温度/-4000122(3)等冰完全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图丁中图象a和b分别是小艾和小明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画出的沸腾图象,两个同学的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amb(选填“>”、“<”或“=(4)如图戊中的A、B、C.、D.所示,则:在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是图。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是图。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24.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两电流表的表盘均如图(b)所示,闭合开关S(1)求电流表A1的示数I(2)求电阻R1的功率P(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两电流表A、A1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求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R25.2017年5月5日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这是我国最新自主研发的中型民航客机,打破了欧美国家民航技术长期垄断,成为我国“大国制造”的标志之一。该机在某次试飞时飞机以300km/ℎ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了2ℎ;估计该机质量为40t,着陆后静止在水平地面时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m2,(1)飞机在这2ℎ内水平飞行的路程;(2)飞机的重力;(3)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B.向前飞行的排球受重力以及空气阻力,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AB不符合题意;C.颁奖台的重力及队员施加的压力均作用在颁奖台上,但大小不等,方向均向下,不满足平衡力条件,不为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D.队员受到的重力及颁奖台给队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均作用在队员身上,方向相反,作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平衡力条件,为平衡力,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2.【答案】C【解析】【解答】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故A错误;

B.对人体的安全电流为10mA,故B错误;

C.我国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为220V,故A正确;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根据I=PU=40W220V=0.18A,故D错误;

故选项为C。

【分析】(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一个范围,小于等于36V,而不仅仅是一个电压值;3.【答案】C【解析】【解答】A.松花江上冰层逐渐消融,冰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故A错误;

B.雨的形成比较复杂,但主要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

D.严冬,黄河壶口瀑布迅速冰封,冰是水由液体遇冷变为固态,是凝固,故D错误。

【分析】由水的三态变化分析,固态变为液体叫熔化,液体变固态叫凝固;液体变气态叫汽化,气态变液体叫液化;固态直接变气态叫升华,气态直接变固态叫凝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4.【答案】D【解析】【解答】A.插座负荷过重时,总功率过大,电流过大,容易将保险丝烧断或空气开关跳闸,故A错误;

B、因为水是导体,当用湿手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发生触电,故B错误;

C、因为高压带电体上是高压,人体靠近时可能会发生高压触电事故,故C错误;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如果内部火线绝缘皮破损或失去绝缘性能,致使火线与外壳接通,外壳就带电,人体接触外壳等于接触火线,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把外壳用导线接地,即使外壳带了电,电流也会从接地导线流走,人体接触外壳就没有危险,故D正确。

【分析】(1)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总功率过大;

(2)生活用水是导体;

(3)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4)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防止人因用电器漏电原因造成的触电。5.【答案】C【解析】【解答】解:A、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A不符合题意;B、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B不符合题意;C、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C错误,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6.【答案】D【解析】【分析】(1)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2)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情况,由欧姆定律判断电路电流的变化情况;

(3)由功率公式P=I2R判断灯泡功率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灯泡亮度变化情况;

(4)由欧姆定律判断灯泡两端电压变化情况,根据串联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

(5)根据功率公式P=UI判断电路总功率的变化情况.\【解答】(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电路总电阻R不变,

电源电压U不变,电路电流I=U/R不变;

(2)灯泡电阻RL不变,电路电流I不变,灯泡功率PL=I2RL不变,灯泡亮度不变,故A错误;

(3)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与电压表并联的滑动变阻器阻值R并变小,电路电流不变,

由U=IR并知,电压表示数变小,故B错误;

(4)电路电流I不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不变,故C错误;

(5)电路电流I不变,电源电压U不变,电路总功率P=UI不变,故D正确.

7.【答案】C【解析】【解答】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不属于凝固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②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8.【答案】D【解析】【解答】解:(1)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F=F1+F2=20N+30N=50N,方向与F1、F2的方向相同,故A错误;(2)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F′=F2﹣F1=30N﹣20N=10N,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1)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9.【答案】D【解析】【解答】A.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0=f,故A错误;

B.t1至t2时间内,汽车受到的牵引力由F0/2变为F0,逐渐增大,且功率不变,由P=Fv可得,汽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小,因此汽车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C.由题意和图示可知,汽车的功率保持恒定,在t1至t2时间内牵引力由F0/2变为F0,汽车的速度由v0变为v,根据P=Fv可得:v0=2v,故C正确;

D.t2时刻之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F0,速度为v,并且v=v02,则功率P=F0×v02=F0v0210.【答案】A【解析】【解答】解:“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是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实际的现象,故它们都是事实;“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无法通过观察得出,但是我们可以由合理的外推得出,故是一种推论.故选A.【分析】对于理想实验一定要明确,来源于实际实验,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所以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合理的推论.11.【答案】A【解析】【解答】A.物体M的表面积为:

S=L2=(10cm)2=100cm2=0.01m2,

原来正方体M浸入水中深度:ℎ1=(1−15)L=45×10cm=8cm,

则物体M排开水的体积:

V排=Sh1=100cm2×8cm=800cm3=8×10-4m3,

此时正方体M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10-4m3=8N,

所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F拉=G-F浮=20N-8N=12N,故A正确;

B.当容器中水面下降了6cm时,则物体浸入液体深度为8cm-6cm=2cm,则物体M排开水的体积:

V排’=Sh1=100cm2×2cm=800cm3=2×10-4m3,所受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4m3=2N,此时,物体所受拉力为:

F拉=G-F浮=20N-2N=18N,细绳刚好被拉断,所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N,故B错误;

