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优化方案:第19讲 课后达标 检测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优化方案:第19讲 课后达标 检测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优化方案:第19讲 课后达标 检测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优化方案:第19讲 课后达标 检测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优化方案:第19讲 课后达标 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课后达标。圈颜

一'选择题

(2023•安徽六安舒城中学模拟)冰雹是对流云中产生的球状或不规则冰块形

式的降水,0°C层高度影响着冰雹的生成。青海省是我国冰雹灾害频发地区之一,

但进入21世纪后,青海降雹次数显著减少。下图为青海省冰雹频发月份0℃层高

度空间分布图。

1.青海冰雹天气多发生在()

A.1—2月B.3—4月

C.5—9月D.10—12月

2.推测青海冰雹频发区位于()

A.环湖区

B.东部农业区

C.柴达木盆地

D.青南牧区

3.推测进入21世纪后,青海降雹次数减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光照增强

C.冰川消融D.植被减少

解析:第1题,青海省海拔高,5—9月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大气不稳定,对流活

动强烈,易出现冰雹天气。故选C。第2题,0°C层高度较低地区冷暖空气对流

活动剧烈,上升气流降温快,利于冰雹生成,且发生频率高,图中青南牧区0℃

层高度整体较低,D正确。第3题,气候变暖,近地面气温升高,中低层大气温

度也在升高,从而引起0℃层高度升高,不利于冰雹的生成,故选A。

答案:LC2.D3.A

(2023•江苏江阴模拟)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深刻影响着我国

的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下图为近百年来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分布示意图。读

图完成4~5题。

图例J-

勿多洪涝区

国次多洪涝区

曲少洪涝区

口最少洪涝区

4.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没有洪涝灾害

B.东部地区洪涝灾害北多南少

C.青藏地区洪涝灾害较多

D.台湾洪涝灾害频繁

5.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多发,与其成因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岩石、植被B.气候、地形

C.土壤、植被D.资源、水文

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西北地区是最少洪涝区,但不代表西北地区没有洪涝

灾害,A错误;东部地区中南方地区主要为多洪涝区,北方地区主要为少洪涝区,

因此洪涝灾害南多北少,B错误;青藏地区是最少洪涝区,C错误;台湾为多洪

涝区,洪涝灾害频繁,D正确。故选D。第5题,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多发

是因为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河流补给量大;地形以

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南北支流众多,汇水量大;中上游植被的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中下游河床抬升,蓄洪能力减弱。故选B。

答案:4.D5.B

(2023•云南玉溪模拟)干旱是对台湾岛生产和生活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2021

年3月以来,台湾日月潭因缺水“见底”的新闻频频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台湾旱

灾的关注。下图示意台湾岛多年降水的月平均分配状况。据此完成6〜7题。

6.台湾岛干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年均降水量较少B.生产用水总量大

C.气温高,蒸发量大D.降水季节变化大

7.以下缓解台湾旱灾的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B.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C.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D.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第6题,台湾岛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D正确。

由图可知,台湾岛年均降水量较大,A错误。生产用水总量大不是自然原因,B

错误。气温高,蒸发量大,但不一定出现干旱,C错误。故选D。第7题,台湾

岛四面环海,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周边海水入侵,A符合

题意。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可以缓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缺水

状况;修建水库调节径流,可以缓解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6.D7.A

(2023•山东青岛一模)泥石流的分布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降水的控制作用

明显。下图示意我国某省泥石流与暴雨关系图,泥石流发生次数与暴雨发生日数

呈“双峰”趋势。据此完成8〜10题。

*

tn

S圈

8.暴雨的年内分布往往呈“双峰”趋势,“前峰”与“后峰”的主要降雨类型分

别是()

A.锋面雨对流雨B.锋面雨气旋雨

C.地形雨气旋雨D.对流雨地形雨

9.与“前峰”相比,“后峰”的降水特点及影响最可能是()

A.降雨强度大,历时短,泥石流次数多

B.降雨强度小,历时短,泥石流次数少

C.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泥石流次数多

D.降雨强度小,历时长,泥石流次数少

10.该省份最可能是()

A.湖北省B.江苏省

C.广东省D.浙江省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该地''前峰”降雨发生在6月份,是我国锋面雨带向

北推移时期,主要降雨类型为锋面雨,“后峰”降水发生在8月份,是我国台风活

动频繁时期,多气旋雨,B正确。第9题,读图可知,与“前峰”相比,“后锋”

出现泥石流次数多,排除B、D;“后峰”多气旋雨,暴雨日数少,但形成泥石

流次数多,降水特点最可能是降雨强度大,历时短,A正确,C错误。第10题,

由图可知,该省份6月份出现''前峰",即锋面雨带推移到该省份,最可能位于

长江中下游地区,排除C;8月份出现“后峰”,受台风活动影响,多气旋雨,

因此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湖北省位于中部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小,排除A;

