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祁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湖南永州祁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湖南永州祁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湖南永州祁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湖南永州祁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祁阳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金秋十月我有幸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现这个地方除了是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的故乡,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一大世界级品牌资源——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遗址,你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儿吗?()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元谋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殷人”的“殷”是指()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别称。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都城才稳定下来。所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或殷商)。盘庚以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3.近年来,黄帝陵祭祀活动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关注。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始祖的人物是()A.炎帝B.禹C.尧D.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华夏始祖的神话传说。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场。自他以后,中国进入了农耕社会。他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始祖。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4.《荀子》记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开始于夏朝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制度;郡县制是开始于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秦朝时在全国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亲属、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所以“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分封制。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5.新生入学时,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那么,你能告诉大家丙同学姓什么吗?()A.唐B.秦C.夏D.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第一个王朝的名称。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所以丙同学姓夏,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6.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最终成就霸业,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宋襄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春秋第一个霸主。齐国在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终于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7.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此项“了不起的工程”是()A.长城B.郑国渠C.都江堰D.灵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李冰的功绩。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8.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A.秦始皇B.汉武帝C.孝文帝D.唐太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孔子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从此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9.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管仲改革之时B.周平王东迁之际C.商鞅变法之后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卖买。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于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根据此内容,题文所述的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商鞅变法后。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10.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朝B.汉朝C.三国D.南北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战国时期,各国货币、文字等的差别很大,影响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后称“半两钱”,如题中图2。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11.医生看病时先看脸色,再听声音,又摸脉搏,然后问感觉。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A.李冰B.商鞅C.扁鹊D.屈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扁鹊的成就。相传,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原名秦越人。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即看气色、听声音、问病情、按脉搏。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法。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2.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昭君出塞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疆是我国领土的史实。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天新疆地区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3.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是()A.屈原B.张衡C.蔡伦D.郦道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蔡伦的功绩。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从此纸逐渐被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4.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A.商朝B.秦朝C.汉朝D.唐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丝绸之路。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5.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端午节的由来。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中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纪念他。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我们吃粽子、划龙舟,据说都是为了怀念他。现在,端午节已演变成整个中华民族温习爱国主义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了。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6.哪一位农民军领袖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少用多,大败秦军?()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秦军有30万人,项羽的楚军只有数万人。楚军过了漳河,背河扎营。项羽令将士带三天粮食,然后砸锅沉船,烧掉军营,以示决一死战。最后,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17.近年来的地震海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探究自然和预防自然灾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A.张仲景B.华佗C.蔡伦D.张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张衡的成就。东汉晚期,地震频繁。那时人们缺乏科学知识,以为是神灵惩诫。科学家张衡创制了一种仪器,能测验地震的发生,叫做地动仪。地动仪可以用来测验地震的发生,但不具备预报地震的功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8.《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人物在《史记》中应该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曹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应用能力。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那么在黄帝前和汉武帝后的史事就没有记载。选项中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东汉在西汉之后,其时司马迁已作古了,不可能知道死后之事,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9.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官渡之战的有关知识。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操,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收纳许攸,采用许攸之计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黄河中下游的基础。208年,曹操挥师南征,遇到孙刘联军抵抗,大败于赤壁,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淝水之战发生于东晋时。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2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C.南方社会安定D.北方农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最主要的。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B项不符合史实,在当时,南方的耕作还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落后阶段;AC两项虽然也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21.