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件:项目八 探寻国民收入的来源_第1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项目八 探寻国民收入的来源_第2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项目八 探寻国民收入的来源_第3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项目八 探寻国民收入的来源_第4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项目八 探寻国民收入的来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求国民收入的来源项目八知识目标1.了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宏观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2.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3.熟悉国民收入中其他五个总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4.了解实际GDP与名义GDP之间的关系5.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经济福利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1.能通过网络等手段获取我国国民收入的相关数据2.能对获得的我国国民收入的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知识目标1.理解消费函数、储蓄函数2.熟悉二、三、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3.了解乘数理论4.理解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5.理解产品市场、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6.理解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下国民收入的决定能力目标1.能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我国的国民收入决定2.能运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国民收入决定3.能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我国的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入核算体系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相关总量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3IS-LM模型4目录总需求-总供给模型5国民收入核算与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与方法其他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收入法部门法支出法国内生产净值个人可支配收入经济福利国民收入核算体系0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市场价值就是用产品或劳务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GDP=P1*q1+P2*q2+……+Pn*qnGDP反映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直接供人们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生产出来后作为下一道生产程序投入品的产品。计算最终产品价值时用增值法(valueadded)。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指一定时期内新生产而不是新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若某企业年生产100万美元产品,只卖掉80万美元,所剩20万美元产品可看作是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应计入GDP。相反,虽然生产100万美元产品,然而却卖掉了120万美元产品,则计入GDP的仍是100美元,只是库存减少了20万美元而已。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海尔公司在美国境内投资建厂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计入美国的GDP和中国的GNP,但不计入美国的GNP和中国的GDP。当一个美国经济学家飞到中国举办一场关于“新经济与风险投资”的收费讲座时,讲座收入计入中国的GDP和美国的GNP,但不计入中国的GNP和美国的GDP。举例GDP只衡量市场活动所产生的价值。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在家中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等等,都不计入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GDP的统计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三种统计方法或统计途径,常用的有支出法和收入法。支出法是指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个方面支出总和。(一)支出法包括所有家庭对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消费。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1、消费(C)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投资(I)政府购买指各级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但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能计入GDP。转移支付指政府以失业保险、失业救济、抚恤金、各种困难补助及国债利息等形式对个人的一种支出。政府购买(G)

净出口是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价值减去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价值的差额。将上述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就算的GDP可写成:

GDP=C+I+G+X-M

净出口(X-M)收入法是指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所有的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二)收入法(1)生产要素收入。包括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2)非公司业主收入。(3)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社会慈善捐助和消费者呆账,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

(4)资本折旧。把上述四部分加起来,就得到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

GDP=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部门法是依据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三)部门法具体核算时,首先将所有部门和企业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减去该部门和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该部门的增加值,然后将各部门的增加值相加。GDP=全部企业的增加值=全部企业收入-全部中间产品的成本其他总量指标0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及相互关系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福利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两者统计的对象有所区别。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GNP是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是指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举例

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可以核算出GDP和GNP,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数值并不相等,二者的关系是:

GDP=GNP-该国国民在国外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及相互关系产品价值中包括消耗的资本设备即折旧,故最终产品价值并未扣去资本设备消耗的价值,而资本设备是上期生产的并不是本期生产的,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值但并不是净增加值。国内生产净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新创造的产品价值,即从GDP中减去折旧。

NDP=GDP–折旧(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民收入是指一国一定时期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国民收入=NDP-企业转移支付-企业间接税+政府补助金(三)国民收入(NI)(四)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是指个人从各种来源上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与国民收入不同,计算个人收入时,应首先从国民收入中减去社会保险金;其次,由于国民收入中包括的是全部公司利润,而股东只能分到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必须扣除公司所得税和未分配利润两项;此外,人们得到的政府转移支付并不是在本期挣得的,因此不属于国民收入,但是又是在本期实际得到的,因此必须加到个人收入中,才得出个人收入总额。

PI=NI–公司所得税和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金+转移支付(五)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后可以用来消费的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福利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真实产出。1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完全反映一国居民的真实生活水平。2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3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无法反映一国的产品和劳务的分配情况。4关于凯恩斯理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国民收入(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怎样决定的?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4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含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国民收入决定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03均衡产出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均衡产出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均衡条件:c=ycy0yBy00c=yc<yc>y图10-1支出决定收入

总需求是整个社会对产品与劳务需求的总和。在现实的经济中,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四个部分。总需求消费是指居民户对产品与劳务的需求或支出。投资是指厂商对投资品的需求或支出。投资在经济中波动相当大。政府支出这里是指政府对各种产品与劳务的需求,或者说是政府购买产品与劳务的支出。出口在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时是指净出口,即出口与进口之差。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两部门经济是指只有一个企业和居民两个部门的简单社会,居民的经济行为是消费与储蓄,企业部门的经济行为是投资与生产。两部门经济的宏观均衡条件y=c+ii=sy=c+s

