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3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4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汉武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朝、唐朝中期儒学发展的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朝道教发展的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武则天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南朝、隋唐反佛灭佛的原因、表现、结果。2.魏晋至隋唐时期文学、诗歌、书法、绘画、石窟艺术发展的表现。3.魏晋至隋唐时期科技发展在数学、农学、地理学、印刷术、火药、天文学、医药学等方面的表现。4.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儒学的发展(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4)唐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①背景: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②特点: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2.道教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3.佛教的发展与挫折(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中国本土化。(2)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3)反佛灭佛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②表现A.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是最杰出的代表。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B.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二文学艺术1.魏晋南北朝文学: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唐朝诗歌: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2000多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歌,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3.书法(1)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2)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3)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4)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4.绘画(1)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2)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5.石窟(1)背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广泛传播的影响。(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三科技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3.地理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4.印刷术、火药、天文学(1)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3)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5.医药学(1)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2)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6.建筑学: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向中国的传播及影响(1)表现①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②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③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在天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2)影响: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2.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1)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高僧空海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2)唐朝高僧鉴真6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3.其他方面文化交流(1)唐首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材料二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和推广。——李约瑟《中国科技史》材料三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信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马克思[思考]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提示:特点: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科技是服务于农业、手工业的经验总结,并且重人文,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性精神。因素:儒家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与发展。小农经济的存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原因(1)特点: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研究方法上,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在应用上,主要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2)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政局稳定、经济繁荣、道路畅通;个人作用和劳动人民的智慧。1.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但到了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还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武则天把佛教列为第一,唐玄宗又把道教列为第一。这说明(D)A.唐文化多元共荣B.佛道社会基础薄弱C.君权的极度强化D.儒学地位相对稳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的儒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干中未涉及唐朝文化的多元共荣及君权的极度强化,故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B项表述与题干中的信息“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不符,故排除;题干中的信息“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表明唐朝时期的儒学地位相对于佛教和道教而言,较为稳固,不需要统治者的大力推崇,故选D项。2.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B)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B.“贵儒”又“尊道”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解析:“遵儒者之教”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明两人都“贵儒”,“履道家之言”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两人都“尊道”,故答案选B项;三国时期,儒家思想虽遭到一定的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传统文化没有断裂,排除A、C项;题干没有体现佛教,排除D项。3.韩愈依据《公羊春秋》的“尊王攘夷”斥佛教为“夷狄之教”,提出拆毁寺观为民居并让僧尼还俗的主张,但皇帝并未采纳。后韩愈因反对“迎佛骨”而被贬谪。据此推断,当时(C)A.崇佛抑儒成为国策B.儒学复兴运动兴起C.儒释交融不断增强D.佛教世俗化已完成解析: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材料中“迎佛骨”不等于抑儒,故A项错误;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但材料“皇帝并未采纳”“被贬谪”不能表明“复兴运动兴起”,故B项错误;材料中“皇帝并未采纳”表明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交融不断增强,故C项正确;佛教世俗化的完成与材料中“提出拆毁寺观为民居并让僧尼还俗的主张”不符,故D项错误。4.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B)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解析:A项错误,统一文字是在秦朝;由题干可知,经文中的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隶书,这反映出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故B项符合题意;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5.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C)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解析:A、D两项违背了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这两项说法偏颇,排除;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书法是因为其有“丈夫之气”,与唐初尚武、开拓进取的时代风貌一致,故C项正确。6.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版。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版。”这说明(B)A.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B.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解析:题干涉及佛教的发展,没有体现儒学复兴的信息,故排除A项;依据材料“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版。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版”可知B项符合题意;“佛教盛行”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C项;D项“革新”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7.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A)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也推算日月行星方位,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推算方法,但从根本上并不以发现天体运行规律为目标,也不相信存在这样的规律,而是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礼仪需要,故A项正确。8.“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的氛围中,他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