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_第1页
国有企业改革_第2页
国有企业改革_第3页
国有企业改革_第4页
国有企业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国有企业?交流:什么是国有企业?2021/10/10星期日1何谓“国有企业”?政府当局可以凭借它对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或管理条例,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的企业。国际惯例中,国有资产投资或持股超过50%的企业即为国有企业2021/10/10星期日2国有企业分类国有独资公司由政府全额出资,受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以社会公共目标为主,经济目标居次。这类企业主要是典型的自然垄断企业和资源类企业,如铁路、自来水、天然气、电力、机场等。从经济学角度,这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应该按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定价,以此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谋求从消费者那里攫取更多的剩余。国有控股公司由政府出资控股,受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兼具社会公共目标和经济目标,以经济目标支撑社会公共目标。国有参股公司严格来说应该称之为“国家参股公司”或“政府参股公司”,不是国有企业,政府只是普通参股者,受到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与一般竞争性企业无疑,没有强制性社会公共目标,经济目标居主导。2021/10/10星期日3国有企业的特征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其全部资本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在不同程度上,受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控制,不能违背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国有企业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营利法人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公益法人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国有企业往往享有许多国家给予的政策性优惠和某些特权,如某些行业经营的垄断性、财政扶助、信贷优惠以及在资源利用、原材料供应、国家订货和产品促销、外汇外贸等方面的优惠、亏损弥补和破产时的特殊对待等等。但同时它也受到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性限制,承担许多特别的义务,如必须执行国家计划、价格权限制、生产经营自主权的限制,要优先保障国家和社会需要,满足国家调节经济的要求,有时利微或无利也得经营等等。2021/10/10星期日4讨论:应不应该存在国有企业?为什么存在国有企业?一个国家管理经济,是应该用市场经济手段还是用计划经济手段,抑或是其他?2021/10/10星期日5国有企业的普遍出现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同时,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下,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纯粹靠自由竞争维系的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从1945年开始,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法国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些大公司改为国家接管。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战争结束的7个迅速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个;美国政府也创办了一些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能源部门、基础设施部门、提供公共产品部门和科技开发部门。2021/10/10星期日6美国国企美国国有企业一般称为”联邦公司“。1983年联邦会计总署把47家联邦公司分为三类:联邦控制公司、公私混合公司、私人控制公司。美国国有企业地位一般,影响甚微,其生产总值仅占全国GDP的区区5%特点:(1)美国国有企业只允许从事私人无法做、做不好或者无利可图的行业,如邮政、公共交通、自来水、污水处理及环保、博物馆、公园森林、航空管制、部分跨州电力水利及公路铁路、部分港口、部分军事工业、航天、老人穷人及退伍军人养老和医疗保险。(2)各级国有企业只向联邦、州和市镇议会负责,其建立与撤销、经营范围及领域、商品及服务价格制定、拨款贷款、高管任免及薪酬均必须由同级议会审查批准,政府只能严格按议会发布的命令(法案)具体执行对所属企业的监管。联邦大型国有企业(如成立于1826年的国家博物馆和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甚至还设有由总统、副总统、民主党与共和党代表、民众代表组成的董事会,企业除对联邦议会负责外还得接受该董事会的监督。(3)为体现“公私官民平等和政府不与民争利”的法律原则,国有企业除享受政府经议会批准的固定拨款(如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每年1.3亿美元),基本没有其他特权,甚至有明文规定国有企业不得上市融资。2021/10/10星期日7继2005年,成功地完成了6户中央企业完善董事会的试点工作后,扩大了董事会试点。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试点如:首都钢铁公司通过改革使企业有了自主权,增加了留利,改进了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1996年,国企破产总数量超过了过去9年的总和。供销活动,都要按国家计划进行。外部董事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关职务外的其他职务,与其担任董事的公司不存在任何可能影响其公正履行外部董事职务的关系。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学者见解:引入外部董事国企改制之后,国企户数从1998年的23.2006年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所谓的产权分离,就是指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一味强调扩大企业的规模,独立董事:我想说不,可是不行股权分置改革进程——全面铺开随着“中国石化”股改的启动,已有1151家上市公司进入或者完成了股改程序,公司股改市值占股市总市值比重达到92%。1、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国家对经济只进行宏观调控,不再进行政治干预,放手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此次董事会试点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求董事会必须引入一定比例的外部董事。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从1945年开始,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法国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些大公司改为国家接管。讨论:为什么建国后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021/10/10星期日8为什么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历史条件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有民族工业企业12.3万家,职工164万人,民族商业资本13万家,从业人员99万人,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民族工业约占45%。