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化学_第1页
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化学_第2页
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化学_第3页
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化学_第4页
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重点中学高2025届高二下3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试卷页数:共8页。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考试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NaCl的电子式:B.K+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基态铜原子(29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1D.基态24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2.下列判断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A.熔点:H2O>H2S B.NH3易液化C.CH3CH2OH易溶于水 D.HI易分解3.氨氮是水体的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可用次氯酸钠作处理剂,反应方程式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0.1mol/LNaClO溶液中含有0.1NA个ClO⁻B.18gH2O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目为2NAC.生成11.2LN2,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0.5L0.1mol/L氨水中含有4.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序号pH11113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A.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D.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5.反应NH4HS(s)NH3(g)+H2S(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下,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①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

②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③容积不变,充入氮气

④充入氮气,保持压强不变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6.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10min内用v(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4mol/(L•min)B.a点,用v(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等于用v(N2O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C.a、b、c、d四个点中,只有b点的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态D.25min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温度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C(s,金刚石)=C(s,石墨)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CO(g)+O2(g)=2CO2(g)

△H=566.0kJ·mol1,则CO的燃烧热为566.0kJ·mol1C.已知C(s,石墨)+O2(g)=CO2(g)

△H=akJ·mol1,C(s,石墨)+O2(g)=CO(g)

△H=bkJ·mol1,则a>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1,则含l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有11.2L(标准状况)气体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在氯碱工业中,制备80g烧碱时,阴极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NAC.在钢铁吸氧腐蚀中,若有1molFe被腐蚀,被还原的O2分子数最多为0.5NAD.甲烷燃烧热ΔH=890kJ·mol1,当0.5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445kJ热量时,生成H2O(g)为NA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位于同主族,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W B.W与Y、Z均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C.简单离子半径:Z>X>W>Y D.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10.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占据两种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且两种轨道中电子总数相等,Q与X处于同一主族。Y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Z的第二电离能远小于第三电离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C.Z的氯化物是工业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D.X形成的氢化物中只有极性共价键11.一种晶体材料的最小结构单元(晶胞)如下图所示。则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钡原子数和这种晶体材料的化学式分别是(各原子所带电荷均已略去)()A.8;BaTiO3B.8;BaTi8O12C.6;BaTiO3 D.3;BaTi2O312.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B.、CH4、三种分子的键角依次减小C.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是,因此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8D.、、三种分子中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未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3.时,向溶液中逐渐加入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时平衡体系中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ACE描述浓度的变化B.时,的电离平衡常数C.C点时,溶液中存在D.时,水的电离程度:E点>纯水>D点14.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闭合,铁的腐蚀速率减缓B.闭合时铁的腐蚀速率比闭合时铁的腐蚀速率快C.闭合,石墨电极附近变大D.闭合石墨电极附近变大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4分)铅精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等杂质),工业上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焙烧”后固体产物有、、、;②微溶于水,且PbCl2(s)+2Cl(aq)(aq);③,;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至时可认为沉淀完全。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铅精矿时,下列不能加快“焙烧”速率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粉碎铅精矿 B.鼓入空气,使铅精矿粉“沸腾”C.提高“焙烧”温度 D.加大铅精矿的投入量(2)“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气体产物易溶于水,原因是。A.它是酸性氧化物

B.它具有还原性C.它能与水反应

D.它是极性分子(3)“浸取”时若只用,生成的容易附着在烧渣表面使反应速率降低,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需再加入饱和X溶液,X溶质为。(4)调的目的是除去、,可将调到~6.0。(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电解溶液可制得金属铅,示意图如图:①a极外接电源的极;②电解槽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6.(16分)X、Y、Z、W、P、Q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六种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单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基态原子核外的9个原子轨道上填充了电子,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P是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单质能与盐酸反应,不与碱反应,它的某种氧化物可用作红色颜料;Q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以下问题:(1)P、Q中位于周期表的d区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同),基态Q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元素X、Y、Z中,电负性最大的是。(2)烃的1个分子中含有个σ键;X和Y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更高的是(填化学式),理由是(答2点)。(3)化合物可用作杀菌消毒剂和漂白剂,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工业上可用W的单质与潮湿的碳酸钠反应制取,并生成另外两种含钠的化合物,反应中无其它气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14分)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细菌、新冠病毒,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气体,熔点为59℃,沸点为11.0℃,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某研究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O2(加热和夹持装置均省略)(1)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2)在圆底烧瓶中先放入一定量的KClO3和草酸(H2C2O4),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60℃~80℃之间生成ClO2、CO2和一种硫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将ClO2用水吸收得到吸收液,并测定该溶液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Ⅰ.准确量取10.00mL溶液加入一锥形瓶中,加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min。(已知:2ClO2+8H++10I=5I2+2Cl+4H2O)Ⅱ.往锥形瓶中加2滴X溶液作指示剂,用c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mL。(已知:I2+2=2I+)①步骤Ⅰ中准确量取10.00mL溶液的仪器是。(填字母代号)A.碱式滴定管

