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培训课件:《儿歌》_第1页
幼教培训课件:《儿歌》_第2页
幼教培训课件:《儿歌》_第3页
幼教培训课件:《儿歌》_第4页
幼教培训课件:《儿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也算儿歌?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蚊子死多少。今天星期四,学校大考试。考了44,回家看电视。看见少林寺,也想去试试。到了少林寺,一拳打成西红柿,还说自己有本事!

戏谣?你放的这个屁,惊天动地!穿过铁丝网,跑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军官正在看戏。闻到这个屁,真生气。“谁让你放的这个大臭屁?拉出去——枪毙!“

第一节儿歌概说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韵语创作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新儿歌。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左传》中有“卜偃引童谣”的记载。它原属民间文学,古代以阴阳五行说解释童谣。明代突破此说,编写出我国古代第一部真正的儿歌专集《演小儿语》(作者:吕坤)。“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1918——1925)一、儿歌的定义二、儿歌的功能婴幼儿专用的精神食粮,最具“人之初文学”。培养婴幼儿思维、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培养道德。童时习之,可以终身体认。三、儿歌的艺术形式(一)一般形式无固定格式——

三、四、五、六、七、杂言及一些特殊格式:一韵到底、两句一韵、中间换韵、隔句押韵……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

大家都爱它。《熊猫宝宝》熊猫宝宝,走路摇摇。翻个跟头,让我瞧瞧。《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下雨啦,春天的小草发芽啦,春天的小溪哗啦啦,春天的小树绿头发,春天的小人要长大。《踩高跷》金鼓锤,嘣嘣嘣,姐妹三人踩高跷,大姐踩得秧歌舞,二姐踩得步步高,要数三妹踩得好,好像一朵彩云飘。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没有节奏就无所谓儿歌。(二)特殊形式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谜语歌、绕口令连锁歌、颠倒歌时序歌、字头歌1、摇篮曲风不吹,浪不高;小小船儿轻轻摇,小宝宝啊要睡觉。风不吹,树不摇,小鸟不飞也不叫,小宝宝啊快睡觉。风不吹,云不飘,蓝色的天空静悄悄,小宝宝啊好好睡一觉。

——陈伯吹又叫摇篮歌、催眠曲或催眠歌,是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那种哄孩子睡觉时所吟唱的诗或歌。2、游戏歌《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不下来。咪咪咪,猫咪来,叽里咕噜滚下来。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一种伴随游戏动作而诵唱的歌谣。如:《找朋友》、《丢手绢》、《拍手歌》等。3、数数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能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挂藤上,9像勺子能盛饭,10像铅笔加鸡蛋。

《七个阿姨来摘果》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教孩子识数的一种独具特点的知识性儿歌。如:4、问答歌什么动物尾巴短?小兔小兔尾巴短。什么动物鼻子长?大象大象鼻子长。什么动物呱呱叫?青蛙青蛙呱呱叫。什么动物会游水?小鱼小鱼会游水。这种问答歌既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也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又称问答调、对歌,指那种通过设问作答的形式来组织的儿歌。5、谜语歌

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以歌谣形式表现的谜语。不等同于谜语。如:《麻屋子红帐子》《推着小车卖钢针》狗不咬,鸡不亲,推着小车卖钢针。谜语是让孩子在猜测中接受教育,发展思维,锻炼智力,有助于孩子认知事物,掌握概念。《做习题》小调皮,做习题;习题难,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爬,画小马;小马跑,画小猫;小猫叫,吓一跳;学文化,怕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

6、连锁歌(调)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运用修辞中“顶真”手法,将诗句组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句句相连的结构形式。如:《孙悟空打妖怪》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个老妖婆。老妖婆真正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儿歌。

《小槐树》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着轿。蚊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小鸡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狸猫,你说好笑不好笑?7、颠倒歌(滑稽歌、古怪歌)8、时序歌

