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练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销俄(shD吞唾(shi)凛冽(1论)海市蜃楼(shMg)

B.整救(zhdn)班佩(qin)鲁拜(mdng)屏息凝神(bing)

C.,运⑹谭游(do)俯螂(kdn)扣人心草(xubn)

D.严遵(师)遗帽(shuGng)无覆间毛骨快然(sdng)

2.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战粟蔚蓝合拢耐人寻味

B.告罄毋宁辜负耀武扬威

C.迟钝点缀蒙胧天崖海角

D.烧灼概率赢弱惊心动魄

3.经典诗文默写。【在(1)〜⑹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

(1),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4)落红不是无情物,o[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谈笑有鸿儒,。(刘禹锡《陋室铭》)

(6)一切都是瞬息,o(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杜牧的《泊秦淮》意味悠长,","两

句借古喻今,巧妙地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

忧国情怀。

(8)爷爷与老友约好对弈一局,但老友失约未来,爷爷只能坐在桌边敲着棋子。我不禁想起

了赵师秀《约客》中的两句诗“,

4.[2023•扬州期末改编]名著阅读。(4分)

(1)小杨制作了下面的阅读记录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将其补充完整。(2分)

1

文学名著《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主要人物祥子尼摩船长

祥子经受不住高价的诱惑和他自到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海底采

认为的赞美,十分冲动地决定拉球场参观,看到采珠人遇险,尼

情节梗概客去清华,结果:①摩船长的做法是:②

人物性格鲁莽善良、勇敢

(2)〈情境题〉假如祥子和尼摩船长参加了一场辩论赛,正方观点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反

方观点为“我命由天不由我请你帮助他们中的一人完成陈述词(用第一人称表述)。(2

分)

正方观点:“我命由我不由天”反方观点:“我命由天不由我”

我选择帮助的人物是,陈述词为: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美好生活需栗“美”。②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需要提升感受美、追求美、展现美

的能力。③作为提升审美素养的重要力量,美育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审美的感知能力,进

而唤起人的,增强人的,激励人的o④正因如此,美育工作受到

高度重视,美育实践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了整体美育的良好格局。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请将下面的短语分别填写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拼搏精神B.生活热情C.生活信念

(3)第④句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2023•西安高新一中期未改编]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你只要留心就会

有收获。请你参加“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写题目】同学们计划编辑一本散文集,请你仿照已有的栏目名,给第二类文章

拟写栏目名。(2分)

文章栏目名

2

《秋天的怀念》《回忆鲁迅先生》《老王》《叶圣

第一类悠悠往事

陶先生二三事》

第二类《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活动二:巧表述】文字的拆解组合能产生新的奇妙反应。请你从“仙”“梦”“明”中任选一

个字,参照示例,仿写一个句子。(2分)

示例:"愁''是心上秋,心情就像萧瑟的秋景一样凄凉,有诗为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直到夜郎西。

【活动三:释徽标】中国一中亚峰会在西安举办,此次峰会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国家关系发

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六色石榴花形象的徽标贯穿峰会全程。小明想要在课前交流时展

示该徽标,请你帮助小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徽标并说出其寓意。(2分)

中国—中亚峰会

CaMMMTCKHTBA-UeHTpantoHanA3M«»

【活动四:书对联】小红准备向同学们分享钟楼的一副对联——“钟号景云鸣采凤,楼雄

川口锁金鳌”。请你将下联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上联:钟号景云鸣采凤下联:楼雄川□锁金鳌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9分)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多元交汇。中国古代农业因自然条件的差异逐步形成不同类

型的农业文化,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逐渐汇合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

3

洪流。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同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篮。

②中国农业文化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它们大体以长城为界,在地区上相互分立,在

经济上却相互依存。农耕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游牧民族虽曾多次入主中原,但最终都被农

耕文化融合。在农耕文化内部,又有北方的旱地农业和南方的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其形成

以秦岭、淮河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为基础,其发展有赖于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唐以前,华北

