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专题提升练2(A)_第1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专题提升练2(A)_第2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专题提升练2(A)_第3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专题提升练2(A)_第4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专题提升练2(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提升练2(A)1234567891011121314一、选择题1.(2022·浙江6月选考,10)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B.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C.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1516B解析

低温不会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不会导致酶变性失活,A项错误;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超过最适pH后,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降低,直至失活,C项错误;淀粉酶是蛋白质,加入蛋白酶会使淀粉酶水解失去活性,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2.(2023·宁夏银川模拟)同一种类的碱蓬在远离海边的地区生长呈绿色,在海滨盐碱地生长时呈紫红色,其紫红色与细胞中含有的水溶性甜菜素有关。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关键酶,下列表示有关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结果,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BC1516DA.甜菜素可在细胞液中积累,其在细胞液中积累有利于吸水B.pH在4~5时,部分酶可能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活性较低C.进行B、C两组实验时,应在pH约为6.6且适宜温度下进行D.根据实验数据可知,Na2S2O3和Cu2+分别是酶的抑制剂和激活剂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甜菜素是水溶性的,且和碱蓬的颜色有关,推测其可在细胞液中积累,能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利于吸水,A项正确。由题图A可知,pH在4~5时,酪氨酸酶的活性较低,原因可能是部分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B项正确。根据题图A,pH为6.6左右时,酪氨酸酶的活性最高,故进行B、C两组实验时,应在pH约为6.6且适宜温度下进行,C项正确。由题图B可知,Na2S2O3的加入导致酶活性降低,推测其为酶的抑制剂;由题图C可知,Cu2+浓度较低时,可提高酶的活性,而当Cu2+浓度较高时,可降低酶的活性,故不能简单地说Cu2+是酶的激活剂,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3.(2023·黑龙江鹤岗模拟)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可产生ATP

⑥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⑦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A.0项B.1项C.2项

D.3项1516A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所有活细胞代谢过程中都需要ATP,都可以经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①正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内Na+浓度的稳定,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消耗ATP,②正确;ATP中的“A”是腺苷,构成DNA、RNA中的“A”是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③正确;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ATP在细胞内的含量较少,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④正确;有些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其无线粒体,但含有相关的酶,可产生ATP,⑤正确;ATP是经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产生的,其能量分别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ATP被利用时,其能量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⑥正确;人在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加快,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多,产生ATP的量增加,⑦正确。综上所述,所有选项都正确,A项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4.(2023·黑龙江鹤岗模拟)在家庭酿酒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8h,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B.6h以后,取容器内的液体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C.0~6h,酵母菌的能量转换效率与6~10h能量转换效率大致相同D.6h左右酵母菌开始产生酒精,6~10h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1516D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从图中曲线信息可知,0~6

h,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6~8

h,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水,所以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而增多,A项错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为灰绿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的是二氧化碳的产生,B项错误;0~6

h,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中有机物会彻底氧化分解,6~10

h,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物中仍含有有机物,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高于无氧呼吸转换效率,C项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在6

h左右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6~10

h无氧呼吸速率加快,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5.(2023·广西柳州二模)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为材料,探究叶绿体的功能。下列有关恩格尔曼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绵具有螺旋带状叶绿体,便于实验观察B.恩格尔曼的实验直接证明叶绿体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充满空气的小室内,进行实验D.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1516C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水绵具有螺旋带状叶绿体,用极细的光束可将叶绿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便于实验观察,A项正确;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的叶绿体,发现好氧细菌集中分布在照光部位,所以恩格尔曼的实验直接证明叶绿体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B项正确;为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小室内,进行实验,C项错误;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因为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

6.(2023·黑龙江鹤岗模拟)下图所示为某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植株的干重就会增加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又消耗[H]D.细胞膜上进行主动运输所需要的ATP来自①和③1516C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植物干重增加与否是由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共同决定的,某一个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但由于植物体内存在其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所以整个植株的干重不一定增加,A项错误;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项错误;过程①是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中化学能的过程,产生[H],过程②是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消耗[H],过程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既产生又消耗[H],C项正确;细胞膜上进行主动运输所需要的ATP来自③细胞呼吸过程,①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7.在适宜的条件下,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对应的时间内,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B.BC段对应的时间内,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底物浓度逐渐降低C.若在D点对应时间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则曲线的走势不会发生改变D.若增加淀粉酶的用量并重复上述实验,则B点会向右上方移动1516D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图示分析:D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底物浓度,若在D点对应时间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则曲线的走势不会发生改变,C项正确。若增加淀粉酶的用量并重复上述实验,反应速率在起始阶段会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点会向左上方移动,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8.(2023·陕西咸阳模拟)龙血树在《本草纲目》中被誉为“活血圣药”,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图甲、乙分别为龙血树在不同条件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曲线(单位:mmol·cm-2·h-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516BA.据图甲分析,温度为30℃和40℃时,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相等B.40℃条件下,若黑夜和白天时间相等,龙血树能正常生长C.补充适量的无机盐可能导致图乙中D点左移D.图乙中影响D、E两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相同甲