而代表官僚买办资本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富约为200亿美元,其控制的银行为2448家,占全国3489家银行总数的三分之二;其掌握的工业资本也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在工业交通的固定资产总额中,则占80%,官僚买办家族控制工业掌握了全国钢铁的90%,电力的67%,布机的60%以上,还垄断了全国的铁路和航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烂摊子,计划经济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国际背景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由于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我国经济接受苏联的援助,同时也接受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国营企业制度到1957年,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2021/10/10星期日9国有企业的成长(1)形成时期(1949~1952)最初国有企业的来源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为了支援战争和保障供给,各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一些公营企业;二是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并通过民主改革使之转变为国有企业;三是没收敌伪工业,主要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创办的企业,伪满和汪伪政权的企业;四是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国有企业。(2)成长时期(1953~1957)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有经济的总投资为612亿元,建立起一大批工业化所需而在我国基础又十分薄弱的基础工业,形成一批国家建设投资的国有工业企业。2021/10/10星期日102021/10/10星期日11我国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

计划当局制定生产和分配决策1957年,国家计划管理的工业生产产品由115种增加到290种;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由220多种增加到530多种。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约34%,其中有75%由中央支配。

国家计划委员会全盘负责经济计划的编制、综合平衡等

国民经济计划编制的程序:“两下一上”

第一步,国家制定计划的控制数字,下达给部门和地方。第二步,各部门、各地方根据计划控制数字,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计划草案,上报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三步,在各部门、各地区计划草案的基础上,国家进行综合平衡。2021/10/10星期日1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目标企业成本最大化——78年前,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其投入与产出完全是按完成政府下达的生产目标而制定,不强调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企业不需要为亏损负责。2021/10/10星期日13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特征“三铁”“铁饭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指国家分配工作,干不好只能调走,绝无失业之忧。“铁工资”是指工资从就业开始就是那么多,顶多根据工龄长短进行增加,不会因业绩的好坏而增加或者减少。“铁交易”是指当时国有企业之间的计划交易都是固定的,供求关系非常稳定。2021/10/10星期日14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特征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一味强调扩大企业的规模,增加资本及劳动力投入,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同时企业还需要负担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幼儿看护等。2021/10/10星期日15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绩效统计资料表明,在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里,我国工业占国民收入的份额由19.5%上升到49.4%,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而国营工业又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源泉。按可比价格计算,国营工业产值增长了17.15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55%。计划经济时代国企作为当时经济形式的主体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21/10/10星期日16讨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021/10/10星期日17基本上没有市场 通过计划手段和方式配置资源。财政按国家计划实行统收统支;银行成为实行资金计划管理的出纳机构;政府既管理宏观经济活动,又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直管企业,企业的人财物管理和产供销活动,都要按国家计划进行。基本上没有私营经济在所有制方面,片面强调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作用,排斥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21/10/10星期日181952-1978年城镇不同经济成分格局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第107页等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数(万人)195219571978195219571978国营经济41.553.677.6158024517451私营经济及公私合营34.626.40——0个体经济20.60.80.588310415集体经济3.319.021.82365020482021/10/10星期日19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2021/10/10星期日20(3)彷徨时期(1958~1965年)从1957年底开始,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调整企业的隶属关系,将中央各部管理的企业大部分下放到地方,虽然是将权力下放,但国有企业仍受行政管理,不可能解决企业活力的问题,反而还造成了企业归属关系的混乱,到1960年初,大多数下放到地方管理的企业又重新收归中央管理,国企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在计划经济制下,由于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国有企业出现亏损,并且亏损面越来越大,1961年,国有企业亏损额达103·2亿元,之后经过对国有企业的调整,亏损额有所降低。2021/10/10星期日2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特征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1、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控制力增强一是为了支援战争和保障供给,各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一些公营企业;(4)停滞时期(1966~1978年)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3)股份制改革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03—2013年)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其目的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型企业。