旱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唐以后,南方水田农业后来居上,超过北方旱地农业。

③中国农业文化的优良传统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本质上是人们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克服

不利因素而创造的农艺。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业体系的产物。各地区农业

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其次,精耕细作传统又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

件,尤其与封建地主制有关。在这种制度下,自耕农和佃农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为提高单位

面积产量,他们只能采用多投劳力和改进农艺的方法,这也就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

(选自《中国古代农业》,有改动)

材料二:

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1996年,中

国农业部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走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

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纪录。目前该计划的五期目

标已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1000千克、1100千克。2020年

11月,由袁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千克大关。《自然》杂志发文,认为

中国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在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

位。

(选自《长沙晚报》,有改动)

材料三: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的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

个大局。从长远来看,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我们需要有一批从事农业

科技尤其是粮食种植方面的专家。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抓起,鼓励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投入农业

科技的学习与研究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抓在中国人手中

(选自《穿越时空的价值印记》,有改动)

7.下列说法与材料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4

A.中国农业文化经过多元交汇,最终汇合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

B.随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合交流,游牧文化已被农耕文化替代。

C.南方水田文化一直在中国农业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D.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走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传统相结合的道路。

8.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②段中的“大体”“始终”若删去,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

B.从中国农业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只要精耕细作,就能提高农业的产量。

C.只有在封建地主制背景下,中国农业才需要精耕细作传统,实现产量的提升。

D.随着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目标的完成,中国已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9.立志学农的小文同学想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请你结合上面的材料,向他简单介绍。(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分)

哨所的扁担

戴墨

①那个夏天,我在哨所看见了那条扁担。

②我蹲点的哨所,不显山不露水,像长在深山之中的一条筋脉。哨所班长是个四级军士长,

姓廖,个儿不高,很敦实,在哨所十几年了。

③风徐徐吹过哨所,所到之处一片耀眼的青翠。就在那一片耀眼的青翠里,我惊讶地发现

了也在廖班长肩上的扁担!一个小战士小声告诉我,从哨所到洞库往返40多分钟的路程,都

是廖班长一个人挑,别人换他也不肯。

④整齐的队伍又出发了。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有一个担着扁担的身影格外醒目。他挑扁担

的姿势,让我看到的不只是重量,还有那个快被许多人淡忘了的姿势。

⑤山中的月色清凉如水,晚上睡不着去院子里转,在月光的照耀下,我再次看到了白天见

到的那条扁担。这条竹制的扁担,已多处开裂,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兵。在这沉寂的大山深处,

没人说得清扁担的年轮。

⑥记得有一天,我曾傻傻地问廖班长,想过当将军吗?他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说话

间,他蹲下来,拨拉着脚边的豆秧说:“这是今年新开的一片地,土是从山上松林里一袋袋背

下来的,等到成熟时节,战士们就能吃上毛豆了。”哨所后有一大片草莓园,每年6月初开园。

5

以前有个四川兵,在6月12日过生日。后来,哨所就把草莓园开园的日子隆重地定在了这一

天。

⑦廖班长说,那个四川兵真是个好兵,可惜因留队名额少没能留下。那一瞬间,我捕捉到

他脸上掠过的惋惜。我理解他的心情,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他就像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

⑧我想起大刚昨天讲的,他第一次探家的事儿。到家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系上围裙下厨

房,准备露一手。老妈大为震惊,以前在家,他可是饭不盛到碗里都不上桌的。当那色香味俱

全的“可乐鸡”“糖醋鱼”“拔丝地瓜”一摆上桌,老妈便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拔丝地瓜”,说尝尝

