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一中少儿部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新乡一中少儿部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新乡一中少儿部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新乡一中少儿部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新乡一中少儿部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乡一中少儿部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道题,共20分)1.《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 D.蒙古灭南宋2.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勇于抗争.下列不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是()A.岳飞抗金 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3.“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如图)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于()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4.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是()①社会经济繁荣②国家统一强大③科技领先世界④社会生活气象万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赤嵌楼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B.唐朝时,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清朝时,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7.在中国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A.藏族、回族 B.蒙古族、女真族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8.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一代天骄”的历史功绩是()A.建立秦朝 B.统一蒙古C.开创大一统格局 D.建立元朝9.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A.“麻沸散”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10.《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面的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A.A B.B C.C D.D11.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12.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①西周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13.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为扩大明朝的海外影响B.为促进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C.为购买国内没有的珠宝、香料D.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4.“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表明了()A.资本主义开始 B.封建自然经济不占主要地位C.资本主义生产萌芽 D.商品经济空前活跃15.某学习小组开展题为《明清时期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研究性学习,成员们搜集了以下素材,其中符合要求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6.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军机处设立 D.厂卫制度1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8.热播电视剧《宫》中的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684年清政府就设置了台湾府,当时台湾隶属于()A.广东省 B.浙江省 C.海南省 D.福建省20.请仔细观察秦长城和明长城示意图,下面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修建目的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B.两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完全相同C.两者的长度完全一致D.长城的修建阻碍了两边的经济文化交流二.材料解析题(共4道题,共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所陈述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岳家军,其领导人物是谁?(3)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形成什么格局?这一格局最后在哪个朝代形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格局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磁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了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材料三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印刷机的出现,使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材料四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2)依据材料二写出造纸术在各大洲的传播顺序。(3)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术约早几个世纪?(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欧洲的?(5)从材料中摘录一句话,证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6)哪些发明有利于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卷八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引自清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函(1)材料一中反映清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反映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推行这个政策的原因,除了材料所述的原因之外还有哪些?(3)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5)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我国古代的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总结出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2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步辇图(此图是唐代阎立本的名画,描绘了松赞干布派出使者求娶文成公主的盛况)材料二:元朝疆域图材料三:2008年3月14日,少数不法分子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在这事件中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受伤群众达382人,其中重伤58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近2.5亿元。(1)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步辇图》中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的皇帝是谁?文成公主的和亲对汉藏两族的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2)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今西藏地区?元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3)清朝前期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举两例来说明)(4)看完材料三,我们心情愤怒又沉重,你最想对不法分子和藏独分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乡一中少儿部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道题,共20分)1.《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 D.蒙古灭南宋【考点】65:靖康之变和北宋的灭亡.【分析】本题以《射雕英雄传》为切入点,考查靖康之变.【解答】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宝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郭靖和杨康的名字中“靖”“康”取自“靖康之变”.因而“国耻”是指金灭北宋.故选A.2.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勇于抗争.下列不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是()A.岳飞抗金 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考点】66: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与辨别民族英雄与爱国英雄的能力.【解答】A.岳飞抗金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B.戚继光抗击的是日本的倭寇,打击的是外来侵略.C.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D.康熙帝领导了雅克萨之战,打击了沙俄的侵略势力.故选A.3.“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如图)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于()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考点】3V: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应熟记纸币发行的时间.【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民间开始发行纸币”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C.4.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是()①社会经济繁荣②国家统一强大③科技领先世界④社会生活气象万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PC: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特征,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②说法错误,北宋军事实力较弱,经常遭到少数民族入侵,被迫割地赔款;南宋偏安东南,不思进取.①③④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故选C.5.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赤嵌楼【考点】PC: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了元朝时台湾的称谓.【解答】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故选C.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B.唐朝时,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清朝时,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考点】7G: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相关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回族的形成都说明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选D.7.在中国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A.藏族、回族 B.蒙古族、女真族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考点】6D:忽必烈建立元朝;77: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和清朝的统一.【解答】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故选B.8.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一代天骄”的历史功绩是()A.建立秦朝 B.统一蒙古C.开创大一统格局 D.建立元朝【考点】6C: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解答】经过多年征战,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被毛主席称为“一代天骄”.故选B.9.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A.“麻沸散”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考点】3O: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药剂,不属于四大发明,题干里的文学上、战争上、航海上对应的分别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故选A.10.《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面的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A.A B.B C.C D.D【考点】3R:司马迁与《史记》;6M: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内容.【解答】《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的史实,《资治通鉴》记述了战国到五代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的史实是从战国到汉武帝时期.故选B.11.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考点】72: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的政治制度史的掌握情况.【解答】由关键词明朝宰相制度,锦衣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制度考来看,都是在政治制度方面,都与君主专制有关.对外交往材料找不到依据,“闭关锁国”政策没有涉及,明朝的文化只有“八股取士”靠边,不能入选.故答案选A.12.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①西周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考点】37: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72: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79: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所以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思想上的专制巩固了政治上的专制,明清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分别采取的措施有明设厂卫特务机构,清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故选B.13.