按照时序(四季或月份)描述自然景物、农事活动或民间风俗的儿歌。《十二月菜》一月菠菜刚发青。二月出土羊角葱。三月芹菜出了土。四月韭菜嫩青青。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茄子紫英英。七月葫芦弯似弓。八月辣椒满树红。九月大瓜面又甜。十月萝卜瓷丁丁。十一月白菜家家有。十二月蒜苗水灵灵。[导读]这是流传在内蒙的一首时序歌,按十二个月的的顺序介绍了十二种蔬菜,在介绍菜名的同时,也简要描写了它们的特征。

9、字头歌字头歌是指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多以“子”、“头”、“儿”作为每句结尾的儿歌形式。《猴子搭戏台子》夏晓红小猴搭起戏台子,穿起一条小裙子,引出两头小狮子,舞起三个响铃子,穿过四个小圈子,抛起五顶小帽子,叠起六把小椅子,摆起七张小桌子,转动八个小盘子,挂起九面小旗子,变出十个小果子,人人都夸小猴子。《盆和瓶》桌上一个盆,盆里放个瓶,砰砰砰,不知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儿歌不同于其他的文学是,他可以锻炼口才,矫正发音。10、绕口令

《南南有个篮篮》

南南有个篮篮,篮篮装着盘盘,

盘盘放着碗碗,碗碗盛着饭饭。

南南翻了篮篮,篮篮扣了盘盘,

盘盘打了碗碗,碗碗撒了饭饭。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拗口令、急口令,因为把许多近似的双声、叠韵词组织在一起,读起来十分绕口、拗口而得名。二、儿歌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摹状、比喻、夸张、联想、起兴、设问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

(一)拟人拟人手法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儿歌创作中被广泛运用。《小雨点》李文雁小雨点,爱干净,马路洗得亮晶晶。把小雨点比拟成一个爱干净的孩子,这在儿童看来是十分有趣的事。这是儿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不仅可使儿歌写得更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帮助儿童了解距离他们生活较远、不易理解的事物。喻体都是儿童熟悉的事物。《月儿》许浪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月儿圆圆,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由于把弯月比作摇动的小船,把圆月比作转动的银盘,所以在亲切而动态的描写过程中,使月亮盈亏变化的自然现象变得趣味盎然,鲜明生动。(二)比喻儿歌中的夸张和想象密切关联,而且还常常带点幻想的色彩。《种葵花》大海连青天,山高接蓝天。我来种葵花,种满高山巅。葵花叶,绿油油,葵花瓣,黄灿灿,葵花杆子如竹杆,离天只有三尺三。要砍葵花盘,需乘大火箭,掉下一颗子,渔人当小船。可以想见,由于夸张,这首儿歌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惊喜。(三)夸张(四)起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起兴一般用于儿歌的开头,用以造成一种气氛。《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还有一朵给白鸽。开头一句是起兴句,看似和后文没有联系,仔细品味,却可以想见小主人公原先坐在板凳上摇着玩,突然见到旁边菊花开的情景,起到了营造环境气氛的作用。(五)摹状摹状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所要描述的事物的状态、颜色及声音摹拟出来,包括摹形、摹色、摹声三个方面。儿歌中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法,会增加儿童的吟唱兴趣。

《冬瓜》

丁曲冬瓜,冬瓜,地上躺;呼噜,呼噜,睡得香;一个一个长得胖。既有对形体状态的摹拟;也有启发联想的对声音的摹拟;增添了作品的情趣。(六)反复反复是儿歌的重要形式特征。《风》叶圣陶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哪儿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七)设问设问,也是儿歌常用的手法。它可以引人注意和深思,同时也能使儿歌的抒情状物有起有伏,生动别致。《雨滴滴》杨子忱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红花开一地。多少雨滴在飘落?一滴两滴三四滴……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草儿绿又绿。滴滴雨滴落在哪?落南落北落东西……这首儿歌,如果没有两个设问句式的穿插,就会显得平板。(八)重叠有些儿歌采用叠词、叠韵《小鸟学我操操》皮作玖风吹杨柳飘飘,小鸟学我操操。我伸腿它踢脚,我拍手它跳跳。我把腰儿弯弯,它把尾巴翘翘。操好了,再见了,小鸟扑哧扑哧飞走了。全歌押“iao”韵,使用摹声词及叠词叠韵,表现出汉语语言的音响美、回环美与活泼生动,切合幼儿学习语言需反复记忆的特点。三、儿歌的特点(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儿歌的内容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二)篇幅简短,结构单一。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三)