儿子的手艺,不想那扯老长还扯不断的亮晶晶的糖丝儿,竟把老妈的眼泪给“扯’'下来了。晚上,

大刚给老妈端洗脚水,没想到又把老妈惹哭了。看老妈流泪,大刚说自己心里特不是滋味,自

己为母亲做的本来都是一点儿小事,没想到她却感动成那样,可见自己当兵前多么不懂事。他

说很奇怪,好像突然发觉自己变了。那种“变”,是他当兵前无法想象的。

⑨一天早饭后,趁战士们更换迷彩服的工夫,我偷偷把扁担担在肩膀上,结果连一只桶也

没担起来,我的狼狈相没有躲过廖班长的眼睛,我忙把目光望向别处。哨所旁,有一大片太阳

花,那金黄的花冠像一颗小小的太阳,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忠贞不渝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华。

我说:“我可以带一棵回去栽到阳台的花盆里吗?”廖班长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温室里养不活

太阳花。”

⑩周末晚上,廖班长他们的清罐工作告一段落了。开完班务会,想到明天我就要下山了,

心里竟有很多不舍。

⑪哨所的夜色还是那么清凉。在清凉的夜色中,我又看到了那条熟悉的扁担,一条刻满

了岁月凹痕的扁担,一条默默负重的扁担。

⑫恍惚间,我觉得廖班长这个普通老兵,多像这条扁担。廖班长负重的身影,默默穿过

哨所的小路,穿过那一重重山峦时,他和肩上的扁担何曾分过彼此。

(有删改)

10.文章围绕廖班长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1.文章第⑧段写大刚探家的事是否多余?为什么?(4分)

6

1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老妈便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拔丝地瓜”,说尝尝儿子的手艺,不想那扯老长还扯不断的

亮晶晶的糖丝儿,竟把老妈的眼泪给“把”下来了。(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分)

(2)哨所旁,有一大片太阳花,那金黄的花冠像一颗小小的太阳,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

忠贞不渝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分)

13.题目《哨所的扁担》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4分)

14.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像廖班长这样伟大的战士数不胜数,他们是“最

可爱的人请说说新时代谁是“最可爱的人”,并简要谈谈你的理由。(5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日:“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

故意待也,君宜顾①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日:“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

7

以备不虞②?”肃造次③应日:“临时施宜。”蒙日:“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

不豫④定?”因为肃画⑤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日:“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

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另鼠

(节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顾:探望,拜访。②不虞:意料不到,意外(之事)。③造次:草率。④豫:预备,

事先准备。⑤画:谋划,筹划。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迎蒙屯下_

⑵不可以故意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遂萝蒙母_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可以故意待也蒙辞以军中多务

B.君宜顾之水陆草木石花

C.顾关羽实熊虎也结友所别

D.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业精于勤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18.阅读文言文,说说鲁肃对待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4分)

(四)「2023•成都月考改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4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9.有人说“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说说你对这种看法的理解。(2分)

8

20.〈新考法〉古诗词中常出现“月”,有时是自然之月,有时是借月感叹时光流逝,寄托思念之

情,象征哲理的启迪……下列诗词句中,与“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月''表意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

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

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4)不少于500字。

9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和运用

1.D【点拨】A项,“蜃”应读作“sin”;B项,“拯”应读作“zhOng”;C项,“弦”应读作“xid

n”。

2.B【点拨】A项,“粟”应写作“栗”;C项,“崖”应写作“涯”;D项,“赢”应写作“羸”。

3.(1)独坐幽篁里(2)朔气传金柝

(3)可怜夜半虚前席(4)化作春泥更护花

(5)往来无白丁(6)一切都将会过去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1)①祥子连车带人都被大兵捉了去②手拿匕首与鲨鱼搏斗,救助了采珠人

【点拨】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识记。①根据出处《骆驼祥子》以及情节梗概可知,此处

讲祥子经受不住高价的诱惑和他自认为的赞美,十分冲动地决定拉客去清华,结果连车带

人都被大兵捉了去。因此①处填:祥子连车带人都被大兵捉了去。②根据出处《海底两万

里》以及情节梗概可知,此处讲他们到达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后,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

长的建议,到海底采珠场参观,当看到有鲨鱼向采珠人扑去时,尼摩船长手拿匕首跟鲨鱼

展开搏斗。因此②处填:手拿匕首与鲨鱼搏斗,救助了采珠人。

(2)示例:尼摩船长“我命由我不由天",我驰骋海底,历经磨难,面对鲨鱼的攻击,勇敢

搏斗。我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的民族。我是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

起来的战士,我坚信我可以扼住命运的咽喉!