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为扩大明朝的海外影响B.为促进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C.为购买国内没有的珠宝、香料D.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考点】73:郑和下西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解答】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从1405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故无论从最初目的还是从最后效果上看,D项所述最符合题意.故选D.14.“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表明了()A.资本主义开始 B.封建自然经济不占主要地位C.资本主义生产萌芽 D.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考点】7L: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解答】“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中的机户掌握生产资料和机器,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靠出卖劳动力生活,是早期的工人,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历史现象表朝的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选C.15.某学习小组开展题为《明清时期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研究性学习,成员们搜集了以下素材,其中符合要求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考点】73:郑和下西洋;76:戚继光抗倭;7B:郑成功收复台湾.【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颁赐的金瓶是巩固西藏的措施,不是中外的交往与冲突.②不符合题意,因而包含有②的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6.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军机处设立 D.厂卫制度【考点】7A: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狱的有关内容.清朝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造成了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气氛.【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造成了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气氛,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故选B.1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考点】7K:明清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的准确识记,注意题目强调的时间.【解答】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但君权的强化日益显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同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这时出现了外国对中国的不断入侵,中国逐渐出现了危机.所以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时期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A秦汉时期的特征;B隋唐时期的特征;C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征.故选D.18.热播电视剧《宫》中的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考点】79: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73:郑和下西洋;76:戚继光抗倭;7D: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理解.【解答】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元末明初,日本“倭寇”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被平息.清朝雍正帝在位时,设立了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1689年,清康熙帝在位时,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故答案选C.1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684年清政府就设置了台湾府,当时台湾隶属于()A.广东省 B.浙江省 C.海南省 D.福建省【考点】7C: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设立的台湾府.【解答】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立,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故选D.20.请仔细观察秦长城和明长城示意图,下面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修建目的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B.两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完全相同C.两者的长度完全一致D.长城的修建阻碍了两边的经济文化交流【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7O: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的相关知识.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明长城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历时近二百年修筑而成,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初年,为抵御匈奴,修筑了长城.为了抵御蒙古的侵扰,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秦长城和明长城修建目的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故选A.二.材料解析题(共4道题,共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所陈述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岳家军,其领导人物是谁?(3)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形成什么格局?这一格局最后在哪个朝代形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格局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66: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岳飞抗金、经济重心南移及其原因,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据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可知,材料一所陈述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2)据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知,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岳家军,其领导人物是岳飞.南宋初年,岳飞曾率领军队,在郾城大战中打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3)据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格局最后在南宋形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力;自然条件有利,优良品种水稻的引进及推广;农业的进步促使南方的手工业、商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和好.因为和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等.故答案为:(1)澶渊之盟.(2)岳飞.(3)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力,自然条件有利,优良品种水稻的引进及推广.农业的进步促使南方的手工业、商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4)和好.因为和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等.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磁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了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材料三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印刷机的出现,使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材料四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2)依据材料二写出造纸术在各大洲的传播顺序。(3)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术约早几个世纪?(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欧洲的?(5)从材料中摘录一句话,证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6)哪些发明有利于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考点】6K: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GA: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GC:四大发明的外传.【分析】(1)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切入点,考查指南针相关知识.(2)本题材料为切入点,考查造纸术在各大洲的传播顺序.(3)本题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切入点,考查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机相关知识.(4)本题考查我国的火药和火器.(5)本题考查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6)本题考查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的发明.【解答】(1)开辟新航路最主要的是指明方向.结合四大发明中指示方向的发明回答即可.就世界范围来说,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约1451﹣1506)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仑(约1480﹣1521)的环球航行.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2)分析材料二,“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即可得出传播顺序为亚洲﹣欧洲﹣美洲.(3)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术,属于11世纪.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活字印刷术的启发”推算时间为15世纪﹣11世纪=4个世纪.(4)由所学知识,“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所以是通过战争传到欧洲的,故可得出正确答案.(5)摘抄题干中提现阿拉伯人传播文化的内容即可.“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或“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这些都可说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6)仔细分析,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纸张.而广泛传播必须依赖大范围的印刷.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它们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故答案为:(1)指南针;(2)亚洲、欧洲、美洲;(3)4个世纪;(4)战争或暴力;(5)①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②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6)造纸术、印刷术.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卷八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引自清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函(1)材料一中反映清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反映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推行这个政策的原因,除了材料所述的原因之外还有哪些?(3)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5)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我国古代的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总结出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考点】7M:闭关锁国政策;7N: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以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清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2)本题以《粤海关志》的内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3)本题以清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清朝统治者的观念.(4)本题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5)本题以我国古代的对外政策的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解答】(1)据材料一“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可知,材料一中反映清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2)据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可知,材料二中反映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担心国家领土和主权受到外国侵犯.除了材料所述的原因之外,还有: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统治者担心沿海人民受外国影响,危及自己统治.(3)据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观念.(4)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