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含导学案)_第1页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含导学案)_第2页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含导学案)_第3页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含导学案)_第4页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含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图片)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二、新课讲授eq\a\vs4\al(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展示下列材料)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活动二:“谣言”来了(展示下列图片)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材料展示)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2016年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展示下列图片)3.思考:分析上面图片的表现,谈谈为什么会被禁止。提示:左图是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所以被法律禁止。右图是利用网络攻击他人网络,是违法的,所以被法律禁止。eq\a\vs4\al(目标导学二:传播网络正能量)活动四:网络开启一扇门——建言献策(材料展示)2017年4月12日,太原市试点建设的首个专为老百姓排难解忧的互联网平台——迎泽区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这意味着迎泽区在城市和社会管理方面向“互联网+”迈进了一大步。过去市民跑腿才能解决的小事儿,如今通过电脑网页、微信、QQ、手机APP、电话等方式就能立即反映到网络平台,使之得到快速解决。1.思考: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提示:1.材料反映了太原市利用网络给老百姓开通了解决困难的平台。太原市能够正确运用网络。2.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积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教师强调: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活动五:网络助力张远坤的愿望(材料展示)张远坤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库纳巴扎小学支教。当他看到学生们大冬天的还在接自来水管的凉水喝,冬装只是把四件夏装穿在身上时,就想到通过募捐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短短三天时间,爱心人士送来了约70公斤的物资。第一次活动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出乎张远坤和学校的意料。随后,张远坤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的运动场地。希望通过网络募捐的方式,将募集到的善款建一个运动场,并购买篮球架、单双杠、球类等体育器材,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思考:张远坤的事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提示:张远坤利用网络募捐,解决所在学校学生的困难。他能够正确地运用网络,传递了网络正能量。分析下列图片,看看人们利用网络传播什么正能量?提示:图1利用网络传播了舞蹈,图2利用网络抓捕了逃犯,图3利用网络弘扬书画文化,图4利用网络组织了青年志愿者,让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价值。教师强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三、课堂总结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3板书设计eq\a\vs4\al(合理利用网络)eq\b\lc\{(\a\vs4\al\co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b\lc\{(\a\vs4\al\co1(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b\lc\{(\a\vs4\al\co1(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4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总体教案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但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了解了教材内容。因此今后的教学过程,不仅要利用教材,更要利用现实资料和学生的自身实践,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任务。《合理利用网络》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网络时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2.知道网络是虚拟世界,信息参差不齐,引导学生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御网络上的不良信息。3.了解网络的特点,能够做到理智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4.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网民数量多的特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二、预习要点重点、难点: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网民数量多的特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预习问题1.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课本17页)2.如何做道理性对待网络?(课本18页)3.利用网络的基本准则是什么?(课本19页)4.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意义?(课本20页)四、预习检测1.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青少年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①为避免不良诱惑,拒绝上网②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站③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见面要求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网络交往有利也有弊,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就要()A.摆脱约束,任意发表言论B.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C.放松警惕,广交朋友D.依赖网络并随意消费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近几年来,因迷恋网络,三番两次被退学,又以高分考进名校的“高考奇才”层出不穷:新疆安治帮:先后考入北大、清华,却因为迷恋网络遭学校退学,今年第四次高考全县第一;湖北周剑:五年四次考入名校却三次退学;四川张非:4年时间,一次清华,一次北大,先后退学或开除,前不久,又再次考上清华。网瘾而产生的群体性退学事件也屡见不鲜:西安邮电学院劝退336名学生,徐州工程学院对115名学生作退学处理,156人作留级处理。思考:1.材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探究活动二:通过上面图片和课本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2)我们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探究活动三:据中国的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揭示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到53.2%。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的网络的主要群体。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处理网络和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随堂检测1.“网络是一座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这句话说明了()。A.网络是个非常自由的世界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C.网络世界可以摆脱任何约束D.网络世界可以使我们获得各种信息2.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应该()①为了避免伤害,拒绝上网②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③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仅在2011年上半年.我国就有2.17亿网民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冇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泎。这表明()。①网络交往弊大于利②网络可能对其使刖者造成伤害③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④净化网络环境刻不容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有个自称“冲击波杀手”的黑客在网上散播“冲击波”病毒,病毒大范围传播。该病毒感染力和破坏力极强,几天内使全球50多万台电脑受到病毒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散播该病毒的“黑客”后来被逮捕。这一案例告诉我们()。A.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行为规则B.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C.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其趋于完善,不被“黑客”利用D.要充分认识到电脑病毒的危害性5.对网络世界,有这样形象的比喻:“如果你爱你的孩子,你就让他上网,那里是天堂;如果你不爱你的孩子,你就让他上网,那里是地狱。”这说明()。A.网络是大人的天堂、孩子们的地狱B.网络是有益处的,英雄有用武之地C.网络只有害处,是魔鬼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6、辨析:有人说,网络世界真假难辨,我们还是不要上网了,原来网络世界。7、分析材料,回到问题:材料一:网络购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虽说起步于国外,但却在我国发展最快。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截至2014年6月,在我国6.2亿网民中,在网上买过东西的就达3.32亿人,几乎每4名中国人中,就有1人有网购经历。材料二:调查显示,消费者最常遇到电商网站侵权行为排在首位的是“退换货难”(47.2%),其次是“价格欺诈”(40.1%),排在第三位的是“出售假冒伪劣产品”(38.2%)。其他还有:“不能验货”(36.6%)、“不开发票”(36.5%)、“享受‘三包’服务难”(32.2%)、“对投诉置之不理”(30.8%)、“服务电话难打通”(21.9%)等。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材料一举例说说明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结合材料二,谈一谈如网络或要遵循什么原则。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