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上_第1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上_第2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上_第3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上_第4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历史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辽夏金元的统治教科书书名: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结合历史地图,梳理辽夏金元政权更迭表,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的历程。(时空观念)2.提炼史料信息,归纳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建设的特点与共通之处。(史料实证)3.深度探究制度、民族关系之间的联动,深刻理解辽夏金元政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教学难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导入】图片来源:360百科——衢州孔庙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孔氏精英,恭负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扈跸宋高宗赵构南渡。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赐孔端友居衢州;绍兴六年(1136年),诏命权以衢州府学为孔氏家庙。——文楚《孔氏南宗家庙巡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一说孔庙南迁的背景。生: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史称“靖康之变”。其后衍圣公孔端友率孔氏精英扈跸宋高宗赵构南渡,移居衢州。因此衢州府学受命建为孔氏家庙。【教学过程】地图来源: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2022年印刷第54、56页。观察地图,用一个词概括这一时期政治局势的特点。生:政权鼎峙(政权并立)辽宋夏金的政权鼎峙与发展任务一:阅读教材P58-60,完成辽宋夏金政权更迭表。观察地图思考金朝迁都燕京的原因。生: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管理,巩固统治。地图来源: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2022年印刷第56页。图片来源: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2022年印刷第59页。任务二:辽夏金少数民族制度建设女真人在进入中原后……大力提倡和推崇儒家思想。在金代无孔庙之处必须修建,凡有孔庙之处必办学校……孔子的陵墓也得到了保护。……世宗不但修葺曲阜孔子墓,拨百姓十人守护陵墓。——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后,深切感到要统治诺大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精神支柱,决定把尊孔崇儒定为基本国策,并修建了孔子庙……西夏虽偏居西北一隅,但汉文化基础深厚……元昊也很注意从汉人世子中网罗儒学人才,为自己的统治服务。——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根据材料,概括辽夏金少数民族政权尊孔崇儒原因。生:精神支柱、网罗人才、巩固统治。请阅读教材P58-60,梳理辽、夏、金巩固政权的制度措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根据表格并结合教材P58【学思之窗】,思考辽夏金统治的共同点。生:因俗而治,民族交融辽宋夏金政权并立时期,推动了少数民族制度发展与民族交融,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治的稳定。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时期,金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大定之治。然而金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弱。二、元朝的统一任务一:阅读教材P60-61,结合地图梳理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的过程。地图来源: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2022年印刷第61页。任务二:元朝的制度建设为了维系人心,元太宗(窝阔台)下诏以孔子五十一世孙元措袭封衍圣公,敕修孔子庙,并在俘虏中拔擢儒士……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大儒许衡就向忽必烈建议:“考之前代北方奄(覆盖)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这一建议为忽必烈所采纳。——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你对许衡观点的认识。许衡主张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必须推行“汉法”,这个观点有其合理性。①学习“汉法”有利于巩固统治,国家长治久安。②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但是汉化政策不是要全盘改变少数民族传统,是借鉴吸收汉族制度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因俗而治,与时俱进。④在政治交流借鉴的同时,也要关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任务三:元朝的制度创新根据地图,说说元朝地方管理制度名称,并指出管辖原蒙古部、西夏、吐蕃地区的行政区划名称。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行省设立的特点。内地与边疆一体化、北疏南密、犬牙交错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并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的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行省制度的意义。辖区辽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任务四:元朝的民族关系元朝疆域广阔,民族种类繁多。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移居中国。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回。面对多民族杂居局面,元朝推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元朝实行民族歧视与压迫的四等人制,对不同民族差别对待。说一说该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这保障了蒙古统治者的利益,但激化民族矛盾,与此同时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探究:结合所学,谈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可以从疆域、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等角度回答)设计意图: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引导学生思考回顾孔庙南迁的原因,承上启下,导入课堂教学——辽夏金元的统治。【设计意图】任何事物都是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回归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更有利于对史事的准确理解。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了解辽宋夏金政权更迭,明晰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与金、西夏并立的政局。【设计意图】观看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强调金朝迁都中都,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由此引申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凸显民族融合。【设计意图】将少数民族巩固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