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以下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HIV外层是来自宿主细胞的脂类膜,其中掺有病毒蛋白质B.对已感染HIV的孕妇采用剖腹产和人工哺乳,可减少婴儿感染的几率C.在潜伏期内,HIV以病毒RNA的形式存在于宿主细胞内D.HIV不仅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可以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2.构建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四个模型的表述正确的()A.模型一表示某鱼类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A'A段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模型二表示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芥根和草生长的影响,IAA浓度为b时,根不生长C.模型三表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依赖于Na+浓度梯度D.模型四表示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3.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能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相应生理活动。如乙酰胆碱(Ach)可引起骨骼肌收缩,降低心肌收缩频率;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均属于配体B.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二者都会被灭活而降解C.相同的配体对不同细胞产生的效应不同,可能与特定的受体有关D.不同的配体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对机体产生相同的效应4.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促进或抑制的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它是构成所有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B.细胞外液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需要消耗ATPC.从图中分析可知,如细胞内胆固醇过多,则会有①②③的反馈调节过程,①为抑制,②③为促进D.如果生物发生遗传性障碍,使LDL受体不能合成,则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将下降5.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B.图中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C.per基因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复制与表达D.一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条相同肽链6.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据观察,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甚至死亡。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属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表现生命特性B.新型冠状病毒能致病,说明患者体内不发生免疫反应C.与正常人相比,发热患者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D.肺衰竭症状的出现说明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7.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线粒体外膜蛋白FUNDCl能够介导衰老、受损的线粒体通过自噬方式清除,在维持细胞线粒体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线粒体自噬可以抑制炎症小体的激活从而抑制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外膜蛋白FUNDCl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B.FUNDCl缺失会引起受损线粒体在肝脏细胞中的积累C.与线粒体自噬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溶酶体和线粒体等D.通过敲除小鼠细胞内的FUNDCl基因可以抑制小鼠肝癌的发生8.(10分)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花生种子匀浆,不会出现紫色B.核酸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C.正常情况下,神经元兴奋前后细胞内的Na+浓度都低于组织液的Na+浓度D.人体吸收纤维素分子后,在内环境中水解为葡萄糖分子供细胞利用二、非选择题9.(10分)自2019年底被发现始,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迅速蔓延并已肆虐全球,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研制疫苗是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是终结疫情最有力的科技武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疫苗研制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疫苗指的是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通过体外培养病毒,然后用灭活的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它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疫苗;第二代疫苗又称为亚单位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原理获得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病原特异性结构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第三代疫苗就是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中DNA疫苗是将编码某一抗原蛋白的基因作为疫苗,注射到人体中,通过正常的人体生理活动产生抗原蛋白,诱导机体持续作出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________,该清除过程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9-nCoV初次侵入人体后,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4种),它们直接生活的人体内环境主要是________。当2019-nCoV再次侵入时,____________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予以消灭。(3)今年2月份,国家卫健委介绍了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五条技术路线。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S蛋白(2019-nCoV的刺突蛋白)的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送入人体,在体内产生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腺病毒载体疫苗应属于第______代疫苗。与第一代疫苗相比,基因疫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DNA和mRNA能够成为疫苗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疫苗需要经过________才能引起免疫反应。在基因疫苗中,________的安全性更有优势,它可以被正常细胞降解,不会整合到人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造成难以预料的果而备受人们青睐;另外,它的研发仅需6~8周即可进入临床试验,较传统疫苗的5~6月的研发周期明显缩短,对快速应对大规模爆发性传染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10.(14分)金鱼藻是生长于小湖泊静水处的一种高等沉水植物。图1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一株金鱼藻每小时在某光照下吸收的CO2与黑暗中释放的CO2的相对值。图2表示温度为25℃时,该金鱼藻每小时吸收或释放CO2的相对值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金鱼藻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______(填“全部”或“部分”)储存在ATP中。ATP中的A代表_______。(2)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除温度与光照强度外,还有____________等。据图1可知,该金鱼藻每小时在温度为15℃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量是温度为5℃时积累的有机物质量的______(假定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葡萄糖,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也是葡萄糖)倍。(3)据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为A时,金鱼藻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暂时间内该金鱼藻叶绿体中C5/C3的比值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1.(14分)图1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强度的曲线图。图2为将该植物移入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h测定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夏季植物大多会出现“午休”现象如图1中C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与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________(是/否)相同。(2)图1中A和E点时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都是_____________,与B点相比,C点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3)图2中,一昼夜温室中氧气浓度最高时在_______时,6h时,图2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量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线粒体消耗的氧气量。(4)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经过一昼夜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有机物的积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在改善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保证一些自然湿地不被破坏,相关人员将这些湿地列为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___________。湿地中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动物优势种有明显差异,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2)湿地生态系统会因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而逐渐退化,为了有效遏制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可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__________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3)研究人员欲建立一个人工湿地来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在选择和搭配湿地植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HIV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因,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激活,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可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巨噬细胞。由于HIV的破坏作用,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减退,便会招致一些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HIV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详解】A、HIV外层部分是来自宿主细胞的脂类膜,其中掺有病毒蛋白质,A正确;B、HIV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对已感染HIV的孕妇采用剖腹产和人工哺乳,可减少婴儿感染的几率,B正确;C、HIV侵入宿主细胞后,首先通过逆转录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进入潜伏期,C错误;D、HIV不仅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可以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D正确。故选C。2、C【解析】