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

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第二节儿歌鉴赏

1.以将来的工作对象——婴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选择上乘的优质儿歌。(这一阶段活动属于“鉴”的范畴。)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质朴、奇妙、瑰丽、富有幻想与童趣。我们成人固然不可能再回到童年,但要做好婴幼儿与文学的中介,当好婴幼儿与儿歌之间的“桥梁”,就必须怀着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以婴幼儿的眼光去观察,以婴幼儿的耳朵去聆听,以婴幼儿的心灵去用感受、体验,深入理解儿歌,让作品先感动自己,再经过自己的再创造去感动婴幼儿。

2.抓住儿歌特征去品味儿歌。

(美口悦耳是优秀儿歌的物质,鉴赏时应着重反复诵读、品味,享受儿歌带给我们的独特美感)

3.整体感受作品(这一阶段是认识、品味、欣赏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获得审美享受的阶段)语言美、声律美、技巧美、意象美、意境美、意旨美

4.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再创作(这一阶段是阅读提升与审美创造阶段。)诵读、品味儿歌的基础上,根据各自文化背景、生活经验展开类比与联想,进行再创作,完成儿歌鉴赏的全过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三节儿歌创作怎样写出一首好儿歌?一、写出儿歌的样子和味道——写好一首儿歌

样子:句式工整味道:音韵和谐即押韵二、写出儿歌的神韵和童趣——写一首好儿歌

1、捕捉新颖的题材

2、选择新巧的角度

3、展开想象的翅膀

4、开掘积极的主题

5、展开多种表现手法

学习创作,应把握:(一)贴近幼儿生活,贵在率真自然。《怎么来?》张继楼怎么来?抱着来?怎么来?背着来?骑在爸爸肩上来。坐在妈妈车上来。牵着奶奶手儿来。挺着胸膛自己走着来。

(二)既要有浓郁的儿歌味,又要将儿歌当诗写儿歌是语言的珍珠,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诗;写儿歌要准确把握住儿歌的特点;体裁特点是顺口悦耳,口语化、音乐性。

《雪老头》金近雪老头,做年糕,磨了粉,往下倒,倒在地上,大家都不要。

邹景高太阳哥哥要下山,忙叫妹妹来接班,月亮妹妹羞答答,躲在帘里巧打扮,巧打扮,怕露脸,邀来星星做伙伴,哥哥见了眯眯笑,挑起灯笼就下山,太阳哥哥慢慢走,请到我家吃晚饭。

(三)变换视角,避免雷同重在“创”,取材立意构思都不应相同。要在形象构思语言上有新创造。

戚万凯太阳和月亮闹了一点小矛盾,就东躲西藏不见面。一个在晚上耍,一个在白天玩;太阳,你认个错,月亮,你也道个歉,他们听了我的话,红着脸儿见了面不信请你看,早晨,晴朗的天边。

(四)向传统儿歌学习——旧瓶装新酒《答算题》

樊发稼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孩子答算题,七张白纸桌上摆,七只小手握铅笔,七双眼睛闪闪亮,七颗心儿一样细,七份答卷交老师,七张笑脸笑眯眯。几个孩子答对了,一二三四五六七。

(五)反复修改,去粗取精太阳公公起得早鲁兵太阳公公起得早,他说:“宝宝在睡觉,我去叫一叫。”他爬上窗口瞧了瞧,嘿,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