现在的食品安全令人堪忧,于是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这就是“城市农夫”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神农本草经》D.《九章算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齐民要术》的地位。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22.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小明一家准备在寒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A.《水经注》B.《伤寒杂病论》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水经注》的记述内容。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23.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A.《兰亭序》B.《女史箴图》C.《洛神赋图》D.《神灭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王羲之的成就。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基本涵盖了书法的所有优点,雄浑、秀丽、坚劲、刚健,是毛笔行书的代表之作,无人能够超越,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24.根据下面的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A.211年B.193年C.194年D.210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时间的认知与换算。公元纪年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这一年以后的叫公元XX年,这一年以前的公元前XX年。公元元年之前的一年就是公元前一年,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后的距离并非简单相加,而是要把得出的数字再减1。本题202+9-1=210,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二、填空题(题型注释)25.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E.“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F.“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①孙武_____________②商鞅____________③司马迁_____________④孟子_____________⑤孔子____________⑥屈原______________【答案】①C②D③E④F⑤B⑥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一些名言名句。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中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这首诗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糅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A句出自《离骚》,表达了对诗人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学而时习之”,以便“温故而知新”。B句出自《论语》,讲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他著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句)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商鞅变法前,秦孝公召集群臣,商讨变法大计。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纷纷反对,以为祖宗传下来的制度不能改变。商鞅驳斥他们,说:祖宗的制度是用来治理国家的,商汤、周武王没有按照祖宗制度国家富强,夏桀、商纣墨守成规,反而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即D句)。之后,秦孝公决定支持商鞅变法。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E句出自此书,反映了任教比较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孟子是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F句出自《孟子》,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三、综合题:26.请把下面的朝代名称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在适当的方框中,完成一幅本学期的朝代列图。西晋西汉东晋南北朝秦东周商西周【答案】商、西周、东周、秦、西汉、西晋、东晋、南北朝【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夏至南北朝阶段的朝代更迭。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禹建立。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汤建立。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武王建立。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周平王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秦始皇建立。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汉高祖刘邦建立。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光武帝刘秀建立。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曹丕建立;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刘备建立;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建立。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司马懿建立。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司马睿建立。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另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朝更替顺序及互相关系如下:曹魏:220年建立;蜀汉221年建立;孙吴222年建立。263年,曹魏灭蜀汉;265年西晋取代曹魏;280年西晋灭掉孙吴,统一中国。316年,匈奴贵族攻入长安,西晋灭亡;317年东晋建立。304年-439年,北方和西南为十六国时期;386年北魏建立,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后来,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而东魏又被北齐取代,西魏又被北周取代;后来,北周又统一了北齐;而北魏至北周统一北方这一段历史合成北朝。581年,隋取代北周;420年-589年南方先后出现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代:陈,从而统一了全国。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2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该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什么?为开辟这一商路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2)想一想,我们今天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3)请参照地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4)这条商路的开辟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丝绸之路,张骞。(2)不怕艰险、临危不惧、坚持不懈、热爱国家、勇于开拓等(任答1点得2分)。(3)长安,欧洲或大秦。(4)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及其开辟者。题文图片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图片右下角有提示)。汉朝时,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动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物品输入中国内地。可见,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在张骞通西域后,重要人物当然就是张骞。(2)本题考查对张骞精神的认知。张骞精神,指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以及诚实、厚道、正义、求实的作风。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毅的品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对祖国的热爱和勇于冒险的精神。(3)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路线。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4)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28.材料问答题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请你说说在“孝公”支持下,“卫鞅”变法的主要措施?这次改革对该国有什么重大作用?(2)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古代哪一少数民族的皇帝?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汉化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积极意义?(3)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商鞅秦国主要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③建立县制④实行连坐法,(任答3点得3分)历史作用:秦国富强起来,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北魏鲜卑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汉化措施:①穿汉服②说汉语③改汉姓④与汉族人通婚⑤采用汉族管制和律法(任答3点得3分)这些措施的积极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和,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过程。(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商鞅变法前,秦孝公召集群臣,商讨变法大计。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纷纷反对,以为祖宗传下来的制度不能改变。商鞅驳斥他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之后,秦孝公决定支持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作,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北魏初年,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迁都洛阳等。材料二反映了改革中的说汉话、改汉姓两条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3)本题考查对改革的认识。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以自我完善或持续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改革可以为新生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