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增长型的种群中幼年个体数大于老年个体数。人体中的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可以分为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之间是双向的物质转换,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单向传递给淋巴,淋巴又单向回流入血浆中。模型四中甲为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为细胞内液。【详解】A、模型一中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大于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B、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模型二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生长素对根表现为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并不代表根就不生长,B错误;C、模型三中可以看出氨基酸和Na+协同进入细胞,其中氨基酸属于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Na+属于顺浓度梯度进细胞,氨基酸的转运需要依赖于Na+浓度梯度提供能量,C正确;D、丁为细胞内液,其中的O2是由组织液中自由扩散而来,丁的O2浓度比甲低,D错误;故选C。3、B【解析】

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能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相应生理活动,例如神经递质、激素等都属于配体。【详解】A、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能与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生理活动,故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均属于配体,A正确;B、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受体不会被灭活而降解,B错误;C、相同的配体对不同细胞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可能与特定的受体有关,C正确;D、不同的配体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对机体产生相同的效应,例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D正确。故选B。4、B【解析】

据图分析,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被溶酶体分解;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抑制LDL受体的合成(转录和翻译),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以胆固醇酯的形式储存,减少其来源,增加其去路。【详解】A、胆固醇属于脂质,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A错误;

B、据图分析,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由图中可知,过多的胆固醇进入细胞后,可以通过影响LDL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LDL受体的合成,此为图示中的①过程。也可以通过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应为图示中的②过程。还可以通过影响胆固醇的转化,加速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储存下来,此为③过程,所以①②为抑制作用,③为促进作用,C错误;

D、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血浆中的胆固醇无法正常进入组织细胞,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D错误。

故选B。5、C【解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过程表示PER蛋白能进入细胞核,调节per基因的转录过程。【详解】A、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A正确;B、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C、per基因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表达,而由于各个细胞都含有该基因,所以随着其他细胞的复制而复制,C错误;D、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个相同的肽链,D正确。故选C。6、B【解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活,A正确;B、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要靠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和呈递,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与之结合来完成体液免疫,但免疫系统的功能不是绝对的,B错误;C、与正常人相比,发热患者体温升高,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C正确;D、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表明人体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来考察学生对病毒知识和生命活动的调节方面的知识的掌握。7、D【解析】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根据线粒体自噬可以抑制炎症小体的激活从而抑制肝癌的发生回答问题。【详解】A、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外膜蛋白FUNDCl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A正确;B、FUNDCl能够介导衰老、受损的线粒体通过自噬方式清除,因此当FUNDCl缺失会引起受损线粒体在肝脏细胞中的积累,B正确;C、线粒体自噬过程需要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发挥作用,并且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正确;D、当敲除小鼠细胞内的FUNDCl基因后,则线粒体无法自噬,则不能抑制小鼠肝癌的发生,D错误。故选D。8、C【解析】

生物体内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原理试剂成分实验现象常用材料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A:0.1g/mLNaOH紫色大豆、蛋清B:0.01g/mLCuSO4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花生苏丹Ⅳ红色还原糖

