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 12.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三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 12.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三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 12.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三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 12.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三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 12.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12.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2分)(2022·宜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下列属于他早期革命活动的是()A.成立强学会 B.成立兴中会C.创办《青年杂志》 D.创办黄埔军校2.(2分)(2021·贵港)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历史事件指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3.(2分)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座城市付出了重大的牺牲,钟南山院士称它为“英雄城市”,在历史上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座城市是()A.南京 B.北京 C.武汉 D.上海4.(2分)(2022·云南)19日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夺取军械库,然后攻打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5.(2分)(2021·遂宁)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下图所示关联信息判断,中间空白框内应填()21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6.(2分)(2020·沈阳)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将下列文献序号与相应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21·cn·jy·comA.①-a②-b③-c B.①-a②-c③-bC.①-b②-c③-a D.①-c②-b③-a7.(2分)(2020·随县)“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2·1·c·n·j·y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8.(2分)(2021·毕节)识读下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了()A.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B.袁世凯的权力得到了约法的严格约束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D.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9.(2分)(2021·邵阳)梁启超说:“帝制议起,国人劫于淫威”“云贵首义之中心人物蔡将军者锷”。材料表明梁启超高度赞扬蔡锷组织护国军,讨伐()2-1-c-n-j-yA.袁世凯 B.张勋 C.段祺瑞 D.溥仪10.(2分)(2020·镇江)《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11.(5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未屈服,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回顾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雄关漫道真如铁李鸿章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①”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历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探索。该图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②,以他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动下,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进行变法。历史上将这次变法称为“戊戌变法”。孙中山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③,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陈独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④运动的号角。这次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毛泽东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⑤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80分)12.(15分)(2022·天津)学校历史社团开展“我和伟人共成长”主题读书活动,活动分为三个板块。

www-2-1-cnjy-com【读伟人成长思民族未来】1893年诞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在私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1910年高等小学堂读书,受康有为、梁启超思想影响1911年中学读书,受同盟会影响,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1915年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读期间,开始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1918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开始接受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节选自《毛泽东》(大画册)中央文献出版社【忆伟人论断寻革命道路】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听伟人声音感使命担当】1949年,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5分)从上述毛泽东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到,他曾受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2)(5分)为践行这一论断,毛泽东领导的武装起义是什么?此后,他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1*cnjy*com(3)(5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你如何认识毛泽东说的这句话?

13.(15分)(2021·云南)阅读不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材料二:近代报刊的出现,

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二册》材料三: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敞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川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5分)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根据材料一,说说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

(2)(5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报刊的进步作用。

(3)(5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三,说出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14.(20分)(2021·镇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材料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中共中央文件选编》(1)(5分)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5分)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3)(5分)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5分)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15.(15分)(2021·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摘自郭晔旻《敢问路在何方?民初十年的彷徨》材料二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5分)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12~1921年“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的史实。

(2)(5分)请为材料二中的年代尺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再写出一种整理史实的方法。

(3)(5分)任选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16.(15分)(2021·黔东南)自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到今天,历史又缓缓走过了一百八十个春秋。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华民族边抗争边学习。在抗争中赢得新生,在学习中重塑自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教育网【痛苦地抉择】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摘自裴钰《改变中国》【崛起与振兴】材料二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新华网报道【实现中国梦】材料四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5分)根据材料一,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尝试改变中国的方法。

(2)(5分)上述材料二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材料三“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这“一进一出”说明了什么?

(3)(5分)请将材料四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为实现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

四、综合题(共3题;共50分)17.(12分)(2022·山西)国家名片是代表国家形象的符号,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意蕴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国家名片”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1)(1分)任务一:【推介建筑遗址—设计文化名片】

一组同学准备介绍下面两处建筑遗址。请根据他们给出的推介理由,帮他们写出推介词。名称:中国北京故宫推介词:推介理由: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性,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名称:古罗马大竞技场推介词:推介理由:体现古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达,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2)(5分)任务二:【阅读名人传记——制作人物名片】

二组同学阅读了马克思和孙中山的人物传记后,准备为其制作人物名片。请你仿照示例从中任选一位,和他们一起完成名片制作。人物:甘地身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主要事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多次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誉为“圣雄”甘地。人物:身份:主要事迹:(3)(5分)任务三:【查阅文献资料—展示中国名片】

三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整理出下面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国名片”。他们准备以宣讲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请据此以“中国名片·点亮世界”为题,为其撰写150字左右的宣讲稿。18.(20分)(2020·黔东南)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5分)图一场景与哪次战争有关?此次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5分)图二是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的合影,当时成立了哪一新政府?

