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新乡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新乡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新乡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新乡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乡一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道题,共20分)1.当今,反腐败斗争正搞得如火如荼,综观中国古代史也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2.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3.“君暴税重民怨起,陈胜吴广举大旗,错用兴楚号天下,星火燎原作先驱.”下列与诗中描述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相关的有()①烽火戏诸侯②徭役沉重③赋税沉重④刑法严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4.我国象棋两军立营,相持对垒,中隔“楚河汉界”,色分黑红,为“九五”而战。“楚河汉界”和谁有关?()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黄帝、炎帝 D.秦始皇5.西汉初期在位皇帝的顺序为()A.汉文帝、汉高祖、汉景帝 B.汉景帝、汉文帝、汉高祖C.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D.汉高祖、汉景帝、汉文帝6.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为了()A.压制知识分子 B.推崇儒家经典 C.完善法律体系 D.加强思想控制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两首诗中提到的“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候被称为()A.大秦 B.安息 C.西域 D.河西走廊8.后人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经济交流 B.寻求军事联盟 C.加强友好交往 D.引进果树品种9.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10.《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能够通过《史记》查到的史实有()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1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12.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蜀相》诗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中的“老臣”指的是()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孙权13.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元 D.明清14.公元383年,苻坚以80万大军征伐东晋,企图统一江南,却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是()A.前秦军队内部民族矛盾尖锐 B.东晋军队指挥得当C.东晋军队数量多于前秦军队 D.前秦军队不习水战15.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16.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C.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17.下列有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不正确的是()A.鼎立局面比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状况前进了一步B.使中国陷入政权割据状态,是历史的倒退C.为后来全国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D.三国客观上都促进了各地的发展18.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19.有人称东晋一位著名的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位书法家应该是()A.王羲之 B.王献之 C.顾恺之 D.柳公权20.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是()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敦煌莫高窟④秦皇陵兵马俑。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21.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让我们走近秦朝,了解这个短暂又影响深远的王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材料三:(图)材料四: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路上遇大雨……不能按期到达,……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大家热烈响应,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在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七上《中国历史》(1)材料一说明秦朝疆域辽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3)结合材料三的图示回答,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4)阅读过材料四后,有同学认为:若没有发生下雨误期的事,反抗就不会爆发,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5)作为一个统治者,要让他的王朝长久不衰,你认为应该怎么做?2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时期,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变的追求。请回答下列问题。(1)汉武帝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各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2)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并称“秦皇汉武”。请回答:你更崇拜他们两位中的哪一位?为什么?(请结合书本知识回答)23..2016年11月29﹣30日,商务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丝路文化源远流长,丝路上的交流历久弥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图1材料三:丝绸之路图2(1)阅读材料一说出谁派张骞出使西域?(2)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丝绸之路并不是中华文化的单向输出,而是一种互动式的,双向交流。请你列举一例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的外来文化。2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前356年的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之后一段时间,国家出现了“国家富裕,兵强马壮”的景象。材料二:魏主下诏,“魏之先(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开始)也。宜改姓元氏”。“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1)材料一的改革中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根据材料二可看出“魏主”采取哪两项改革措施以改变“落后的异族风气”?(3)材料二中的改革有何积极作用?(4)从以上知识回顾中,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5.阅读下列材料:“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回答:(1)江南地区出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3点)(2)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从江南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乡一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道题,共20分)1.当今,反腐败斗争正搞得如火如荼,综观中国古代史也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答】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故选D.2.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统治者所实施的思想措施.【解答】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实施焚书坑儒措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两者对儒家学说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故选D.3.“君暴税重民怨起,陈胜吴广举大旗,错用兴楚号天下,星火燎原作先驱.”下列与诗中描述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相关的有()①烽火戏诸侯②徭役沉重③赋税沉重④刑法严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分析】本题考查了秦的暴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①烽火戏诸侯与这次农民起义无关.故选B.4.我国象棋两军立营,相持对垒,中隔“楚河汉界”,色分黑红,为“九五”而战。“楚河汉界”和谁有关?()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黄帝、炎帝 D.秦始皇【考点】西汉的建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楚汉之争.【解答】“楚河汉界”与楚汉战争有关.秦灭亡后,从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刘邦建立了汉朝.楚汉战争实质是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故选B.5.西汉初期在位皇帝的顺序为()A.汉文帝、汉高祖、汉景帝 B.汉景帝、汉文帝、汉高祖C.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D.汉高祖、汉景帝、汉文帝【考点】西汉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建立.【解答】依据所学,汉高祖刘邦是西汉建立者,因此排第一位,排除AB两项.汉高祖之后,汉文帝、汉景帝造就了文景之治,故汉景帝排在汉文帝之后,排除D项,C项符合题意.故选C.6.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为了()A.压制知识分子 B.推崇儒家经典 C.完善法律体系 D.加强思想控制【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比较秦朝与西汉的统治.【解答】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为了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实质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故选D.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两首诗中提到的“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候被称为()A.大秦 B.安息 C.西域 D.河西走廊【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域知识的掌握.【解答】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故选C.8.后人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经济交流 B.寻求军事联盟 C.加强友好交往 D.引进果树品种【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张骞出使西域.【解答】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辗转到达大月氏后返回长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故选B.9.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考点】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分析】本题考查了佛教的传入.【解答】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它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有利于对人民的统治,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供和扶植.故选C.10.《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能够通过《史记》查到的史实有()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考点】司马迁与《史记》.【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司马迁与《史记》相关知识内容.【解答】《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③⑤是东汉时期的历史,不能够在《史记》中查到.故选B.1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解答】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故选D.12.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蜀相》诗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中的“老臣”指的是()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孙权【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了诸葛亮的相关知识.