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期中试卷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雨雪霏霏(yù)载渴载饥(zǎi)花重锦官城(zhòng)B.客舍青青(shě)润如酥(sū)出没风波里(méi)C.泊船瓜洲(bó)数重山(chóng)应怜屐齿(jī)D.萧萧暮雨(shāo)浣溪沙(wàn)百啭无人能解(zhuàn)2.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C.黄山美景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3.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关于马的古诗。B.《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写春天京城里的景色。C.《十五夜望月》中“十五夜”指每个月的十五口夜晚。D.《石灰吟》是郑燮写的一首托物言志诗。4.下列作品的体裁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鲁滨逊漂流记》 B.《骑鹅旅行记》 C.《汤姆·索亚历险记》 D.《爱丽丝漫游奇境》5.下列词语在感情色彩上归类正确的一组是()。A.顶天立地精神抖擞游手好闲积劳成疾 B.臭味相投阴谋诡计三心二意指手画脚C.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所不能无所事事 D.聚精会神如饥似渴百般刁难胆战心惊6.不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B.《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藏戏》介绍的是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C.从《腊八粥》一文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个无理取闹的孩子。D.《寒食》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8.怎样写作品的梗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读懂书籍内容,把握要点。 B.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C.语言要简洁,过渡自然。 D.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编故事情节。9.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大街上传来一声粗暴的吼声,人们都愣住了。B.残暴的行为,是所有人不能容忍的。C.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衬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D.中秋明月寄托着远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0.选项中的“等闲”与文段中的“等闲”意思不同的一项是()。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而来,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到疫情第一线,夜以继日地抢救病人,将各种困难视若等闲。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二、根据拼音写字组词。(8分)11.根据拼音写字组词。xíng驶容法号jí迫书使病jiù护怀愧父dài款穿领等三、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12.按要求改写句子。(1)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对我说:“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用划线的词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内积累运用。(9分)13.课内积累运用。(1)于谦的《石灰吟》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意思相近的诗句:,。(2)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是,请写出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3)《匆匆》是现代作家金笔下脍炙人口的散文,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请你结合自己感受写出关于惜时的诗句:,。(4)大漠沙如雪,。,快走踏清秋。五、快乐读书吧。(4分)14.下列人物是哪本书中的主人公?连一连,并从中任选一个人物进行介绍。汤姆·索亚《爱丽丝漫游奇境》爱丽丝《绿野仙踪》多萝茜《骑鹅旅行记》尼尔斯《汤姆·索亚历险记》连线:

我选择的人物是,他(她)。六、阅读理解。(23分)课内阅读。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那个星期天》15.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A.外貌 B.动作 C.语言16.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你读出了作者______的心理。A.急切 B.孤独 C.寂寞17.“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这句话是描写,衬托了作者的心情。现代文阅读为人民服务。(节选)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8.给文中画和你咱的部分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固”的意思是;“或”的意思是;“泰山”用来比喻;“鸿毛”用来比喻。这句话的意思是。20.这段话的中心句是21.这段话采用了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请各列举两个“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的历史人物。①比泰山还重: ②比鸿毛还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2号教学楼5205室,歌舞表演;3号教学楼301室,手工制作1号教学楼1101室,诗大会;操场,赛龙舟活动

材料二:

①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②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③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是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23.在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中,乐乐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材料二是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的。25.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端午节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②端午节这天,乐乐特意请了一天假去参加庆祝活动。③明明根据活动安排来到1号教学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④欢欢在1号教学楼101室参加了诗词大会,吟诵了屈原的作品。26.除了端午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节日及相关风俗?(至少写两个节日及其风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习作。(30分)27.生活了六年的学校,可以称得上我们的第二个“家”了。在这个“家”里,我们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结识伙伴,开展活动。在这个“家”里,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了失败的痛楚……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我们即将要离开这“家”了,校园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你的心头,请你以《校园里的》为题(从“酸、甜、苦、辣”中任选一词填到横线上),写一篇习作,不少于500字。(注意:写出真情实感,不要透漏真实学校和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A项“载渴载饥(zǎi)”应读作zài;

