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定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
1.今天,我们能够了解距今几十万年的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主要依
靠的证据是()
A.想象B.传说C.化石D.文字记载
2.下图所示的历史遗址位于今()
A.北京市B.云南省C.陕西省D.浙江省
3.“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受到民众爱戴。”这位
传说中的伟大人物是()
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
4.传说中,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位著名的贤德之人一一尧、舞、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
式成为部族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度
5.学习历史要懂得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的区别。下列连环画中,根据真实历史人物编写的是()
6.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
这些报纸名字有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7.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8.2017年11月24日,中国的甲骨文成功人选《世界记忆名录》。考察甲骨文的历史遗存,最适合去的地方
是()
9.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处应填写的是(
A.西周、东周B.西周、春秋
C.东周、战国D.春秋、战国
10.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
利、兼爱、非攻”。这一学派应是()
A.儒家B.道C.墨家D.法家
11.《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
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神内涵相符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
罚……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确立县制,有利于国家管理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严明法度,稳定了社会秩序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1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秦长城西起()
A.临跳B.辽东C.山海关D.长安
14.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秦朝()
A.赋税沉重B.法律严苛C.偷盗猖獗D.衢役繁重
15.“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制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
国家的统一,为现代的行政区划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材料所述的历史作用产生于()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
16.下图是我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之有关的重大历史史事是()
A.长平之战B.楚汉之争C.官渡之战D.泗水之战
17.《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
这样的社会境况,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B.推行郡县制C.兴办太学D.统一度量衡
18.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
反映了他们的主张是()
A.废除严刑B.戒奢从简C.以农为本D.重农抑商
19.西汉之初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文景之治”的统治局面。下列皇帝行为中,没
有发生在这一期间的是()
A.亲自践行勤俭B.重视“以德化民”
C.关注社会稳定D.兴修大型宫殿
20.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取得的积极效果是()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打击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侵扰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D.促成了“光武中兴”局面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共40分)
21.读历史漫画,完成下列问题。(8分)
(1)漫画根据春秋后期两大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特点创作,其中被尊称为“大佬”的人物应是何人?(2
分)简要说明判断依据。(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漫画所示思想交流现象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西起甘肃、东至辽宁的整个华北地区,普遍发现了公元前7000—前
5000年的某种谷物的遗存。有些遗址虽然没有发现谷物遗存,但出土了相应的农具。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不
仅是最早的栽培这种谷物的国家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最早从这种谷物开始发展起来的农业国家。
——摘编自彭林著《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
材料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大国争霸。所依据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农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传
统农业的形成既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是人为加剧形成的过程。大国争霸的背后就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几乎所有的争霸落实到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层面都是以强化农业的开发利用为特征。
材料三:大国激烈的争霸触发的改革就是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扩张,而黄河流域丰厚的上地资源为这一
次农业扩张提供了天然的舞台。这也是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第一块基石。在这次农业化过程中。中国
传统农业的基本面能被确立下来了。传统农业技术、耕作方式和主要种植品种等都和步稳定,中因传统农业
的制度体系也已初步形成。
——引自贺耀敏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1)运用所学知识,答出材料一中的“谷物”名称,(2分)并列举出两种“相应的农具”,(4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原因。(6分)
(3)综合材料和上述问题,概括秦朝建立前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4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
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诏书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
馆。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壶之。”现在出上的器皿、木牍等许多文物上。都有各种方式铸、刻或戳印的
这四十字诏书,当年几乎家喻户晓。
——谢全文《中外新闻史概要》
(1)据材料,列举两种秦代传播官方新闻信息的方式。(4分)
(2)据材料,判断秦始皇“诏书”中提到了哪些重大史事。(6分)
(3)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上还史事的重要影响。(6分)
正定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期中检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ADBDCBDA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CABDBACD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8分)
(1)老子(2分)
依据:老子是春秋后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2分)(2)有利于各学派相互间取
长补短;有利于形成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等。
(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2.(16分)
(1)粟(2分)
农具如: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答出其中两种即可,若答出具体的磨制石器、骨器也可。每点2分,共4分)
(2)诸侯国重视农业发展;诸侯国制定了有利于农业开发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黄河流域提供了丰厚的土
地资源;铁制农具的出现;牛耕的出现;耕地面积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地转包合同协议书
- 烧烤店合同解除协议书
- 考科目二协议书
- 退出入股协议书
- 费用资助协议书
- 药品上市协议书
- 土地置换及建设协议书
- 茶叶代卖协议书
- 纸厂销毁协议书
- 未施工合同解除协议书
- 学校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实施方案
- 危化品驾驶员押运员安全培训
- 2025年福建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肝硬化行TIPS术后整体护理查房
- 人工智能在新闻媒体领域的应用
- 【MOOC】儒家伦理-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银保部三年规划
- 2024治安调解协议书样式
- 零工市场(驿站)运营管理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 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4年中国航运行业供需态势、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