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原句与改句比较型句子赏析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原句与改句比较型句子赏析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原句与改句比较型句子赏析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原句与改句比较型句子赏析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原句与改句比较型句子赏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假如现在你要去当主播,并且卖平平无奇的大米,你会说什么?董宇辉说:

我没有带你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我的微风,没有带你看过沉甸甸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想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细读文本品味语言

——原句与改句表达效果分析题

类型设问方式高考考查分析型分析画线句子的特点或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22年新高考|卷)2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2022年新高考

II

卷)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划线句子的内涵及其表达效果(2022年北京卷)比较型将文中句子题干所给的句子进行表达效果的比较20.

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2023年新高考

I卷)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023年新高考

II卷)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023年全国乙卷)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020年新高考|卷)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2022年全国乙卷20)考情梳理掌握原句与改句效果分析类题型的解题角度,并规范答题步骤。

古典国风学习目标一、回顾知识原句:(祥林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改句: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是一个乞丐了。原句与改句句意基本相同,为什么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二、衔接教材

参考答案:

(1)强调的重点不同。原句更强调“空的”“下端开了裂”,

突出了祥林嫂死前的潦倒、贫穷的惨象,用语形象,极富画面感。(2)用词上,原句的“分明”“已经”“纯乎”说明祥林嫂的变化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3)句式上:原句为短句,节奏紧凑,表达更加灵活。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叠音词关联词内容突出点强调点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渲染、烘托、对比、想象、

衬托、联想、象征等表达方式:描写、抒情等结构在文段中的位置:与上下文的衔接:照应、层次性:总分式、分总式、并列式

并列、转折、递进、因果等

一、回顾知识风格:

与整体语言风格一致,文风更和谐口语/书面语谦敬等造句长短句整散句反问/设问/双重否定句原句改句

例1.他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例1.他便摸出九文大钱。

例2.“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例2.“翠翠,毋闹。吾失足入河,

鸭子会走脱的!”《边城》鹜将亡!”

例3.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例3.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来得悲凉。《故都的秋》

热身赛:迅速判定出角度对点练习

【对比角度]用词(动词)

【对比角度]语体风格(口语与书面语)【对比角度]句式(整散、长短)、修辞(排比)(2020年调研卷)夜晚的黄姚,有点像寓言。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巷子忙碌了一天,在红灯笼的轻摇下,睡得很沉。天的穹庐笼盖了四野,一切都在孕育。有什么掉进了水里。偶有一两声虫鸣。我相信,只要经历过黄姚以及黄姚的夜晚,他会变得深涵而宁静。

进阶赛:角度+分析对点练习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原句: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改句: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1、修辞手法2、精妙用词3、表述主体①原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月”当做“我”的同伴,更能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平等的关系。②原句运用"提、随、跃"等动词,以动写静,更好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的灵动性。③原句表述主体一致,各分句都以"月"为主体,表现月夜的幽静,与上下文衔接自然。(2023·新课标卷2)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我放下饭碗,下了楼。《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

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

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四、剑指高考①原句每个动词都带“着”,强调动作正在进行,现场感更强;改句只表明动作,不够生动形象。②原句连用“…着”的句式,整句/排比,结构相同,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改句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③原句中单音节的“舞、踱、鸣”和改句双音节的“跳舞、踱步、鸣叫”相比,写出仙鹤轻盈的状态,更能体现出皮影戏的独特魅力与对观众的吸引力。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答案:五、思维拓展(1)诗歌(2023全国甲卷)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小说(2022浙江卷)

13.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6分)(3)散文(2022北京卷)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

五、思维拓展(1)诗歌(2023全国甲卷)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用动词"垂""谢"赋予景物动态的美感,写出杨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绽放后的零落之态。2.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秀丽的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依依杨柳映在水面的倒影和枝枝梅花在白雪中纷纷零落。

3.以景作结,词人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既安慰了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将离别的伤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伤感中又带有乐观豁达的情愫。

五、思维拓展(2)小说(2022浙江卷)

13.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6分)赏析画线句的艺术效果:①第一处描写,连用三个"那么",渲染小镇的热闹,从而写出敦厚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

②第二处描写,连用六个"一",写尽敦厚守卫的油井之荒凉,从而塑造出他甘守荒凉、一心奉献的品格。③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解释了敦厚在众人眼中"不孝"的原因,也彰显了他为国守油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品格。(每点2分)

五、思维拓展(3)散文(2022北京卷)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