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最符合题意

要求的选项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

区、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该会

议召开的地点是()

A.上海B.天津C.北平D.北京

2.某同学在查阅某法律文献时,看到了这样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

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

高权力机关。”由此判断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主共和制

C.政治协商制度D.生产资料公有制

3.下侧卡片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时间:1954年

名称:▲

地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4.某班级同学收集了一组图片,该组图片的主题是()

长称一汽第一批中国制造第一批武汉长江大桥鞍山钢铁公司

解放牌汽车喷干式开击机机钢厂

A.三大改造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

5.百年老店同仁堂合营后,解放了生产力,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企业面貌大改观。其中的“合营”指的

是()

A.农业合作化B.手工业合作化

C.公私合营D.赎买政策

6.某班同学正在收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以下所收集的内容搭配正确的一

项是()

A.焦裕禄——党的好干部B.王进喜——两弹元勋

C.雷锋一"铁人”D.邓稼先——解放军好战士

7.下面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与党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有关,这一政策是()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2000年24915.82282.1

2021年147013.418930.9

A.土地改革B.耕者有其田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8.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

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扩大经营自主权B.增强企业活力

C.实行按劳分配D.实行政企分开

9.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与下面这首歌曲相关的历

史事件是()

《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

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A.包干到户的实行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特区的建立D.海峡两岸的交往

10.辽宁大陆海岸线全长约2000多公里。漫长的辽宁海岸线上,伫立着6座沿海城市,其中在1984年

开放的沿海城市是()

A.丹东B.大连C.锦州D.营口

11.高楼犬厦迅速取代了原有的农田和工厂厂房,东方明珠电视塔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陆家嘴金融贸

易区、浦东机场相继展露新姿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并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

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开发区建立的时间是()

A.1984年B.1985年C.1988年D.1990年

12.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01年,我国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的新途径是()

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B.“一带一路”的建设

C.上海自贸区的成立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

A.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4.某学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开设“石榴籽”社团,寓意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

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D.特别行政区制度

15.八年级同学收集了一组军事装备的图片,根据这组图片,可推测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民族团结B.钢铁长城C.祖国统一D.改革开放

16.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运用“中国智慧'’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方案”,促进了

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万隆会议D.遵义会议

17.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返回地球怀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

功。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B.神舟一号C.神舟五号D.神舟七号

18.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

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下图中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邓稼先B.钱学森C.居呦呦D.袁隆平

A.AB.BC.CD.D

1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量优秀作品问世,如《红岩》《青春之吹》《东方红》《英雄儿女》等。这些优

秀作品问世的背景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B.高考制度的恢复

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行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观察下列图片,从图1到图2的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图1:昔日的自行车王国田2:如今汽车进入千家万户

A.经济的发展B.观念的转变C.习俗的变化D.人口的减少

二、材料分析题(根据题中要求回答相关问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

位置上。本题共3小题,21题10分,22题10分,23题10分,共30分)

2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不懈的斗争,中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

东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国大典

材料二:

材料三: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

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

——摘编自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的场景标志着什么?该事件产生的国际影响是什么?从此中国人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志愿军”战士被誉为什么?他们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

(3)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事件废除了哪一制度?

(4)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2.四个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担当。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道路开辟】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

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

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

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制度确立】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

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

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

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摘编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理论形成】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中国道路”指什么道路?“改革开放”是党的哪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使党和

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怎样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补充材料三中A、B两处内容。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党的领导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

23.“国礼”,作为国家间友好关系的象征,不仅见证了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历史时刻,折射出国家间

关系的冷热亲疏,更作为一种特殊媒介传达着超越其本身价值的政治与文化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景泰蓝灯——“新中国第一份国礼”

1952年,中国首次承办国际性会议“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景泰蓝台灯就是国礼之一,被郭

沫若誉为“新中国第一份国礼

材料三:瓷塑天鹅——中关外文史上“破冰之旅”的重要历史见证

1972年2

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将这件"和平之鸟”作为国礼赠送毛主席,并亲自介绍其所含的深刻意义——

天鹅材象料征三着:对银和铭平文、盘友“善伟的大祈构望想,”的祈重吩要它历给史中见美证两国关系发展带来好征兆。

II金

11^^

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赠送给邓小平的国礼,圆盘沿上刻着一行英文:在这为签署联合王国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一★一问题的联合声明而专程访问北京的重大时刻,玛格丽特•撤切尔首相赠送给

邓小平。

材料四:和平尊——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

2015年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中国赠送了一件巨型景泰蓝“和平尊”。传递了中国求和平、谋发

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和信念。

——摘编自人民网和国际友谊博物馆

(1)材料一中“中国首次承办国际性会议”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破冰之旅”指的是哪一事件?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是哪一年?建交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伟大构想指的是什么?”★”处指的是哪一地区?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恢复的?你认为我们

国家应该如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大国的积极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C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

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答案】A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表明,人民代表人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利,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3.【答案】A

【知识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A项,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故A项正确;

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

过的法案,故B项错误;

C项,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C项正确;

D项,1953年,双方签订《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答案】B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到1957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

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

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

南北的交通,这些都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属于图片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与运用能力。

5.【答案】C

【知识点】公私合营

【解析】【分析】由材料“同仁堂合营后,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企业面貌大为改观……”可知,材料反映的

是三大改造,1954年-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是公私合营,后来对资本家

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合营”指的是公私合

营,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1962年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当时兰考面临内涝、风

沙、盐碱三大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的面貌,焦裕禄以身作则,亲

自带队到灾区,展开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

料。他得知自己已经患了癌症,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

部”,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答案】C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据题干图表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自1987年以来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迅速增长,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切实可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

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

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属于表格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表格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表格,结合所

学知识提炼表格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8.【答案】B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分析】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其中心环节是增

强企业活力,主要围绕所有制结构、管理模式和分配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

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速发展,于是,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

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一国两制、城市改革、包产到

户,故AB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0.【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

城市。其中位于辽宁省的有大连,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1.【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1990年,中共中央决定开发浦东。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令世人瞩目

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故D项正

确,AB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2.【答案】D

【知识点】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开放融入世界。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3.【答案】D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

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的理解与运用情况。

14.【答案】B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红石榴”寓意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可知,

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直接相关,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题干图片和“红石榴”寓意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与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有直接相关,

15.【答案】B

【知识点】钢铁长城

【解析】【分析】“准备下潜的核潜艇”“辽宁舰”“歼-20战机”“东风-41弹道导弹”这些军事装备展示了“钢铁

长城”的主题,故B项正确;题干不涉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改革开放的内容,故AC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6.【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根据“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可知,材料中的“中国方案''是指"求同存异''

方针,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

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7.【答案】A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8.【答案】D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釉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

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故D项正确;邓稼先和钱学森与“两弹一星”有关,屠呦呦发现青蒿

素,故AB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9.【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

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许多作家、艺术

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

剧、电影、音乐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

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故A项正确,BCD项错

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0.【答案】A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

【解析】【分析】从图一的自行车到图二的汽车,这种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进步,经济发展

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观念的转变”“习俗的变化”“人口的减

少”,故BC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1.【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的诞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中国人

从此站起来了。

(2)抗美援朝战争;最可爱的人;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等。

(3)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土地制度。

(4)巩固新生的政权。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并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的诞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中国

人从此站起来了。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

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故称抗美援朝战争。材料二中的“志愿

军”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值得

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

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可知该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1950

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

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

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

展。

(4)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巩固新生政权。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22.【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邓小平。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

(3)A邓小平理论;B中共十九大。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实现国家富

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