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在大汶口遗址第一次发掘的93座墓葬中,M9号墓随葬品达110件,超过30件随

葬品的仅有9座,大部分墓葬随葬品则是在10件以下。据此可知,当时()

A.手工业技术较先进B.具备早期国家形态

C.原始农业较为落后D.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2、宜侯矢(ce)M(gui)(下图)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器内铭文记述了周康王改

封矢于宜地为宜侯,赏赐其土田、山川以为封土,赏赐其前商王族、平民、奴隶等以

为授民之事。以上记述可用于研究()

A.禅让制B.察举制C.分封制D.科举制

3、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这一措施有利于()

A.减少政府负担B.打击旧贵族势力

C.发展小农经济D.鼓舞军队士气

4、“百家争鸣”中,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以爱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

家主张无为而治。上述“争鸣”中的“共鸣”体现在()

A.重建政治秩序B.加强君主集权

C.恢复礼乐制度D.回归“小国寡民”

5、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秦始皇认为“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

功,传后世。其议帝号。”由此确立的政治制度()

A.有利于对官员的监察B.被历代王朝长期沿用

C.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D.能够减少决策的失误

6、西汉文景二帝将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以减轻农民负担;实行贵粟政策,以提高

农产品价格;将一年服一个月的徭役改为三年服一月。这表明汉初践行()

A.“以德治国"B.“无为而治”C.“严刑峻法”D.“外儒内法”

7、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葡萄、胡麻、胡蒜、胡瓜等外来物种,中国物种西传的有大

黄、茶树、桑蚕、蜀葵、生姜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郑和七下西洋B.修筑直道和驰道

C.丝绸之路的开辟D.玄奘西行天竺

8、下表为不同历史时期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据此可知,南朝时期()

文献时间有关南方社会状况的描述

《史(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

西汉

记》亦无千金之家。

《宋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

南朝

书》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A.江南经济得到开发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统一全国地广野丰D.刀耕火种普遍推行

9、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以及士庶等级界限的严格区分,上品与下品同社会等级制度结

合得愈来愈紧密。上品的含义由单纯评定人才优劣的等级称谓蜕变为代表士族身份等

级的标识。材料所述的选官制度为()

A.世卿世禄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军功爵制

10、“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

功。”材料中“此举”之“功”应理解为()

A.维系了隋朝长治久安B.方便了帝王外出巡游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解决了北方干旱问题

11、学者认为唐代的某政治制度初步具备了现代民主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

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该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B.二府三司制C.三公九卿制D.一府两院制

12、唐代的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其实行原则为:“户无主

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表明()

A.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B.自战国以来的人头税被废除

C.资产已成为征税的唯一标准D.社会矛盾从此得到彻底解决

13、唐朝中后期,节度使任命由父子、兄弟相传,或由军事拥立,中央只有承认既定

事实;藩镇地区的赋税户口完全由本镇掌握。这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遭到严重破坏B.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C.藩镇问题削弱中央集权D.郡国并行导致社会危机

14、下表是魏晋至唐朝佛教部分观点的记述。这反映了佛教()

记述出处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

悦释迦之风者,辙先奉亲而敬君。

论》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唐代慧能《疑问品第三》

A.本土化的发展趋势B.形成不同宗派

C.取代儒学正统地位D.受到理学冲击

15、唐代击鞠(马球运动)非常盛行,上自君王将相,下到士庶黎民都嗜之若狂,许

多妇女也参与其中。唐代彩绘女马球俑便生动展现了女子打马球的姿态。据此可知,

唐代()

A.统治者好恶决定击鞠发展B.社会生活风气相对开放

C.娱乐活动以体育运动为主D.男女地位实现彻底平等

16、北宋范祖禹认为:“唯本朝之法……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

至,则为匹夫”。司马光也写道:“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

者”。这说明宋初采取的措施()

A.导致行政效率低下B.扩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D.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17、北宋官员宋祁曾向仁宗上疏,指出“一官未缺,十人竞逐,纤朱满路,衣紫成

林,州县之地广于前,而陛下之官五倍于旧。”这说明北宋中期()

A.冗官现象严重B.武将势力膨胀C.边防危机加剧D.政治风气保守

18、中国古代某次改革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

家对这些领域的控制,这次改革()

A.为秦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B.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

C.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目的D.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19、宋朝的经济发展格局较唐代以前有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在()