当意愿投资与意愿储蓄相等时,国民收入就达到均衡状态。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c=c(y)=α+βyα为常数,为自发性消费;β的含义是指增加的每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的比率;βy是指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被称为收入引致消费。cyc=y45ºc=α+βya线性消费函数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消费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指标。消费倾向表示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量与增加或减少的收入之比率。边际消费倾向(M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在两部门经济社会中,总需求由消费与投资构成,如果假定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不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则可以分别依据消费函数来求得均衡国民收入。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举例假设消费函数为c=600+0.8y,自发投资为200亿美元,则均衡收入:y=

=4000。此时产量正好等于需求量,即总供求相等,收入达到均衡水平。

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也会增加。储蓄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做储蓄函数,用公式表示是:

s=-α+(1-β)y线性储蓄函数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两个指标。储蓄倾向表示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量与增加或减少的收入之比率。边际消费倾向(M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当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时,投资等于储蓄,即可由储蓄函数来求得国民收入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从总需求的角度: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从总收入的角度:消费、储蓄和税收。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收入,应该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均衡的产出)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条件三部门经济的宏观均衡条件由于在三部门经济中,决定人们消费支出的收入不再是总收入,而是由税后收入和政府转移支付组成的可支配收入。因此,消费函数表示为:此外,假定政府购买、税收及投资均是常量,则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的国民收入为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开放经济:考虑净出口变量,均衡的国民收入出口取决定于国外的需求和购买力,是一个外生变量,进口量则与本国的收入水平有关自发进口边际进口倾向四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IS-LM模型04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IS曲线产品市场上的投资支出是总需求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投资支出的大小取决于市场利率。短期来说,当利率水平上升时,人们将会减少投资支出;如果利率下降,就会有更多的投资项目值得投资,投资者就会增加投资量。(一)投资函数与利率投资函数是反映投资和利率数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一般假定为:i=e-dri——计划投资量,简称投资;e——自发投资;d——大于零的参数,反映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r——实际利率投资需求曲线又称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一)投资函数与利率iroi=e-dree/d投资需求曲线投资函数(二)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二)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反映了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即在r-y坐标中,保证I=S条件实现时点的轨迹。yrISE2E1y2y1r2r1IS曲线(二)IS曲线的推导根据均衡收入y=(α+e)/(1-β)-[d/(1-β)]×r,

IS曲线的方程式:r=(α+e)/d-[(1-β)/d]×y,即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为(1-β)/d,故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β和d。(二)IS曲线的推导

在产品市场中,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式中的投资支出假定为一个既定的量,而现在讨论的是一个既有产品市场又有货币市场的三门经济,投资支出不能再假定为一个既定的量了,这种情况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就变为:(二)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的方程式:LM曲线Keynes在《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偏好(liquiditypreference)理论,来分析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并指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动机:货币交易动机、货币的谨慎动机和货币的投机动机。(一)货币的需求(一)货币的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动机:指公众愿意持有货币是为了应付计划内的购买。交易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所交换的货物和劳务的数量越多,价值量越大,完成这些交易的货币需求量越大。故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水平呈正比。(一)货币的需求

预防性货币需求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也和收入水平成正比。

以上两种需求之和也可总称为广义的货币交易需求,以L1表示,又称第一种流动性偏好和流动性偏好一;则L1=ky

y为国民收入,k为边际持币倾向(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名义收入所带来的名义货币需求量的增量)。

该货币需求量也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一)货币的需求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称为投机性动机,也称货币的资产需求。这一种需求动机用L2表示。L2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即L2=f(r),(r为利率水平);在线性条件下:L2=-hr(h为>0的参数)上式表明:货币的资产需求与利率成反比;h表明了货币的资产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一)货币的需求货币总需求L=L1+L2=ky-hr当利率不变,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反之,向左方移动;当收入不变,利率变化时,L会在既定的货币需求曲线上移动。rLL1L2LrL1L1+L2LrL1(y1,r)L2(y2,r)L3(y3,r)r2r1L1L2L3凯恩斯陷阱(二)货币的供给

货币供给表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货币名义供给量是由国家政策来调节的,为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rLM(二)货币的供给名义供给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如果用M、m和P依次代表名义货币量、实际货币量和价格指数,则:(二)货币的供给

LM曲线是指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L表示货币需求,M表示货币供应。LM曲线描述的是货币市场的均衡,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二)货币的供给ryLMLM曲线的方程式IS—LM曲线双重市场均衡:指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状态。IS曲线:表示商品市场均衡的r与y的轨迹。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的r与y的轨迹。ISyr总支出>总收入总支出<总收入LMy货币需求>货币供给r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双重均衡:既保证I=S,又能保持L=M,在r—Y坐标空间中的点的轨迹。IS和LM各为一条线,而双重均衡只有一个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05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是经济社会在每一社会总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AD)和价格水平(P)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总需求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总之,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商品和劳务越贵,人们所需要的货币也就越多。可见货币的名义需求是价格水平的增函数。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变化,价格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时,利率就会上升,又因为投资水平和利率之间成反方向关系,故投资水平下降,因此,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总水平和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在IS、LM表达式中消去利率r即可。总需求函数的表达式IS与LM相交,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故LM曲线向右移动,这使得均衡产出水平增加了,这样,价格水平P和产出y的对应关系必然是反方向变动的。同时,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储蓄和投资均不会产生影响,故IS曲线的位置也不会移动。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D1D2E1E2y1y2yPP1

P2y1y2yrr1

r2

LM(P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