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1.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天”与“鬼神”作为一种支配性的神秘力量,其地位在

不断下降。例如,孟子笔下的“天”已不具有人格神的特点,而是成了民众意志的代表。造

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B.百家争鸣的出现

C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D.民本思想的出现

2.清代学者龚自珍说:“汉有大善之制一,为万世法,关内侯是矣。汉既用秦之郡县,又兼

慕周之封建,侯王之国,与守令之郡县,相错处乎禹之九州,是以大乱繁兴。”据此可知,

龚自珍认为()

A.汉承秦制动摇了中央集权统治B.官僚政治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郡国并行破坏了国家稳定局面D.分封建国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

3.魏晋南北朝时,鲜卑、吐谷浑、疏勒、高昌、康国等漠北和西域音乐大量输入中原地区。

晋朝南迁后,南方《清商曲》也被乐府采集整理,形成“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

乐,多涉胡乐之伎”的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传统乐曲传播范围更为广泛B.乐器兼具审美与教化的功能

C.南北交流催生地域特色文化D.民族交融影响古代艺术创作

4.按照唐制,中书省中书舍人有起草诏令之职,并参与机密。“自太宗时,名儒学士时时召

以草制,然尤未有名号、”到开元年间,唐玄宗不仅继承唐太宗以来的惯例设立集贤学士掌

书诏,更是“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别旨"。这一变化说明()

A.中枢决策机制完善B.君主专制日益强化C.三省体制名存实亡

D.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5.宋朝规定,凡外国舶船进入中国政府规定的海面,即会受到望舶巡检司寨兵的防护,当舶

船驶进指定的港面停泊之后,巡检司便差兵监视。商人向市舶司申报货物,市舶监官亲自登

船莅视,照章征收入口商税,谓之“抽解”。抽解之余,再按商品类别由政府收购一定成数

的商品,即所谓“抽买”。抽买之后的商品,商人”始得为己物”。这一规定()

A.推动了宋朝经济结构的转型B.有利于航海贸易的有序运行

C.表明宋代营商环境有待改善D.促进了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6.元朝初年,政府颁行《农桑之制》,要求各地以“社”为农村基层组织,社长负责主持社

内各项事务的处理。此后,朝廷“累降诏条”,不断申说推行社制,要求“不以是何诸色人

等并行入社”,并对推行社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这表明元朝初年()

A.形成了统一的治理体系B.农村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村社治理效率显著提升D.重视基层社会秩序构建

7.据《明实录》记载,民营铁产量从永乐元年(1403年)的1197000斤升至宣德九年(1434

年)的8329005斤。到天顺年间(1457〜1464年),山西阳城民营铁产量有800万斤左右、

几乎等于宣德九年(1434年)全国民营铁产量的总产量。这可用于说明永乐元年到天顺年间,

明朝()

A.民营工业产品销路更为广泛B.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C.民营冶铁行业发展较为迅速D.重农抑商政策难以维系

8.有学者指出,先秦至元,中国古代文史著作多深奥难懂、枯燥乏味,“义微而旨深,非通

儒夙学,展卷间,鲜不便思困睡”。清代的历史演义则被赋予普及历史知识的重任,“以国

史演为通俗”几乎成为小说家的自觉追求。因此,不少学者“敷衍其义,显浅其词”,“庶

便俗庸易识”。据此可知,清代()

A.通俗文学形式受到推崇B.传统文学逐渐走向没落

C.历史演义成为主流文化D.文学深受西学东渐影响

9.19世纪60年代初,英国驻华外交官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威望与权

力,使它有力量镇压国内的骚动”。这可用于解释,当时()

A.反帝爱国运动日益高涨B.清廷外交政策日益近代化

C.中外反动势力走向勾结D.列强放弃了对华军事侵略

10.1915年9月,以云南唐继尧为首的团以上军官,多次举行秘密会议,确立了护国讨袁的

战略决策,并着手进行战争准备工作。1915年11月,他们秘密制定了军事计划,并依计划

在12月上旬派出邓泰中等支队向川边移动,试图先突袭占据川南叙府、泸州、重庆3大重镇,

然后宣布云南独立。这些活动()

A.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开创了军人干政的先河

C.加剧了军阀混战的局面D.反映了维护共和的诉求

11.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关于民国时期国货主题书籍出版的部分研究成果。这可用于说明,民