A.“苏湖熟,天下足”B.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D.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0、宋代著名大臣中,不乏出身于下层百姓和贫苦人家的子弟。如北宋政治改革先驱

王禹俑“世为农家”,官至参知政事的欧阳修“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从中可以

看出宋代()

A.门第观念已彻底消失B.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C.科举是入仕唯一途径D.官场由平民子弟主导

21、宋代儒学家希望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下

列能够体现这一理想的是()

A.《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2、据载,宋人岳义方、冯继昇向朝廷献上火箭法,得衣物、绢帛等赏赐;沈括主持

完成《奉元历》的编修,和共事官员各升一官;宋球向神宗呈上新绘制的地图,进通

事舍人。这说明宋代()

A.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继承前代科技成果

C.政府鼓励科技创新D.科技人才层出不穷

23、“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

元”,为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革新。该制度()

①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实行“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

④加强了对吐蕃地区的管理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4、有学者认为,明朝的内阁“与皇帝的意志相一致时,它是皇权的一种补充。一旦

它的作用有悖于皇帝的意志,就会变得一文不值”。这说明内阁()

A.可以直接领导六部B.权力来源于皇帝

C.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D.职权范围不明确

25、明朝前期,严禁海外贸易。明穆宗时,国家财政紧张,统治者认识到政策过于严

厉并无好处,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并对海外贸易征税。这反映了明朝政

府()

A.意识到海禁政策的危害B.鼓励民间进行海外贸易

C.因时而变调整统治策略D.注重沿海地区稳定发展

26、以下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由此判断该思想家是()

明朝中期思想家

提出“致良知”

强调主观能动性

隐含平等叛逆色彩

A.朱熹B.李贽C.黄宗羲D.王守仁

27、清朝官员李卫任云南盐驿道期间,雍正要求云南永北镇总兵马会伯上密折调查李

卫。待李卫任浙江巡抚时,雍正又让他对新任黄岩镇总兵董一隆“细加察访,密奏以

闻”。这说明奏折制度()

A.强化了对官僚的监督B.扭转了吏治腐败现象

C.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D.增强了国家治理实效

28、下表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至嘉庆十七年的人口与土地变化情况表。该表反映出清

朝()

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的人口与土地变化情况表

民田总数(公

时间全国人口统计(亿)

顷)

康熙二十四年60784291

雍正二年72364291.2-1.4

乾隆三十一年78071562

嘉庆十七年79210613

A.人口增长十分迅速B.统治危机的初显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D.国力开始由盛转衰

29、乾隆皇帝认为:“办理回众事务,宜因其性情风俗而利导之,非可尽以内地之法

治也”。这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恩威并施B.因俗而治C.武力征伐D.强化管理

30、下图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颁造的乌兰察布盟长印,印侧前部有“礼部造”

三个字,印面及印钮左右分刻有蒙古文、满文的“乌兰察布盟长之印”字样。这一文

物()

A.可用于研究清政府的“改土归流”政策

B.能够证明清朝官印均刻有多种民族文字

C.反映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边疆控制力下降

D.是清代设立盟旗统治蒙古族地区的印证

二、材料题

31、古代历史上,各民族长期交流、交融、交往,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

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春秋后期,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民族大迁移大融合时期,在

北起辽东,南达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里,华夏族(注: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是

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和一些少数民族通过长期战争,兼并和融合,迂移和交往,有

了日益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交错混居通婚现象非常普遍,逐渐融合成一个稳固的

民族共同体——华夏族。

——摘编自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

材料二

与民族交融一样,“汉化”对减少民族冲突,维护社会安定和发展发挥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其中一例。孝文帝为了改善鲜卑贵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和作风,进一步巩固北魏的统治,掀起了大规模的“汉化”运动。孝文帝在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汉化措施,涉及领域广泛,改革力度强大,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阶级矛盾,促进了鲜卑乃至整个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向汉族的转变。

——摘编自乔国华《民族融合与社会稳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推行鲜卑“汉化”的影响。

32、与前代相比,宋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社会生活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惩唐末、五代之弊,按照“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的思想立一代兵制,并把

