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传记篇_第1页
高考文言文传记篇_第2页
高考文言文传记篇_第3页
高考文言文传记篇_第4页
高考文言文传记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文言文阅读(2022·上海奉贤·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贾谊传(汉)班固①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文帝召以为博士。②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③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坐谈于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④是时,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⑤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⑥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选自《汉书》,有删改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超迁()(2)专欲擅权()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谦让未遑也()A.急迫B.空暇C.惶恐D.匡正(2)诸侯王僣拟()A.代替B.奸诈C.越分D.暂时3.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B.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C.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D.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5.依据第②段内容分析贾谊得以重用的原因。6.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为贾谊鸣不平,这与班固“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的观点有所不同,你更倾向于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2022·上海金山·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与子俨等疏陶渊明告俨、俟、份、佚、佟:①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1]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②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2],室无莱妇[3],抱兹苦心,良独罔罔。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③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注】[1]四友:孔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为孔子四友。[2]二仲: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羊仲、求仲。[3]莱妇:老莱子的妻子。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在蒙山之南隐居躬耕。楚王用重礼来聘请他做官。他的妻子竭力劝止他说:“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老莱子便与妻子一起逃隐于江南。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与物多忤()(2)败絮自拥()8.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机巧好疏()A.很生疏B.喜爱梳理C.很疏忽D.喜爱疏通(2)至于没齿()A.没有牙齿B.终生到老C.无法与之同列D.没有羞愧之心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与“每以家弊”中的“以”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B.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C.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10.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B.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C.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D.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11.把第③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12.这篇文章虽是带有训诫、遗嘱的庄重性质,可读来大体絮絮如家常,叫人觉着亲切,但这种“亲切”又不同于《归去来兮辞》那般“载欣载奔”。请结合上文具体内容,赏析这种“亲切感”的表达艺术。(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将吏士屯焉耆国。②成帝初,征为光禄大夫,迁左曹中郎将,至执金吾。始武贤与赵充国有隙,至庆忌为执金吾,坐子杀赵氏,左迁酒泉太守。岁余,大将军王凤荐庆忌:“前在两郡著功迹,征入,历位朝廷,莫不信乡。质行正直,仁勇得众心,通于兵事,明略威重,任国柱石。父破羌将军武贤显名前世,有威西夷。臣凤不宜久处庆忌之右。”乃复征为光禄大夫、执金吾。数年,坐小法左迁云中太守,复征为光禄勋。③时,数有灾异,丞相司直何武上封事曰:“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卫青在位,淮南寝谋。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①,胜于亡形。