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1.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了相关的小妹小小

历史事件。其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581年589年605年618年

A.标志着隋朝的建立B.结束了长期分裂,南北重归统一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隋唐时期,洛阳日益成为南粮北运的水陆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的集散地。这主要得益于()

A.孝文帝迁都洛阳B.大运河的开通C.江南地区的开发D.中外交流频繁

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边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北朝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贞观开元,政治革新

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4.如图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发展的变化()

M44

骨招铁制农具曲辕犁秧马

A.改革促进经济发展B,冶铁技术的提高C.铁犁牛耕的出现D.生产工具的进步

5.下列人物属于唐朝时期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

①鉴真②文成公主③玄奘④魏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6.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周世宗改革B.黄巢起义C.朱温建立后梁D.安史之乱

7.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唐未农民战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

8.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打击地方豪强势力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9.(北宋)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辽国后,辽道宗哭到:“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并“葬仁皇帝所赐御衣,

如其祖宗陵墓”。上述材料反映出()

A.浪渊之盟后,辽宋对峙趋势明显B.漫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C.宋辽之间局势日益紧张D.议和后,辽宋之间边界贸易兴旺

10.陆游的《书愤》中写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历史上曾经以淮水至大散关划定分界

线的两个政权是()

A.金与南宋B,北宋与西夏C.北宋与辽D.北宋与金

11.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

1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被外国人称为“世界的征服者”。下列史

实中与“一代天骄”有关的是()

A.开凿运河B.建立元朝C.统一蒙古D.灭亡南宋

13.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

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行省的设置()

A.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发展B.削弱了君主专制

C.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D.加强了中央集权

14.“澎湖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宣政院”等关键词所反映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A.元朝的建立与统一B.元朝都市生活的繁华

C.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D,元朝行省制度的推行

15.七年级3班的历史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史书,介绍它为:历时19年编撰,记述了1300多年的历史,

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皇帝也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

16.如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主要科技成果示意图,其中对①②处描述恰当的是()

A.注重实践与实验相结合B.教育、思想引领科技进步

C.宋元、明清之际达到高峰D.秦汉、宋元时期都有较快发展

17.1368年,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称帝的是()

A.朱棣B,朱元璋C.朱熹D.朱允炊

18.下列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四个事件,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戚继光抗倭B.丝绸之路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

1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科技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A.贾思勰一一《农政全书》B.李时珍一一《齐民要术》

C.蔡伦一一活字印刷术D.宋应星一一《天工开物》

20.明长城经过百余年间的经营,使整个北方的边防形成了以长城为主体的点线结合、以点控线、以线制面

的九边防御体系。这说明了明长城()

A.巩固国家政权B.抵御外来侵略C.设计科学合理D.促进民族交融

21.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B.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C.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D.元灭南宋,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22.如图是某同学归纳的关于边疆有效管辖的信息,据此判断其研究的区域是()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

实行金瓶掣签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A.新疆B.云南C.台湾D.西藏

23.清朝前期,江宁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

家,织工超过50000人。材料说明了清朝()

A.手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B.商业贸易十分兴盛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鼓励发展工商业

2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明清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5.在一次“你说我猜”历史活动中,李晓说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文学名著”“思想性强、艺术性

高”“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等词语。据此得出该名著是()

A.《史记》B.《红楼梦》C.《天工开物》D.《水浒传》

26.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

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

强盛。

一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

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摘自《贞观政要》

(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有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信息。

(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有关治国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否得到实施?列举相关史实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实现国家强盛的主要因素。

2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只因宋初……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

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

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一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

的。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所示制度的名称是什么?谁在位时进一步完善了此项制度?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初太祖为“把相权拿归自己”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明清两代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28.人口迁移,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

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

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

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一一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

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

湖地区。清代除军器、铸钱等手工业生产属官营和个别地区设立官营丝作坊、制瓷作坊外,各种手工业均

为民营。

一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况及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文学艺术的

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②处的时间“589年”并结合所学知,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南北重归统一,B项

符合题意。A项是在581年,C项是大运河的开凿,是在605年,D项与589年发生地史实无关,排除ACD

三项。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历史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隋朝历史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大

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隋唐时期,洛阳日益成为南粮北运的水陆中转地和

国内外商品的集散地。这主要得益于大运河的开通,B项正确;孝文帝迁都洛阳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排除A

项;江南地区的开发与洛阳无关,排除C项;中外交流频繁与洛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邛

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

的运河。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知识能力。

3.【答案】B

【解析】分析图片可知,示意图中①位于隋朝之后,五代十国之前,是唐朝。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吸取

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

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

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

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

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北魏处于南北朝时期,

在隋朝之前,排除A项;开凿运河,创立科举都是隋炀帝时期,排除C项;重文轻武,中央集权是宋朝,

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以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解析】A.材料未体现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信息,排除A。