这一精神贯彻到官制之中,构筑了干强枝弱、君强臣卑的政治格局,重建国家和社会

的秩序,促进了官僚体系的发展,加强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

——摘编自盛险峰《“维制”与宋初政治格局》

材料二

与汉唐相比,宋代经济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商品经济成分在传统社会母胎中的

急速成长。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剩余率的提高,煤铁革命的出现,手工业生产

扩大以及运输工具的进步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商品经济继战国秦汉之后迎来了它的第

二个高涨时期……生长出城市、货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

子。

——摘编自葛金芳《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

材料三

唐宋之际,中国传统社会发生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阶级结构的调整。门阀士

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官僚地主阶级。奴婢、部曲、佃客这些社会最广泛

的下层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法律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摘编自戴建国《“主仆名分”与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内外相维,上下相制”思想在地方管理

中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社会生活出现的新变化。

33、中国古代王朝十分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经过七八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

期,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中央集权加强,国力强盛,客观上具备了解决西北边防上

匈奴威胁的能力。汉武帝本人虽在儒家学说和思想的熏陶下成长,但却不是一个拘谨

的儒生,而是具有雄武奋发气质的政治家,这种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必然促使汉武帝

改变对匈奴的消极防御政策,采取反击匈奴、巩固开发西北边疆的积极政策。

•摘编自冯勇刚《论汉武帝反击匈奴和经略西北边疆的政策》

材料二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由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

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编自《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清王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定作出的历史贡献是独特的,历史上任何时期的疆

域版图及其有效控制程度均没有达到清朝的规模。因此,可以说历史上中国空前“大

一统”版图的奠定是18世纪中国的突出特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开发西北边疆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成

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唐朝相比元朝边疆治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M9号墓随葬品达110件,超过30件随葬品的仅有9座,大部分则是

在10件以下”可知当时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故选D。材料不能反映出手工业技术

较先进,排除A;国家产生的标志是出现政府、军队、法律等,排除B;原始农业较

为落后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

2,答案:C

解析:由材料“铭文记述了周康王改封矢于宜地为宜侯,赏赐其土田、山川以为封

±,赏赐其前商王族、平民、奴隶等以为授民之事”可知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予诸

侯,符合对分封制内容的表述,故选C。而A、B、D三项制度均不是在西周时实行且

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3、答案:C

解析: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有利于增加个体小家庭的

数量,进而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C。减少政府负担、打击旧贵族势力、鼓舞军

队士气均与材料无关。

4、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儒墨法道四家尽管在具体的治国理念上存在差异,体现出“争

鸣”的一面,但身处春秋战国,面对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现实,四家又体现出“共

鸣”的一面,即重建社会秩序。B、C、D分别是法、儒、道三家的思想,故排除。

5,答案:B

解析:由材料“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可知,秦始皇确立起

皇帝制度,该制度被历代王朝长期沿用。A、C、D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6、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文景二帝统治时期,实行轻徭薄赋以及贵粟政策,体现出汉初的

治国理念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以德治国”“严刑峻法”“外儒内法”均与

材料无关,故排除。

7、答案:C

解析:材料中涉及到西汉与西域的物种交流,由地理方位可知,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

来完成的,故选C。A项与材料无关,B项修筑于秦朝,D项发生于唐朝,故排除。

8、答案:A

解析:材料通过对西汉及南朝刘宋时期南方地区的状况的对比描述,体现出江南经济

得到开发。B项完成于南宋,C、D项与南朝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门阀制度的形成”“士庶等级界限的严格区分”“上品与下品”“社

会等级制度”等可知该选官制度深受门阀制度的影响且对人物进行等级评定,故选

BoA、C、D三项不符合材料时间点,在材料中也未体现。

10、答案:C

解析:由材料“此举”“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可知,隋朝大运河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故选C。隋朝短暂而亡,排除A;B、D

均不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排除。

11、答案:A

解析:由材料“唐代”“具备了现代民主的因素”“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三省职

能分工明确可知该制度应为三省六部制,B、C、D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12、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两税法“废除了对人课税的庸、调”,可知政府在一定程度减轻了对农

民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B、C、D项均不符合唐朝,故排除。

13、答案:C

解析:由材料“节度使任命由父子、兄弟相传……,中央只有承认既定事实”,“藩

镇地区的赋税户口完全由本镇掌握”可知,藩镇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故

选C。A项与材料无关,B项不是材料主旨,D项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造成的社会

危机,故全部排除。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宣扬奉亲而敬君,

体现出本土化的特征,有利于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故选A。B项与材料无关,C

项不符合史实,D项“理学”尚未产生,故全部排除。

1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击鞠(马球运动)非常盛行”“上自君王将相,下到士庶黎民都嗜之