该省份泥石流多发,因此山地分布较广,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浙江省位于东

南丘陵,多山地,泥石流多发,B错误,D正确。

答案:8.B9.A10.D

二、非选择题

11.(2023•江苏连云港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木兰溪发源于福建戴云山脉,干流总长105千米,流域面积1732平方千米,天

然落差784米。下游河道(图1)迂回曲折,河道淤泥厚度为13〜15米,淤泥含水

量达70%,在流经莆田市区周边低地平原后注入海洋。

历史上木兰溪下游洪涝灾害频发,1999年福建省启动对水兰溪的全面治理,对河

道裁弯取直,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原始河道水面,并在废

弃河道的基础上扩建玉湖新城。

裁弯取直后,河流流速发生变化,水流和淤泥给河流两侧防洪大堤的修建造成巨

大的工程障碍。当地采取“软体排”技术(图2)克服了世界级难题,“软体排”技

术是先在大堤上铺设高强度的纤维布料,然后在布料上用绳索固定密集的小块混

凝土石板。2011年防洪大堤顺利完工。随后,当地从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治理

等方面对木兰溪的水质进行全面优化,木兰溪畔成为“百里风光带”。

图2

(1)分析历史上木兰溪下游水患威胁严重的自然原因。

(2)简述木兰溪“改道不改水”的治理方式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⑶分析“软体排”技术对该河流两侧大堤防护的优势。

解析:(1)结合材料,水患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分析。木兰溪位

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夏季受季风、台风等影响,多暴雨,河流水量较大;下游河

道迂回曲折,且河道淤泥厚度为13〜15米,淤泥含水量达70%,排水不畅;由

材料”在流经莆田市区周边低地平原后注入海洋”可知,下游地势低平,河流流

速慢,泄洪能力有限;距河流入海口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洪水排泄受阻,水

涝多发。(2)结合材料分析,裁弯取直后,河流流速发生变化,水流和淤泥给河流

两侧防洪大堤的修建造成巨大的工程障碍,河流改道后,降低水患风险,在废弃

河道的基础上扩建玉湖新城,增加了城市建设空间。“不改水”可以最大限度保留

原始河道水面,利用废弃河道,增加城区水域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木兰溪

畔成为“百里风光带”,美化了城市景观;同时湿地还可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加

城市蓄洪空间。(3)“软体排”技术主要减轻水流和淤泥对大坝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混凝土石板可降低河水对大堤的侵蚀,保护大堤;其次防洪大堤在淤泥地基

上易发生形变,该技术中混凝土块是用绳索固定铺设,可适应大堤的形变,对大

坝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1)夏季受季风、台风等影响,多暴雨,上游流经山地丘陵,汇水速度快,

河流水量较大,洪水规模大;下游河道迂回曲折,排水不畅;下游地势低平,河

流流速慢,泄洪能力有限;距河流入海口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水涝多发(易发)。

⑵“改道”:河流改道后,降低水患风险,增加了城市建设空间。

“不改水”:利用废弃河道,增加城区水域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

景观;增加城市蓄洪空间。

(3)纤维布料强度高,混凝土石板质地坚硬,可降低河水对大堤的侵蚀程度;防洪

大堤在淤泥地基上易发生形变,“软体排”可适应大堤的形变,保护大堤不因变形、

开裂而坍塌。

12.(2023•湖北武汉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黄河穿城而过。兰州市境内黄土堞及深

切河谷地貌发育,黄河两岸发育滑坡达130多处,大中型滑坡占50%,为地质灾

害多发区。滑坡的频繁“复活”给兰州市居民带来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图1示

图1

节理裂隙扩张节理裂隙贯通缓倾切层崩滑

与河流河流河流

皿黄土回砾石层后泥岩皈滑坡堆积物

f贯通的裂隙、滑动面

图2

(1)分析黄河兰州段河谷多滑坡的原因。

(2)据图2,简述黄河兰州段河谷滑坡的形成过程。

(3)说明黄河兰州段滑坡发生时产生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滑坡的措施。

解析:(1)据图可知,黄河兰州段河谷两侧多断层裂隙发育,地质构造不稳定;河

谷两侧谷坡陡峭,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形成滑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坡面

径流冲刷能力强,加重土体重量,加剧滑坡危害;地表以黄土为主,垂直节理发

育,抗侵蚀能力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诱发或加剧滑坡的发生。(2)据图2可推知,

黄河兰州段河谷滑坡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黄土、砾石层、泥岩分别形成独立

的垂直节理裂隙;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