B项“客舍青青(shě)”应读shè;“出没风波里(méi)”应读mò;

C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D项“萧萧暮雨(shāo)”应读xiāo,“浣溪沙(wàn)”应读huàn;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2.【答案】B【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成分残缺;②前后矛盾;③用词不当;④词序颠倒;⑤搭配不当。B用词不当,“增强”改“提高”。【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3.【答案】B【解析】【分析】A项《马诗》是唐代李贺的诗作,借助写“马”表现了作者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愿望,这项表述错误;

B项中《寒食》描写了寒食节春天京城长安的景象,这项表述正确。

C项中“十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的夜晚,这项表述错误;

D项中《石灰吟》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这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4.【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各项,结合相关作品的内容,A.《鲁滨逊漂流记》体裁是小说,

B、C、D《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体裁是童话故事。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外国名著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5.【答案】B【解析】【分析】A项“顶天立地精神抖擞积劳成疾”都是褒义词;“游手好闲”是贬义词;

B项“臭味相投阴谋诡计三心二意指手画脚”都是贬义词;

C项“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所不能”都是褒义词“无所事事”是贬义词;

D项“聚精会神如饥似渴”是褒义词,“百般刁难胆战心惊”含有贬义。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感情色彩的辨析和分类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对词语意思的学习和掌握,进行正确区分,进行正确作答。6.【答案】D【解析】【分析】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描写的中秋节的习俗,时间是八月十五;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描写的是重阳节的习俗,时间是九月初九;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时间是4月5日左右;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句描写的是元宵节的习俗,是每年正月十五。结合诗句描写的传统节日的时间,进行排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描述的传统节日的时间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7.【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相关课文内容,ABD三项中对课文和古诗的理解都是正确的,

C项中从《腊八粥》中对巴儿等粥、喝粥的描写,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文中充满了对八儿的喜爱之情,这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8.【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写作品梗概的方法,ABC三项中对梗概的描写方法都是正确的;

D项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编故事情节。”表述是错误的,描写梗概要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作品的主要内容,对于故事情节必须要忠于原著,不能随便更改。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9.【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的句子,根据词语的意思,ABD三项中词语的运用都是正确;

C项中“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衬托我们的哀思”这句中“衬托”运用不当,应该是“寄托”,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托付在某人或某事物上面。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词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10.【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题目中句子,“将各种困难视若等闲。”这句中“等闲”指平常的事;阅读各项,ACD三项中诗句中“等闲”都是平常的意思,与题目中“等闲”意思相同。

B项“莫等闲”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等闲”指的是虚度时光;与题目中“等闲”的意思不同。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进行正确作答。11.【答案】行;形;刑;型;急;籍;即;疾;救;旧;疚;舅;贷;戴;带;待【解析】【分析】“行驶”的“行”是双人旁,“形容”的“形”右边是三撇;“刑罚”的“刑”是利刀旁;“型号”的“型”下面是土;“急迫”的“急”是心字底,上下结构;“书籍”的“籍”是竹字头;“即使”的“即”右边是单耳刀;“疾病”的“疾”是病字头,半包围结构“救护”的“救”右边是反文旁;“怀旧”的“旧”是过去的意思;“愧疚”的“疚”是病字头,里面是“久”;“舅父”的“舅”下面是“男”;“贷款”的“贷”下面是“贝”,上下结构;“穿戴”的“戴”是半包围结构,“带领”的“带”是上中下结构,下面是“巾”;“等待”的“待”是双人旁,左右结构。故答案为:行;形;刑;型;急;籍;即;疾;救;旧;疚;舅;贷;戴;带;待【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12.【答案】(1)鲁滨逊不得不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2)父亲对我说没有什么,不要怕。让我跟他到外面看看去。(3)不管是不是当官的,也不管是不是有钱人,只要违反了法律,都应该受到制裁。【解析】【分析】(1)这句改写时可以在“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前面加上“不得不”,进行作答。