若狂”“许多妇女也参与其中”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风气相对开放,故选B。“统治

者好恶”会影响而不是“决定击鞠的发展”,排除A;唐代娱乐方式多种多样,材料

中未体现娱乐活动以体育运动为主,排除C;D选项不符合唐朝史实,排除D。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莫敢有异心者”可知范祖禹和司马光都

在强调宋初采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材料中并未体现权力分割带来的消

极影响,排除A。B、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一官未缺,十人竞逐”“陛下之官五倍于旧”可知北宋中期出现

“冗官”的弊病,故选A。B、C、D项均与材料无关。

1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等”“加强国家控制”等信息,可

判断这次改革是王安石变法,变法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目的,故选C。为秦一统天下

奠定了基础的是商鞅变法,排除A。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是庆历改革,排除B。推

动鲜卑族封建化的是孝文帝改革,排除D。

19、答案:A

解析:宋朝经济发展格局较唐代以前有明显的变化,即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具

体表现则是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

下足”,故选A。B、C项是明朝后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故排除。宋朝对外贸易繁荣,

排除D。

20、答案:B

解析:宋代科举比前代更完善,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不讲门第,不论贫富,平民子

弟通过科举进入到了统治者的行列,造成了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故选B。A、C、D

项说法太过绝对,故排除。

21、答案:D

解析:北宋学者为应对佛、道冲击,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希望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

理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张载由此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故选D。A项为汉代董仲舒的主张。B项是老

子的观点。C项是商鞅由魏入秦后对秦孝公所说,意在强调变法革新。

22、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得衣物、绢帛等赏赐”“各升一官”“进通事舍人”可知宋代政府

鼓励科技创新,故选C。材料并非强调科技水平和科技人才,排除A、D,B项与材料

无关。

23、答案:D

解析:元朝行省制度以“犬牙交错”为划分原则,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巩固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也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故①②③都正确,选D。吐蕃地区由直属

中央的宣政院进行管理,④不选,故排除A、B、Co

24、答案:B

解析:内阁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故选B。朱元璋废

除宰相后,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排除A。C、D项与材料无关。

25、答案:C

解析:明朝前期,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后戚继光重

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逐渐稳定,加之财政紧张,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体

现明朝政府因时而变调整统治策略,故选C。A、D项并非材料主旨。放松不等于鼓

励,排除B。

26、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明朝中期思想家”“致良知”等信息可判断该思想家是王守仁,

故选D。A项朱熹是南宋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B项李贽

是明朝后期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C项黄宗羲是明末清初

思想家,主张“工商皆本”,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7、答案:A

解析:雍正利用奏折制度让官员相互调查,从而强化了对官僚的监督,故选A。材料

并未体现B、C、Do

28、答案:B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从康熙二十四年至嘉庆十七年,人均耕地面积在下降。由于

社会生产力没有突破性进步,人口急剧增长必然导致资源紧缺,原本掩藏在太平盛世

之下的诸多社会问题会逐渐显现并放大,故选B。人口增长只反映了表格的部分信

息,排除A。C项并非材料主旨。D项“开始”说法错误。

29、答案:B

解析:由材料“因其性情风俗而利导之”可知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因俗而治,故选

Bo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30、答案:D

解析:“改土归流”是清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排除A。“均刻有”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清朝中央政府对边疆控制不断加强,排除C。该印作为文

物,是清代设立盟旗统治蒙古族地区的实物印证,故选D。

31、答案:(1)表现:少数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

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分布更为广泛,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民族交融加强;

民族交往方式多样(回答具体交往方式亦可得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2)影响:缓和北方各族的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促进北魏的经济发

展和社会繁荣;推进鲜卑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北方统一南方及隋唐盛世的出

现打下基础。

解析:(1)由材料“通过长期战争,兼并和融合,迁移和交往,有了日益密切的经济

和文化关系,交错混居通婚现象非常普遍”可知民族交融加强、民族交往方式多样。

由“逐渐融合成一个稳固的民族共同体一一华夏族”可知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

液,分布更为广泛,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结合材料

可知少数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2)由材料“减少民族冲突,维护社会安定和发展”“改善鲜卑贵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和作风,进一步巩固北魏的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