【解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的《蜀相》,前一句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辅佐他复兴汉室.后一句写诸葛亮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和刘禅,以图完成大业.故选C.13.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元 D.明清【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解答】“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社会特点,据此可知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和发展;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是当时的突出特点.故选B.14.公元383年,苻坚以80万大军征伐东晋,企图统一江南,却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是()A.前秦军队内部民族矛盾尖锐 B.东晋军队指挥得当C.东晋军队数量多于前秦军队 D.前秦军队不习水战【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本题考查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解答】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前秦军队内部民族矛盾尖锐,前秦虽然军队人数众多,但军队内部各族士兵之间矛盾尖锐,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都不愿为氐族建立的前秦卖命.故选A.15.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析】本题考查当时江南地区开发的知识点.【解答】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故选B.16.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C.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分析】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解答】认真阅读题干材料可知它强调的是禁止使用北语,在朝廷上故意说原来的北语要降职或罢官,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曾有类似的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故选C.17.下列有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不正确的是()A.鼎立局面比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状况前进了一步B.使中国陷入政权割据状态,是历史的倒退C.为后来全国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D.三国客观上都促进了各地的发展【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解答】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虽然是仍属于政治上的分裂,但与东汉末年相比,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三国时期的局部统一,客观上都促进了各地的发展,比较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所以它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B不符合史实.故选B.18.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知识点.【解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B选项肯定是错的,此首诗是曹操灭了袁绍之后写的;CD两项是其子曹丕所为;A选项显现出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志向.故选A.19.有人称东晋一位著名的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位书法家应该是()A.王羲之 B.王献之 C.顾恺之 D.柳公权【考点】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分析】本题考查王羲之.【解答】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选A.20.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是()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敦煌莫高窟④秦皇陵兵马俑。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考点】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解答】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故选B.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21.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让我们走近秦朝,了解这个短暂又影响深远的王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材料三:(图)材料四: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路上遇大雨……不能按期到达,……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大家热烈响应,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在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七上《中国历史》(1)材料一说明秦朝疆域辽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3)结合材料三的图示回答,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4)阅读过材料四后,有同学认为:若没有发生下雨误期的事,反抗就不会爆发,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5)作为一个统治者,要让他的王朝长久不衰,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考点】商鞅变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2)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的知识点.(3)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的知识点.(4)本题考查的是秦末农民战争的知识点.(5)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解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秦朝疆域.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兼并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意思是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为改变这种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的措施.(3)材料三是《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图.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秦朝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材料四”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路上遇大雨…不能按期到达,…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大家热烈响应,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在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反映的是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即使没有发生下雨误期的事,反抗依然会爆发.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5)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注意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政治清明、勤政爱民;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唯才是举,广纳谏言等.故答案为:(1)商鞅变法.(2)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3)圆形方孔半两钱;小篆.(4)不对;因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5)政治清明、勤政爱民;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唯才是举,广纳谏言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2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时期,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变的追求。请回答下列问题。(1)汉武帝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各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2)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并称“秦皇汉武”。请回答:你更崇拜他们两位中的哪一位?为什么?(请结合书本知识回答)【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2)本题考查的是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知识点.【解答】(1)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他接受主父偃的艰辛,实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大一统;在经济上,把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评价能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①崇拜汉武帝.理由: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在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次鼎盛时期.②崇拜秦始皇,理由:秦始皇灭六国,结束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他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他北击匈奴,兴修灵渠,统一岭南地区,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秦始皇创立的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故答案为:(1)汉武帝的功绩: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2)①汉武帝.理由:汉武帝的功绩: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次鼎盛时期.②秦始皇.理由:秦始皇的功绩:灭六国,结束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他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他北击匈奴,兴修灵渠,统一岭南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23..2016年11月29﹣30日,商务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丝路文化源远流长,丝路上的交流历久弥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图1材料三:丝绸之路图2(1)阅读材料一说出谁派张骞出使西域?(2)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丝绸之路并不是中华文化的单向输出,而是一种互动式的,双向交流。请你列举一例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的外来文化。【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2)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联系.(3)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本题主要考查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的外来文化.【解答】(1)据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2)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的外来文化有佛教的传入.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胡萝卜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故答案为:(1)汉武帝.(2)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佛教的传入.2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前356年的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之后一段时间,国家出现了“国家富裕,兵强马壮”的景象。材料二:魏主下诏,“魏之先(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开始)也。宜改姓元氏”。“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1)材料一的改革中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根据材料二可看出“魏主”采取哪两项改革措施以改变“落后的异族风气”?(3)材料二中的改革有何积极作用?(4)从以上知识回顾中,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考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