国时期()

1916年,通俗教育研究会出版了面向民众的《通俗教育讲稿选录》,以“劝卖爱国货”,

1

呼吁“同外国人竞争权利”,不要“只晓得倾轧同胞”

1921年,王受益在《社会鉴》中呼吁工商业和民众:“我们只要求着自家的、本县的、

2

本省的、本国的工厂多多开些,国货多多造些。”

河南民政厅于1928年发行《全国人民十二要》,号召“中国人现在要想自救救人,就

3

当下定决心,以购用国货为己任”

A.民族意识的发展B.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C.阶级矛盾的变化D.群众反帝运动的萌发

12.1927年4月,国民党将领白崇禧公开宣称,“本早闸北武装工友,大肆械斗,值此戒严

时期,并当前用兵之际,武装工友任意冲突,殊属妨碍地方安宁秩序”,我们“除派部队将

双方工友武装一律解除外,并派员与上海总工会会商妥善办法”。白崇禧的言论()

A.巩固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B.掩盖了反革命政变的真实意图

C.凸显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D.说明工人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13.如图为画家沈振黄于1937年创作的漫画,题为《日寇的

末日快到了》。该漫画旨在()

A.推动国共合作抗战的实现

B.鼓舞国民的抗战斗志

C.抨击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

D.宣扬中共的抗战路线

14.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向各地党委明确指示,“解

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些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中

共中央决定将抗日战争以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

政策变化()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B.使中共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C.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解放D.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15.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一边倒”方针将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放在外交策略的首要位

置,但并不排除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关系,尤其是经济层面的合作。20世纪80年代,中国

外交提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战略。据此可知,中国外交()

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旨在为经济建设服务

C.冲破了意识形态束缚D.基本理念发生了变化

16.1978年,中国人均收入仅为200美元,而到2016年中国人均收入已达到8260美元。预

计2023〜2025年中国人均收入能够成功突破12735美元。我国人均收入的变化印证了()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要抉择

C.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7.梭伦改革的方针是把国家政权的力量同法制的威力结合起来,抑制贪得无厌的最富有的

贵族,扶持沦为奴隶的最贫困的下层平民,加强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和中小土地所有者等中

等阶层的力量。这一方针()

A.瓦解了传统氏族的血缘纽带B.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基石

C.提升了城邦公民的议政素养D.确保了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力

18.公元前326年,古罗马执政官受命向人民宣布:除了尚未受到惩罚的真正的犯罪外,对

任何人都不得以枷锁紧闭;所有债务应以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以其人身作为抵偿。这一规定

()

A.蕴含着人文主义色彩B.实现了罗马法律的公平公正

C.稳定了罗马帝国秩序D.说明罗马重视私有制的发展

19.伊拉斯谟(1466-1536)主张关注儿童礼仪教育,对儿童身体表现、服饰等方面的礼仪进

行系统规范,以展现出儿童性、生活性、社交性等特点;同时从自然界的诸多现象而非宗教

出发,探讨教育功用。伊拉斯谟的主张()

A.奠定了西方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B.突破了文艺复兴的思想束缚

C.迎合了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需求D.强调了世俗生活的重要意义

20.下表为1715〜1785年贵族所掌控的英格兰议会下院议员(议席总数为489个)数目统计

表。这可用于说明,此时的英国()

时间1715年1747年1784年1785年

数目105个167个207个210个

A.“光荣革命”成果遭到破坏B.权力结构发生明显调整

C.内阁制度已经基本成型D.君主立宪政体有待完善

21.19世纪末,美国、德国和日本在继续发展传统工业纺织、机器制造、采煤、炼铁、造船

等部门的同时,也相继建立炼钢、电气、化学、汽车等一系列新工业部门,这些部门得到迅

速发展。这反映了()

A.宏观调控机制的逐步加强B.垄断资本主义的初步形成

C.科技创新活动的引领作用D.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

22.1905年,俄国沙皇政府试图将杜马变成秘密警察局,以剥夺工农群众的民主、自由权利。

列宁对此评论说:“俄国革命直接的、迫切的任务是……打倒中世纪制度的残余,彻底肃清

这些残余,扫除俄国的这种野蛮现象、这种耻辱、这种严重妨碍我国一切文化发展和一切进

步的障碍。”列宁的这一看法()

