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济南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济南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济南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济南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D.调查问卷

2.《北京人的一天》是小明根据教材内容写的一篇作文,其中与北京人的生活场景相符的是

()

A.他们用火烧烤食物,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B.他们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D.他们种植水稻、饲养家畜C.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果实

3.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从寄居山洞到学会建造房屋,他们能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

要原因是()

A.懂得使用天然火B.原始农业的发展C.家畜饲养的出现D.磨制石器的发明

4.小刚同学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根据以下图片判断这个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5.炎帝陵和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祭

拜炎黄的原因是()

A.炎帝和黄帝治理黄河水患的贡献较大C.炎帝和黄帝都教民开垦和种植农作物

B.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6.学习历史,要学会了解和归纳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则可以培养这方

面能力。下图所示课题对应的阶段特征是()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扉2课原始农新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7.制作年代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下图是孙凯同学复习"夏商周的更替"时制

作的年代尺,其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

2070年1600年1046年771年

①商।西周।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B.铸造精美的四羊方尊

C.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D.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8.小红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做了以下整理,这些信息反映出三个朝代灭

亡的共同原因是()

1

夏集商纣王周幽王

搜刮民财,不修榛行,用修筑豪华宫殿,施用酷刑,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

武力伤害百姓残害人民激化

A.自然灾害频繁B.外族入侵C.统治者的残暴D.内部纷争

9.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周军占领商都,建立周朝,

史称西周。由此可知西周开始于()

A.公元前10世纪B.公元10世纪C.公元前11世纪D.公元11世纪

10.杭州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其出火口的设计源自甲骨文"琮"(如图),这说明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11.精美的历史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共同体现的是()

W司母戌师*四羊方尊利赫

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1)

A.对火的使用和保存B.稻、粟和黍的栽培

C.干栏式建筑的建造D.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13.”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

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这段材料反映了诸侯争霸的()

A.原因B.特点C.内容D.影响

14.听课记笔记是学习历史的好习惯,小明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管仲改革、"尊天

子,攘四夷"、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齐桓公首霸B.吴越争霸C.百家争鸣D.秦统一中国

15.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战役

是()

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16."水旱从人,不知饥馍。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段材料是对某水利工程的评价,

关于这一工程表述正确的是()

A.是由秦朝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B.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C.减少了嘉陵江水患,造福人民D.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17.有一部动画,通过"论辩启智""拜师寻道""上善若水""紫气东来"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来演绎某位思想家一生行道的传奇人生。据此推断,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1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这一繁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B.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2

C.社会经济政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D.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

19.评价历史人物的功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秦始

皇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

A.他英勇善战,领兵伐纣

B.他卧薪尝胆,终成一代霸主

C.他支持改革,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0."……(秦始皇)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郡下设县,县行

政长官称县令。"材料表明秦朝在地方上推行()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1.农民起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武王伐纣B.国人暴动C.大泽乡起义D.楚汉之争

22.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体现了秦朝短暂而亡的

根本原因是()

A.焚书坑儒摧残了优秀文化B.中央集权制度不符合潮流

C.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D.楚汉战争削弱了秦朝力量

23.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鸿门谢罪""霸王别姬"两个成语,反映的史实是()

A.春秋争霸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D.楚汉之争

24.《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

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为此,汉初统治者所采取的政策是()

A.轻徭薄赋B.休养生息C.兵罢归家D.以德化民

25.如果你想了解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的相关信息,应在搜索栏输入的关键词是()

A.战国七雄氏百家争鸣C.秦统一中国D.文景之治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

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编自《孟子•告子》

⑴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此制度中诸侯的义务

是什么?(6分)

材料二: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

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摘编自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封建亲戚"的依据是什么?

(6分)

3

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讳:避讳)强大,赏不私(私:徇私)亲

近,....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一》

⑴材料一中的“商君"指谁?依据材料一回答,他是怎样推行改革的?(4分)

材料二: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如图)。经研究发现,该木牍是战

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惊两人写给大哥衷的家书。在家书里,黑夫兄弟问候和

关切家人。还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

睡虎地秦简墓黑夫"家信"木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黑夫兄弟的家书佐证了变法中的哪项措施?这一措施对秦国

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⑶史学家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相互印证来探求历史史实。依据

此法判断,材料一中《战国策•秦策一》属于史料;材料二中睡虎地秦简墓黑夫"

家信"木牍属于史料。(4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政治结构的转型和社会伦理的失序导致了精神思想界的困惑,"学在官府"的禁锢被打

破,士阶层的脱颖而出,促成了知识分子自由争辩的局面。诸子蜂起,学派并作,辩诘于学

堂,争鸣于讲室,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设计了各种方案,形成了自由议论的时代风气。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⑴材料一中"知识分子自由争辩的局面"指什么?依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战国诸子学派争论的主

要问题有哪些?(4分)

4

材料二

姓名:孔子

时期:春秋时期

身份: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及贡献: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

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⑵材料二是给孔子制作的一张名片。请仿照名片格式,再选取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

为其制作一张名片。(8分)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1

tt

M

反映的措施: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

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序号2

反映的措施: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②作为标准货币,

在全国流通。

序号3

反映的措施: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

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③________o

5

序号4

秦齐楚燕韩赵谈

反映的措施: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

④,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序号5

反映的措施: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把长江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

序号6

反映的措施: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⑴上面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平天下--秦的统一"图片展,请你在上面①②③④处填

写相应内容,完成设计任务。(8分)

⑵因受场地限制,以上图片需分四类布展,请说明分类依据。(4分)

6

答案

1-5:AAB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