1957年,国家计划管理的工业生产产品由115种增加到290种;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烂摊子,计划经济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属于自然垄断的行业,例如电力、通信“水流动,必有流失”;如:首都钢铁公司通过改革使企业有了自主权,增加了留利,改进了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独立董事:不听、不看、不说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2004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比1998年减少50.国有企业改革——两大任务8万户降到2003年的15万户,2004年则降为13.(4)停滞时期(1966~1978年)1970年,国有企业开始了第二次改革,此次改革扩大了第一次国有企业改革的范围,中央开始彻底下放所属工业企事业单位,扩大地方的计划权,地方以计划权为核心的管理权的不断扩大。第二次国有企业改革重蹈了第一次国有企业改革的覆辙,酿成了当时被称为“三突破”的大混乱。陷入了“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怪圈。2021/10/10星期日22二、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阶段

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1、改革模式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和前苏联、东欧的激进的“休克疗法”按照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中国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模式。 渐进式改革模式可以避免社会震动过大,从而可以较好地处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实现平稳的经济转轨。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2021/10/10星期日23国有企业改革——内涵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国家对经济只进行宏观调控,不再进行政治干预,放手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021/10/10星期日24“休克疗法”的要义是一步到位,迅速转轨,在短期内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实行“休克疗法”。 以俄罗斯为例,1996年和1991年相比,其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5%。下降幅度大大超过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5%)和美国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下降30%),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将近20年。2021/10/10星期日25国有企业改革阶段

2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它反映了改革战略指导思想的演变和发展。1978-1984年,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扩大企业自主权。1985-1993年,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实行两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1994—2002年,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2003—2014年,股份制改革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021/10/10星期日26(1)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 当时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扩大企业自主权就是要有下放权利,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2021/10/10星期日271978年,中共四川省委确定了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新都县氮肥厂、四川化工厂、陵江机床厂和南充绸厂六家国家企业进行扩权试点,当时扩权的内容很简单,即完成生产任务后可以利润留成分发奖金。1979年则扩大到100户企业。1979年年初,国家在北京、天津、上海选择了8家企业作为扩大自主经营权的试点,拉开了放权让利的序幕,极大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到1980年,试点企业已经扩大到6000多个。1980年以后,随着“包”字(承包制)进城,国有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实行了承包、承租经营模式,国有企业成为承包者和承租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国家放权让利的改革又强化了国有企业的这一功能),同时,国家财政来源于国有企业的收入比重下降,国家财政投向于国有企业的支出也有所放缓,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租赁工厂”。1983年实施“利改税”政策,明确了国家和企业之间收入与权力的分配。2021/10/10星期日281979年则扩大到100户企业。国资委监管的一百多家中央企业将在2008年之前完成这项改革。如:首都钢铁公司通过改革使企业有了自主权,增加了留利,改进了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企业不需要为亏损负责。1978-1997年,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94.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目标: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一味强调扩大企业的规模,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有民族工业企业12.3万家,职工164万人,民族商业资本13万家,从业人员99万人,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民族工业约占45%。8万户降到2003年的15万户,2004年则降为1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和前苏联、东欧的激进的“休克疗法”国企首次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3、国有企业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导向国企高管实行差异化薪酬;公司制改造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向。1、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直管企业,企业的人财物管理和产在直管企业基本完成产权主体多元化基础上,重点推动二三级独资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工作,进一步壮大国有资本与其他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市属国企竞争实力。如何力求减少国有资产流失(1)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通过这一阶段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效益都有所提高。如:首都钢铁公司通过改革使企业有了自主权,增加了留利,改进了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1979-1981年和改革前的1978年比较,首钢利润净额平均每年增长45.32%,上缴利润和税金平均每年增长了27.91%,企业留利和职工收入都有较大的增加。2021/10/10星期日29(2)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所谓的产权分离,就是指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目标: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途径:经营承包责任制。2021/10/10星期日30(2)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局限性:两权分离理论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而不承认企业作为法人应该有财产权,认为所有权全部属于国家,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