B.酸式滴定管

C.10mL量筒②步骤Ⅱ中指示剂X溶液通常为,滴定终点的现象是。③若步骤Ⅱ中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测定的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吸收液中ClO2的浓度为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18.(14分)碳中和的目标是减少含碳气体的排放。CH4与CO2都能引起温室效应,将二者联合处理不仅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转化为CH3OH、CH3COOH、H2等高附加值产品。(1)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Ⅰ.CH4(g)+CO2(g)2CO(g)+2H2(g)

ΔH1=+247kJ/molⅡ.CO2(g)+H2(g)CO(g)+H2O(g)

ΔH2=+41kJ/mol若CH4与CO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一定时间内CH4与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CO2在1000℃时的平衡转化率为60%,CH4在1000℃时的平衡转化率几乎为100%。①反应Ⅰ在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②温度高于700℃时,随温度升高,平衡产物中H2O的体积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100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保留3位有效数字,下同),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2)CH4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可生成CH3COOH,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转化过程中经历了i→ii的变化,该变化过程(填“吸热”或“放热”)。产物CH3COOH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③甲醇(CH3OH)与氧气形成的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常用的电池。通常以石墨为电极,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参考答案:1.C【详解】A.NaCl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K+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基态铜原子(29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1,故C正确;D.根据洪特规则,基态24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故D错误;故选C。2.D【详解】A.H2O的熔点比H2S的熔点高,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A错误;B.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氨气易液化,故B错误;C.CH3CH2OH易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易溶于水,故C错误;D.HI分解时需断裂HI化学键,而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点睛】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仅是影响物质部分物理性质的一种因素,不会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间有氢键的物质熔化或气化时,除了要克服纯粹的分子间力外,还必须提高温度,额外地供应一份能量来破坏分子间的氢键。3.B【详解】A.NaClO为强碱弱酸盐,能发生部分水解,因此ClO⁻数目小于0.1NA个,故A错误;B.H2O中1个O原子存在2对孤电子对,则18gH2O为1mol,含有的孤电子对数目为2NA,故B正确;C.未指明在标准状况下,不能确定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电子转移数目,故C错误;D.为弱电解质,部分发生电离,则该溶液中数目小于,故D错误;故选:B。4.D【详解】A.③中CH3COOHCH3COO-+H+,加入醋酸钠,抑制醋酸的电离,c(H+)减小,pH增大,④中发生HCl+CH3COONa=CH3COOH+NaCl,HCl属于强电解质,醋酸属于弱酸,因此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故A说法正确;B.因为醋酸是弱酸,因此c(CH3COOH)>c(NaOH),等体积混合后CH3COOH有剩余,溶液显酸性,即c(H+)>c(OH-),故B说法正确;C.NH3·H2O、NaOH属于碱,NaOH属于强碱,NH3·H2O属于弱碱,稀释相同倍数,NH3·H2O的pH变化小,NaOH的pH变化大,因此①>②,同理④>③,即pH的大小顺序①>②>④>③,故C说法正确;D.醋酸和NH3·H2O抑制水的电离,①中c(OH-)=10-3mol·L-1,③中c(H+)=10-3mol·L-1,①③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相同,故D说法错误。5.D【详解】①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与硫化氢反应生成S,硫化氢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①不符合;②NH4HS为固体,改变NH4HS固体的用量,不影响平衡移动,故②符合;③容积不变,充入氮气,反应气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③符合;④充入氮气,保持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反应气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降低,压强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④不符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不大,注意理解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本质是影响反应混合物的浓度进而影响反应速率导致平衡移动。6.A【详解】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g)N2O4(g),由图象可知,参加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反应生成的Y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0.4:0.2=2:1,所以X表示的是NO2,因此前10min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v(NO2)==0.04mol/(L.min),A正确;B.a点表示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但由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因此二者表示的反应速率不相等,B错误;C.图中b点和d点X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说明这两点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25min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X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因此改变的条件是增大X的物质的量浓度,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7.D【详解】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所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A错误;B.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已知2CO(g)+O2(g)=2CO2(g)