《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豫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是以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光禄勋庆忌行义修正,柔毅敦厚,谋虑深远。前在边郡,数破敌获虏,外夷莫不闻。乃者大异并见,未有其应。加以兵革久寝,《春秋》大灾未至而豫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④庆忌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然性好舆马号为鲜明唯是为奢。为国虎臣,遭世承平,匈奴、西域亲附,敬其威信,年老卒官。诸子皆有将帅之风。(选自《汉书·辛庆忌传》,有删节)【注】①折冲厌难:指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处庆忌之右()(2)则亡以应卒()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坐子杀赵氏()A.因为B.对质C.因……获罪D.主持(2)行义修正()A.修饰B.学习C.整治D.遵循15.把第③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加以兵革久寝,《春秋》大灾未至而豫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16.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食饮被服尤节约然性好舆马号为鲜明唯是为奢17.概括第②段中大将军王凤举荐辛庆忌的理由。18.第③段何武封书上奏很有说服力,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题型一:分析文章内容的说服力【2021松江一模】第③段中上疏内容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3分)(1)周广以历史上禹戒舜,与周公戒成王的经典例子,劝谏君王不要傲慢,沉溺于所迷之物,(2)同时又用后唐庄宗宠幸伶人的例子阐述其后果的严重性,劝谏当朝君王应承接祖宗的绪统,远离小人的蛊惑谄媚,否则会祸国殃民。【效果】周广从论据的权威性、后果的严重性等角度进行劝说,针对性强,很有说服力。【答题方向】首先找到题干划定的区域,理解其含义,再分析具有说服力的原因。一般具有说服力的语言,通常是运用了有效的论证方法。【2021崇明二模】20.第⑤段太常博士王彦威上疏具有说服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首先,阐释谥法建立的意义与作用,作为上疏的前提(1点);接着,概述于頔的残暴的品行,表明符合“厉”,而不能改为“思”(1点),并阐述了改赐的不良后果(1点)。最后,退一步分析,即使于頔后来有改过之行为,但这也不能作为抵消罪过的理由(1点),更不能助长纳贿赂求恩惠的行为(1点)。+总结:整体论说具有说服力。【2021松江二模】20.第⑥段于谦的谏诤很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请加以分析。(4分)【原文】⑥虏报益急,诸中贵人之鼠窜者、恋土者相轧未定,而搢绅士人多遣其私重归。谦乃恸哭,廷诤曰:“京师,天下本。宗庙、社稷、山陵,宁此百官万姓帑藏庾廪萃此?此而不守,去欲安之?今日足一动,明日大事去矣。且虏乘胜骄,实不足畏也。”上闻之曰:“善。”其一听谦处分。针对朝廷官员在京师危难之际,携私回乡,弃京鼠窜的行为(1分),于谦先指出,京师是天下的根本(1分),宗庙社稷在此,百姓官员的财富都藏于此(1分),接着指出,今日弃京师而去的后果,便是明日便是亡国之势了(1分),最后补充,敌人此时是骄兵,没什么可怕的(1分)。【2021松江二模】22.分析第②段举“齐景公”这一例子在说理上的作用。(3分)写了什么(内容):用齐景公权位高且富有却不能与伯夷叔齐的贤名相提并论为例,阐明财富地位以及靠功业文学留名者,都将如众人一般寂寂无名,真正名垂青史的是贤德的品格。(1分)作用:讥讽了当今之日处高位而获浮名自认为高明却不知“养晦”的人。(1分)效果(公式):用《论语》中涉及的名人事例,典型充分,具有说服力。(1分)题型二:评析作品的特点//思想【2021松江二模】19.第④段写于谦入朝议事,《明史?列传第五十八》也有记载,相关文字如下:“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两文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加以比较并探究可能的原因。(4分)【原文】④数当入朝议事,人谓即不橐金往,宁无一二土物,如合芗、干菌、裹头之类,足以充内交际耶?谦笑而两举其袖,曰:“吾惟有清风而已。且交际物之几何,而闾阎短长可畏也。”因赋诗见志。①本文是文人撰写的历史人物传记(文学作品),语言生动细腻(1分);列举土物名称,用语通俗,用“笑”、“举”等词,生动描绘于谦神态、动作、语言,刻画其两袖清风的形象(1分);②《明史列传》是纪传体正史中的人物传记,语言客观,克制(1分)。“空橐以入”等用语,采用春秋笔法,冷静节制的叙述中暗寓褒贬(1分)。【2021宝山二模】19.选取第④段在叙事方面的某一个特点加以评析。(4分)【答案一】本段为补叙。辨诬是对主要事迹的补充,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善教训是对以进言为主干内容的补充,这使传主生平经历及品性完整,突出传主人生的主干事迹而不漏有价值的内容。【答案二】辨诬事件,宽厚有容、喜愠不形的品性,其人生结局,对儿子们的做法,都是概叙,与前面详细叙述结合,使传记繁简得当,使传主生平经历及品性完整,让人们对传主有全面的认识。【答案三】本段叙述中有春秋笔法,叙述中有对人物的臧否。为辨其诬的事件中含赞扬,谥号是朝廷对其一生的平定,宽厚有容喜愠不形、不以荫补诸子、善教训是直接赞扬。这样写彰显了史传惩恶扬善、倡导美好风尚的功用。【评分说明】从叙述特点和评析两方面评分。概括叙述、补叙的作用有交叉重复。“春秋笔法”如果说成“叙述中含褒贬”等意思到即可。【2021黄浦一模】第③段吕公弼针对“彗出营室”而进谏,对这一行为和表达的思想加以评析。(4分)【答案】彗出营室,英宗皇帝忧虑边塞防务,而吕公弼劝谏皇帝更应检讨自身道德缺失而非边患,以回应上天的警示;这体现出吕公弼身为臣子敢于进谏,直陈君王之失的优秀品质,值得肯定;但将天象与人事相联系,体现出古人思维的局限性。题型三:分析人物特点【2021闵行一模】21.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桓彝这一人物形象的。(3分)【答案】通过桓彝自己“去职”却举荐徐宁,表现他的正直无私;通过平叛中的“厉色”“慷慨流涕”“辞气壮烈”等神态的正面描写,体现出他的坚贞不屈。通过俞纵的坚守兰石、力战而死的表现表明其作为部下深受桓彝影响,侧面体现出桓彝忠勇的品格。【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