2021/10/10星期日312021/10/10星期日32(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国有中小型企业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2021/10/10星期日33(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革明确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特征:产权明晰。即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价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2021/10/10星期日34途径:经营承包责任制。此次董事会试点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求董事会必须引入一定比例的外部董事。三是没收敌伪工业,主要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创办的企业,伪满和汪伪政权的企业;政府措施:以“试点办法”为例来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美国国有企业只允许从事私人无法做、做不好或者无利可图的行业,如邮政、公共交通、自来水、污水处理及环保、博物馆、公园森林、航空管制、部分跨州电力水利及公路铁路、部分港口、部分军事工业、航天、老人穷人及退伍军人养老和医疗保险。国企首次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加强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建设:尽管政府采取增加就业机会、引导下岗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但是该问题仍较严重。十六届三中全会:“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美国政府也创办了一些国有企业。商业类国企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种经济成分的增加,国有经济比重逐年下降——特别是1992年之后。一个国家管理经济,是应该用市场经济手段还是用计划经济手段,抑或是其他?国企改制之后,国企户数从1998年的23.(3)股份制改革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03—2013年)(2)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2003—2014年,股份制改革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益法人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股权分置——指中国股市因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随着“中国石化”股改的启动,已有1151家上市公司进入或者完成了股改程序,公司股改市值占股市总市值比重达到92%。(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1995年中央提出“抓大放小”方针以后,各地加快了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到1997年底,一些地区的小企业改制面已达50%以上,有的地区超过90%。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2021/10/10星期日35国企改制的含义国有企业改制,是将国有企业的资产量化为股份并改变原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过程。公司制改造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向。其目的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型企业。十五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届三中全会:“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2021/10/10星期日36国企改制的模式国有企业国有独资股份公司模式之一: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股份公司:符合《公司法》有关规定的,可以由国有企业单独组建国有独资的股份有限公司2021/10/10星期日37模式之二:国有企业新建、扩建时,积极吸收国家以外的其他方面的股份投资,将各方投资形成的资产折算成股份,从而组建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新扩建项目股份公司国有股份非国有股份非国有资本2021/10/10星期日38模式之三:需要新增投资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并将原国有资产和认股形成的资产分别折算为股份,建立股份制公司股份公司新的投资人新股份公司转让部分股权增资形成的股份转让获得的股份转让剩余的股份2021/10/10星期日39模式之四:完全依赖国家贷款投资建立的国有企业,负债率比较高,可以通过将国有企业债务转换成股份制公司股权的方法(即所谓“债转股”),从而建立股份制公司;或者通过发行股份募集社会资金入股,从而改变国家持有的股份比例过高的资本结构,组建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债权人新的投资者股份公司债务股权2021/10/10星期日40模式之五:企业以经营性资产出资,将非经营性资产保留在原企业中,同时吸收法人股与自然人股,设立股份公司的模式.国有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经营性资产股份公司存续企业2021/10/10星期日41国企改制的程序1.改制立项申请改制企业上级主管部门2.同意立项批复改制方案3.制订改制方案4.改制方案申请5.改制方案批复财务处理人员安置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界定6.实施方案组织结构设置高管人员推荐公司章程制定名称预核准职工代表大会7.成立2021/10/10星期日42几点说明改制工作小组一般由原企业的经营管理负责人、工会组织负责人、财务管理负责人、职工代表以及厂办负责人等共同组成。企业清产核资的主要内容是查明并确认企业的实有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各项应收款、存货、短期投资、待处理流动资产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等固定资产:原值、净值折旧额等以及在用、出租、未使用、不需用、封存和其他固定资产长期投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以及其他长期投资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名称权、著作权以及特许经营权递延资产、在建工程等2021/10/10星期日43几点说明股权结构的设计,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股权结构的设置与持股比例。既要考虑国家的产业政策又要考虑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效果。