乙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据图甲分析,温度为30

℃和40

℃时,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相等,都为10

mmol/(cm2·h),A项正确;40

℃条件下,龙血树的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为5

mmol/(cm2·h),若黑夜和白天时间相等,则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为(5+5)×12-5×24=0(mmol·cm-2),龙血树不能正常生长,B项错误;Mg是叶绿素的组成物质,适量补充Mg,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增加,光补偿点减小,D点左移,故补充适量的无机盐(可能含有Mg)可能导致图乙中D点左移,C项正确;图乙中影响D、E两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相同,都是光照强度,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9.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B.图甲中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此时根尖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某叶肉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可能对应图丙中的④D.图乙中C点对应图甲中C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乙1516丙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根据图甲,玻璃罩内的CO2浓度G点低于A点,说明有机物有积累,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A项正确;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都是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的点,但根尖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根尖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B项正确;图乙中的D点的含义是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D点之后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CO2浓度开始减少,但并不是所有叶肉细胞均可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可能对应图丙中的④,图乙中D点对应图甲中C点,C项正确,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0.(2023·“皖南八校”大联考)dATP(d表示脱氧)是三磷酸脱氧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式可简写成dA—P~P~P。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d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d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一分子dATP由三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苷组成B.d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脱离时,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C.在DNA合成过程中,dATP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D.培养的细胞中既有dATP的合成,也有dATP的分解1516D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一分子dATP由三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A项错误;dATP也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其水解反应与吸能反应相关联,B项错误;在DNA合成过程中,d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才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C项错误;细胞中有新合成的dATP,但细胞中dATP的含量变化不大,说明细胞中也有dATP的分解,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1.甘薯(又称“红薯”“苕”等)在16世纪末传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就总结出了贮藏甘薯的要领。《农政全书》指出“藏种之难,一惧湿,一惧冻”“欲避冰冻,莫如窖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潮湿环境中,病毒和细菌容易在甘薯细胞表面繁殖,进而侵染甘薯,造成伤害B.甘薯细胞的结合水含量高,低温条件下细胞液容易结冰而使细胞产生机械性伤害C.窖藏过程中,甘薯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可影响窖室内的温度D.窖藏过程中,窖室内保持严格的无氧环境,甘薯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最少1516C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长繁殖,A项错误;结合水的含量越高,植物的抗逆性越强,甘薯细胞的结合水含量高,低温条件下细胞液不容易结冰,B项错误;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小部分用于合成ATP,释放的能量会影响窖室内的温度,C项正确;由于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受抑制,因此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较低氧条件下旺盛,故严格的无氧环境不利于甘薯贮藏,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2.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果蔬中的过氧化氢酶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步骤:①取等量的4种果蔬洗净、晾干,研磨成浆液,各取5mL装入试管,贴好标签暂时保存;②取4支试管,各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3mL,再分别滴入等量且适量的4种果蔬的浆液;③采用排水集气法测定氧气产生量;④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时间/s氧气产生量/mL马铃薯胡萝卜苹果菠菜10-13--20-15--30-17--501520-13602020-15(注:表格中“-”代表无明显现象)(1)对各种果蔬进行研磨处理的目的是

(2)胡萝卜组50s后实验数据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使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充分释放

过氧化氢已经被完全分解

(3)与胡萝卜组相比,菠菜组氧气产生速率慢,可能的原因是

(4)马铃薯组和菠菜组在前30s都没有明显现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需对实验进行改进,请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5)有资料显示,马铃薯细胞内过氧化氢酶含量非常高,为什么实验结果与资料不一致呢?请推测可能的原因:

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两组过氧化氢酶的含量不同或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同

增加过氧化氢的用量或浓度,增加果蔬的浆液量(合理即可)

马铃薯的成熟度不同、实验的温度或pH不适宜、马铃薯的品种不同等(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1)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细胞内,对各种果蔬进行研磨处理的目的是使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充分释放。(2)胡萝卜组50

s后实验数据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已经被完全分解。(3)与胡萝卜组相比,菠菜组氧气产生速率慢,考虑到该实验中过氧化氢量是无关变量,推测菠菜组氧气产生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两组过氧化氢酶的含量不同或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同。(4)马铃薯组和菠菜组在前30

s都没有明显现象,可能是底物量或酶量不够等,可增加过氧化氢的用量或浓度、增加果蔬的浆液量使实验现象明显。(5)可能由于马铃薯的成熟度不同、实验的温度或pH不适宜、马铃薯的品种不同等,本实验结果与资料不一致。13.(2023·辽宁铁岭模拟)水稻生长需依次经过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等时期。水稻的早衰型品种和持绿型品种在相应实验条件下测得的蜡熟期光合作用指标:品种A的光饱和点是1732klx,最大净光合速率是19.17CO2mol/(m2·μs)。品种B的光饱和点是1365klx,最大净光合速率是12.63CO2mol/(m2·μs)。回答下列问题。(1)进入蜡熟期后,早衰型品种出现“籽叶皆黄”现象,而持绿型品种则由于叶片中