(3)(5分)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该事件中,丧生的南京军民达多少人以上?

(4)(5分)图四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什么意义?

19.(18分)(2022·邵阳)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抗争、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代表向党抒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1)(1分)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侵略战争影响1840-1842年①中国逐渐沦为②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③年抗日战争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5分)写出一例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5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为使农民“富起来”,我国在农村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5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五、论述题(共1题;共15分)20.(15分)(2022·南充)文明交流与碰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以参议院行之。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四十八条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率先开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蒸汽机签订《南京条约》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材料三: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等)也促进新的思想产生,促进思想解放。总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与发展。(1)(5分)以上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由谁颁布的?有什么意义?

(2)(5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3)(5分)请从材料三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解析】【分析】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属于他早期革命活动的是成立兴中会。成立强学会的是康有为,创办《青年杂志》的是陈独秀,创办黄埔军校属于孙中山期革命活动。选项B正确;

选项ACD都不是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孙中山,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答案】C【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出自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故C符合题意;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排除A;

安庆起义失败后,徐锡麟遇难。排除B;

1907年,孙中山、黄兴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排除D。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黄花岗起义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对黄花岗战役的评价即可作答。3.【答案】C【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首先在武昌爆发,武汉被称为“首义之城”,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19211年昌起义爆发于武汉。4.【答案】A【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随后,汇集起来,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激战,到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A符合题意,BCD时间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出处:21教育名师】【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5.【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解析】【分析】A.洋务运动,不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建立起众多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这位革命准备了条件,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取得了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项C符合题意;

D.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6.【答案】D【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签定《南京条约》;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辛亥革命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①-c②-b③-a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探索与抗争的相关史实。解答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才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解析】【分析】A.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民国代替了帝国,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8.【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他又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等。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A: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排除;B:袁世凯的权力得到了约法的严格约束,排除;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符合题意;D: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9.【答案】A【知识点】北洋政府【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张勋,不符合题意;

C.段祺瑞,不符合题意;

D.溥仪,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10.【答案】C【知识点】北洋政府【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领导的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运动爆发,所以C项符合题意;

A项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排除;B项发生在宋教仁遇刺后,排除,北伐战争发生在袁世凯去世后,D排除。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护国战争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护国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等相关史实是答题的关键。11.【答案】求富;康有为;同盟会;新文化;遵义【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遵义会议【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历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探索;该图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以他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动下,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进行变法。历史上将这次变法称为“戊戌变法”;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次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①求富;②康有为;③同盟会;④新文化;⑤遵义

21*cnjy*com【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的提示,还有人物图片的识记,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难度不大。12.【答案】(1)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答出三点即可)(2)起义:领导秋收起义变化: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亦可)(3)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答出两点即可)【知识点】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1910年高等小学堂读书,受康有为、梁启超思想影响”可知,曾受到1898年戊戌变法的影响;根据材料“1911年中学读书,受同盟会影响,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可知,曾受1911年辛亥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1915年开始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可知,曾受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1918年开始接受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可知,曾受1917年十月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再结合所学可知,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根据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开始比较顺利,但由于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开辟了并冈山道路。

(3)根据材料“1949年,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根据材料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开辟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

故答案为:(1)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答出三点即可)

(2)起义:领导秋收起义。变化: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亦可)

(3)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答出两点即可)【点评】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毛泽东的成长历程等知识,重点掌握八七会议、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历史意义等知识,解题关键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和关键信息得出答案。13.【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理由:汉阳铁厂是中国崛起的象征;产量高;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等等。(2)名称:《申报》。进步作用: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新知识分子;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加速了中国近代化步伐。(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历史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识点】洋务运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根据材料一““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可知,汉阳铁厂是中国崛起的象征;产量高;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等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根据材料二“近代报刊的出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可知,近代报刊的进步作用是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根据材料三“武昌起义的枪声,敞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故答案为:

(1)运动:洋务运动。理由:汉阳铁厂是中国崛起的象征;产量高;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等等。

(2)名称:《申报》。进步作用: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新知识分子;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加速了中国近代化步伐。