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2021/10/10星期日44独立董事:不听、不看、不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数据表明,2000年底,中国国营企业的“下岗工人”人数高达657.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有经济的总投资为612亿元,建立起一大批工业化所需而在我国基础又十分薄弱的基础工业,形成一批国家建设投资的国有工业企业。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直管企业,企业的人财物管理和产通过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改变国有企业范围过宽、数量过多、比重过大的局面。美国国有企业地位一般,影响甚微,其生产总值仅占全国GDP的区区5%“绝对消除国有资产流失的愿望”类似“绝对消除腐败”的愿望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济的作用,排斥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其他企业进行非法关联交易,价格出售或高价买入;8亿美元成功收购哈萨克石油(3)股份制改革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03—2013年)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一味强调扩大企业的规模,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有民族工业企业12.3万家,职工164万人,民族商业资本13万家,从业人员99万人,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民族工业约占45%。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其目的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型企业。2004年12月,联想12.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1957年,国家计划管理的工业生产产品由115种增加到290种;国有企业改革——两大任务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包括两个重要方面。要使国有企业也成为真正的企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改变国有企业范围过宽、数量过多、比重过大的局面。2021/10/10星期日45国有企业改革——亏损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种经济成分的增加,国有经济比重逐年下降——特别是1992年之后。国有企业的亏损80%是始于1993年之后,1995年则成为亏损最集中的一个年份。1996年首次出现全国国企净亏损。1996年,国企破产总数量超过了过去9年的总和。1998年达到改革以来亏损的最大量1150·7亿元。2021/10/10星期日46国有企业改革——成效1997年,十五届一中全会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拜托困境从1998年之后,国有企业改革转向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一些历史性、社会性问题得到解决,国企亏损开始逐年下降。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786亿元。2021/10/10星期日47国有企业改革——成效国企改制之后,国企户数从1998年的23.8万户降到2003年的15万户,2004年则降为13.6万户,2005年则只有12万多户。利润、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却有增长.2004和2005年国有企业实现主业务收入年增长20%左右,实现利润总额年增长54.5%和27.9%。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属于能源、电信、交通、矿业、银行等垄断性企业,制造、加工等开放竞争性行业的企业仍存在极大的问题。2021/10/10星期日48国有企业改革——“下岗”由于国有企业不断大幅度减少,造成国内大量的原国有企业的职工“下岗”。1999和2000年下岗问题最为严重。《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数据表明,2000年底,中国国营企业的“下岗工人”人数高达657.2万人。尽管政府采取增加就业机会、引导下岗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但是该问题仍较严重。2021/10/10星期日49国有企业改革——“下岗”年度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国企下岗职工(万人)594.8652.5657.2515.4409.9260.2153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2021/10/10星期日50国有企业改革——失业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失业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到2003年底达4.3%,成为以往最高水平。年度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城镇失业率(%)2.62.82.933.13.13.13.13.644.34.22021/10/10星期日51国企改革成就1、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控制力增强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数量6473761301543894676741125342803175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统计2004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比1998年减少50.1%2021/10/10星期日52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增强的表现第一,逐步退出一般竞争行业,而集中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第二,控制了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系统的管道和网络系统第三,大多处于所在行业的产业链条的上游,对整个行业形成控制2021/10/10星期日53国有企业集中的行业有: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例如军工、能源、资源、交通属于自然垄断的行业,例如电力、通信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例如一些公共事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例如汽车、计算机、制药2021/10/10星期日54

据2004年1月14日《经济日报》报道,若干重要行业国有经济的比重为:军工行业100%。石油工业92.1%,电力行业90.6%,民航、金融行业90%,铁路行业83.1%,汽车行业72%,煤炭行业70%,化纤、化肥行业69.3%,冶金行业64%,2021/10/10星期日552021/10/10星期日56国有企业居于相当多行业的上游,从根本上实现了控制国民经济各行业业产业链示意图上游企业中游企业下游企业主要是资源和能源,包括石油、钢铁、矿产等行业内的企业主要是生产工业和民用终端产品的行业,包括轻纺、电器等行业在内的企业2021/10/10星期日572、竞争力增强2021/10/10星期日58规模利润增加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资产总计84014.9487901.5489094.0094519.79101593.74产品销售收入42203.1244443.5247844.2158027.1571451.93利润总额2408.332388.562632.943836.205311.88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亿元)2004年各项指标分别比2000年增加20.92%、69.30%、120.56%2021/10/10星期日59进出口的增加1-12月同比增加出口总值7620.028.4%国有企业出口1688.19.9%进口总值6601.217.6%国有企业进口1972.011.8%2005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情况(亿美元)2021/10/10星期日60收购外国公司2004年12月,联想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2005年8月,中石油41.8亿美元成功收购哈萨克石油2021/10/10星期日612021/10/10星期日621994—2002年,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所谓的产权分离,就是指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1995年中央提出“抓大放小”方针以后,各地加快了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有80%多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冶金、机械等行业,中央企业提供全部的电信和电力服务、绝大部分的石油化工产品,以及90%以上的民航、铁路等运输量。