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下)前三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载,早在商代就有“四夷”之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边疆各族大规模内迁,中原各国本能地萌发出“夷夏大防”的民族意识。形成这一“民族意识”的主要原因是()A.各族形成了华夏认同观念 B.各诸侯国君主的极力宣传C.各国兼并战争的现实需要 D.中原各国社会发展更先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春秋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内迁,由于中原各国社会发展更先进,与内迁少数民族差异较大,因此萌发出“夷夏大防”的民族意识,D项正确。春秋时期形成了华夏认同观念属于边疆民族内迁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排除A项;各诸侯国君主的极力宣传属于政治因素,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B项;春秋争霸战争为主,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为主,排除C项。故选D项。2.唐代诗人卢纶(739—799)在《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一诗中曰:“沿溜入闾门,千灯夜市喧。喜逢邻舍伴,遥语问乡园。”该诗内容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藩镇重视文化发展 B.诗歌成为文学主流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坊市制度遭到废除【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沿溜入闾门,千灯夜市喧。喜逢邻舍伴,遥语问乡园。”可知唐朝城市内市场的时间界限被打破,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藩镇,无法得知其对文化发展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中只提到一首诗,无法说明诗歌成为文学主流,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提到市的时间限制被打破,坊市制度依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3.19世纪末,一些士人称:“夫天下古今,权操于上则治,权分于下则乱”,“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此风一开,“皇上无权,督抚无权,各地方官又无权,而惟是不得通籍之举子,转因而有权……无所不为,尚复成何事体邪?”这些士人的言论A.表明民族危机引发社会恐慌 B.折射出清廷沦为列强治华工具C.缘于维新变法思潮蓬勃发展 D.抨击的矛头直指民主共和政体【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根据材料“夫天下古今,权操于上则治,权分于下则乱”,“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此风一开,“皇上无权,督抚无权,各地方官又无权,而惟是不得通籍之举子,转因而有权……无所不为,尚复成何事体邪?”,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维新思潮蓬勃发展,因此材料中的士人在抨击维新变法运动,反对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项正确;材料说明维新思想引起士人的抨击,而不是社会恐慌,排除A项;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才沦为列强治华工具,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末的历史,排除B项;民主共和政体没有君主,所以材料与“抨击矛头直指民主共和政体”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表中陕甘宁边区政府举措的实施()1941年边区政府开始授权边区银行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即边币1944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财经办事处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的决议》1944年7月“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正式发行A.缓解了国家经济危机 B.有助于缓解边区经济困难C.加强了国共两党合作 D.抵制了日本对华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194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对货币政策调整,可以稳定物价,促进商业发展,有利于缓解边区的经济困难,B项正确;材料只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举措,无法缓解国家经济危机,排除A项;材料属于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与国共合作无关,排除C项;边区属于共产党统治区域,不属于日占区,因此无法抵制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排除D项。故选B项。5.1964年10月举行的不结盟运动第二次会议通过的纲领,要求联合国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典化。次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宣言称:没有一个国家有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其他任何国家的内部或外部事务。这说明()A.世界和平得到了充分保证 B.中国开始主导国际外交规则制定C.中国外交政策走向了成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广泛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10月(中国)、1965年12月(联合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结论,1964年的不结盟运动第二次会议,要求联合国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典化。次年12月大会通过的宣言就涉及该原则的思想表述。从而可以看出,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影响,得到广泛认同,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进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宣言,不能就此说明世界和平得到了充分保证,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中国主导外交规则内容,排除B项;材料涉及中国的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影响,但与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据统计,2008年,广义的民营经济已经占中国GDP的65%,中国经济增量的70%到80%来自非公有制经济。这主要得益于新时期()A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D.对外开放不断加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C项正确;产业结构优化强调农业、工业、服务业比重的变化,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助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其中乡镇企业也属于民营经济的组成部分,B项错在因果关系颠倒,排除;材料强调对内经济改革,不属于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7.在古代,美洲和亚欧大陆没有联系,印第安人生活的地区大多集中在峡谷和盆地。在这种情况下,从奥尔梅克文化再到后来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它们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点。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A.相互传承 B.基本独立 C.融合共生 D.高度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美洲和亚欧大陆没有联系,从奥尔梅克文化再到后来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基本是独立发展的,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点,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基本独立,未体现几大文明之间相互传承,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基本独立,并未体现融合共生,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美洲这几大文明的发展状况,不能说明“高度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8.