(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历史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近代新闻出版的发展、辛亥革命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应用知识历史的能力。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是课本重点内容,注意识记,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历史要素,根据辛亥革命的结果分析辛亥革命的功败论,分析理解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4.【答案】(1)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理由: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伟大力量: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3)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4)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知识点】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可知失败的政治运动主要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两大运动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说明其失败的理由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2)据材料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指的是工人阶级,它在五四运动中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其影响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据所学知识,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党纲确立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结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共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故答案为:(1)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理由: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伟大力量: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3)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解答时,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比如时间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后面的两问,需要学生理解识记,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回答;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综合上述材料,进行分析理解回答。15.【答案】(1)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等等。(2)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方法:示意图;大事年表;等等。(3)示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凝聚了抗战的力量。【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洋政府;西安事变【解析】【分析】(1)由题目中的“1912~1921年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即可联系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等史实。

(2)由材料二年代尺上的“1921”到“1949”这段时间,可知年代尺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其他整理史实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编制示意图,整理大事年表等。(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结合材料二年代尺,从中选取任意一个史实即可说明,例如,出于中华民族利益考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战争中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等等。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袁世凯复辟帝制、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新中国成立。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材料进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16.【答案】(1)李鸿章:洋务运动;康有为: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2)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或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正确性;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英明决策等都可)(3)小康社会。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等。(表述符合题意即可)【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梦”【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李鸿章成为了洋务运动的代表任务;康有为组织进行了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故答案为:(1)李鸿章:洋务运动;康有为: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

(2)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或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正确性;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英明决策等都可);

(3)小康社会。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等。(表述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只需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17.【答案】(1)沿中轴线对称;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设计蕴含中正观念,大一统思想;是国家政治权力中心等。;拱形、穹顶,廊柱环绕;坚固结实,华丽宏伟;以石材为主。是公共活动场所;体现了古罗马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等。(2)人物:孙中山身份: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等主要事迹: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被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3)示例:中国名片·点亮世界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宣讲的题目是“中国名片·点亮世界”。古往今来,一张张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国名片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意蕴点亮世界。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瓷器、茶叶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也沿着丝绸之路对外传播,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和领先的科技水平,向世界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成为国家形象的符号。乒乓球被称为“国球”,不仅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开启了中美友谊之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高铁、中国航天等为代表的“中国智造”成为新的国家名片。当今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彰显中国魅力的“国家名片”,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热爱,对共同发展的愿景,展现了大国风范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风貌和自强不息的生命力。【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北京故宫沿中轴线对称;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设计蕴含中正观念,大一统思想;是国家政治权力中心等。古罗马大竞技场拱形、穹顶,廊柱环绕;坚固结实,华丽宏伟;以石材为主。是公共活动场所;体现了古罗马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等。

(2)本题可任选一个人物作答,如孙中山,他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主要事迹有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被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3)本题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涉及材料中所给的史实即可,示例:中国名片•点亮世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宣讲的题目是“中国名片•点亮世界”。古往今来,一张张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国名片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意蕴点亮世界。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瓷器、茶叶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也沿着丝绸之路对外传播,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和领先的科技水平,向世界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成为国家形象的符号。乒乓球被称为“国球”,不仅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开启了中美友谊之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高铁、中国航天等为代表的“中国智造”成为新的国家名片。当今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些彰显中国魅力的“国家名片”,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热爱,对共同发展的愿景,展现了大国风范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风貌和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和现代成就、欧洲古典文化、孙中山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发明了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外交、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展现了大国风范。18.【答案】(1)鸦片战争: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3)南京大屠杀;30万。(4)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知识点】中华民国;南京大屠杀;渡江战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解析】【分析】(1)依据图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鸦片战争有关,因为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依据图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的合影;

(3)依据图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实行的南京大屠杀;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屠杀的南京军民达30多万人;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3)南京大屠杀;30万。

(4)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点评】本题考查对图片信息的辨别,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解答时,先依据材料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事件等,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些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9.【答案】(1)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1945(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农民运动;三民主义。(3)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相连,立志报效祖国;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奉献社会;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来源:21cnj*y.co*m】【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太平天国运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义和团运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31抗日战争爆发,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农民运动。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20世纪80年代,为使农民“富起来”,我国在农村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结合所学知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相连,立志报效祖国;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奉献社会;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三民主义、新中国的成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答案】(1)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2)影响:对英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对人类社会: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对中国影响: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清政府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