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一味强调扩大企业的规模,企业不需要为亏损负责。我国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完善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刻不容缓郑百文公司独立董事陆家豪的经历196户中央企业近7万亿元的国有资源管理机构开始运行。改革明确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特征:产权明晰。进行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改革明确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特征:产权明晰。2006年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国有参股公司严格来说应该称之为“国家参股公司”或“政府参股公司”,不是国有企业,政府只是普通参股者,受到公司法规范。3%,成为以往最高水平。1979年则扩大到100户企业。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随后的每个阶段的改革都离不开产权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正是围绕产权这一主线逐步拓宽和深入。继2005年,成功地完成了6户中央企业完善董事会的试点工作后,扩大了董事会试点。按可比价格计算,国营工业产值增长了17.1978-1997年,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94.2021/10/10星期日632005~2007年,中央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二等奖154项,分别占该奖项的47·5%和27·1%。2006年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但相对于国外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的世界级的大公司,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培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我国排名第一的中国石化在世界排名第16位,其资产总额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的83·36%,但是营业收入和利润却只相当于沃尔玛的42·04%和32·72%。2021/10/10星期日64我国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发达国家大企业研发费用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而我国中央企业仅为1·5%。2021/10/10星期日653、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结构调整不断完善2021/10/10星期日66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1997~2008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内地企业从3家上升到26家,除联想集团为民营企业处,其余的全部都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过不断的改制和重组,国有资本主要向能源、原材料、交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集中。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有80%多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冶金、机械等行业,中央企业提供全部的电信和电力服务、绝大部分的石油化工产品,以及90%以上的民航、铁路等运输量。2021/10/10星期日67中共“十五大”提出要对全国35·4万多家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措施,将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2002-2008年,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从30·4%提高到64·2%,在目前我国近1600家上市公司中,860多家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相继上市,促进企业内部产权进一步优化。同时,一大批的国有中小企业也陆续放开搞活,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实行产权多元化,盘活了大量的地方国有中小企业的资产,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21/10/10星期日684、国有企业扭亏为盈成效明显,但压力还比较大2021/10/10星期日69 在对国用经济进行调整和提高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 1978-1997年,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94.7%下降到75.8%。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5.3%上升到24.2%,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1/4(见下表)。5、非国有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2021/10/10星期日701978-1997年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在GDP中的结构变化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1999年第9期年份公有经济非公有经济国有经济总量(亿元)国有经济比重(%)集体经济总量(亿元)集体经济比重(%)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1978209257.7134237.01905.31985428847.8363240.5104411.61990903948.6710538.2234613.119952222238.02327439.81298822.219973077741.92490033.91777624.22021/10/10星期日71当时国企改革的争论1、一种观点:国有企业改革是成功的主流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成功的。2021/10/10星期日722、另一种观点:国有企业改革失败了郎咸平:警惕有人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矛头指向先行进行了产权改革的国有企业,如科龙、海尔、TCL、长虹等。丁学良:中国大陆合格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矛头指向大陆主张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经济学家。左大培:认为国有企业在搞全盘私有化。中国产权改革到了最危险时候2021/10/10星期日73

“郎氏风暴”

—2004年8月香港学者郎咸平对海尔、格林柯尔、TCL发出质疑,指出他们都有借国企改革之机,大肆化公为私,侵吞国有资产嫌疑.引发了“郎顾之争”.