(2)这句改写时应该把“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改成“让我跟他到外面看看去。”结合句子进行正确改写。

(3)“只要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结合词语表示的逻辑关系进行正确作答造句。故答案为:(1)鲁滨逊不得不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2)父亲对我说没有什么,不要怕。让我跟他到外面看看去。(3)不管是不是当官的,也不管是不是有钱人,只要违反了法律,都应该受到制裁。【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13.【答案】(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解析】【分析】(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这句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意思相近,都表达了宁愿牺牲也要保持高尚节操的精神。(2)结合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结合相关的诗句进行正确作答。

(3)描写珍惜时间的诗句很多,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唐代李贺《马诗》,作答时“燕山”的“燕”是草字头,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钩”是金字旁,右边是“勾”;“络”是绞丝旁,右边是“各”;“脑”是月字旁,左右结构。故答案为:(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14.【答案】;尼尔斯;尼尔斯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学生,他不爱学习懒惰任性,喜欢捉弄小动物,爸爸妈妈对他都失去了信心。因得罪了小妖精,尼尔斯被妖精施魔法变成了个小人。常被他欺负的动物们都很高兴,它们纷纷对尼尔斯进行报复。他家常被迁徙的雁群嘲笑的鹅莫顿经过反复练习飞上了天空,尼尔斯和跟他一起变小的卡骆驼,骑着它飞上了天空,跟着大雁群去旅行了。他神奇地能听懂了动物的语言,在湖边他救了被狐狸袭击的大雁,在途中又救了森林里的小松鼠,一路上尼尔斯遇到了很多危险也在成长中磨练了自己,并从各种动物身上学习它们的优点,也帮助了很多动物。【解析】【分析】汤姆索亚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爱丽丝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人物;多萝茜是《绿野仙踪》中的人物;尼尔斯是《骑鹅旅行记》中的人物。结合自己对原著的阅读理解,根据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进行作答。【点评】题目考查对外国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答案】15.B16.A17.环境;愉快【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5.结合短文,“起床,刷牙,吃饭”这是对人的动作描写。

故答案为:B。16.阅读短文,“起床,刷牙,吃饭,”这句中对连贯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自己想要出去玩的急切的心情。

故答案为:A。17.“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这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属于环境描写,衬托了作者的愉快的心情。结合对短文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环境;愉快【答案】18.::“,,。”,;,,。19.有的人;死得意义重大;死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20.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21.总—分—总22.岳飞;秦桧【解析】【点评】本题为课内阅读《为人民服务》,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8.“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这句后面应该用冒号和引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中前面两处用逗号,表示简短停顿,后面用句号和后引号,表述句子说完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句中前面用逗号,后面用分号;表示一层意思说完了。“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中前面两处用逗号,表示简短停顿,后面用句号,表示句子说完了。

故答案为::“,,。”,;,,。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意思是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固”是本来的意思,“或”意思是“有的人”;“泰山”指死得意义重大;“鸿毛”指死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有的人;死得意义重大;死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20.阅读语段,这段话是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来写的,这是整段的中心句。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21.这段文字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先总写“人死的意义有不同”,然后分开写两种不同的人的死的不同的意义;最后总写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故答案为:总—分—总22.结合文中对人的死的意义的不同的表述,根据自己理解的不同的历史人物,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岳飞;秦桧【答案】23.2号教学楼5205室;24.历史;由来;风俗25.正确;错误;错误;正确26.清明节:扫墓踏青、不用烟火;春节:吃饺子、守岁、贴春联、放鞭炮等;【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23.结合材料一,“歌舞表演”在2号教学楼5205室,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2号教学楼5205室24.结合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