C.细绳刚好被拉断时,容器内水的深度:

h3=h-△h=11cm-6cm=5cm,

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

V水剩=S容h3-V排=200cm2×5cm-200cm3=800cm3,

当物体M恰好浸没时,需要水的体积:

V水=(S容-S)L=(200cm2-100cm2)×10cm=1000cm3>800cm3,

所以,细绳被拉断、M最终静止后,M没有浸没,

则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

ℎ4=V水剩S容−S=800cm3200cm2−100cm2=8cm=0.08m,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水gh4=1.0×103kg/m3×10N/kg×0.08m=800Pa,故C错误;

D.M最终静止后,排开水的体积:

V排′=Sh4=100cm2×8cm=800cm3=8×10-4m3,

正方体M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10-4m3=8N,

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2.【答案】B【解析】【解答】A.x为容器内水柱高度ℎ的倒数,由图像可知,x越大,水柱高度h越小,两金属板间的湖水电阻R越大,故A错误;

B.电压一定时,水位越高,两金属板间的湖水电阻R越小,电流越大,所以电流表示数越大,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当湖水水位高于警戒水位5m时,x=0.2m-1,此时湖水电阻为4Ω,小灯泡电阻由P=U2R可得R=U2P=(2V)22W=2Ω,此时电路中电流:I=UR=6V4Ω+2Ω=1A,灯泡的实际功率:P=I2R=(1A)2×2Ω=2W,故C错误;

D.当电流表示数为0.6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UI13.【答案】B,C,D【解析】【解答】A.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

C.光年是距离单位,故C正确;

D.病房里,紫外线灯可以灭菌故D正确。

故选项为B、C、D。

【分析】(1)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但是由于反射面方向不同,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但每一条反射光想和对应的入射光线都遵循反射定律;

(2)由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判断;

(3)光年指光一年通过的路程,故是距离单位;

(4)紫外线的作用:杀菌消毒;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还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14.【答案】B,C【解析】【解答】A.路程与对应运动时间的比值就是物体的运动速度,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个定值,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无关,故B、C错误符合题意;

D.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所以速度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项为B、C.

【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指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2)由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分析判断;

(3)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5.【答案】A,B,C【解析】【解答】A.两个容器有两个5Ω的电阻丝,但右侧容器中5Ω的电阻丝与容器外的一个5Ω的电阻丝并联,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左侧容器中电流大于右侧容器中的电流,两容器内电阻丝的通电时间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A错误;

B.根据转换法,该实验装置是利用容器内密封的气体的热胀冷维来反映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故B错误;

C、D.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不改变导线的连接方式,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Ω的电阻丝后,因容器内两电阻阻值不同,电流大小也不同,故不能探究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C错误;不改变导线的连接方式,将右边容器上方的5Ω电阻丝也放入右边容器内,则容器内两电阻并联的电阻为R并=R

【分析】(1)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物理量,而控制其余几个物理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U形管内中液体是因为容器中气体受热膨胀后对液柱的压强发生变化而出现的高度变化;

(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判断。16.【答案】B,D【解析】【解答】A.B.C.由图象可知,加热10min,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Δt甲=60℃−20℃=40℃,Δt乙=40℃−20℃=20℃,Δt甲=2Δt乙根据比热容公式:c=QmΔt,c甲:c17.【答案】电源;化学【解析】【解答】充电宝正在给手机充电,此时的充电宝相当于电源,将化学能能转化电能。

【分析】充电宝既可以当做电源也可以当做用电器,再给手机充电时,充当电源,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8.【答案】振动;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解析】【解答】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振动,还说明了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的理解和掌握。19.【答案】二氧化碳;小水珠;干冰升华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解析】【解答】(1)干冰放入水中后发生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所以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

(2)“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3)出现大量的白雾的原因是:干冰升华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

【分析】(1)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发生升华变为气态二氧化碳;

(2)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3)干冰升华吸热,水蒸气液化发生的条件: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20.【答案】150;15【解析】【解答】(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30°=150°;

(2)先作法线,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再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反射角为75°,法线与平面镜垂直,为9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90°-75°=15°,而反射光线就是水平方向射出,所以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15°。

【分析】(1)反射光线与反方向的延长线构成平角180°,根据题意计算可得结论;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作法线,找出平面镜的位置,再利用反射角找出反射角与镜面夹角的大小,而反射光线恰好在水平方向,故可得到结论。21.【答案】【解析】【解答】(1)以斜面和小球的接触点为作为斜面的作用点,沿垂直斜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标出T1;

(2)以桌面和斜面的接触中心点作为桌面的作用点,垂直桌面向下画一条有向线段,标出T2。

【分析】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且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指向物体内部。22.【答案】(1)容易膨胀,便于实验观察;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大小(2)电阻(3)电流不相等;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4)控制变量【解析】【解答】(1)第1空,气体受热体积变化比较明显,容易膨胀;第2空电热丝产生热量多少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气体受热膨胀使U形管中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大小变化来比较;

(2)图甲中,两个大小不同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故可研究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3)第1空,第二空,图乙中右侧盒外连接的5Ω电阻,与盒内5Ω电阻并联,与c电阻串联,所以电阻c、d中的电流不相等,可研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不同对产生电热的影响,由实验可得到的结论: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4)由步骤2可知,分别控制了通电时间、电流相同,步骤3控制了通电时间和电阻相同,分别研究电阻和电流对电热的影响,故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分析】(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如图甲,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3)图乙装置中一个5Ω的电阻与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故左右两个盒内电阻相同但电流不相同,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的关系;

(4)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3.【答案】(1)慢(2)-2;2;晶体(3)>(4)A;B【解析】【解答】(1)冰直接放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冰块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

(2)第1空,温度计一个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