郎咸平的主要观点:①应立即停止目前这种贱卖国有资产的产权改革;②国企效益不比民企差;③保姆不能成为主人;④国资流失表现为法律缺席下的合法与自定价格;⑤建立职业经理人信托责任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核心.2021/10/10星期日74“郎旋风”产生后,经济学家“集体失语”主流经济学家集体失语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新争论,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情绪支持“92共识”的人的期待没有实现市场化改革没有完全兑现对他们的承诺在下岗安置、医疗改革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2021/10/10星期日75怎样对待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争论?-通过反思达成共识。“市场经济的92共识”“郎旋风”引发的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质疑确实需要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反思达成新的共识2021/10/10星期日76如何力求减少国有资产流失1、可以绝对消除国有资产流失吗?国有资产的流动过程就是一种交易过程“水流动,必有流失”;进行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国有资产流失是不可避免的,是经济体制优化过程中的“改革成本”或“交易成本”“绝对消除国有资产流失的愿望”类似“绝对消除腐败”的愿望2021/10/10星期日772、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确实存在典型流失方式在进行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时,对国有资产“高值低估”;与其他企业进行非法关联交易,价格出售或高价买入;在对国有企业进行MBO时,没有标准,经营者自卖自买。相关措施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比必须采取市场竞标的方式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易应该公开透明对国有企业改革加强法治建设,进行严格的监管2021/10/10星期日78(3)股份制改革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03—2013年)2003年4月,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立,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6户中央企业近7万亿元的国有资源管理机构开始运行。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2021/10/10星期日79但是从2004年开始,国有企业的亏损又开始增加,到2008年更是达到3489·8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主要是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一些原本盈利的国有企业又步入亏损行列。2021/10/10星期日802021/10/10星期日81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刻不容缓中航油事件:陈久霖给国家造成了5亿多美元的巨大损失凸现了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完善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刻不容缓完善的途径:加强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建设:学者见解:产权多元化;引入外部董事与设立职工董事。政府措施:以“试点办法”为例来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021/10/10星期日82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刻不容缓中航油事件:陈久霖给国家造成了5亿多美元的巨大损失凸现了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完善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刻不容缓完善的途径:加强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建设:学者见解:产权多元化;引入外部董事与设立职工董事。政府措施:以“试点办法”为例来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021/10/10星期日83学者见解:引入外部董事引入外部董事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实现企业董事会集体决策实现董事会监督和管理经理层2021/10/10星期日84国有控股公司董事分类内部董事外部董事国有控股公司董事外部非独立董事外部独立董事2021/10/10星期日85国资委的“试点办法”2004年6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确定宝钢等7家央企为试点。在《意见》中,国资委要求试点央企新董事会成员不少于9人,其中外部董事不少于2人。2005年10月17日,宝钢集团在中央企业中第一家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国家全部控股2021/10/10星期日86宝钢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情况内外董事比例姓名背景来源年龄4:5冯国经香港利丰集团主席香港57李庆言新加坡航空公司主席新加坡59吴耀文原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央企退休62杨贤足原联通有限公司董事长央企退休66夏大慰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学者532021/10/10星期日87引入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应注意的问题独立董事:不听、不看、不说郑百文公司独立董事陆家豪的经历2021/10/10星期日88独立董事:我想说不,可是不行伊利公司独立董事俞伯伟遭罢免2021/10/10星期日89什么是股权分置?股权分置——指中国股市因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是指我国1990年前成立股市之初,在制度设计时,为保持国有股东的控制权,规定上市公司约三分之一的股份可上市流通,其余三分之二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状况.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总股本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国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占74%。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

2021/10/10星期日90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试点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推出了三一重工、紫江企业、清华同方和金牛能源等4家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2005年5月20日,证监会继续推出上港集箱、宝钢股份等42家第二批试点公司。截至8月19日,46家试点公司全部完成了规定的改革程序,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已经结束。2021/10/10星期日91股权分置改革进程——全面铺开2006年9月15日,公司市值超过4200亿元、占到中国股市总市值近11%的超级大盘蓝筹股“中国石化”停牌进入股权分置改革表决阶段。随着“中国石化”股改的启动,已有1151家上市公司进入或者完成了股改程序,公司股改市值占股市总市值比重达到92%。至此,中国股市可谓已步入“股权分置改革后”时代,股市中面临的最大瓶颈问题已基本得到妥善解决。2021/10/10星期日92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作用2005年开始,中央企业布局调整规划已经制订,从此要由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进行操作。国资委分别于2005年6月和12月确定诚通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试点公司,国资委将把部分中央企业或其整体上市后的非上市资产、非主业资产、不良资产等,通过托管、无偿划转、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移交给试点公司,由它们进行持股经营或清理处置。2021/10/10星期日93董事会试点——目的选择国有独资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