【点拨】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解答时,首先理解“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命由天不由

我”的具体含义,再结合名著中人物的经历来选择立场,并采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述。言之

有理即可。

5.⑴在“需要”前加主语“人们”。

【点拨】本句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在“需要”前加主语“人们”。

(2)BCA【点拨】按照逻辑关系和搭配习惯,应先“唤起……热情”,再“增强……信念”,

最后“激励人的拼搏精神”。

(3)将“家庭”“学校”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10

【点拨】“家庭”“学校”“社会”是句子中并列的词,它们之间应用顿号。

二、综合性学习

6.【活动一】示例:四季美景

【点拨】根据文章标题“《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及它们所对应的文章内容可为

栏目取名为:四季美景。

【活动二】示例一:“仙”是山外人,神仙都喜欢在深山里隐居,有文为证:山不在高,有

仙则名。

示例二:“梦”是林下夕,夕阳西下在林间放飞梦想,有诗为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

河入梦来。

示例三:"明''是日望月,日月相对的满月分外明亮,有诗为证: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

思落谁家。

【点拨】根据示例可知,首先要拆解自己选择的字,接下来理解该字的意蕴,最后引用与

之相关的诗文。

【活动三】示例:左边是六片石榴花花瓣,花瓣呈螺旋上升式排列,西安地标钟楼置于中

心。右边是“中国一中亚峰会”的汉字和外文文字。寓意中国和中亚五国朋友共叙传统友谊,

共谋未来发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点拨】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图文转换题,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等角度来说明,合理表

述即可。

【活动四】略。

三、阅读

(-)7.D【点拨】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A项有误,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农业

因自然条件的差异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

促进,逐渐汇合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洪流。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同为中

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篮”可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都是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

篮,并没有表示“中国农业文化经过多元交汇,最终汇合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

B项有误,“农耕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游牧民族虽曾多次入主中原,但最终都被农耕

文化融合”中并没有提到“游牧文化已被农耕文化替代”;C项有误,根据“中唐以前,华北

旱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唐以后,南方水田农业后来居上,超过北方旱地农业”可

知,“一直”表述错误。

11

8.A【点拨】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或推断。B项有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

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

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可知,现代科学技术也是影响产量的因

素;C项有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

必由之路”可知,现代农业发展也需要精耕细作;D项有误,“已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表述

有误。

9.示例: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

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从

长远来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要有粮食种植方面的专家参与,这样才能掌握粮

食安全主动权。

【点拨】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关于现代农业的内容在材料二和材

料三。根据材料二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它必然要被现代农

业替代”和材料三中的“从长远来看,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鼓励一

批优秀的年轻人投入农业科技的学习与研究中来”作为介绍的依据。

(-)10.①行军途中一直挑着扁担;②开垦荒地种植;③惋惜无法留住好兵;④告诉“我”太阳

花的生长环境。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第④段中的“有一个担着扁担的身影格外醒目……快被许

多人淡忘了的姿势''可概括出:行军途中一直挑着扁担;结合第⑥段中的“他蹲下来……土是

从山上松林里一袋袋背下来的”可概括出:开垦荒地种植;结合第⑦段中的“廖班长说……那

一瞬间,我捕捉到他脸上掠过的惋惜”可概括出:惋惜无法留住好兵;结合第⑨段中的“哨所

旁,有一大片太阳花……’温室里养不活太阳花’”可概括出:告诉“我”太阳花的生长环境。

11.不多余。第⑧段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叙述了大刚参军前后的变化,突出了廖班长对他的