△H=566.0kJ·mol1,CO物质的量不是1mol,B错误;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过程是放出热量,C(s,石墨)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多;放热反应是负值,所以a<b,C错误;D.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则含l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D正确;答案选D。8.B【详解】A.在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氢气参与反应生成氢离子,11.2L(标准状况)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A错误;B.氯碱工业的总反应式:,制备的80g烧碱的物质的量为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阴极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分子数为NA,故B正确;C.在钢铁吸氧腐蚀中,根据反应:可知,若有1molFe被腐蚀,则被还原的O2分子数为,故C错误;D.根据:,当0.5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445kJ热量时,生成H2O(l)为NA,故D错误;答案选B。9.B【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位于同主族,由化合物的结构式可知,W可形成2个共价键、X可形成1个共价键、Z可形成6个共价键,则W为O、Z为S、X为F、Y的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则Y为Na。【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Z,即HF>H2O>H2S,A错误;

B.W与Y可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W与Z可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则W与Y、Z均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B正确;C.元素位于同主族时,核电荷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Z>W>X>Y,即S2>O2>F>Na+,C错误;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硫酸为强酸,不是最高价时可能为亚硫酸,此时为弱酸,D错误;答案选B。10.B【分析】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占据两种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且两种轨道中电子总数相等,则X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X为O元素(若X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则为镁,据其他信息不符题意,舍去);Q与X处于同一主族,则Q为Se元素;Y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Y为Al元素;Z的第二电离能远小于第三电离能,则Z的价电子数为2,其为Ca元素。从而确定X、Y、Z、Q分别为O、Al、Ca、Se。【详解】A.X、Q分别为O、Se,二者属于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O>Se,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A不正确;B.Y、Z分别为Al、Ca,金属性Al<Ca,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l(OH)3<Ca(OH)2,B正确;C.Z的氯化物为CaCl2,工业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C不正确;D.X形成的氢化物H2O2中,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D不正确;故选B。11.A【详解】由结构可知,Ba位于体心为1个,Ti位于顶点,为8×=1个,O位于棱心,为12×=3个,其化学式为BaTiO3,晶体内“Ti”紧邻的钡原子在体心,则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钡原子数为8个,化学式为BaTiO3;正确选项A。点睛:本题考查了晶胞的计算,利用均摊法来分析解答即可,难点是配位数的判断,难度较大。12.C【详解】A.和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分别为60°、,故A错误;B.、CH4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分子中有一个孤电子对,甲烷中没有,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斥力,键角氨分子小于甲烷,中硫是sp2杂化,是V型结构,键角略小于120°,、CH4、三种分子的键角依次增大,故B错误;C.p能级最多有6个电子,s能级最多为2个电子;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是np→(n+1)s,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6+2=8,故C正确;D.、二种分子中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未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但分子中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C。13.D【详解】A.逐渐加入固体,HF浓度逐渐减小,故曲线描述HF浓度的变化,曲线DCB描述浓度变化,故A正确;B.由图可知,、,时,,,,由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故B正确;C.根据图知点时,再根据溶液的电荷守恒知,得到,故C正确;D.点溶液呈酸性,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电离出的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故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纯水的电离程度,故D错误。答案选D。14.C【分析】只关闭K1,构成电解池,Fe作阴极,铁被保护;只关闭K2,构成电解池,Fe作阳极,铁被腐蚀;只关闭K3,构成原电池,Fe作负极,铁被腐蚀,据此回答。【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则铁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只闭合K1,A正确;B.根据腐蚀速率,阳极大于负极,所以闭合K2时铁的腐蚀速率比闭合K3时铁的腐蚀速率快,B正确;C.闭合K1,铁棒作阴极,生成氢气和氢氧根,所以铁棒电极附近pH变大,C错误;D.闭合K3,石墨作正极,氧气得到电子转化为氢氧根离子,所以石墨电极附近pH变大,D正确;故选C。15.(每空2分,共14分)(1)D(2)CD(3)NaCl(4)4.7(5)正【分析】铅精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等杂质,“焙烧”后固体产物有、、、,加盐酸和饱和食盐水溶解,生成、生成Fe3+、生成Al3+,不溶于盐酸;过滤,滤渣1是,滤液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除去铁铝;根据PbCl2(s)+2Cl(aq)(aq)