A.凸显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超越性B.反映了构建工农联盟的紧迫性

C.承认了俄国民主革命的曲折性D.肯定了打倒专制秩序的必要性

23.美国推动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于1961年10月达成协议,决定共同提供黄金

设立“黄金总库”,以稳定维护黄金的兑换官价。不久后,美国又与德国、法国、意大利、

加拿大、日本等十国达成《借款总安排协定》,规定由“十国集团”共同出资60亿美元,协

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货币市场。这反映了()

A.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的主导权B.美国积极扶持欧洲一体化运动

C.布雷顿森林体系具有内在缺陷D.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难以维系

24.下表所示为1994〜1996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会议情况。据此可知,亚太经合组织

时间会议及宣言主要内容

印尼茂物会议发表

与会领导人承诺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分别于2010年和

《亚太经合组织经济

1994年2020年完成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目标,该行动计划称为

领导人共同决心宣

“茂物目标”

日本大阪会议发表制定实现茂物目标的具体原则和内容:首先阐明了推动贸易

1995年《执行茂物宣言的大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15个领域的目标和集体行动计划;其次

版行动议程》是经济技术合作,阐明13个领域的共同活动内容

确定了实现茂物目标的集体行动计划,要求所有成员提交单

菲律宾马尼拉会议发边行动计划,阐明15个领域短、中期为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

1996年

表《马尼拉行动计划》和便利化自愿采取的具体步骤,同时规划2010年至2020年

的长期目标

A.以机构制度化运行方式为主B.遵循平等互利与渐进性原则

C.成为亚太地区新经济增长点D.重塑亚太区域经济发展秩序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82.0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始于19世纪50年代后期。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3个对美国农

业和农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意义的法案,即《农业组织部法》、《宅地法》和《莫里尔法

案》。188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关于阻止在牲畜中蔓延传染病的法令;1887年,国会通过《哈

奇法》,开创了合作的试验站制度,即由农业部、各州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分工协作,共同

承担农业科学研究任务。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了影

响,但是由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业和鼓励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措施,并设立了专

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所以美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并未遭到很大的挫折,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

了进一步的提高。到1940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此基础上,美国用了50余

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摘编自孙鸿志《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政策分析及启示》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这一时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准备时期,在这个时

期,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问题,并通过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变迁方式来促进农业现

代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由于片面地强调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上的“大”和

“公”,忽视了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实质内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因此遭到严

重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缓慢增长和波动的态势。这一时期,国

家从降低农业税、增强农业贷款力度等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

的改善。但是,受“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以及国民经济中对工业的重视和倾斜等因

素影响,农业发展出现较大波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

和快速发展时期。在经历了准备时期和初步实践时期之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变革了原有

生产经营体制,建立了新的组织形式。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和组

织方式的变革,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提高了农业产量,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摘编自王国敏、赵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1949-20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先秦诸子异说,辩驳之风盛行,其中儒法之礼与法、德与刑对立。然而,战国末期儒法

合流的取向己初露端倪,这在《管子》和《荀子》那里已有所反映。秦一统天下并确立及推

行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治国原则,法家思想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儒家则在“焚

书坑儒”中遭到重创。随着它们一兴一衰的两极化,其合流既无统治者主观上的需要,也无

成功的客观条件,故合流趋势就此大受阻隔。但西汉自立国以来,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回升

以及儒法双方某些内在因素的相近性,儒法在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既相互冲突又彼此靠拢,最

终演化出了一些新的事物,如儒家化的法律等,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及其运作有着深远的

影响。

——摘编自刘宝村《秦汉间的儒法合流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秦汉时期的儒法合流”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7.材料皇姑屯事件后,奉系累年征战,败退关外。至1929年年初,随着东北社会经济的

衰弱,以奉票为本位的金融体系难以为继。此时初掌政权的张学良,逐步寻求改革币制之道,

整顿金融财政,以振衰起弊。东北当局先期发行四行联合准备库券以适应市面对现洋兑换券

的需求;继而颁布奉票维持办法,试图遏制其跌落态势;而后又设法充实准备金,在大量发

行新本位币的同时逐步回收奉票,以建立新的货币体系。张学良根据局势变化不断调整政策,

终借中原大战之机进兵关内,促使南京方面兑现承诺,从而基本达成币制改革目标。

——摘编自徐雪晴《张学良执掌东北期间币制改革的举措与困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学良在东北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学良币制改革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28.材料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决策者对苏联力量的增强颇感担忧,将其视为战后最主