B.题干四幅图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没有体现冶铁技术的提高,排除B。

C.铁犁牛耕与骨相不符合,排除C。

D.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发明了许多农业生产工具,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木、石、骨耙

到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

制成曲辕犁。因此,四幅图的学习专题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内容,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素养。

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印之间的友好关系。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和唐朝文化。鉴真东渡加强了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C符合题意,文成公

主属于唐朝民族间友好交流的人物;魏征是唐太宗著名的谏臣,排除②④。

故选:Co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D

【解析】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

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藩镇割据的局面。故D符合题意;周世宗改革与唐朝无关,排除A;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排除B;朱温建立后梁标志着唐朝灭亡,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安史之乱。

7.【答案】B

【解析】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是唐宋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

史称“五代十国”。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推行“不抑兼并”的措施,故A项错误。完善科举制符合史实,但与题意无

关,故B项错误。北宋建立后为了解决藩镇割据的隐患问题,采取的是重文轻武和处处分权、加强监督的

措施,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需要掌握北宋解决藩镇割据的隐患问题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北

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措施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北宋解决藩镇割据的隐患问题的措施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可知,当时北宋和辽和睦相处,长期和平。宋真宗时

(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澧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

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漕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尤其宋仁宗在位时期,辽宋之间保

持长期和平局面。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材料内容相违背,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边界贸易兴旺,排除D

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漕渊之盟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识记辽和北宋之间战和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解析】1141年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

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历史上曾经以淮水至大散关划定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金与南宋。A符合题意。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宋金对峙。重点掌握宋金和议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

11.【答案】C

【解析】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两宋时期的南宋,C

项正确;三国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排除A;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排除B;明清时期,经

济重心一直在南方,排除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由于北方是政治中心,战乱频繁,南方则相对安定,促使了北方人口向南方

迁移,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南方得到开发。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把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时间。

12.【答案】C

【解析】“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统一蒙古。铁木真完成蒙

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

吉思汗”。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考查的是铁木真统一蒙古的知识点。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

汗。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的相关知识。

13.【答案】D

【解析】据题干“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

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可知,题干反映了行省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力集中于中央,地

方无权。

故选:D。

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设立北庭都元帅

府管辖新疆地区,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因此这些关键词所反映的主题是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

项正确;

元朝建立后灭亡南宋实现全国统-,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

题干反映的是元朝设立管辖边疆地区的机构,没有体现都市生活的繁华,排除B项;

依据这些机构名称,可见没有体现行省的地方行政区划,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加强边疆地区管理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加强边疆地区管理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答案】B

【解析】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历时19年编成。全

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宋神宗对它

的评价“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司马光的史学成就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

16.【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图示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①处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左右,应为秦汉

时期;②处于11世纪到14世纪左右,应为宋元时期。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与宋元时期都有较快发展,

中国科技成果显著,D项正确。A项与B项无法在题干材料中体现,应排除;C项说法有误,明清时期科技

走向衰落,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科技成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历史辨析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时间概念与运用历史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17.【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368年初,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当年秋天,明军攻占

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o

本题考查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府。

本题考查明朝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朝建立的内容的掌握。

18.【答案】A

【解析】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都是对外交往的史实。戚继光抗倭属于中外冲突,性质不同。

元末明初,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明朝中期,海防松弛沿海奸商勾结倭寇。明朝将领戚继光组建戚家军,

严格训练,开赴台州抗倭九战九捷,后率部进入福建广东抗倭。

故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戚继光抗倭,注意区分对外交往的方式。明朝将领戚继光组建戚家军,严格训练,开

赴台州抗倭九战九捷,后率部进入福建广东抗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掌握古代中外友好交往的主要事件。

19.【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的科技著作是《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的科技成果;李时

珍的科技成果是《本草纲目》;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应星的科技著作是《天工

开物》。选项D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李时珍、蔡伦和宋应星的科技成果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历史人物与其科技成果的

正确搭配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贾思勰、李时珍、蔡伦和宋应星的科技

成果的相关史实。

20.【答案】C

【解析】明长城经过百余年间的经营,使整个北方的边防形成了以长城为主体的点线结合、以点控线、以

线制面的九边防御体系。这说明了明长城设计科学合理。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

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

御体系。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考查明长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明长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B

【解析】历史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

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题干选项中选项B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

情况,属于历史史实;选项ACD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观点。选

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观点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

关史实。

2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册封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为达赖、班禅。清朝政府

颁发金瓶,由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决定转世灵童。清朝在西臧设置驻臧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清朝颁布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

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图表是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故D符合题意;新疆、云南、台湾不正确,排除

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表反映的是清

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

23.【答案】A

【解析】清朝前期,江宁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

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材料说明了清朝手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清朝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展,手工业逐渐发达,出现了颇具规模的手工业工场。

故选:A»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知道材料说明了清朝手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4.【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