可知,增大氯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故需再加入饱和X溶液,X溶质为NaCl。【详解】(1)A.粉碎铅精矿,能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不选A;

B.鼓入空气,使铅精矿粉“沸腾”能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不选B;C.提高“焙烧”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不选C;D.铅精矿是固体,加大铅精矿的投入量,反应速率几乎不变,故选D;(2)“焙烧”时和氧气反应生成PbO、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与是酸性氧化物无关,故不选A;

B.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与它具有还原性无关,故不选B;C.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故选C;D.二氧化硫是极性分子,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所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故选D;选CD。(3)“浸取”时若只用,生成的容易附着在烧渣表面使反应速率降低,根据PbCl2(s)+2Cl(aq)(aq)

,增大氯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需再加入饱和X溶液,X溶质为NaCl。(4),Fe3+完全沉淀时c(OH)=,,Al3+完全沉淀时c(OH)=;调的目的是除去、,可将调到4.7~6.0。(5)①电解溶液可制得金属铅,可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Pb,所以b是阴极,a是阳极,a极外接电源的正极;②电解槽中b极是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Pb,电极反应式为。16.(每空2分,共16分)(1)Fe3d104s1O(2)5NH3NH3相对分子质量更大,范德华力较大;NH3分子间存在氢键;(3)sp3【分析】X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单质,则X为C;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Z为O,则Y为N;W基态原子核外的9个原子轨道上填充了电子,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W为Cl;P是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单质能与盐酸反应,不与碱反应,它的某种氧化物可用作红色颜料,P为Fe;Q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Q为Cu;X、Y、Z、W、P、Q依次为C、N、O、Cl、Fe、Cu,据此分析;【详解】(1)Fe、Cu中位于周期表的d区的是Fe,基态Cu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增强,元素C、N、O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2)烃的1个分子中含有5个σ键;C和N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更高的是NH3,理由是NH3相对分子质量更大,范德华力较大;NH3分子间存在氢键;(3)分子的中心原子形成2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2,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类型是sp3;工业上可用Cl的单质与潮湿的碳酸钠反应制取,并生成另外两种含钠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每空2分,共14分)(1)分液漏斗(2)2+H2C2O4+2H+2ClO2↑+2CO2↑+2H2O(3)=1\*GB3①B=2\*GB3②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3\*GB3③偏大0.02cV(或)【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取ClO2,以KClO3、草酸、稀硫酸为原料,水浴加热60℃~80℃之间生成ClO2,将导出的气体用冰水冷却,余气用NaOH溶液吸收,为防止倒吸,在B、D装置之间添加了C装置作为安全装置。【详解】(1)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答案为:分液漏斗;(2)在圆底烧瓶中,KClO3、草酸(H2C2O4)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60℃~80℃之间生成ClO2、CO2和K2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2O4+2H+2ClO2↑+2CO2↑+2H2O。答案为:2+H2C2O4+2H+2ClO2↑+2CO2↑+2H2O;(3)①因为ClO2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所以步骤Ⅰ中准确量取10.00mL溶液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故选B。②步骤Ⅱ中,与I2发生颜色反应的指示剂X溶液通常为淀粉溶液;起初碘水使淀粉变蓝色,后来I2全部被还原,溶液蓝色消失,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③若步骤Ⅱ中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读取所用Na2S2O3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的结果会偏大;由反应方程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2ClO2——5I2——10Na2S2O3,则可计算出吸收液中ClO2的浓度为=0.02cV(或)mol·L1。答案为:B;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偏大;0.02cV(或)。【点睛】利用关系式求解,可减少中间环节,省去计算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