要的威胁。美国内部有人主张使用核武器对苏联发动预防性战争,并且强调突然袭击的重要

性。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军方高层表示,美国一直遵循着除非遭受进攻,否则决不先发制人

的传统,但在今后必须改变。参谋长联席会议宣称,原子弹以及其他一些新式武器的出现使

得突然袭击比以往价值更大。核武器的巨大毁灭力使其从一开始就成为美国对苏战略的核心

要素。基于战争时期美国对德、日“战略轰炸”的经验,美国军方普遍认为,原子弹可以有

效抵消苏联的人力优势,从而成功摧毁其城市与工业目标。美国深知,采取这一冒险行动无

疑要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且结局难以预料。鉴于此,美国政府制定的对苏核打击计划终成

纸上谈兵。

一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对苏联的预防性核打击计划及共流产(1945-1949)》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美国对苏联预防性核打击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制定对苏联预防性打击核计划的原因。

29.材料唐宣宗时,由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除置军设使以官爵羁縻张议潮以外,已没有

人有经营河西的能力,经营河西地区的重任自然由他承担了。张议潮领导河西军民,多次击

退了吐蕃军的进攻。居住在河陇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东面的党项、北面的回鹘、西南的吐浑

残部等,都曾臣服于吐蕃。他加强战备,积极防御,兼之富有军事才干,足智多谋,屡次击

败吐蕃军,稳定了河西的政治局势。河西地区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这里的人们有的务农,

有的放牧,还有的经商。张议潮着手在沙州修建了许多沟渠,每一沟渠还设有“渠头”“升

门”等专门管理人员。水利灌溉的兴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五谷丰登景象。“河

西创复,犹杂蕃、浑,言音不同,羌龙喝末,雷威慑伏,训以华风,咸会训良,轨俗一变。”

大中四年(850年),张议潮收复伊州,“因沙州册户居之,羌龙杂处约一千三百人”,使

他们和睦地杂居在一起。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议潮经营河西地区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议潮经营河西地区的历史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天'与‘鬼神’作为一种支配性的神秘力量,其地位在不断下降”,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推广,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改造自然的能力

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天和鬼神的地位才会不断下降,A项正确;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并不是百家争鸣、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以及民本思想,排

除BC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侯王之国,与守令之郡县,相错处乎禹之九州,是以大乱繁兴”,可知龚自珍

认为汉朝时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会引发社会动乱,影响国家稳定,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郡国并行制的弊端,并不是在强调汉承秦制的影响,排除A项;

材料并未提及官僚政治的影响,排除B项;

材料意在说明郡国并行制的消极作用,不能笼统地说分封建国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汉朝的统治,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题考查汉朝的统治,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鲜卑、吐谷浑、疏勒、高昌、康国等漠北和西域音乐大量输入中原地区”、

“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乐之伎”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漠北

和西域音乐大量输入中原地区,南方音乐也被乐府采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出现了交融,反

映了民族交融影响古代艺术创作,D项正确;

材料没有比较传统乐曲与外来音乐的传播范围,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乐器兼具审美与教化的功能,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特色文化的出现,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

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4.【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书舍人有起草诏令之职,并参与机密”、“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

供奉别旨”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召一些学士草拟诏令,但没有成为定制,到了玄宗时期,己

经专门选择一些人来草拟诏令,中书舍人由之前的没有名号到正式的官员。结合所学可知,这有

利于皇帝权力的加强,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故B项正确;

材料只反映了中书舍人地位的变化,与中枢决策机制完善无关,故A项错误;

唐朝三省制一直存在,没有名存实亡,故C项错误;

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学正统地位,故D项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中书舍人有起草诏令之职,并参与机密”、

“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别旨”,结合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5.【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宋朝规定,凡外国舶船进入中国政府规定的海面,即会受到望舶巡检司寨兵

的防护,当舶船驶进指定的港面停泊之后,巡检司便差兵监视”可以看出宋朝对外来贸易的船只

进行管理,有利于推动航海贸易的有序进行,故B项正确;