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它与奴隶制度有相似之处,但又不等同于奴隶制度——它主要强调社会分工。可以说,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所特有的。据此,种姓制度可以用来印证印度()A.文明的独特性 B.宗教的虚伪性 C.阶层的对立性 D.职业的世袭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据材料“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所特有的”可知,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制度,反映了印度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A项正确;种姓制度并非宗教,而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种姓制度是其他文明没有的制度,并非强调种姓制度内部的不平等,也没有强调种姓的世袭,更没有涉及职业的世袭,排除CD项。故选A项。9.下表所示为中世纪西欧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相关描述。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一“效忠”。封臣不得损伤封君的肢体,不得泄露他的秘密、出卖他的城堡以致危及他的安全,不得败坏他的声誉,不得违抗他作为法官的权威,不得损害他的财产,等等二“帮助”。这是封臣最重要的义务,包括为封君服军役、向他提供协助金和物资等三“劝告”。封臣有义务出席封君召集的会议,提出意见来帮助封君,这种会议兼具封君法庭和封建主议事会的性质,审理的案件主要是封臣之间或封臣与封君之间发生的纠纷A.封君直接控制基层社会 B.法律明确封臣与封君的关系C封臣实际权力严重受限 D.封臣须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本题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封臣需要对封臣“效忠”“帮助”“劝告”,说明封臣须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D项正确;封建领主控制基层,封君并不能直接控制基层社会,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中世纪西欧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相关描述,并不属于法律,排除B项;封臣地方自主权较大,实际权力严重受限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0.1581年,奥斯曼帝国的财政第一次出现赤字。16世纪90年代,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家族进行“长期战争”,财政又出现了庞大的赤字。对此,政府特别是财务系统的书记官们发布扭转财政的诸政策,并四处斡旋使其落实。这可用来说明16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A.征服小亚细亚的艰难 B.赋税沉重的原因C.推行行省制度的前提 D.政教合一的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6世纪(奥斯曼帝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6世纪奥斯曼帝国出现财政危机,政府增加赋税来弥补财政赤字,B项正确;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已经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排除A项;推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是政教合一的,但材料未涉政教,排除D项。故选B项。11.高丽成宗年间(981—997年),朝鲜引进了三省六部制,又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设枢密院与之对持文武二柄,号称“宰枢两府”,以内史门下省的副官(长官中书令为虚衔)门下侍中作为宰相。这表明高丽成宗时期()A.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B.朝鲜半岛基本实现统一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仿照唐宋制度进行改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981—997年(高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高丽成宗年间(981—997年),朝鲜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等,说明仿照唐宋制度进行改革,D项正确;高丽并未学习中国的土地制度,无法说明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高丽政治制度的变化,与朝鲜半岛统一无关,排除B项;本材料强调高丽中央官制的变化,不属于地方管理制度,无法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12.印加帝国修筑了两条主干道:一条沿安第斯山而行,全长达3200公里;另一条沿太平洋岸而行,全长达2300公里,路面宽达3.54.5米。这可用于印证印加帝国()A.中央权力分散 B.道路网络发达 C.工业技术高超 D.统治疆域广阔【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加帝国)。据材料“一条沿安第斯山而行,全长达3200公里;另一条沿太平洋岸而行,全长达2300公里,路面宽达3.54.5米”及所学知识可知,印加帝国内部的道路较长,侧面反映了印加帝国的疆域辽阔,因为只有辽阔的疆域才能修建较长的道路,D项正确;印加帝国道路的修建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B项是材料内容的直接概括,不是可以印证的印加帝国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印加帝国道路较长,但没有涉及道路修建的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13.图1是位于埃塞俄比亚的埃扎纳石碑,它用希腊文和埃塞俄比亚的两种古文字(吉兹文、萨巴文)书写,记录了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320—360年在位)皈依基督教及其征服周围地区的历史。该石碑可用于印证()A.阿克苏姆王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交往 B.古希腊人在东非的殖民活动C.班图人在非洲大陆迁徙的艰辛历程 D.东非文明与欧洲文明的联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根据材料“图1是位于埃塞俄比亚的埃扎纳石碑,它用希腊文和埃塞俄比亚的两种古文字(吉兹文、萨巴文)书写,记录了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320—360年在位)皈依基督教及其征服周围地区的历史”可知,埃塞俄比亚的埃扎纳石碑用欧洲的古希腊文和埃塞俄比亚的文字两种字体书写,记录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320—360年在位)信仰基督教的内容,说明埃塞俄比亚与欧洲之间存在文明交流,因此可以印证东非文明与欧洲文明的联系,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时间为前336年~前323年,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埃扎纳石碑记录了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320—360年在位)皈依基督教及其征服周围地区的历史,说明并不是古希腊人在东非的殖民活动,排除B项;材料描述东非文明与欧洲的交往,没有体现班图人的迁徙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14.1497年,由意大利籍探险家卡伯特领导的远航,在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的支持下成功抵达了北美洲。这次远航()A.发现了纽芬兰岛 B.建立了英国第一个殖民地C.到达美洲合恩角 D.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97年(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7年,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A项正确;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排除B项;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合恩角,排除C项;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排除D项。故选A项。15.有学者指出:“地理大发现其实就是一场‘文明’大发现,更准确一点说,是欧洲人对自身文明的大发现。欧洲人在世界各地发现大量落后的国族过程中,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文世界的想象。”该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A.促使欧洲中心论产生 B.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C.