的含量仍保持较高,往往出现“叶青籽黄”的现象。由题干中数据推测,属于早衰型的是品种

(填“A”或“B”)。

12345678910111213141516叶绿素

B1234567891011121314(2)下图1是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部分过程示意图。为了构建人工光反应系统,科学家从水稻叶肉细胞中分离出类囊体用磷脂分子包裹形成图2所示的“油包水液滴”结构,在其中加入足量NADP+、ADP等物质,并对该结构采取明暗交替处理,一段时间内检测此结构内产生NADPH的量,以确定“油包水液滴”内的人工光反应系统是否构建成功。结果如图3所示,此结果说明该系统构建

图1图2图3图41516成功

1234567891011121314(3)进一步将相关酶等物质加入“油包水液滴”内,通入充足的

作为原料,形成化学反应循环。明暗交替处理后在该化学反应循环中可检测到乙醇酸(一种有机酸)的生成,这一化学反应循环模拟的是图1中

过程(填图中编号),推测此结构中NADPH的含量随明暗时段的变化是:明期

,暗期

(4)将四组相同的水稻培养在密闭的装置中,控制不同的温度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已知T1<T2<T3<T4,根据图4的数据判断T3时光合速率

(填“>”“<”或“=”)T4。T4时对应图1中反应速率的关系为①+②

(填“>”“<”或“=”)③+④。

1516CO2②上升

下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1)进入蜡熟期后,早衰型品种出现“籽叶皆黄”现象,而持绿型品种则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仍保持较高,往往出现“叶青籽黄”的现象。进入蜡熟期后,由于持绿型的叶片中仍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因此其光合作用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再结合题干中数据可知,品种A的光饱和点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在该时期均高于品种B,因此可以推测品种A属于持绿型,品种B属于早衰型。(2)由图3可知,NADPH含量在明期上升,暗期保持不变,说明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油包水液滴”在明期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产生并积累NADPH,在暗期NADPH没有生成也没有消耗,其含量保持稳定,说明该系统构建成功,可以进行光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16(3)光合作用暗反应需要CO2及相关酶,而“油包水液滴”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反应,故明暗交替处理下,通入充足的CO2为原料,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可进行暗反应,所以模拟的是图1中②暗反应的过程。由于暗反应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故NADPH的含量在明期上升,暗期下降。(4)黑暗中O2消耗量表示呼吸速率,光下O2增加量表示净光合速率,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T3、T4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依次是12.2

mg/h(略大于12.0

mg/h)和12.0

mg/h,呼吸速率依次是8.0

mg/h和12.0

mg/h,进而推知总光合速率依次是20.2

mg/h(略大于20.0

mg/h)和24.0

mg/h。可见,T3温度条件下的总光合速率小于T4温度条件下的总光合速率。图1中①~④依次表示水的光解、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T4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即①+②>③+④。14.植物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会受自身条件的影响,也会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研究人员探究了外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CO2在该植物叶肉细胞的

(具体场所)中被

(填物质)固定为C3,C3的还原过程需光反应阶段提供

12345678910111213141516图2图1叶绿体基质

C5ATP、[H](2)通过图1可知,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有

。据图1分析,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较理想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条件下,继续增大光照强度时,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内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根据探究实验结果,在图2中横轴标出温度梯度并画出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大致曲线。12345678910111213141516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

相对光照强度为6(或7)左右、高CO2浓度、25℃

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有限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4)在大棚种植该种植物时,为提高其产量,请你为农户提供一些增产建议:

(答两点)。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施有机肥;白天适当升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1)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的CO2固定过程,场所为叶绿体基质,该过程中CO2会被C5固定成C3。C3的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H]和ATP,其中[H]可作为还原物质将C3还原,ATP为该过程提供能量。(2)自变量是指实验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由图1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据图1分析可知,在相对光照强度为6(或7)左右、高CO2浓度、25

℃的环境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速率最大,所以此条件为较理想条件。该条件下继续增大光照强度时,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大,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内因主要是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有限。12345678910111213141516(3)在15

℃到25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增大,如图:

(4)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就要增强光合作用,降低细胞呼吸。例如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强光合作用;白天适当升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进而增加产量。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宁夏银川模拟)滴灌技术是在灌水的同时将肥料均匀地输送到植物根部,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氮肥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铵态氮()和硝态氮()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1)由于硝酸铵(NH4NO3)等无机盐肥料在水中溶解度

(填“高”或“低”),经常作为滴灌施肥技术的首选,植物吸收铵盐中的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