影响以及军队对人的重塑作用。

【点拨】从记叙顺序看,结合第⑧段首句“我想起大刚昨天讲的,他第一次探家的事儿”可

知,本段内容属于插叙;从内容上看,本段写大刚第一次探家的事儿,重点在于突出他的

变化,即“他说很奇怪,好像突然发觉自己变了。那种‘变',是他当兵前无法想象的“,而

这种变化既有廖班长对他的影响,也有军队对他的重塑。根据这些来作答即可。

12.(1)“扯”有“拉”的意思,此处巧妙地运用于“流眼泪”,形象地写出了老妈被儿子感动,一直

想忍还是忍不住流泪的情形。

12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花)花冠”比作“太阳”,将太阳花人格化,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太阳花在恶劣环境下开得热烈的情状,与上文“我”的狼狈相形成对比,蕴含着

磨炼使人成长的道理。

【点拨】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从修辞看,“那金黄的花冠像一颗小小的太阳”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把“(太阳花)花冠”比作“太阳”。“忠贞不渝”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花

人格化。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将太阳花在恶劣环境下开得热烈的情状写得形象而又生动,

让读者感受到太阳花昂扬向上的生长状态,同时与前文“我偷偷把扁担担在肩膀上,结果

连一只桶也没担起来,我的狼狈相没有躲过廖班长的眼睛”中“我”的狼狈相形成对比,蕴含

着磨炼使人成长的道理。

13.既指刻满岁月凹痕、默默负重的扁担,又指像廖班长一样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职责,自

觉培养下一代军人,具有勇挑重担精神的军人。

【点拨】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结合第⑪段中的“我又看到了那条熟悉的扁担,一条刻满

了岁月凹痕的扁担,一条默默负重的扁担“可知,题目的表层含义是指刻满岁月凹痕、默

默负重的扁担;结合第⑫段中的“我觉得廖班长这个普通老兵……他和肩上的扁担何曾分

过彼此“可知,题目的深层含义是指像廖班长一样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职责,自觉培养

下一代军人,具有勇挑重担精神的军人。

14.示例:新时代,我认为“最可爱的人”是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是永远工作在一线的医护工

作者们,是奔跑在火场的消防员们,是舍生忘死战斗在禁毒第一线的缉毒警察们……他们

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三)15.⑴经过(2)从前,原来的(3)才干(4)拜见

16.A【点拨】A项,“以”都是“用”的意思;B项,代指吕蒙/的;C项,表转折/表顺承;

D项,至“由于。

17.您接受重任,与关羽为邻,打算用什么计谋,来防备意外情况呢?

18.示例:开始时鲁肃轻视吕蒙,在别人的建议下拜访吕蒙,与吕蒙交谈时漫不经心,当吕蒙

为他筹划了五种应对方案后,鲁肃对吕蒙表示钦佩。

【点拨】本题考查人物的情感态度。由“肃意尚轻蒙”可以看出,鲁肃轻视吕蒙;由“肃造次

应日”可以看出,鲁肃与吕蒙交谈时漫不经心;由“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可以看出

鲁肃对吕蒙的钦佩。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13

鲁肃接替周瑜,准备前往陆口,经过吕蒙的驻地。鲁肃心中还有点儿轻视吕蒙,有人对

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不可用老眼光看待(他)了,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

就去拜访吕蒙。饮酒正酣时,吕蒙问鲁肃说:“您接受重任,与关羽为邻,打算用什么计谋,

来防备意外情况呢?''鲁肃很草率地回答说:“到时候再采取适宜的措施。''吕蒙说:“现在东吴、

西蜀虽然联盟,但关羽实为熊虎之将,岂可不预先定好谋略?''于是替鲁肃筹划了五种应对方

案。鲁肃于是离席走到吕蒙身边,拍着他的背说:“吕子明,我真没想到你的才干谋略竟达到

如此水平。”于是(鲁肃)前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后离去。

(四)19.诗句中“夜泊秦淮'’既点出了上一句的时间、地点,又照应了诗的题目;“近酒家”引出

下文“商女”和“后庭花”,由此触动了诗人的忧国情怀。这句诗承上启下,体现了诗人构思

的缜密、精巧。

20.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