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2019-2019学年其次学期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人教版无答案1.本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等填写在答卷上。

一、选择题(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通常状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同等一些领导人主见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当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见从侧面说明()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C.“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修订违反了社会主义原则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在其次次世界大战趋于结束的时候,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当时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也拥有强大武力的国家——苏联。为了自身霸权地位的稳固,美国不得不与苏联做交易。这个“交易”是指()A.《雅尔塔协议》B.《联合国宪章》C.马歇尔安排D.《布雷顿森林协定》3.20世纪70年头,日本、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意味着()A.世界政治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B.美国经济衰落渐渐落后于德日C.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D.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4.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5.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觉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C.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定结果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6..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D.中心集权的高度强化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心所在地因形势的发展变更而几次转移。按转移的先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A.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B.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D.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8.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形成这种现象最基本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B.风俗习惯C.民族心理D.文化素养9.2019年在选举出的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有所增加,达到242名,比十六大增加了12名,占十七大代表总人数的10.9%,比少数民族党员占全体党员总数的比例高10.5个百分点。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42个少数民族有代表当选。该现象说明A、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完全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C、我国坚持民族同等的原则D、国家敬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21.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视察、鉴定、描述、试验探讨与理论分析。”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我们今日科学探讨的详细方法仍旧超越不了伽利略B.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探讨的基本方法C.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起先进行科学探讨D.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12、在一次中美文化沟通活动中,美国高校生hawk问中国学生李诗通,“Therivercancarryaboat,yet,itcanturntheboatovera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李诗通正确地回答A、ShangYangB、ZhuangZhouC、MengKeD、XunKuang13.下列著作,可以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其先后依次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⑧《新民主主义沦》④《论十大关系》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14.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动社会变革。其根本缘由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国家分裂、国力衰退C.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D.经济停滞,文化倒退15.修改宪法必需考虑宪法的稳定性。通常状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同等一些领导人主见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当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见从侧面说明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B.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C.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文革”宪法修订违反了社会主义原则16..依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经常通过亲属参加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乳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到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A.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更B.公民法比万民法更敏捷好用C.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D.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17.春秋时期起先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许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驾驭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渐渐由恒久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A.渐渐走向中心集权B.领先废除了分封制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18.“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斗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历史的实践证明,这种想法()A.是书生之见,荒诞无稽B.不合时宜,难以实践C.切合时情,迎合帝王D.是敌人阴谋,离间君臣19.假如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代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在治国原则上最大的分歧是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B.“郡县制”与“元首制”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20.英国《经济学家》预料:“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斗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化为斗争B.面临严峻的财政与政治危机C.福利政策问题不断显现D.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冲突二、非选择题(4道题共60分)2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时,户籍制度已大体形成,其中千里王畿之内的习民数制度是周代户籍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王权对其所辖领地享有无限的权力,王畿之内的劳动者是天子可以干脆役使与剥夺劳动的对象,也是王权巩固的基础。春秋时期,齐国首创严格的以定四民之居为目的户籍制度。战国时期商鞅将“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在两汉时期,口赋(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和算赋(成年男女的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摇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担当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始终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凡故编入国家统一户籍的民户,都称为编户。政权还进行严密的户口登记的查验工作,规定每人必需闻名户籍,防止入户脱籍。这一制度始终被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失去土地的农夫因无法承受原来的租调负担而份纷逃亡,唐德宗时起先推行两税法,规定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到明洪武年间,封建政府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整理的结果被编制为鱼鳞图册,这是中国历史上地籍的正式独立。清康熙帝在1712年发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上谕,使人丁与钱粮脱钩,丁税与户籍分别。——摘自吴昆昆《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材料二:20世纪,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徒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L915-1927年北洋玻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实施,大批农夫来到城市,成为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藉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特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形成的缘由。(13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变更,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户籍制度变更带来的影响。(12分)2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l0分)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但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孙中山在1892-1895年期间出版了一些著作,这些著作着重论述了西方的饲养和浇灌技术、农业机器和化学肥料的运用以及举办农村集市的好处。1895年和1896年,在孙中山等人的提倡下,分别在广州和上海成立了农学会,出版了一种特地探讨现代农业的杂志。材料二1900年的起义失致后,孙中山试图以来自印度支那和美国的支持来进行革命,但都没有胜利。这些失败,再加上更早以前他因过去为他供应大部分追随者的华南隐私会社的成员无纪律和不行靠而产生的悲观,使他信任他应从中国的留日学生中汲取人员。当孙中山在印度支那和美国逗留期间,学生运动明显地发展了。孙中山回东京时正是1905年夏末学潮高涨之时。他的革命纲领和口号已被制订出来。这时所缺乏的就是一个新的组织,但经过他和日本挚友给他介绍的黄兴的共同合作,这种组织出现了。经过一系列筹备会议以后,孙中山组成同盟会。同盟会在留学生原在东京成立的各省同乡会的基础上组成;它另外还有传统隐私会社的宣誓仪式和隐私活动的特点,这些都是以三民主义的名义进行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著作及其创办杂志的关注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孙中山上述活动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背景。(5分)(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革命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失败的主要缘由。(5分)23.(15分)【二十世纪的斗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一:《非战公约》,1928年8月27日由比、捷、法、德、日、意、波(兰)、英、澳、加、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鉴订,1929年7月25日生效。由序言和正文3条组成。第一条,缔约各国慎重声明:指责用斗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来中废弃以斗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其次条规定: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不论性质和起因知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第三条s是规定程序问题。但对当时为世人所瞩目的裁军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也没有制定制裁的措施。且各帝国主义列强还有各自的说明和保留条件,如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确定状况是否须要诉诸斗争以实行防卫”。——摘编自高秋芬《评析<非战会约>》材料二: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衙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无莱肴之餐桌”。——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l)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学问,概括《非战公约》所体现的原则及其主动意义。(8分)(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评析材料二中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对《非战公约》的评价。(7分)24.(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于成龙,清朝第一廉吏。少年时代,勤奋好学,熟读诗书。22岁考中乡试副榜贡生,但这远未能走上仕途。在正式成为省级大员之前,于成龙出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并先后在广西、四川、湘广等地历练。难能珍贵的是,他以高龄在基层任职,并没有丝豪心灰意冷,也没有准备做一个太平官,而是要做到“天理良心”。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第一次出仕,这一年他44岁,第一任官职是任广西罗城县知县。罗城地处荒僻,族群关系困难,民风强悍,条件非常艰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于成龙兢兢业业,为民谋利、问民疾苦,设学校、兴教化,不久便取得成效。一时间,罗城居民得以安家立业,尽心于农耕。他在做湖广黄州府同知时,将自己的积蓄赈济灾民并评定地方暴乱。尽管战事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