推动人文主义产生 D.引发了西方殖民扩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5世纪(欧洲)。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该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是欧洲文明发现落后国家,建立新世界的开始。这种认识促使欧洲中心论的产生。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欧洲中心论,未强调世界联系和西方殖民扩张,排除BD项;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人文主义产生,排除C项。故选A项。16.1500年以后,大航海时代到来,16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率先成为两大殖民强国而傲视全球。下列各项属于这一时期阶段性特征的是()A.西班牙、葡萄牙成为工业强国 B.东方已成为西葡的投资场所C.西班牙、葡萄牙大肆输出商品 D.西、葡尚无力征服农耕大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世界)。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率先成为两大殖民强国而傲视全球,但其在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并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西班牙和葡萄牙没有能力征服农耕大国,很快就衰落下去了,D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属于封建国家,不是工业强国,排除A项;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夺的财富挥霍在上层人物的个人享受之中,并没有进行投资,排除B项;西班牙、葡萄牙属于封建国家,不可能大肆输出商品,史实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和罗马帝国处于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它们使丝绸之路东西贯通成为可能。然而,限于古代的交通条件和人们对彼此认知的匮乏,鲜见双方的直接交往。但这并不能否定双方直接或间接进行商品交换的可能,双方的商人或使节也都曾有直接到达对方国家的尝试,即使这些尝试都没有使双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从陆路上看,中国的丝绸等商品通过贵霜和帕提亚等国家的中介,传送至罗马帝国境内;从海路上看,罗马帝国与印度的海上直航、中国与印度的海上交往,奠定了以印度为中转地,中国与罗马为东西两端的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的基础。——摘编自杨巨平《古国文明与丝绸之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丝路贸易在罗马帝国早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答案】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之间缺少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丝绸成为广受欢迎了珍贵商品。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来自罗马的商人源源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古代(中国和罗马帝国)。首先,阅读题干问题可知,要对丝路贸易在罗马帝国早期发展情况进行评析。据材料“中国和罗马帝国处于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它们使丝绸之路东西贯通成为可能”可知,当时中国是汉朝。汉朝与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交流。据材料“限于古代的交通条件和人们对彼此认知的匮乏,鲜见双方的直接交往”可知,双方交流是间接的。据材料“但这并不能否定双方直接或间接进行商品交换的可能,双方的商人或使节也都曾有直接到达对方国家的尝试,即使这些尝试都没有使双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可知,双方尝试过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据材料“从陆路上看,中国的丝绸等商品通过贵霜和帕提亚等国家的中介,传送至罗马帝国境内;从海路上看,罗马帝国与印度的海上直航、中国与印度的海上交往,奠定了以印度为中转地,中国与罗马为东西两端的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的基础”可知,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中介国家或地区双方进行交流。然后,依据材料分析分别从中国和罗马帝国在丝路贸易交往的表现、丝路贸易对罗马帝国的影响(经济、文化)的角度分析。最后,归纳总结。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建城不到一百年,就已掌握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哲学著作,即新柏拉图派主要注释,阿拉伯人翻译的希腊哲学家著作不下一百种。希腊文化的影响在哈里发马蒙时代(813833年在位)达到极点,他在830年于巴格达创办著名的智慧馆既是图书馆、科学院,也是翻译局。阿拉伯学者不知疲倦地翻译希腊科学著作,并进行研究。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各国文化成就,使本身得到滋养,形成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材料二公元7—13世纪,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等诸多领域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在几百年内大放异彩,表现了阿拉伯人卓越的创造才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摘编自唐宝才《阿拉伯文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713世纪阿拉伯人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答案】18.原因: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语的推广;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其他文明文化;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对阿拉伯文化建设的重视;阿拉伯学者的推动。19.贡献:翻译、推广其他文明文化;创造出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明;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阿拉伯帝国。原因:根据材料“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建城不到一百年,就已掌握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哲学著作”“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各国文化成就,使本身得到滋养,形成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可得出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其他文明文化;根据材料“他在830年于巴格达创办著名的智慧馆既是图书馆、科学院,也是翻译局”可得出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对阿拉伯文化建设的重视;根据材料“阿拉伯学者不知疲倦地翻译希腊科学著作,并进行研究”可得出阿拉伯学者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其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阿拉伯帝国。贡献:根据材料“即新柏拉图派主要注释,阿拉伯人翻译的希腊哲学家著作不下一百种”和所学可知,翻译、推广其他文明文化;根据材料“形成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可知,创造出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明;根据材料“表现了阿拉伯人卓越的创造才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和所学可知,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迨至明成祖时代,中国内部已经稳定。对明朝北疆形成较大威胁的“北元”,经过明军的多次打击,大都逃往北疆深处,已经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威胁。明朝若想有所作为,向南海进军的时代已经到来。明成祖朱棣上台后,结束内战,立刻恢复积极进取的海洋策略。朱棣的海洋政策比朱元璋更积极,朱元璋不过是想取得周边诸国的承认,建立有来有往的朝贡关系。而朱棣的目标,则更为远大。——摘编自徐晓望《论郑和下西洋与明朝构建大同世界的梦想》材料二糖从中东和地中海东岸传到了欧洲,而哥伦布又将糖带到了新大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