本迪尼特试剂(水浴加热)甲:0.1g/mLNaOH红黄色沉淀苹果、梨、白萝卜乙:0.05g/mLCuSO4淀粉碘液

<fontcolor="#005500"></font>

蓝色马铃薯【详解】A、花生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花生种子匀浆,会出现紫色,A错误;B、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其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但是RNA是单链结构,则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B错误;C、正常情况下,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故神经元兴奋前后细胞内的Na+浓度都低于组织液的Na+浓度,C正确;D、人体不能合成分解纤维素的酶,故人体摄入的纤维素不会进入内环境中,更不会利用纤维素供能,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细胞凋亡维持生物内部环境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三毒副作用更小特异性更强,免疫应答更持久,有效性更高中心法则、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转录和翻译产生相应的抗原蛋白mRNA疫苗【解析】

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调节可以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对病毒的免疫主要依靠特异性免疫来完成。当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时候,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这种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人体中的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类,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内环境中。【详解】(1)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属于自身基因诱导下完成的细胞凋亡;该过程将入侵的病原体及时清除有利于维持生物内部环境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2)当病毒初次侵入人体,主要由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进行免疫;这些细胞主要分布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以便对各处的病原体进行及时的识别与清除;当同一种抗原再次入侵的时候,则主要依靠B细胞和第一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增值分化形成浆细胞;(3)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S蛋白的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按照题干疫苗的分类,其应该归为基因疫苗即第三代疫苗;第三代疫苗同第一代疫苗相比,毒副作用更小,使用针对性的基因或RNA做成的模板当疫苗,特异性更强,免疫应答更持久,有效性更高;(4)DNA和mRNA能够成为疫苗是由于其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产生抗原蛋白,除此之外还因为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翻译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DNA疫苗本身并不能当作抗原,而是经过转录和翻译之后产生的蛋白质才能当作抗原;在基因疫苗中,由基因转录的相应的抗原蛋白mRNA疫苗本质属于RNA,本身不会整合到人体的基因组中去,安全性较高。【点睛】该题的难点是借由题干,分析第三代疫苗发挥作用的机制及相比较于前两代疫苗的优点。基因疫苗本身并不具有抗原的特性,也没有毒性,因此将基因疫苗注射到人体中安全性较高,后续由DNA或RNA进行转录或翻译后产生的特定的蛋白质才是具有抗原特性的物质。10、部分腺苷CO2浓度3.5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以及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减小【解析】

图1表示在不同温度对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其中每小时在某光照下吸收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的CO2量表示呼吸速率。图2表示温度为25℃时,该金鱼藻每小时吸收或释放CO2的相对值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其中D点达到光饱和点。【详解】(1)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ATP中的A代表腺苷。(2)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以及CO2浓度等。要注意“制造”与“积累”两个关键词的含义不同,由于是求相关的比值,故可将相关计算转化为求相对应的CO2量的比值,即:(5+2)/2=3.5。(3)金鱼藻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能产生[H],因此,当光照强度为A时,金鱼藻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以及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4)根据卡尔文循环,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暂时间内该金鱼藻叶绿体中C5与C3的含量分别为减少与增加,则C5/C3的比值将减小。【点睛】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1、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摄入量不足否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518大于否一昼夜之后,CO2浓度不变,说明植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解析】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曲线走势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详解】(1)图1中“午休”现象的原因是环境温度过高,叶表面的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BC段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叶肉细胞的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曲线下降;夏季晴朗的白天DE段光照逐渐减弱是限制光合作的主要因素。(2)图1中A和E点都是两曲线的交点,说明此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细胞可通过光反应与有氧呼吸过程产生[H],即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类囊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与B点相比,C点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故会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减少,五碳化合物含量增加。(3)分析图2可知,图中的CO2吸收速率表示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室内CO2浓度变化可表示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从曲线可知实验的前3小时内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6h、18h时对应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说明此时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植物既不从外界吸收也不向外界释放CO2,其呼吸产生的CO2正好供应给光合作用,因此一昼夜温室中氧气浓度最高时在18h时。6h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等于0,说明此时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有氧呼吸的强度,但由于此时植物体内还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非叶肉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所以此时植株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的O2量就必须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这样才能保证非叶肉细胞的O2供应,而使整个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有氧呼吸的强度。(4)图2曲线表明,一昼夜之后,温室内CO2浓度不变(a、b两点的纵坐标相同),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