宋朝的经济结构并未转型,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宋朝对航海贸易的管理,无法判定当时宋朝的营商环境如何,排除C项;

此举突出的对航海贸易的管理,无法判定海外白银大量流入,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发展,依据材料“宋朝规定,凡外国舶船进入中国政府规定的海面,即会受到

望舶巡检司寨兵的防护,当舶船驶进指定的港面停泊之后,巡检司便差兵监视”

本题考查了宋朝商业,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元朝初年,政府颁行《衣桑之制》,要求各地以“‘社’为农村基层组织,……

对推行社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子解决。”可知,元朝初年,政府在地方推行以“社”为农村基

层组织,后又不断申说推行社制,加强对基层的管理,说明元朝初年重视基层社会秩序的建设,

D项正确:

材料中描述的是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没有体现是否形成了统一的治理体系,排除A项;

材料中没有描述农村社会矛盾尖说的信息,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描述基层治理的结果以及影响,排除C项。

故选:D0

(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

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

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民营铁产量从永乐元年(1403年)的1197000斤升至宣德九年(1434年)的

8329005斤”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民营冶铁业发展迅速,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工业品的销路广泛,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的萌芽,排除B项;

D项与史实不符,明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出现难以维系的情况,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清代的历史演义则被赋予普及历史知识的重任,'以国史演为通俗'几乎成

为小说家的自觉追求。因此,不少学者'敷衍其义,显浅其词'”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期,知

识分子在撰写历史演义时,将其写的浅显易懂,受众更广,反映出这一时期通俗文学形式受到推

崇,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传统文学逐渐走向没落,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历史演义更通俗易懂,没有体现出其已经成为主流文化,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西学东渐,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明清小说,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清小说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明清小说,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对自己最有利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威望与权力,使它有力量镇压国内的骚

动'”可知,英国希望维护清政府的威望和权力,让其有能力镇压地方骚动,这更加符合英国利

益,这说明中外反动势力逐渐走向勾结,故C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中外反动势力的结合,没有体现中国反帝爱国运动、清朝外交政策变化的情况,故

AB两项错误;

19世纪60年代,列强并没有放弃对华军事侵略,故D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对自己最有利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威望

与权力,使它有力量镇压国内的骚动'”的主旨即可。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以云南唐继尧为首的团以上军官,多次举行秘密会议,确立了护国讨袁的战略

决策……”,可知袁世凯的复辟帝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进而引发了护国运动,捍卫民主共和,

D项正确;

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A项;

“开创”,表述错误,之前就有,排除B项;

此时是袁世凯独裁时期,并不是军阀混战时期,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IL【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同外国人竞争权利”、“本国的工厂多多开些,国货多多造些”、“中国人

现在要想自救救人”等信息可以看出国货主题书籍出版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抵制外国经济侵

略,这表明民国时期国民的民族意识增强,故A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民族意识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在1911年,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民族意识的发展,属于民族矛盾,没有提及阶级矛盾,故C项错误;

在民国之前就已经出现群众性的反帝运动,“萌发”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故选:A0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同外国人竞争权利”、“本国的工厂多

多开些,国货多多造些”、“中国人现在要想自救救人”,结合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原

因分析。

本题考查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原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材料“除派部队将双方工友武装一律解除外,并派员与上海总工会会商妥善办法”等涉

及是只是表面现象,据此依据题干“1927年4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

此时国共合作已经处在破裂的边缘,故排除A;

C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D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除派部队将双方工友武装一律解除外,并派员与上海

总工会会商妥善办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13.【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日寇的末日快到了》“长期抗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的主旨是为了

鼓舞国民的抗战斗志,故B正确;

A项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C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题干并没有特别强调中共的抗战,故排除D。

故选:B0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图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共中央决定将抗日战争以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

田’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抗战结束后,土地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实行“耕者有其田”,广

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解放,C项正确;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排除A项;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

1946年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并未彻底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排除D

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

答。

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

作答能力。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一边倒’方针将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放在外交策

略的首要位置,但并不排除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关系,尤其是经济层面的合作。20世纪80年代,

中国外交提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战略。”可知,20世纪50年代,

中国的外交“一边倒”,但并非不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关系,尤其是经济层面的合作,到了20世

纪80年代,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战略,据此推断出,中国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A项正确;

材料中描述的是中国的外交政策遵循的原则,没有体现其目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意识形态信息,排除C项;

