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黄岗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黄岗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黄岗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黄岗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黄岗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黄岗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框中对应的题号下,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有答案1.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 B.法日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德联军4.1851年领导农民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的是()A.左宗棠 B.李鸿章 C.洪秀全 D.李秀成5.19世纪60至70年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中国新疆的是()A.英国与俄国 B.美国与日本 C.德国与美国 D.法国与日本6.左宗棠率领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的收复策略是()A.扶起东边倒却西边 B.打开南疆门户C.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先南后北,缓进急战7.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残酷地剥削新疆各族人民,把美丽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的是()A.华尔 B.西摩尔 C.瓦德西 D.阿古柏8.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9.某人的对联写道: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10.《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11.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中国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建于()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13.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的是()A.康有为、胡适 B.康有为、梁启超C.梁启超、鲁迅 D.梁启超、李大钊14.我们说光绪帝是最大的维新者和爱国者,主要是因为()A.光绪帝是清朝最高统治者 B.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C.光绪帝支持变法 D.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15.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A.中国同盟会 B.武昌起义C.中华民国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6.最能证明洋务派从筹划海防到建立近代化海军,结果却是“有海无防”的史实的是()A.丰岛海战 B.旅顺之战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17.下列属于孙中山创立的革命团体的是()①强学会②保国会③兴中会④同盟会。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8.三民主义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 B.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C.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 D.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下列属于辛亥革命成就的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20.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义和团运动④辛亥革命⑤新文化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2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是()A.1915年,上海 B.1915年,北京 C.1917年,上海 D.1917年,北京22.新文化运动是()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一次反帝爱国运动C.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D.一次维新改革运动23.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主要是指()A.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 B.新文学运动的开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24.“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25.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有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是()①虎门销烟②洋务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0分)26.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请问答:(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27.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请回答:(1)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2)写出洋务派创办的两所近代军事工厂的名称。(3)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纳。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材料二《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材料四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3月12日,南京各界人士拜谒中山陵。请回答:3月12日,台湾拍摄的纪录片《永不放弃﹣﹣孙中山北上与逝世》在台北发布。该片旨在发扬孙中山先生永不放弃的精神,号召大家继续团结奋斗,促进两岸和谐。(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黄岗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框中对应的题号下,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有答案1.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认识.【解答】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2.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应重点掌握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先后顺序.【解答】①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②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1901年.④甲午风云是反映甲午中日战争的电影,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1895年,历史事件的正确的顺序应该为②①④③.故选D.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 B.法日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德联军【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选A.4.1851年领导农民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的是()A.左宗棠 B.李鸿章 C.洪秀全 D.李秀成【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解答】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并占领大半中国,建立太平天国政权.故选C.5.19世纪60至70年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中国新疆的是()A.英国与俄国 B.美国与日本 C.德国与美国 D.法国与日本【考点】边疆危机.【分析】本题考查了新疆危机.【解答】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中国西北边境出现危机,当时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虎视眈眈想争夺中国新疆,造成中国西北边疆危机.故选A.6.左宗棠率领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的收复策略是()A.扶起东边倒却西边 B.打开南疆门户C.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先南后北,缓进急战【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分析】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解答】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故选C.7.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残酷地剥削新疆各族人民,把美丽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的是()A.华尔 B.西摩尔 C.瓦德西 D.阿古柏【考点】边疆危机.【分析】本题考查了阿古柏.【解答】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擅自建国,自立为汗,残酷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把美丽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故选D.8.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黄海大战.【解答】1894年9月,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陆军去朝鲜的任务后,在返航途中到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双方展开激烈的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率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为国殉难.故选A.9.某人的对联写道: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考点】《马关条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解答】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它反映的史实发生在1895年.故选B.10.《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条约内容的理解.【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签订的《南京条约》和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它们的共同点是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最主要的区别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故选B.11.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考点】《马关条约》.【分析】由“割台湾”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马关条约》内容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马关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故选C.12.中国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建于()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考点】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答】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期间,1862年洋务派创办中国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故选A.13.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的是()A.康有为、胡适 B.康有为、梁启超C.梁启超、鲁迅 D.梁启超、李大钊【考点】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公车上书.【解答】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故选B.14.我们说光绪帝是最大的维新者和爱国者,主要是因为()A.光绪帝是清朝最高统治者 B.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C.光绪帝支持变法 D.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考点】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解答】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试图通过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我们说光绪帝是最大的维新者和爱国者,主要是因为光绪帝支持变法.故选C.15.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A.中国同盟会 B.武昌起义C.中华民国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考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采用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建立中华民国.【解答】“首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可知首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能看出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变人治为法治.故选C.16.最能证明洋务派从筹划海防到建立近代化海军,结果却是“有海无防”的史实的是()A.丰岛海战 B.旅顺之战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解答】黄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1895年,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所以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最主要原因是李鸿章的避战政策,体现了“有海无防”.故选D.17.下列属于孙中山创立的革命团体的是()①强学会②保国会③兴中会④同盟会。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创立的革命团体.【解答】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①强学会和②保国会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保国会亦称强国会,其机关刊物是《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故选B.18.三民主义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 B.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C.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 D.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分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解答】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D.19.下列属于辛亥革命成就的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考点】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意义.【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A.20.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义和团运动④辛亥革命⑤新文化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考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的事件.【解答】①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无关.②戊戌变法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③义和团运动和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无关.④辛亥革命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⑤新文化运动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选D.2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是()A.1915年,上海 B.1915年,北京 C.1917年,上海 D.1917年,北京【考点】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答】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故选A.22.新文化运动是()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一次反帝爱国运动C.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D.一次维新改革运动【考点】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答】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A.23.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主要是指()A.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 B.新文学运动的开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考点】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解答】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因而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C.24.“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考点】辛亥革命.【分析】分析材料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A.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D.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选B.25.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有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是()①虎门销烟②洋务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考点】中国近代史综合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化探索,重点掌握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历史事件.【解答】对题干中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虎门销烟是林则徐在1839年领导的,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中国近代化是从1840年开始的,不是1939年,所以虎门销烟不符合题干.中国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时代.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近代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风暴,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0分)26.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请问答:(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考点】材料解析题;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分析】(1)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解答】(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2)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辛丑条约》规定,允许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故答案为:(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27.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请回答:(1)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2)写出洋务派创办的两所近代军事工厂的名称。(3)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考点】洋务运动.【分析】(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2)本题考查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3)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作用.【解答】(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2)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厂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故答案为:(1)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自强、求富.(2)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纳。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材料二《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材料四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