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定力、活力、魅力(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定力、活力、魅力(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定力、活力、魅力(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定力、活力、魅力(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定力、活力、魅力(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定力、活力、魅力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论语•雍也篇》)

材料二:

2022年11月29日,年过半百的费俊龙时隔17年再次担任指令长,挂帅神舟十五号载

人飞行任务,出发前往中国空间站。出征前,费俊龙说:“我们乘组虽然平均年龄最大,但

飞行本领依然保持青春。”

有人认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拼颜值”“吃青春饭”的社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以“定

力•活力•魅力”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辩驳这种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

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

——

习近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忍穷定力见,返照浩气增。

——宋•方回《客舍读书》

学道欠定力,一寒便生嗔。

——宋•敖陶孙《旅舍七首》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定力”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强调:“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显示,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

亿人,比十年前增长近70%。当然,“流动的中国”中的“流动”具有多重内涵,既包括人

口的流动,也包括人口流动促成的观念流动,还包括互联网发展促成的信息流动……从交通、

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各类公共服务的完善和改进,流动起来的中国,拥有的是面向未

来一往无前的强大势能。

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评论,谈谈如何在

“流动”中读懂中国的发展变化。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来自辽宁营口普通的农村青年“张同学”在抖音火了,他用大量的第一视角镜头记

录着最真实的农村生活:早晨睡醒后,收拾一下床铺,加工昨晚的剩饭喂猫、狗、鸡、鸭;

做点早餐匆忙吃掉后,或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干干农活、下河捕鱼,或是上街购物、嘎又(东

北话音译,切肉买肉的意思),然后回家做好饭菜,和朋友大口喝酒吃肉。这种“流水账'’式

的记录仅用两个月,粉丝量便已经超过了一千万。有网友认为这是一个专业团队在运作,但

一些重要媒体采访时却认为“乡村生活中真正吸引人的力量,才是让张同学成为网红的关

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围绕“乡村魅力”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是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意思是:孔子说:“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用一

个竹篦盛饭,用一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能

照样快活。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夫子之所以对颜回有如此高的评价,源于颜回能安贫

乐道,淡泊自守,不汲汲于名利,有定力。这对于“拼颜值”“吃青春饭”的社会来说,“定力”

是难得的能力。材料二,展现中国航天人的风采,虽然年过半百,但仍然能力超群,飞行本

领保持青春。这说明能力、活力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进,就能一直

保持青春的活力和魅力。

写作任务是以“定力•活力•魅力”为主题,辩驳“当今社会是一个‘拼颜值''吃青春饭’的社会”这

一观点。“定力・活力・魅力”这三个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有定力和活力,才能彰显魅

力。写作时当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展开论述,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当今社会不是一

个“拼颜值”“吃青春饭”的社会,而是一个凭定力、靠实力、才能有魅力的时代。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筑定力,扬活力,青春才能有魅力。接下

来结合时代中“拼颜值”“吃青春饭”的现象进行批驳,指出“拼颜值”“吃青春饭”扭曲了对个人

魅力与个人价值的定义。牢筑定力,发扬活力,不论天资与岁月,才能成就人生的魅力。接

下来再分别论述定力和活力之于青春魅力的重要意义。如,坚韧恒久之定力升华了人格,为

提高个人魅力提供条件;活力是追求人生魅力路途上的动力源泉,为发展个人魅力提供保障。

最后总结,兼顾定力与活力,吾辈青年方能在实现社会价值之际彰显魅力!

立意:

1.以定力活力,点燃青春之魅力。

2.筑定力,显活力,尽展“青春”魅力。

3.坚守定力,彰显活力,发扬中华之魅力。

2.例文:

人人自带定心丸,国家就有定海针

定力是什么?定力是靠持久努力累积而成的非凡实力,是艺高人胆大、高飞而远瞩的自

信,是低谷中咬紧牙关胃然不动的稳健,是清晰而坚定的目标锻造出的强大内心!定力的反

义词是动摇,是怯懦,是瞻前顾后,是利令智昏。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定力。

冬奥会上赢得万千膜拜的谷爱凌,面对攻击她改换国籍的声音,四两拨千斤般回复“哭

去吧你”;面对美国媒体的批评,她说“不喜欢我是你们的损失”;面对妈妈的劝说,她依然

坚持冒无缘奖牌之险挑战极限。从女队陪练到世界冠军的武大靖,自述每天落在女队员后面

承受她们回头的“眼神杀”很伤自尊。当初,除了看到他利用专业队休息间歇高强加练,谁还

能看出他内心受虐的痕迹?但他最终却凭着定力,沉稳、坚定地把短板熬成了优势,冠军一

战酣畅淋漓。正是定力,才让他们不慌不乱不馁,死地后生、绝境反杀,创造出令人荡气回

肠的奇迹。

社会发展需要定力。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对改革开放政策不理解,一有风吹草动就怀疑政府决策,但是

邓小平咬定青山不放松,40年改革开放,中国终于富起来、强起来。光刻机的研发在我

国起步不晚,60年代已有出品,80年代已经与当时的国际主流水平同步。然而进入市场经

济环境后,因光刻机投入大见效慢,诸多中国企业纷纷放缓甚至放弃了自主研发,转而购买

国外芯片产品。缺乏战略定力,为后来的“卡脖子'’埋下祸根。而如今,面对急剧变化的国

际局势,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我们更应保持战略定力,不慌不躁,深入钻研,精益求精。

定力来源于信仰,信仰坚定,自然就泰山压顶不弯腰,乱云飞渡仍从容。正因根植于信

仰的定力,抗洪抢险、应急处突之时,“迷彩绿”“火焰蓝”“大白白”义无反顾,临危不乱。

定力来源于专注。忘怀得失、全力以赴,就有杂念皆遁、物我合一的自如。无论是袁隆

平、邓稼先,还是樊锦诗、屠呦呦,这些共和国的功勋人物,哪一个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

的定力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专注?

定力来源于智慧。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一百年前踽踽探索的志士仁人,他们所经历的

迷茫和黑暗,只有在找到中国共产主义道路的那一刻才豁然开朗。准确识变、科学研判,自

可不困于心、不乱于形,才能于变局中守成局、开新局。

奋斗的路上倘若没有定力,那么比对手或者困难更可怕的一定是你自己。发展的路上倘

若没有定力,任何旁逸的枝节都可能变成万劫不复的歧途。

成长的路上、奋斗的路上、发展的路上,人人自带定心丸,国家就有定海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针对“定力”这一关键词,分别从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材料第一则

选自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某些敌对势力的欺压,我们之所以要

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是因为必须要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唯

有守好定力这个大关,我们才能赢得有利地位,不至于向更糟的方向发展。材料第二则从读

书为人的角度,指出了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更能培养和见证一个人的定力。材料第三则从反

面对没有定力的情况进行了批评。一个人没有定力,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是永远不可能

有所成就的。由此可知,这里的定力,既有不为他人(国)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

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也有面对环境的诱惑,不忘初心,勇敢坚持自己的方向。

围绕“定力”这一个关键词,考生可以结合材料阐释“定力”的内涵,可以从一个角度,也可以

从多个角度阐释,如面对成功与荣誉,头脑清醒、不骄不躁是定力;面对诋毁与中伤,心态

平和、坦然面对是定力;面对自身的不足,不遮不掩、及时弥补是定力;面对突发的灾难,

不慌不乱、从容应对是定力等。可以结合材料所给出的不同层面,论证“定力”在个人的成长、

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方面的意义,可以着眼于个人,也可以从集体、社会甚至更

大的角度切入;既可以从发展的角度谈,也可以从守成的角度谈;可以立足于一种情境,也

可以选取关联性较强的多种情境;顺逆、成败、悲欢都可作为立意的生发点。

立意:

1.定力是成功路上的必修课。

2.心不动于微利,目不眩于五色,方得大道。

3.不困于所溺,方能练就智勇。

4.文化自信就是文化的“定海神针”。

5.定睛、定心、定力方得定功。

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阐述了流动的中国所具备的旺盛生命力与活力。然后重点

介绍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的人口流动,并对此重点介绍了人口流动的情况。此后,

材料则进一步生发,阐述了“流动”的诸多表现与可能性,并重点介绍了这些流动,对于中国

发展的重要意义。综上,材料强调“流动”的重大意义,这里的“流动”不仅仅指的是物理层面

的空间变化,也包括思想观念层面的思考交流、取长补短,接受新的观念,运用新的方法,

葆有一种敢想敢作、自我革新的精神。

试题要求思考并谈谈如何在“流动”中读懂中国的发展变化。对此,可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

出观点,指出何谓“中国的流动”,论述“流动”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具体指出这些年来我们能

看到哪些社会变化,如曾经孤悬海中的岛屿结束了不通陆路的历史,遥远荒凉的沙漠戈壁接

入了现代交通网,长年深藏大山的偏僻村寨步入了发展快车道等。这里可包括看得见的变化

和看不见的变化。然后指出,这些都体现了“流动”。如从货物往来顺畅到出行舒适便利,神

州大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展现出一派蓬勃生机;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

程中,社会阶层流动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活力等。接着可从青少年的

角度讨论我们如何保持“流动”的姿态(比如终身学习、敢于接受他人批评、学会自省等等),

让自己成为高速发展的“飞轮”,并为祖国的“流动”发展做出贡献。

立意:

1.更新求变,与时俱进。

2.祖国发展之秘决在于向前流动。

3.流水不腐,保持流动促进民族长存常新。

4.例文:

扣乡土之琴弦奏时代之乐章

故乡,是人们精神的寄托,是人们心中永恒的归属。当今时代,人们总陷入“精神内耗”,

时常怀疑自己,沉缅于不安之中。

究其根源,是人们丢失了精神归属,沉沦于快节奏之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

而最近,来自辽宁营口普通的农村青年“张同学”之火,却让我们看到了故乡与生活对人

的滋养。张同学看似记录的是“流水账”,却是无数背井离乡、朝九晚五的人们朝思暮想的朴

素生活,可以认真准备与享受一日三餐,可以与三五好友相聚谈心。乡村的魅力,不仅仅在

于那片淳朴的大自然,更在于人们可以在此寻回生活的本真。

如果说人的一生都在与外界进行精神上、乃至灵魂上的交流,那么家乡就是最初的精神

纽带。今年的文学诺奖得主安妮・埃尔诺,其有一本著作名为《岁月悠悠》,是一本无人称自

传体。在书中,她用细腻的笔触描摹自己回忆中的家乡和那些小人物。家乡的一物一景牵动

着她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从而让她充盈了自己。她用字字珠见的话语,对这个世界注入别样

的注解,在文坛上享有美誉。所以,家乡,是我们的思想源泉,家乡的一人一物,总牵动着

我们的内心与灵魂;家乡,也是给我们带来精神慰藉的地方。

中国似乎自古以来就有“衣锦还乡”的说法,或许正是因为人们普遍都认为家乡是自己的

最终栖息地,人们年轻时可以外出闯荡,待功成名就后,便如倦鸟归林,回归本源。毕竟,

家乡一直都是人们的精神归属。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的“远游人'’越来越多,乡愁越

来越淡。所幸,当今我国已开始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政策,让我们把白云捏回苍狗的模样,述

古而思今,让我们记住乡愁。

君且看,“河狸公主”初雯雯回归家乡,明确心之所向,赴时代洪流,谱就一曲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华美绝唱;君且看,"大眼睛''苏明娟大学期间回乡义务支教,心系希望工程,回

馈社会;君且看,黄文秀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走上一条致富路,把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家

乡,让身与魂找到了精神归属。她们眼里有光,心中有志,为家乡铸魂,为时代写就最美传

记。吾辈青年须悟其本源,不泥于精神内耗,在与家乡的共鸣中找到属于自我的生活节奏。

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家乡能给我们精神指引,也能带领我们走出精神迷

局,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一桩桩,一件件,昭示着人们与家乡相互的

依存关系……

滴不尽爱国血泪抛红豆,开不完赤子心花满画楼,睡不稳笃志报国饮冰后,忘不了初心

使命在肩头,愿你我以乡土之琴弦,奏时代华丽乐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