中国遵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其理念没有改变,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

行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6.【答案】B

【解析】A.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实现,故A项错误;

B.根据材料“1978年,中国人均收入仅为200美元,而到2016年中国人均收入已达到8260美元。

预计2023〜2025年中国人均收入能够成功突破12735美元。”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大

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进步,这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要抉择,故B项正

确;

C.材料的主旨信息是人均收入的提高,未涉及经济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

D.材料未体现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用,故D项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抑制贪得无厌的最富有的贵族,扶持沦为奴隶的最贫困的下层平民,加强新

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和中小土地所有者等中等阶层的力量”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后,广大平民

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创立了适合民主制发展的社会管理机

制,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B项正确;

A项与梭伦改革无关,克里斯提尼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削弱了传统氏族

的血缘纽带,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议政素养,排除C项;

材料内容没有相关保证公民行使政治权力的制度,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的是梭伦改革,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梭伦改革,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

问题的能力。

18.【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除了尚未受到惩罚的真正的犯罪外,对任何人都不得以枷锁紧闭;所有债

务应以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以其人身作为抵偿。”可知,不得对无罪之人施加枷锁,不以人身作

为抵偿,对人较为重视,有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

B.罗马法最终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并未实现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

C.材料涉及的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并非罗马帝国,故C项错误;

D.材料的主旨信息是人文主义色彩,并非罗马私有制,故D项错误。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罗马法,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以展现出儿童性、生活性、社交性等特点;同时从自然界的诸多现象而非宗

教出发,探讨教育功用”可知,伊拉斯谟认为应当关注儿童礼仪教育等,使其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同时对教育功用进行探讨。结合所学可知,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他的主张体现了早期资

产阶级通过关注礼仪礼仪教育,来表达本阶级的价值需求,故C项正确;

A项说法过于夸大化,错误;

伊拉斯谟主张通过关注儿童的礼仪教育,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没有突破文艺复兴的思想束缚,

故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伊拉斯谟的思想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而非世俗生活的重要意义,故D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以展现出儿童性、生活性、社交性等特点;同

时从自然界的诸多现象而非宗教出发,探讨教育功用”,结合文艺复兴的内容及其目的解答。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0.【答案】D

【解析】根据1715〜1785年贵族所掌控的英格兰议会下院议员数目统计表可知,1715〜1785年

英格兰议会下院议员中贵族比例增加,说明议会受贵族的影响在增强,代议制有待完善,D项正

确;

“光荣革命”的成果在于赶走专制君主,为代议制的确立创造政治前提,排除A项:

下议院的议员组成并不能影响权力结构,排除B项;

内阁制度形成于18世纪中叶,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内阁制度的定型,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结合1715〜1785年贵族所掌控的英格兰议会下院议员数目统计

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21.【答案】D

【解析】据材料“继续发展传统工业纺织、机器制造、采煤、炼铁、造船等部门的同时,也相继

建立炼钢、电气、化学、汽车等一系列新工业部门”,可以看出美德日等国,继续发展传统工业,

又相继建立新兴的重工业部门,说明他们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D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并未提及政府的作用,排除A项;

垄断资本主义体现的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

仅从材料,并未提及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2.【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05年,俄国沙皇政府试图将杜马变成秘密警察局,以剥夺工农群众的民主、

自由权利”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俄国仍是沙皇专制,列宁评论中的“中世纪制度的残余、野蛮

现象、耻辱、一切文化发展和一切进步的障碍”即肯定了打倒专制秩序的必要性,D项正确;

推翻沙皇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项;

材料不涉及是否主张构建工农“联盟”,排除B项;

材料只涉及了打倒专制秩序的必要性,不涉及“承认了俄国民主革命的曲折性”,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十月革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十月革命,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稳定维护黄金的兑换官价”、“协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货币市场”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推动设立“黄金总库”和“十国集团”,体现了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的主导

权,A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欧洲一体化,排除B项:

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材料不仅涉及了黄金价格,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C项;

难以维系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

问题的能力。

2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94——1996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会议情况”可知,1994年制定目标,

1995年制定具体原则和内容,1996年确定具体步骤,体现的是与会成员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以及

具体事务的渐进性原则,B项正确;

材料描述的是会议的内容,没有体现机构运行的制度化,排除A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